Ⅰ 电脑组装和维修去哪里学
关于电脑组装的方法,详细的介绍如下:
一、首先自行购买硬件,在电脑组装之前,将所有硬件从包装盒取出,包括CPU,显卡,内存,主板,硬盘,机箱,电源等。
二、拿出主板和CPU,完成CPU与主板的安装,需要注意CPU上的两个凹槽,以便正确的安装到主板的CPU插槽中,将主板CPU插槽的拉杆打开插槽上盖,将CPU的两个凹槽对应CPU插槽中凸点,即可正确安装。
完成后,再将拉杆拉回原处,这时黑色塑料上盖会自动弹开,如果CPU散热器底部没有硅脂,需要在CPU上涂抹散热硅脂。
三、拿出风扇散热器,散热器底部自带硅脂,注意散热器的针脚卡扣与主板上的开孔固定,将散热器的塑料针脚卡扣与主板CPU插槽四周的四个圆孔对齐,分别以角线的方式用力往下压,即可将CPU风扇固定到主板上。
再将散热器的供电线连接至主板CPU,FAN的插槽上,然后查看一下主板背部,检查下散热器是否正确安装,如果黑色的塑料杆没有完全把白色的卡扣撑开,说明没有安装到位。
四、接下来进行内存的安装,一根内存可任意安装到主板内存插槽中,若需要安装两根或多根内存,可分别安装到黑色内存插槽或白色内存插槽中,即可组建双通道内存。
安装内存之前,内存插槽两边有固定卡扣设计,将两边卡扣都按下,将内存金手指上面的缺口对应内存插槽上的凸点,安装完成将卡扣锁回。
五、安装固态硬盘,可以看到主板支持2242/2260/2280三种规格的M.2固态硬盘,将M.2固态硬盘插入M.2插槽中,按下去,拧上螺丝就可以了。
六、拿出机箱,在主板盒子中找到IO挡板,并将IO挡板固定机箱上。
把铜螺柱固定到相应主板尺寸的螺丝孔,将主板孔位对应铜螺柱位置,将螺丝固定主板。
七、连接机箱的前置音频接口,标识为HD AUDIO字样,找到主板上的前置音频插针,USB2.0接口也用类似的方法,主板上有标注USB2.0插针,插入即可,再找到机箱的前置USB3.0接口,插入主板上的USB3.0插槽上。
八、关于主板的跳线,分别为POWER SW电源开关,LED POWER+/-电源指示灯,H.D.D LED硬盘指示灯,RESET SW重启,由于每个主板连接有所不同,请参考主板说明书连接,此外主板上也有标识。
九、安装独立显卡,没有独立显卡的请跳过,打开显卡插槽尾部的固定卡扣,将显卡插入插槽中,显卡安装到位之后,固定卡扣会自动扣上,并使用螺丝固定。
安装电源,需要注意电源风扇的方向,电源风扇向下吹才是正确的安装方法,找到电源的24pin线并插入主板对应的24pin插槽中,再找到电源上的8pin CPU线,插入靠近8pin CPU接口中。
如果是主板4PIN CPU的插槽,可以将8pin CPU线接口处分解,找到PCI-E的供电线,按需接入显卡外置供电线,完成后,电脑就组装完成了,连接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即可正常使用了。
Ⅱ 关于电脑系统的安装与维护
现在都是GHOST版的多了,谁那么无聊花一个多小时装安装版呀,GHOST十多分就搞定。下面介绍三种办法给你:1、首先你得有一张GHOST版的系统光盘,没有就去买5块一张,把光盘放光驱里面,开机,(一般情况下第一启动顺序都是光驱的吧,如果不是就调下,方法呢在这就不说先,COMS不一样,不好说清楚)看光盘的选项操作,一般是按1,也有是按A的,然后基本没有问题了,你就可以去玩了,
要不怎么叫一键安装。
2、如果你电脑还能正常开机而你又想换个系统的话,
把那个光盘放到里面,打开光盘内容,把那个winxpsp3.gho拷贝到C盘以外的盘,这时候你电脑应该有GHSOT工具这东东吧,如果没有那就说明你以前那个系统太落后啦,这个说来有点复杂,你得会用GHOST,用GHOST还原你那个winxpsp3.gho。不想花钱的可以到网上直接下载个ISO。
3、最厉害的一招,用U盘装系统,没光驱的时候就大有用了,而且用U盘装比你用光盘装快,而且你有一个2GU盘的情况下不用花钱就能装系统,而且是无数次哦!不会担心像光盘那个有摸损。原理就是把U盘当一个光盘来用,利用PE模式来装系统。
PS:我想后面两种你不是很想用的吧,所以不详细说了,有必要时再M我嘞!
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总结 6000字急用!!!
只找到这个!改成xp就行了
计算机组装实习报告
WIN98安全设置
(1).对系统进行安全设置的基本思路
公用微机的操作者一般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拥有对系统的绝对控制权,一般来说没有必要对系统管理员的权限进行限制;第二类是普通用户,普通用户使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工作,因此必须获得一定的权限,不过也要防止普通用户超越权限或破坏系统;第三类为非法入侵者,入侵者根本无权使用计算机,对入侵者一定要将系统的一切功能全部屏蔽。
按照这个思路,首先必须对Windows 98的正常操作人员(包括超级用户)进行设置,将操作人员名单全部输入到系统中,然后分别对他们的权限进行适当设置,这样既保证了他们的安全,又禁止他们越权操作,最后便是采取措施,防止非法用户“入侵”,确保系统安全。
(2).微机操作人员的设置
Windows 95系统是一个多用户操作系统,但它在用户管理方面却非常混乱,非法入侵者甚至可以在启动时通过密码确认框直接添加新的用户,这对控制系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不过Windows 98对此进行了改进,它提供了用户名的选择性登录功能,所以可事先将所有用户全部添加到系统中,然后由系统在启动时将这些用户列表显示出来,不同用户从中选择自己的用户名并输入相应的密码之后即可以自己的名义启动系统,而非法用户则无法通过密码确认框直接创建新用户,他们只能通过按下“取消”按钮或Esc键来进入系统。这样,机器便能明确地区分正常用户(包括超级用户和普通用户)与非法入侵者——通过登录框选择用户名并输入密码进入的是正常用户,使用“取消”按钮进入的是非法入侵者,可以据此分别对他们的权限进行限制。
须要说明的是,Windows 98在默认情况下仍然采用与Windows 95相同的“老式”用户名登录方式,我们想要使用用户名选择性登录方式则应执行如下步骤:
下面1~4步骤主要用于在Windows 98中设置用户名及密码,若用户已经设置过,则可跳过这些步骤,直接从第5步开始。
1.双击Windows 98“控制面板”中的“密码”图标,打开“密码属性”设置框。
2.复选“用户可自定义首选项及桌面设置,登录时,Windows将自动启用个人设置”选项。
3.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选择将“开始”菜单添加到用户的自定义设置中(一般应选择“是”),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接着根据屏幕提示设置适当的用户密码。
4.单击“确定”按钮退出设置框。
重新启动计算机,此时系统就会弹出一个常规性的密码设置窗口,可输入刚设置的用户名及密码,按正常方式启动Windows 98。
5.启动“控制面板”,双击“网络”图标,打开“网络”设置框。
6.在“网络”设置框中选择“配置”选项卡。
7.从“主网络登录”列表框中选择“Microsoft友好登录”选项。
8.单击“确定”按钮并重新启动计算机。
此后,Windows 98启动时弹出的密码设置框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会将所有已经添加的用户名全部以列表方式显示出来,广大用户只须在“选择用户名”列表框中选择自己的名称,然后再在“密码”框中输入相应的密码即可启动各自的系统配置。
执行上述步骤之后,系统安装用户(超级用户)已经被添加到了Windows 98中,接下来就应将操作用户(普通用户)添加到Windows 98中。由于采用选择性登录方式,系统不允许直接在Windows 98的用户登录窗口中创建新的用户,必须通过双击“控制面板”中的“用户”图标,打开“添加用户”窗口,并在“添加用户”向导的帮助下逐步将本台计算机上所有普通用户的用户名及密码逐一添加到系统中(此后就会出现在Windows 98的启动登录框中),然后就可以分别对这些用户的权限进行设置了。
(3).对超级用户权限的设置
