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脑音效怎么设置
控制面板\硬件和声音--REALTEK音频控制器,电脑所有的声音设置,都在这里了,现在的电脑声卡,也基本让螃蟹家一统江湖了。
‘贰’ 电脑怎么调音效
鼠标点到右下角喇叭图标,点击右键,找到声音设置就可以进行音效设置。希望能够帮到你。
‘叁’ 电脑怎么设置声音最好
鼠标左击电脑桌面右下角的喇叭(既主音量)。可以调节音量大小。
双击主音量可以调节其他属性。推荐全部调到最中间。音质会比较正常和普通。
点击桌面下的开始—控制面板。
点击声音、语音和音频设备。
点击realtek高音清晰音频配置可以在音效、混频器、音频I/O、麦克风、3D音频演示5个选项中调节环境、均衡器、移动途径等等。
点击便携媒体设备也可以进行修改。
点击声音和音频设备。可以在音频、语声、硬件、音量、声音5个选项下调节设备音量的大小、扬声器音量的大小、麦克风测试等等。
点击语音。可以调节语音速度的快慢、音频输出。
‘肆’ 如何提高电脑音质 电脑如何设置提高音质
开始-程序-控制面板-找到声音管理程序!按自己的条件来设置就可以了。因为每个人的房间大小不一样。音箱的功率也不一样,所以要自己设置。
‘伍’ 怎么调电脑音效
先下载安装一个"高清晰音频管理器”再打开它,就可以调了。全中文的一看就懂。
或者你安装个驱动人生,从驱动人生里下载个声卡驱动,就得到了"高清晰音频管理器”了。
‘陆’ 电脑音响怎么摆放音质最佳图
最典型的就是“正三角形法”,这种摆法要求将一对音箱面向聆听者一字排开,摆放在显示器两侧,两音箱之间的距离应当在1.5~2米为宜。注意音箱应与后墙、侧墙相隔一定距离(20~50厘米以上),因为一般的2.0音箱的倒相孔都是后置的,如果音箱紧靠着后墙,倒相孔中的声波不能完全放出,声场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有些音箱更是必须借助墙壁的反射、叠加、混音才会有较好的低音效果。音箱也不要离侧墙太近,以防侧墙体的反射作用改变了声波的传播方向与强度而影响音质。然后使音箱与聆听者构成一个45°角的正三角形,并尽量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聆听者坐在所谓的“皇帝位”上,即可得到最佳听音位置和回放声效。除了角度不变外,这个正三角形可大可小。房间小、后级功率不大时正方形小些;房间大、后级功率大时正三角形就可扩大些。
由于这种摆放方法使聆听者在听音时与音箱的距离多在一米左右,而且聆听者不可能跟Hi-Fi音箱用户那样坐在“皇帝位”上一动不动,所以“正三角形法”又俗称为半自由近音场听法。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四面墙反射音对音箱直接音的过度干扰,可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宽深的音场,是能够听到最多、最直接、最清楚细节的一种摆法。
‘柒’ 怎么调节笔记本的音质
奥特蓝星音箱音质还是不错的,但是有的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虽然采用了奥特蓝星音箱,但是音质还是不尽人如意,你的产品就是这样的,其实目前大多数的笔记本都是采用的Realtek声卡,安装驱动后都会在设备管理器中出现Realtek高清晰音频管理器,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程序来提高笔记本的音质。具体的方法如下:
第一,依次进入“控制面板→硬件和声音→Realtek高清晰音频管理器”,点击此界面中的“音效”选项卡,我们会看到在MP3播放器中常见的均衡器调节框,如果你不喜欢系统提供的几种默认音效就可以自己对十级频段进行微调,找到适合自己的音效。
音质频段解析:
100Hz属于温暖段,如果使这部分加强能使低音部分更加的柔和温暖;
200Hz属于混浊低沉,调音色时可适当调节;
300Hz~1KHz属于大多数音乐中的主要频段,突出这一频带可以加强音色的骨骼,但有时突出这一区域会使音乐显得有些“粘”,主要是在300Hz~800Hz之间;
1KHz~2KHz这一频段很容易有“嗡嗡”的声音,削弱该频带会使声音干净,但同时也失去一部分效果;
2KHz~4KHz属于温暖而又不失亮度,非常适合吉他类的乐器;
4KHz~5KHz属于音质比较粗糙的频段,这部分的过高会导致整体音量的上升;
7KHz或7KHz以上属于高频段,音质上显得尖锐很有攻击性,很容易产生嘶嘶声音;
8KHz~10KHz范围属于钗片的音色范围,如有“嚓嚓”音可适当降低改频段。
第二,另外,目前绝大多数的笔记本支持SRS音效(联想的小Y支持杜比和JBL),如果你觉得音质还不够的话还可以开启SRS音效,音质会更上一层楼的,在官网下载自己的SRS插件驱动重启就可以开启了。
重启之后电脑右下角任务栏是不是有了SRS程序的运行图标,接下来请用你的鼠标右击调节音量的小喇叭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播放设备”。 接下来再在弹出的声音选项卡上右键点击扬声器(SRS Premium Sound),将其设置为默认设备就可以了。
