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计算机安装涉密“三合一”防护系统
“三合一”保密安全管理系统由软、硬件两大部分组成,通过在受控主机上安装代理程序与部署控制器(硬件),对受控主机的USB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授权认证管理与审计,对受控主机可能的信息外泄渠道进行封堵。
对信息通过USB移动存储设备向涉密计算机传输进行物理层的单向控制,有效防止涉密信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反向地流入USB移动存储设备,从根本上解决了“摆渡木马”等间谍软件对涉密信息的威胁。
保密技术防护专用系统可实现对违规外联监控、移动存储介质交叉使用控制和通用优盘单向导入三种功能。
为保障涉密计算机与外部存储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设计了专门的多功能导入装置,为涉密专用优盘和普通优盘提供接口,既保证了涉密计算机及涉密信息的安全性,又为非涉密信息向涉密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提供了可能。
系统应用:
◆控制端程序:系统遵循二员职责设计,即将管理员细分为管理员、审计员。二员可以通过控制台来连接服务器实施相应控制。
◆用户端程序:安装在每台终端计算机上配合控制台对终端计算机进行安全监控的代理程序,包括涉密终端和涉密单机。
◆操作员身份钥匙:包括管理员身份钥匙和审计员身份钥匙,使用不同的身份钥匙登录系统可以实现相应的管理功能。
◆多功能导入装置:在安装本系统软件的涉密终端上通用。其专用接口连接涉密专用优盘,实现涉密专用优盘的数据存取;通用接口连接普通优盘,可以将非涉密通用优盘内的非涉密数据单向导入到涉密计算机。
◆涉密专用优盘:具有规定的外形、接口、内部数据格式、唯一ID和认证方式。用于和多功能导入装置配合使用完成优盘与计算机的双向涉密数据交互。
B. 涉密计算机,用u盘从新装系统了!可以查来吗
朋友,你好,如果用U盘从新装系统,对于涉密计算机,你只要资料不在C盘中,你并对你的文件进行了加密,设了密码,一般情况是不会泄密的。也不会破坏的。用U盘重做系统,也只是对C盘进行格式化,不会对其它的盘进入格式化,如果要全盘格式化,你可以先把你的涉密文件用U盘拷好,然后再格式化。再重装系统,
当然如果用U盘从新装系统,你没有去备份,结果搞掉了,也是有办法进行恢复的,有门这样的恢复人员,会对已经格式化,或者已经重做系统的硬盘恢复,小则上百元,多则上万元,也有一个软中件也可以恢复重做系统的C盘,这个软件叫AcronisDiskDirector(也就是ADDS软件)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快乐~~
C. 如果涉密计算机从win7系统升级到win10,属于对涉密计算机重装操作系统吗
属于,很多软件都必须重新安装。
倒不如重做系统来的快。
制作一个最新版u启动u盘启动盘,让电脑从u启动u盘启动。
1、电脑连接u启动U盘,设置U盘启动;运行u启动win8pe
2、在u启动pe一键装机工具窗口中,点击“浏览”将系统镜像添加进来,安装在C盘,确定
3、在提示框中点击“确定”随后我们就可以看到程序正在进行
4、待程序结束会有提示框,提示是否马上重启计算机?点击“是”
5、重启后电脑自动安装程序,耐心等候程序安装完成,系统便可以使用了
D. 您好,请问涉密电脑对安装开发应用的时候有什么注意事项不能插u盘,没有联网,怎么安装
可以建立FTP访问远程目录或者网站访问目录下载安装
E. 涉密计算机软,硬件如何安装和卸载
只有系统管理员可以,其他人一律不允许操作。
F. 装保密系统教程 和如何用未保密u盘使用
1、可以将文件夹压缩,在压缩时加密就可以了。
2、下载一款U盘加密软件进行加密。
以“高强度U盘文件夹加密”软件为例介绍一下:
下载后解压缩并运行其中的“高强度U盘文件夹加密。exe”可执行文件即可打开它的界面。它分为“快速移动加密”和“强度压缩加密”两个加密方法。
快速移动加密的优越性体现在对文件夹加密速度快、安全可靠性高,加密10GB的资料只需要不到3秒钟的时间,它也是软件默认的加密方法。
文件的加密 :
首先选择界面上的“打开”按钮,从中找到U盘中要加密的文件夹,然后单击“加密”按钮,这时会弹出一个要求输入密码的对话框,在其中输入文件夹加密的密码,再确认一下即可对文件夹加密了。同时我们可以从资源管理器中看到,加密的文件夹的图标变成了一个有锁的图标,这时我们就不能对其进行复制、移动以及删除等操作了,否则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提醒你“无法删除文件”等等字样。
强度压缩加密 :
强度压缩加密的操作方法与上面讲述的加、解密操作一样,只不过是强度压缩加密相对快速移动加密而言,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把一个文件夹压缩加密成一个EXE 文件,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像被快速移动加密的文件夹那样不能移动,而只要把该可执行文件拷贝到其他电脑,运行后输入正确的密码即可解密,安全性极高,同时不受操作系统版本的限制,可移植性好。如果你有机密的文件要传递的话,只要把这个被加密文件夹的可执行文件传递过去,并告诉解密密码即可。这项功能在同类软件中是非常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