对超级用户而言,其操作权限一般不应作太多限制(否则谁来对系统进行控制呢?),不过仍须对电源管理、屏幕保护等功能设置必要的密码,以维护自己离机时系统的安全,防止其他用户非法入侵。为此,我们可重新启动计算机,当系统弹出用户登录框时选择自己的名字并输入相应的密码,采用超级用户身份登录系统,然后根据需要分别对有关密码进行设置。
为Windows 98的电源管理功能设置密码
1.单击“开始”按钮,然后依次选择“设置”、“控制面板”,启动Windows 98的控制面板。
2.双击“控制面板”中的“电源管理”图标,打开“电源管理属性”设置框。
3.从“电源管理属性”设置框中选择“高级”标签。
4.复选“计算机退出待机状态时提示输入密码”选项。
5.选择“电源管理属性”设置框中的“电源方案”标签。
6.在“系统等待状态”列表框中选择计算机在没有操作多长时间之后自动启动电源管理功能(即进入“挂起”状态),主要有“从1分钟之后”到“从不”等多种选项,我们应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选项,建议选择“从10分钟之后”。
7.为关闭监视器和关闭硬盘设置合适的时间间隔。
8.单击“确定”按钮,关闭“电源管理属性”设置框。
这样就启动了Windows 98的电源管理功能,并为其设置了保护的密码,今后如果用户在指定的时间(10分钟)内没有对计算机进行任何操作(包括移动键盘和鼠标),计算机就将自动进入“挂起”状态,以便节省电力消耗(单击“开始”按钮并选择“关闭系统”命令,然后从弹出的“关闭系统”对话框中选择“将您的计算机转入睡眠状态”也可达到同样的目的),而后用户通过敲击键盘或移动鼠标来激活计算机时,系统将会要求用户输入密码,不输入密码将不能返回正常状态,这就进一步保护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注意的是,Windows 98电源管理功能并没有自己单独的密码,它的密码与用户的启动密码相同!
为屏幕保护程序设置密码
1.用鼠标右键单击桌面空白处,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打开“显示属性”设置框。
2.单击“屏幕保护程序”标签,然后从“屏幕保护程序”列表框中选择所需的屏幕保护程序,复选“密码保护”选项。
3.单击“更改”按钮,打开“更改密码”对话框,重复两次输入密码并单击“确定”按钮,关闭“更改密码”对话框。
4.单击“设置”按钮,对屏幕保护的有关功能进行适当设置:在“等待”框中设置多长时间不使用计算机后系统自动启动屏幕保护(一般可选择5分钟)。
5.单击“确定”按钮,保存设置并关闭“显示属性”设置框。
这样,就达到了为屏幕保护设置密码的目的。此后只要离开计算机(即不操作计算机)的时间达到5分钟,系统就会自动启动屏幕保护程序,而当用户移动鼠标或敲击键盘想返回正常工作状态时,系统就会打开一个密码确认框,只有输入正确的密码之后才能返回系统,不知道密码的用户将无法进入工作状态,从而保护了数据的安全。须要说明的是,部分设计不完善的屏幕保护程序没有屏蔽系统的Ctrl+Alt+Del组合键,非法用户只要按下Ctrl+Alt+Del键即可强行将这些屏幕保护程序关闭,从而使其失去应有的保护作用。判断一个屏幕保护程序是否屏蔽了Ctrl+Alt+Del组合键,可采用如下办法:为其设置密码后激活它,然后移动鼠标,打开它的密码确认框,再按下Ctrl+Alt+Del键。若能弹出“关闭程序”对话框则表明该程序没有屏蔽Ctrl+Alt+Del键,不能使用;若无法弹出“关闭程序”对话框则表明该程序屏蔽了Ctrl+Alt+Del键,可放心使用。
现在还有个问题,屏幕保护最快只能在用户离开1分钟之后自动启动,这就存在一个时间差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可以打开Windows 98的SYSTEM子目录,找到相应的屏幕保护程序(*.SCR文件),将它们拖曳到桌面上,选择弹出菜单中的“在当前位置创建快捷方式”命令,在桌面上为这些屏幕保护程序建立一个快捷方式。此后,在离开计算机时双击这个快捷方式即可快速启动屏幕保护。
另外,利用屏幕保护程序的密码保护功能,还可令Windows 98一启动就自动运行屏幕保护程序,此后只有输入密码才能启动计算机。不过此功能绝对不能通过Windows 98的“启动”程序组来实现(Windows 98“启动”程序组中的所有程序在启动时都可通过按下Ctrl键跳过,从而无法启动屏幕保护功能),只有通过修改注册表数据才能确保设置万无一失。具体步骤为:
1.运行regedit命令,
2.展开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分支
3.在Run主键中新建一个名为“密码确认”的字符串值
4.双击新建的“密码确认”字符串,打开“编辑字符串”对话框
5.在“编辑字符串”对话框的“键值”栏中输入相应的屏幕保护程序名及所在的路径。
通过这样的设置,此后每次启动Windows 98时屏幕保护程序都会自动运行(利用Ctrl键试图跳过启动程序和按Ctrl+Alt+Del试图强行关闭系统都无能为力),只有在输入密码之后才能使用,从而确保了系统的安全。
禁止光盘的自动运行功能
光盘的自动运行功能会带来麻烦。Windows 98具有自动运行光盘的功能,当在光驱中插入CD之后,CD会自动进行播放,而当插入根目录中带有AUTORUN.INF文件的光盘之后,光盘也会自动运行。Windows 98的屏幕保护功能并没有禁止光盘的自动运行功能,也就是说即使处于屏幕保护程序密码的控制之下,用户在插入一张根目录中含有AUTORUN.INF文件的光盘之后,系统仍会自动运行,这就给恶意攻击者带来了可乘之机(据说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种专门用于破解屏幕保护程序密码的自动运行光盘,插入该光盘后,系统就会自动对屏幕保护功能的密码进行分析并破译出密码,然后再将密码写到软盘上,接下来……),因此必须将光盘的自动运行功能关闭,让屏幕保护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安全保护作用。关闭光盘的自动运行功能,可以按如下步骤操作:
1.单击“我的电脑”图标,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打开“系统属性”设置框
2.单击“设备管理器”标签
3.展开CDROM分支,从中选择用户所使用的光驱
4.单击“属性”按钮,打开光驱属性设置框
5.单击“属性”标签
6.取消“自动插入功能”选项
7.连续单击两次“确定”按钮,保存设置并退出所有对话框。
执行上述步骤后,无论谁在光驱中插入根目录中含有AUTORUN. INF文件的光盘之后,系统都不会自动运行。
(4).对普通用户权限的限制
对这些用户,一方面应根据工作需要赋予他们适当的权限,如启动计算机,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对自己的数据文件进行拷贝、删除等操作,以保证他们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他们对系统进行修改而破坏整个系统,必须对他们的权限进行必要的限制,如不允许他们使用控制面板中的某些设置项目以防任意修改系统,不允许使用注册表编辑器、隐藏系统文件所在的分区以防意外等。
对普通用户权限进行设置的步骤为:
启动Windows 98,系统弹出启动登录框后从中选择须要限制其权限的普通用户,并输入相应的密码,以该用户的身份进入系统。参照超级用户的有关步骤对电源管理、屏幕保护等项目设置密码,然后根据需要对他们的权限进行必要的限制(注意,由于工作原因,不同普通用户可能须要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因此在对他们的权限进行设置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加以限制),最后将启动密码、电源管理及屏幕保护的密码通知相应用户,要求其独立对这些初识密码进行更改。所以,对相应用户权限的限制工作也告完成,此后即可由他们在限制的权限内正常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对普通用户的权限进行限制的措施主要包括:
删除“开始”菜单中的有关命令和项目