然后,点击SRS图标,根据自己目前的实际情况就可以设置自己喜欢的音效。
‘捌’ 电脑音量均衡器怎么调才真实好听
一、EQ调节的窍门,是“多减少加”,把你想突出的频段保留原数值,然后把你想弱化的频段音量降低
二、如果你是希望突出男声(中低频),在120Hz和500Hz保留0,60Hz和80Hz可以设置-2或者-3,其余设置-1;如果是希望突出女声(中高频),在500Hz和1kHz保留0,在120Hz、1.5kHz设置-1,其余部分设置-2
首先,如果在听音乐上没有什么特殊的喜好(比如喜欢低音很重),最好是不开均衡器,因为音乐作品在混音阶段已经由混音师做了最合适的、专业的均衡调节,这种均衡调节是适合绝大部分民用设备的,同时也是适合当前的音乐作品风格的,比如一首摇滚风格的音乐,混音师已经针对摇滚风格进行了均衡调节,所以没必要再打开播放器预设的摇滚风格的均衡,何况这种预设往往是不靠谱的。
其次,如果在听音乐方面有一些特殊喜好,但是不知道均衡器的每个频段代表什么,那我就以比较好理解的方式介绍一下,用比较常见的10段均衡来说:
32Hz ——这个频段需要播放器材有比较好的低频下潜能力,如果没有,当然就不容易听见,这个频段主要影响底鼓的延续音(sustain),就是踩下底鼓之后嗡嗡的声音,增强这个频段可以让音乐浑厚。
64Hz ——这个频段是底鼓所在的主要频段,如果单纯把这个频点增强10dB,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底鼓声变得很大,甚至破了,所以增强这个频段有助于音乐更厚实(这每个形容词可不是随便说的,是为了让你体会到那种主观感受)
125Hz ——这就主要是贝斯的频段了,贝斯常用的音高位置的音色主要在这一频段,当然不是说这一频段只有贝斯,增强这一频段音乐会更扎实。
基本上,如果增强了上述三个频段,你想要重低音的话就有了,这里说一下遮蔽效应,简单说就是比如你把125Hz调的很大,那么靠近125Hz的、dB数小的频率就会被遮蔽,听不到了。
250Hz ——我个人一直不是很喜欢这个频段太多,无论是混音还是听歌时,因为我觉得这个频段多了声音会很脏,少了声音会很干净,硬实,但它同时也是人声、弦乐、手鼓等等音色的主要共鸣点的所在频段。可以想象在水下的那种轰隆隆的感觉,是这一频段带给我的主要感受。
500Hz ——和250Hz的感受相似,这一频段的增强会使一些铺底的合成器pad音色凸显出来,会使更多的男声凸显出来,这一频段多了还是会浑浊,稍微增加一些会使音乐有更多温暖、亲近的感觉。
1000Hz——这个频段可以算作一个分水岭,大部分乐器的基频都在200—1000Hz,所以调节1000以下的频段会更多的影响音色(不是影响音量),增强这一频段会使音色更明亮。
2000Hz——增强人声的可懂性,说白了听得更清楚,包括吉他贝斯的琴弦摩擦的声音,电吉他的尖刺感,两元店大喇叭里的广告,都可以让你更多的体会这一频段的特点,所以增强这一频段让音乐更清晰。
4000Hz——我个人理解这一频段是很多音色的镶边,就像是相框的边框,衣服或者窗帘的下摆,很多时候这一频段可以让声音更完整,更具细节,更多现场感,但是过多的提升也会让人觉得刺耳,听觉疲劳。5000Hz以上是几乎所有乐器的谐波成分,也是人耳最敏感的频段,比如把5000Hz提升6dB,有时会让人觉得整个音量被开大了一倍,如果过多的衰减则会让音乐听起来很远。
8000Hz——这个频段比较明显的是各种镲声、弦乐摩擦琴弦的声音、还有就是齿音,比如提升该频段会放大歌手四、是、次、字一类的发音。一般很少会大幅提升这一频段。
16000Hz——好吧,有人可能年纪轻轻却听不到这个频段(比如我ex),事实上这一频段确实很难分辨,如果把一首歌的16000Hz提升10dB,我一般会去听各种镲,镲会显得更亮更大声了,反之,镲声会显得小了、暗了。如果不仔细听,会感觉音乐没什么变化。
至于说特定的风格适合什么样的均衡,我觉得按照你个人喜欢来吧,一般电子类的低频多,摇滚类中低频、高频多,流行类中频多,反正咋样觉得好听咋样调吧
‘玖’ 怎么给电脑调节音质效果,
方法一:
1.
鼠标左击电脑桌面右下角的喇叭(既主音量)。可以调节音量大小。
2.
双击主音量可以调节其他属性。
方法二:
1.
点击桌面下的开始——控制面板。
2.
点击声音、语音和音频设备。
3.
点击realtek高音清晰音频配置可以在音效、混频器、音频i/o、麦克风、3d音频演示5个选项中调节环境、均衡器、移动途径等等。
4.
点击便携媒体设备也可以进行修改。(便携媒体设备:和mp3一这类的一样,
具有存储功能的,音乐电影播放媒介.)
5.
点击声音和音频设备。可以在音频、语声、硬件、音量、声音5个选项下调节设备音量的大小、扬声器音量的大小、麦克风测试等等。
6.
点击语音。可以调节语音速度的快慢、音频输出。
‘拾’ 台式电脑音频要怎么设置音效才好啊
1、REALTEK装好后,在电脑桌面右下角双击可以打开管理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