为了防止用户利用Windows 98“开始”菜单上的“查找”、“运行”等命令来运行一些特殊的应用程序,必须采用适当方法将它们删除:
对“开始”菜单中“收藏夹”选项的操作:
1.运行Regedit命令
2.展开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分支
3.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FavoritesMenu的DWORD值,双击该值,在“编辑DWORD值”对话框中将键值由0改为1
4.单击“确定”按钮,关闭“编辑DWORD值”对话框,重新启动Windows 98,“开始”菜单中的“收藏夹”选项就会消失。
对“开始”菜单中“文档”选项的操作:
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RecentDocsHistory”的DWORD值,并将其值修改为1,则“文档”菜单中的内容不能被修改;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ClearRecentDocs OnExit”的DWORD值,并将其值修改为1,则每次退出系统时,Windows 98将自动清除文档菜单中的历史记录,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RecentDocs Menu”的二进制值,并将其值修改为“01 00 00 00”,则“文档”菜单将从Windows的“开始”菜单中消失。
对“开始”菜单中“运行”选项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Run”的DWORD值,并将其值修改为1,则“运行”命令将从Windows 98的“开始”菜单中消失。
对“开始”菜单中“设置”选项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SetFolders”的二进制值,并将其值修改为“01 00 00 00”,则“设置”子菜单将从Windows 98的“开始”菜单中消失;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SetTaskbar”的二进制值,并将其值修改为“01 00 00 00”,将不能再对Windows 98的任务栏属性进行设置(前面设置了“NoSetFolders”二进制值之后,Windows 98的“设置”菜单不复存在,不过仍可通过右击Windows 98任务栏,并执行“属性”命令打开“任务栏”属性对话框,这显然不能满足关闭“任务栏”属性的要求,而设置此参数后,右击任务栏的方法也将失效)。
对“开始”菜单中“查找”选项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Find”的DWORD值,并将其值修改为1,“开始”菜单中的“查找”子菜单就会消失。
对“开始”菜单中“关闭系统”选项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Close”的DWORD值,并将其值修改为1,“关闭系统”命令就将从“开始”菜单中消失。
对“开始”菜单中“注销”选项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LogOff”的二进制值,并将其值修改为“01 00 00 00”,则“注销”命令将从Windows 98的“开始”菜单中消失。
取消用户的环境设置: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SaveSettings”的二进制值,并将其值修改为“01 00 00 00”,此后每次退出Windows 98时系统都不会保存用户对环境所作的设置。
经过上述设置后,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隐藏“开始”菜单中的应用程序
对于普通用户,可能要防止他们使用某些应用程序,这时就应采用下面的方法将Windows 98“开始”菜单中的应用程序隐藏起来:
1.用鼠标右键单击“开始”菜单,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打开”命令,打开“Start Menu”文件夹窗口
2.在“Start Menu”文件夹窗口中找到希望隐藏的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
3.右击该快捷方式,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打开相应快捷方式的属性设置框。
4.复选“隐藏”选项,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所有对话框。
此后,这些隐藏的快捷方式就会从Windows 98的“开始”菜单中消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保密的目的(取消这些快捷方式的隐藏属性后即可令其重新显示)。
删除“网上邻居”等系统图标
基于某些特殊需要,可能要禁止普通用户使用桌面上的“网上邻居”、“我的文档”、“回收站”等系统图标,而它们又不能采用常规方法删除。为此,可执行如下步骤:
1.运行注册表编辑器Regedit打开注册表
2.展开注册表的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Desktop\Namespace主键
3.此时可以从NameSpace 主键中看到“网上邻居”、“我的文档”、“回收站”等分支,只须删除这些分支即可达到删除桌面上相应系统图标的目的。
在图形界面下隐藏某个驱动器图标
为防止普通用户的破坏,希望将保存系统文件的磁盘分区(如C盘)以及光驱、软驱等隐藏起来,为此可以进行下面的操作:
1.运行注册表编辑器Regedit打开注册表
2.展开注册表的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分支
3.用鼠标右键单击桌面空白处,然后执行快捷菜单中“新建”子菜单中的“二进制值”命令,创建一个名为“NoDrives”的二进制值。该二进制值(“NoDrives”)就是用于设置是否隐藏某个驱动器的,它由四个二进制字节构成(缺省值为00 00 00 00),每个字节的每一位都分别对应一个磁盘驱动器的盘符。当某位为1时,资源管理器及“我的电脑”中的相应驱动器图标即会隐藏起来。驱动器的值是这样确定的:A~Z的值依次为2的0至25次方,把要禁止的驱动器的值相加,转换为十六进制,就是NoDrives的键值。如要禁止A、D、E,则为1+8+16=25,转换为十六进制数19,修改NoDrives的值为“19 00 00 00”即可。
完成上述操作后,相应的磁盘驱动器图标就会从Windows 98的图形界面中消失,无论是从“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及有关文件的打开、关闭对话框还是在其它外挂文件管理器(如Windows Commander等)中都无法发现这些隐藏了的磁盘分区的踪迹,从而满足了防止普通用户对系统文件进行破坏的需要,同时也使得他们不能使用任何外来程序(光驱、软驱都不能访问,光驱的自动运行功能又被禁止,还能安装、运行其它程序吗?),很好地保护了系统的安全。
Ⅳ 电脑日常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一台计算机如果维护的好,它就会一直处于比较好的工作状态,可以尽量地发挥它的作用;相反,一台维护得不好的机器,它可能会处于不好的工作状态,操作系统可能会三天两头地出错,预定的工作无法完成,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数据的丢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做好计算机的日常维护是十分必要的。
计算机的硬件维护
硬件维护是指在硬件方面对计算机进行的维护,它包括计算机使用环境和各种器件的日常维护和工作时的注意事项等。
1.电源要求:
保持电源插座包括多用插的接触良好,摆放合理不易碰绊,尽可能杜绝意外掉电,一定要做到关机后离开。
2.做好防静电工作
静电有可能造成计算机芯片的损坏,为防止静电对计算机造成损害,在打开计算机机箱前应当用手接触暖气管等可以放电的物体,将本身的静电放掉后再接触计算机的配件;另外在安放计算机时将机壳用导线接地,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静电效果。
3、计算机的安放
计算机主机的安放应当平稳,保留必要的工作空间,留出来用来放置磁盘、图纸等常用备品备件的地方以方便工作。要调整好显示器的高度,位置应保持显示器上边与视线基本平行,太高或太低都会使操作者容易疲劳。
4、硬盘的日常维护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硬盘是微机的仓库,我们的劳动成果都储存在仓库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在使用时应当注意以上几点:
(1)硬盘正在进行读、写操作时不可突然断电 现在的硬盘转速很高,通常为5400转/分或7200转/分,在硬盘进行读、写操作时,硬盘处于高速旋转状态,如若突然断电,可能会使磁头与盘片之间猛烈磨擦而损坏硬盘。如果硬盘指示灯闪烁不止,说明硬盘的读、写操作还没有完成,此时不宜强行关闭电源,只有当硬盘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完成读、写操作后方可重启或关机。在野外工作时一定要配备质量可靠的不间断电源作保障。
(2)硬盘的防震措施 当微机正在运行时最好不要搬动它,另外,硬盘在移动或运输时最好用泡沫或海绵包装保护,尽量减少震动
(3)拿硬盘 硬盘拿在手上时千万不要磕碰,再一个需要注意的是防止静电对硬盘造成损坏。尤其在气候干燥时极易产生静电,若不小心用手触摸硬盘背面的电路板,静电就有可能伤害到硬盘的电子元件,导致硬盘无法正常运行。正确的用手拿硬盘的方法应该是用手抓住硬盘的两侧,并避免与其背面的电路板直接接触。
6、显示器的设置
显示器如使用不当,效果会较差,也伤眼睛,正确地设置分辨率和刷新率会使你感觉舒适,15寸的合适分辨率为800*600,17寸显示器合适的分辨率为1024*768,刷新率在85时效果最好。
7、键盘的日常维护
(1)保持清洁 过多的灰尘会给电路正常工作带来困难,有时造成误操作,杂质落入键位的缝隙中会卡住按键,甚至造成短路。我们在清洁键盘时,可用柔软干净的湿布来擦拭,按键缝隙间的污渍可用棉签清洁,不要用医用消毒酒精,以免对塑料部件产生不良影响。清洁键盘时一定要在关机状态下进行,湿布不宜过湿,以免键盘内部进水产生短路。
(2)不将液体洒到键盘上 一旦液体洒到键盘上,会造成接触不良、腐蚀电路造成短路等故障,损坏键盘。所以我们一般不要边喝茶边坐在电脑前,这样一不小心茶可能就洒在键盘上.
(3)按键要注意力度 在按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度适中态。只有养成良好习惯,懂得保养常识,才能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以上提供的日常维护对大家有所帮助!!要学会爱护我们的计算机!!,动作要轻柔,强烈的敲击会减少键盘的寿命,尤其在玩游戏的时候按键时更应该注意,不要使劲按键,以免损坏键帽。
(4)不要带电插拔 在更换键盘时不要带电插拔,带电插拔的危害是很大的,轻则损坏键盘,重则有可能会损坏计算机的其它部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8、鼠标的日常维护
在所有的计算机配件中,鼠标最容易出故障。鼠标分为光鼠标和机械鼠标
(1)避免摔碰鼠标和强力拉拽导线。
(2)点击鼠标时不要用力过度,以免损坏弹性开关。
(3)最好配一个专用的鼠标垫,既可以大大减少污垢通过橡皮球进入鼠标中的机会,又增加了橡皮球与鼠标垫之间的磨擦力。
(4)使用光电鼠标时,要注意保持感光板的清洁使其处于更好的感光状态,避免污垢附着在以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上,遮挡光线接收。
9、定期进行磁盘碎片整理
磁盘碎片的产生是因为文件被分散保存到整个磁盘的不同地方,而不是连续地保存在磁盘连续的簇中所形成的。虚拟内存管理程序频繁地对磁盘进行读写、IE在浏览网页时生成的临时文件和临时文件的设置等是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文件碎片一般不会对系统造成损坏,但是碎片过多的话,系统在读文件时来回进行寻找,就会引起系统性能的下降,导致存储文件丢失,严重的还会缩短硬盘的寿命。因此,对于电脑中的磁盘碎片也是不容忽视的,要定期对磁盘碎片进行整理,以保证系统正常稳定地进行,我们可以用系统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来整理磁盘碎片。
10、U 盘的维护
以前我们用的软盘容量太小了,逐渐被U盘所代替,它体积小,容量大,工作稳定,易于保管,大有取代软驱的趋势。U盘抗震性较好,但对电很敏感,不正确的插拔,和静电损害是它的“杀手”,使用中尤其注意的是要退出U盘程序后再拔盘。另外U盘体积较小,易于丢失,朋友们要妥善保管。
计算机的软件维护
1、 作好防毒杀毒工作,不要运行来历不明的软件。
2、同时开的任务不要太多,特别是计算机在拷贝数据安装程序时不要运行无关的程序。
3、清理垃圾文件 Windows在运行中会囤积大量的垃圾文件,且对于这些垃圾文件Windows无法自动清除,它不仅占用大量磁盘空间,还会拖慢系统,使系统的运行速度变慢,所以这些垃圾文件必须清除。垃圾文件有两种,一种就是临时文件,主要存在于Windows的Temp目录下,你会发现,随着你的机器使用时间的增长,使用软件的增多,你的Windows操作系统会越来越庞大,主要就是这些垃圾文件的存在。对于Temp目录下的临时文件,只要进入这个目录用手动删除就可以了;再有一种就是上网时IE的临时文件,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来手动删除,打开IE浏览器,选择工具中的“Internet选项”这一项,再选“IE临时文件”选项,选择“删除文件”,“删除所有脱机内容”,最后选确定就可以了,另外,在“历史记录”选项中,选择“删除历史记录”一项,并将网页保存在历史记录中的天数改为1天,最多不要超过5天。
对于我们所有的计算机使用者来说,让计算机发挥出它的最大性能,让计算机始终工作在最稳定的状态,这是我们的共同选择,机器配置的高低是个主要因素,但使用和维护不当,再高的配置也是枉然。我们在平时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多注意一下计算机的硬维护和软维护,不但可以尽量地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最主要的是能让计算机工作在正常状
Ⅳ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都是学些什么内容啊
主要介绍主机(主板、中央处理器、内存条、电源与机箱)、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主要配件的识别、安装和日常维护;重点介绍如何安装、调试硬件以及如何安装操作系统等基本操作;同时还介绍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微型计算机常见故障维修。
Ⅵ 学校计算机公共机房的安全管理与维护知识
【 摘 要 】 论文首先对计算机公共机房管理和维护工作进行了概述,之后根据多年在学校计算机公共机房工作的经验,总结了工作实施的几点建议。
【 关键词 】 公共机房;管理与维护;病毒入侵
【 Abstract 】 In this paper, the computer public computer room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work is outlined, then according to my years in school computer room work experience summarized the work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eader reference.
【 Keywords 】 public computer room;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virus invasion
1 引言
近年来,公共计算机机房数量迅猛增长,规模也不断扩大,这就使得机房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工作人员要对硬件的管理、软件更新、病毒检测与清除、机房课程安排、学生的自由上机安排等工作进行统筹。因此,有必要对公共机房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进行讨论,总结出合适的工作模式,以便机房的管理工作变得有条不紊,让公共机房更好地发挥为学生服务的作用而不是成为学校的管理负担。
2 机房管理和维护的内容概述
学校公共机房面向全校师生,管理和维护涉及面较广、要求的电脑专业技术高,并且机房涉及必修课程和学生业余需求,事务复杂、工作量大。这些特点无疑给机房管理维护工作带来了困难。机房管理工作大致可以从使用与维护两大方面入手。首先,使用方面,分为计算机必修课的使用以及学生上机使用两大类。细分主要是,必修课程的上课时间和教室的协调,学生自由上机的教室分配,学生上机登记以及计费缴费的问题。其次维护方面,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的维护以及机房环境的维护。仔细分类则包括硬件设备的配置、维护及故障检修、计算机软件的'定期更新以及病毒的检测,机房内部局域网和应用系统的建设及维护、用电的安全保障,此外还有机房环境的维护等都属于机房管理的内容。总之,机房管理维护工作十分复杂和繁琐。
3 机房维护与管理工作的实施
公共机房的管理如此重要,工作内容又这样繁琐,传统的管理模式是专人专项负责,即电脑技术有专业老师维护,学生上机课程安排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等。目前看开运行效果较好,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有必要总结机房日常运营中的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着重专项处理。
3.1 硬盘资料保护
硬盘作为计算机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计算机安全以及正常使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硬盘中含有主要的系统文件维护,这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公共机房作为学校里学生上机的主要场所,除了要承担平时必修课的任务还要满足学生自由上机的需要,计算机使用频率较高,任务艰巨。如果不对系统文件加以保护,系统往往遭到破坏,最终造成 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影响正常使用。公共机房为了避免大规模病毒往往不安装光驱,这就使得重装系统费时又费力。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强对机器上的系统文件的保护措施。第一,硬盘克隆精灵软件,它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对硬盘的复制工作,成为硬盘备份和恢复类软件中的首选。第二,安装硬盘还原卡,此方法安装简单,每当系统出现问题时,能较好较快地恢复系统设置。第三,安装具有网卡功能的硬盘保护卡,此种方法更适合大型机房的电脑维护。三种方法各有利弊,要根据不同的机房的规模选择方法。
3.2 防止病毒入侵
计算机病毒有其特有的特点,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可触发性,不易被使用者察觉。当代互联网高速发展,计算机病毒大多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破坏性网络病毒远比单机病毒传播速度更快,扩散范围更广,传播方式更多。这些无形中增加了计算机维护的难度,使得预防和清除计算机病毒成为机房管理最伤脑筋的事。因此,为了保障计算机正常运行,工作人员要从技术上和管理等方面同时入手,减少病毒的感染,保护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根据平时工作的总结,建议采用几种处理方法。第一,机房必须安装正版的软件,对于那些来历不明,尤其是网络下载的免费软件,首先要确定无病毒,之后方可使用。第二,对机房电脑安装杀毒软件,由于学生的专业电脑知识不足,互联网上的有害病毒又很多,因此安装杀毒软件对于维护电脑起着重要作用。建议公共机房使用升级服务最及时,对新病毒响应和跟踪最迅速有效的反病毒产品。
3.3 机房管理系统构建
学校的计算机公共机房承担多项任务,不仅要保证计算机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要为学生提供自由上机课余学习的场所,因此大多数学校的机房都是全天开放,这也给机房的日常管理增加了难度。工作人员要对机房进行合理的分配。首先就是要分区,将教学机房和自由上机机房分开,由专人对教学机房进行排课,同时兼顾学校平时承担的考试任务的布置。学生机房要制定出合理的计费缴费标准。由于大多数学校学生普遍配备校园一卡通,因此学校公共机房可以实行实名登记制度,刷校园卡,同时计时收费,关机离开机房时刷卡停止计费。这种方法公平公正,便于机房日常工作管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机房可以实现全自助上机模式,大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
3.4 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
公共机房的安全也是机房管理与维护的重要内容。这里的安全包括计算机信息的安全以及计算机机房的安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与人们生活之间的信息传递很频繁也很便捷,这些信息有好有坏,工作人员首先要对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其次还要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意识宣传培训,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要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蒙蔽。此外,计算机机房作为一个公共场所,人员聚集密集,机房电路复杂,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及时清理计算机灰尘,保持其散热良好,注意定期检查电路的养护状况等。安全无小事,每一个工作人员应该时刻警惕安全事件,为师生提供安全良好的上机环境。
4 结束语
计算机管理和维护是一个学校信息化进程的重要体现之一,学校公共机房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维护制度,保障机房管理工作有序高效进行。机房管理人员应深知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学习新技术、新管理方式运用于公共机房的维护中,使机房成为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2] 乔赛,段西强.关于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与维护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大众科技,2005,(7):75-76.
[3] 张钟,王俊英.学校计算机公共机房管理的探索[J].教育技术通讯,2005(9).
[4] 武丽娟,王国强.计算机机房的维护与管理[J].长治学院学报,2005(02).
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
实习内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实习地点:学校一机房
实习目的:通过计算机的组装,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和结构,了解计算机的整个组装过程和注意事项。
实习要求:识别计算机的各个部件,能自己动手组装一台计算机。
一. 识别部件:
1.cpu (核心部件)主要功能:运算器,控制器。cup就是通过这些引脚和计算机其他部件进行通信,传递数据,指令。
2.cpu风扇:cpu工作的时候要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如不及时散热,可能将cpu烧坏。所以加上了风扇达到散热目的。
3.主板: 是计算机主顶内最重要的一个部件,其它设备都是通过它来联结工作的.
4.内存条:是临时储存器,掉电后数据会消失。
5.硬盘: 通过读写记录各种信息,存储各类软件.程序和数据.
6.软驱:平时可以插入软盘,用以存放数据。
7.光驱: 平时可以插入光盘,用以读数据.
8.电源:将AC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压。
9.显示卡:由0和1组成的枯燥数字信息被转换成了丰富多彩的图像现在屏幕上。
10.网卡:是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输入输出设备.具有向网络发送数据.控制数据.接受并转换数据的功能.
11.声卡: 是将计算机多媒体设备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功能主要是处理声音信号并把信号传输给音箱或耳机,使后者发出声音来.
12.鼠标: 由滚球的移动带动X轴及Y轴光圈转动,产生0与1的数据,再将相对坐标值传回计算机并反映在屏幕上.(现在大多也基本上采用光电鼠了,原理和滚球鼠,基本一致)
13.键盘: 电脑的最重要输入设备之一,也是PC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标准配件之一.
14.显示器:主要有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lcd),还有新出现在等离子体(PDP)显示器等.现在大多数用的CRT,但以后不久lcd将占据市场.
二.安装:
1.安装主板:首先打开机箱,去掉侧盖。将主板的I/O端口朝机箱后部,主板的定位孔对准机箱上的主板之撑,用螺栓固定主板。
2.安装cpu:首先将主板Socket插座旁的把手轻轻向外拨一点,再向上拉起把手到垂直位置,将cpu的第一脚(缺孔引脚),插入cpu。应注意圆角对准后插入,以防损坏,并压回把守,卡入把手定位卡固定。
3.安装风扇:将风扇安装到cpu上,把风扇低弹性挂钩挂在Socket插座两端的挂钩上,将风扇的三孔电源插头插在主板的风扇电源插座上(一般在cpu附近)。
4.安装内存条:内存条上的缺口对齐主板内存插槽缺口,垂直向下压入插槽中,插槽两侧的白色固定夹“咔”的一声向上自动卡在内存条两侧的缺口上锁牢内存条。
5. 安装电源:将电源放在机箱上,电源的风扇朝机箱后步并对准风扇孔。用螺栓将电源固定。连接点源于主板(主板电源接口一般在cpu附近)
6. 安装硬盘:首先把硬盘固定在主机支架内(标签面向上,接线部分朝机箱内部),用螺栓固定。然后,将电源D型大四孔插头和硬盘的电源插座连接。用IDE数据线的一端接在硬盘上,
(注意设置好光驱、硬盘的主从盘,并弄清它们的关系。如何设置主、从盘,可参照IDE设备上的参数表。)
7. 安装软驱:安装方法同硬盘。数据线的尾部端口和主板的软驱接口连接,数据线的1线对准接口的第一脚。将电源的小四孔插头插入软驱的电源插头。
8. 安装光驱:安装方法同硬盘。数据线的尾部端口和主板的光驱接口连接,数据线的1线对准接口的第一脚。将电源的小四孔插头插入光驱的电源插头。
9. 连接AT主板串并口线
普通的AT主板还要把串口线和并口线也接到主板上,ATX结构的主板把它们直接做在主板上了,可以省去这一步。
10. 安装显卡:找到一个孔德PCI插槽,将显卡的接口朝机箱后部,插入插槽,将显卡固定在机箱上。
11. 安装声卡:找到一个孔德PCI插槽,将声卡的接口朝机箱后部,插入插槽,将声卡固定在机箱上。
12. 安装网卡:找到一个孔德PCI插槽,将网卡的接口朝机箱后部,插入插槽,将网卡固定在机箱上。
13. 连接控制面板:首先找到机箱面板上的指示灯和按键在主板上的连接位置(一般为金属引脚),然后按照“正接正,负接负”的原则,将机箱面板上的HDD LED、TB SW、 TB LED、 Reset、 Speaker 和PowerLED等连接在主板引脚上。
14.要把剩余的槽口用挡片封好。然后要仔细检查一下各部分的连接情况,确保无误后,接通电源,观察计算机运行情况。运行ok,把机箱盖盖好,安装好螺丝,这样,主机的安装过程就基本完成了。
15. 插好鼠标键盘
19.安装DOS及WIN98操作系统(按实际情况记录)。
第一步了解WIN98系统的最低要求.
第二步安装WINDOWS98操作系统
1) 用启动光盘启动系统,并按照前面实方法,对硬盘进行分区,分三个分区,其中C作为系统盘,D、E作为文件存储盘。
2) 将Win98的光盘放入光驱就开始自动运行,进入安装模式,接着Win98开始向硬盘(C盘根目录)拷贝安装所需的临时文件了,完成后提示重新启动电脑以进入下一步安装过程。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中,安装程序会让我们有定制高级选项的机会,需要改动的是让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可以手动选择将要安装的分区,其余的可保留默认值。
3) 重新启动后,进入Win98的安装的第二阶段,安装程序从硬盘上的临时文件夹中装入各种检测硬盘所需的驱动程序,然后显示硬盘分区,让我们选择在哪一个分区上安装Win98(因为前面已经定制选择安装分区的高级选项):此后安装程序还会拷贝文件、检测硬件、设置系统等,其中还有一两次的重启动,一路下来,终于完成了Win98的安装进入桌面!整个安装过程大约需一个钟头,与计算机的硬件配置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步 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认识设备及其型号,如要安装的设备是显卡还是,声卡等。
实验心得: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而信息和计算机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人们更多想到的是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认为这是主要的,从技术角度看它们要比硬件如计算机组装更胜一筹。但我觉得组装与维护课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整个计算机的基础是整个体系的一部分。基础没有了,其它的也就谈不上了吧。
学习组装与维护课,感触很深,以前觉得计算机学问很深,很难,现在看组装一台电脑已经不成问题!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我理解了老师的一句话“学就是为了用,用上了才算学会”结合实践的学习易接受,易理解,易产生学习兴趣.
通过这个实习,使我初步掌握和了解了PC机的基本组成以及各个元件的结构和功能。并且,自己能够组装一台PC机,而且还了解了安装过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一些简单的故障,能够自己动手排除,例如:
1.内存条未能装好,会发出嘟的警报声。显卡未能装好会发出嘟嘟的警报声。
2.在建立分区时,值得注意:主分区和逻辑分区
主分区的特性是在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是活动的,当一个主分区被激活以后,同一硬盘上的其他主分区就不能再被访问。所以一个主分区中的操作系统不能再访问同一物理硬盘上其他主分区上的文件。而逻辑分区并不属于某个操作系统,只要它的文件系统与启动的操作系统兼容,则该操作系统就能访问它。
3. 检查电脑内部连接:
A. 电源开关可否正常的通断,声音清晰,无连键、接触不良现象;
B. 其它各按钮、开关通断是否正常;
C. 连接到外部的信号线是否有断路、短路等现象;
D. 主机电源是否已正确地连接在各主要部件,特别是主板的相应插座中;
E. 板卡,特别是主板上的跳接线设置是否正确。
4. BIOS设置检查:
A. 通过清CMOS检查故障是否消失;
B. BIOS中的设置是否与实际的配置不相符(如:磁盘参数、内存类型、CPU参数、显示类型、温度设置等);
C. 根据需要更新BIOS检查故障是否消失
我个人认为,这次实习对于我是非常有意义的,对我个人的影响比较大,对我的成长更有莫大的帮助。
Ⅷ 如何维护计算机
电脑是个人计算机
(Personal
Computer)
的俗称,一个完整的电脑系统应该包括电脑的硬件系统和
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硬件系统也称为硬件或硬设备,都是看得见、
摸得着的,
是电脑的实体组成
部分;软件是相对于硬件而言的,软件是使用电脑和发挥电脑功能的各种程序的总称。
电脑在使用时,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经常维修电脑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浪费金钱。减少
维修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预防性的维护工作。
基础维护
1
、做好文件的收集和备份
保留电脑系统的原始资料和对重要文件进行备份,
是对电脑进行预防性维护的重要保证,
主要有
以下几点:
(
1
)
、保管好和电脑一起买来的各种资料、软盘、光盘等,其中芯片、板卡、声卡、光驱等的资
料和说明书,对出现故障后的排除有很大的帮助。
(
2
)
、
请销售商帮助做好系统急救盘,
以备在发生故障时我们可以不找他们就可以对系统进行引
导和快速恢复一些重要信息。
(
3
)
、对自己建立的文档、处理的文件在每次关机前都要做好备份,做到有备无患。
2
、防治电脑病毒
只要用电脑,就有感染上病毒的可能,因此感染上病毒不要慌,
自己不会杀毒,
可以请销售商或
懂电脑的人来处理。为了防止病毒,您要做的就是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
1
)
、使用软件时,尽量用正版软件,不要轻易用盗版软件。不要使用一些可能有病毒的软盘、
光盘。
(
2
)
、不要随意复制、使用不明来源的软盘、光盘。对外来盘要查、杀毒,确认无毒后再使用。
自己的软盘也不要拿到别的电脑上使用。
(
3
)
、对重要的数据、资料、
CMOS
以及分区表要进行备份,创建一张无毒的启动软盘,用于重
新启动或安装系统。
(
4
)
、在电脑系统中安装正版杀毒软件,
定期用正版杀毒软件对引导系统进行查毒、
杀毒,建议
配备多套杀毒软件,
因为每种杀毒软件都有自己的特点,
用杀毒软件进行交叉杀毒则可以确保杀
毒的效果,对杀毒软件要及时进行升级。
3
、电脑工作环境
电脑工作的环境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40
%
-70
%之间。过分潮湿会使机器表面结露,引起电脑路板
上的元器件、触点及引线锈蚀发霉,造成断路或短路;而过分干燥则容易产生静电,
诱发错误信
息,
甚至造成元器件的损坏。
因此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最好能设法保护房间中的湿度达到电脑需求。
计算机培训-中国IT互联网教育培训-人人皆可成才
广告计算机培训课程大数据,全栈,人工智能,物联网,终身免费学第二专业。查看详情 >
因此,电脑的工作环境要尽可能保持干燥,要避开水和其他液体的侵蚀。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中,
如南方在梅雨季节,
电脑每周至少要开机
2
小时,
以保持机器的干燥,
这和其他电器的保养是一
样的。
1
、使用可靠的电源
电脑的工作离不开电源,同时电源也是电脑产生故障的主要因素。
首先,必须确保您使用的是适当功率的电源。要注意它是否使用
220V
的电压,电源的电压一般
为
220V
/
50Hz
,通常电压变化是有规律的,如晚间睡觉前电压易偏低,而半夜至清晨电压易偏
高,
如果电源电压总是偏高或偏低,
则应购买一台稳压电源。
影响电源质量的因素包括电压瞬变、
停电、电压不足或电压过高等,因此,在附近有空调、电冰箱等大功率电器设备正在使用或有磁
场时最好不要使用电脑。否则它一插上电源就可能烧掉。
其次,
电脑所使用的电源应与照明电源分开,
电脑最好使用单独的插座。
尤其注意避免与强电器
或加热装置或大功率的电器使用同一条供电线路共用一个插座
,
因为这些电器设备使用时可能
会改变电流和电压的大小,
这会对电脑的电路板造成损害。
有条件的用户,
应配备稳压电源和不
间断电源
UPS
。在拔插电脑各部分的配件时,都应先断电,以免烧坏接口。
第三,和电视机一样,电脑也不要频繁的开机、关机,确定暂时不使用电脑时才把它关掉。
2
、正确安置电脑系统
如果电脑系统安置得不正确,
可能给电脑的损坏埋下隐患,
在电脑系统的安置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
、电脑不要放在不稳定的地方,不要摇晃、易坠落。
(
2
)
、电脑应尽可能地避开热源,如冰箱、直射的阳光等。
(
3
)
、电脑系统应尽可能放置在远离强磁强电、高温高湿的地方。
(
4
)
、电脑应放在通风的地方,离墙壁应有
20cm
的距离。
(
5
)
、电源要可靠、稳定。
(
6
)
、电脑工作时的保养和维护
电脑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一些故障是不避免的,
对我们来讲,
重要的是当发生故障时应采用有效的
措施,防止故障扩大。电脑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1
)
、开机时,不要移动主机和显示器。搬动电脑时,要先把电脑关上,同时把电源插头拔下。
(
2
)
、发现系统有火星、异味、冒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在没有排除故障前,千万不要再启动电
计算机培训_过来人教你学java开发培训
广告计算机培训,java培训,0基础入学,轻松转行+,学java,认准华信智原,查看详情 >
脑。
(
3
)
、当发现电脑有异常响声、过热等现象时,要设法找到原因。
计算机硬件维护
电脑的硬件维护在电脑日常维护中极其重要,
对于硬件的使用及提高电脑的运行速度和减少故障
的发生非常重要。
1
、诊断设备问题
硬件设备运行不正常是最令一般用户头痛的事,
发生硬件设备运行不正常后,
应先确定那里的故
障,下面介绍诊断设备问题的一些方法。
(1)
、利用“设备管理器”来检查设备
如果某一设备不能正常工作,首先就要到“设备管理器”中来检查该设备。在“设备管理器”中
找到需要的设备后,它应该属于下列的情形之一。
①、设备显示状态、结论、解决方案。
②、所属类别正确,且设备前面没有任何特殊标记,安装正确,能正常运行。
③、所属类别不正确,设备前面有一个红色的“
X
”标记,在
Windows XP
中被停用或在
BIOS
中
没被激活,启用它或检查
BIOS
设置以激活该设备。
④、所属类别正确,设备前面有一个带有黄色圆圈的惊叹号,设备资源冲突。参考“解决设备资
源冲突”
⑤、所属类别为“其他设备”驱动程序没有被正确安装。参考
“诊断其他设备”
。
⑥、没有在“设备管理器”中列出,即没有正确安装设备或驱动程序。
(2)
、启动“疑难解答”
Windows
XP
提供了“疑难解答”功能,以帮助用户解决有关硬件设备问题。若你在使用电脑时
碰到什么难解决的硬件问题,不妨先启动“疑难解答”来试试看,操作步骤如下:
①、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属性”→”设备管理器”
,进入到要解决问题的设备管理器
的属性对话框,并切换到“常规”选项卡。
②、单击“疑难解答”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解决的问题,单击“下一步”按钮。诊断
“其他设备”
。
③、若某个设备列在“其他设备”类型中,说明系统已经检测到此设备,但不能辨认该设备的类
山西新华电脑学校-初高中起点,获大专证书有未来!
广告计算机培训品质教育,初中生获大专证书,高中直通本科,查看详情 >
型。用户需要重新安装该设备的驱动程序或更新其驱动程序。具体操行步骤如下:
单击“设备管理器”中“其他设备”左边的“
+
”以展开它。用鼠标右键单击带有“?”标记的
设备,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卸载”命令
,
单击“扫描硬件改动”按钮,系统将检测硬件设
备,并出现提示信息框,再重新安装此设备即可。
(3)
、解决设备资源冲突
如果某个设备前面显示了一个带有黄色圆圈的惊叹号,
则表明此设备有资源冲突。
我们可以用手
工的方式来重新分配该设备的资源,以解决资源冲突。
①、下面我们先对计算机资源的分配情况作一简略的介绍
每次启动计算机时,
Windows
XP
都会自动配制每个设备的资源,即将唯一的一组系统资源分配
给它。这组资源可能是下面的一个或多个资源:
中断请求
(1RQ)
编号;
直接内存访问
(DMA)
通道;
输入愉出
<I
/
0)
端口地址;
内存地址范围。
分配给设备的每个资源都必须是惟一的,否则设备将无法正常工作。对于即插即用型设备,
Windows
XP
可以自动保证该设备的正确配置。而对于某些非即插即用型设备可能需要某些特定
的资源,这些资源有可能与
Windows XP
自动分配的资源冲突。此时,用户就需要手工配置该设
备的系统资源,以保证它正常运行。
②、若要手工配置设备的系统资源,应遵循下列操作步骤:
单击“设备管理器”中需要手工配置系统资源的设备所属硬件类型左边的“
+
”以展开它。
用鼠标右键单击带有黄色圆圈的惊叹号的设备,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
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切换到“资源”选项卡,检查“冲突设备列表”
。如果列表中显示有设备冲
突,查看是“输入
/
输出范围”冲突还是“中断请求”冲突或两者都是
单击使用自动设置复选框,使√变成口,单击“√”按钮,打开“设置基于”下拉列表,选择另
外一个配置。不断寻找配置,直到“冲突设备列表”显示“没有冲突”为止。若所有配置均有冲
突,可单击“更改设置”按钮来进一步配置
(
这种可能性很小
)
。
单击“确定”按钮,再单击弹出的“系统设置改变”对话框中的“是”按钮,将重启计算机以使
配置生效。
Desktop Central 让桌面运维变得更简单高效
广告Desktop Central 桌面运维适用于所有的终端,有补丁管理,软件部署,远程控制等查看详情 >
提示:
给设备手工分配资源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硬件知识,
建议初级用户要谨慎行事。
因为不正确的更改
资源设置不但会使硬件无法正常工作,
而且还有可能使计算机出现故障或无法正常启动。
如果因
设备资源配置不当而造成严重的系统冲突至使不能进入
Windows
XP
,此时,用户也不必过于惊
慌。重新启动计算机,单击
[F8]
键,选择进入“安全模式”或“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
,再次进
入
Windows XP
,把错误的配置改过来即可。
2
、系统还原
“系统还原”是
Windows XP
新增的一项用于恢复系统的工具。下面如何使用这一工具来恢复及
维护系统。
①、认识系统还原工具
每当用户在进行重大的系统设置前,
“系统还原”工具都会自动保存这些操作执行之前的系统设
置状态
(
称为原还点
)
。如果系统出现问题,就可以利用“系统还原”工具重新恢复出问题前的系
统设置状态,从而达到了恢复系统的目的。使用“系统还原”工具,用户可以将系统还原到指定
的状态。并且,在还原过程中,用户不会丢失或更改任何自己的文档,
如电子邮件和用户创建的
文档等。还原后,用户将重新得到一个稳定、快速的
Windows XP
系统。
②、进行系统还原
以下是使用系统还原工具还原系统的操作步骤:
选择“开始”
/
“所有文件”
/
“附件”
/
“系统工具”
/
“系统还原”命令。在“系统还原”对话
框中选中“恢复我的计算机到一个较早的时间”选项
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系统还原点,即指定系统还原到的时间。
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下一步”按钮,开始还原系统,之后将重新启动计
算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系统的还原操作。
注意:
进行系统还原操作前,
应先关闭所有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及已打开的文档,
否则可能会导
致还原失败。
3
、计算机的维护
(
1
)
、主机的维护
主机是电脑最重要的部分,
也是电脑价值最高的一部分,
平时应多加注意进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