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脑设置 > 染色摇摆机电脑工艺怎么设置

染色摇摆机电脑工艺怎么设置

发布时间:2022-07-26 18:23:44

① 染色电脑怎么设置

主要看你的是什么型号的机器!

染色电脑等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提高了染色质量。但是在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还是有许多操作注意事项。根据市场调查,活性染料是目前市场应用最多的染料之一,本文主要是总结了10点常见的操作误区及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
活性染料染色操作误区
1、为什么化料时要求先用少量冷水调浆,化料温度不能过高?
(1)先用少量的冷水调浆目的是使染料容易充分湿透,如果直接把染料倒入水中即染料外层形成胶状,把染料颗粒包起来,使染料颗粒内部难湿透难以化开,所以应先用少量冷水调浆,再用热水来化开。
(2)化料的温度过高,就会引起染料的水解,降低染料固色率。
2、加料时为什么要缓慢均匀?
这主要是防止染料上染太快,如果一次性快速加入染料,便上染速率过快,会使纤维外层深,里面浅容易造成色花或条花。
3、加完染料后为什么要上染一定时间(如:10min)后方开始加盐?
盐是促染剂,当染料上染到达到一定程度时,已经达到饱和难以继续上染加盐是为了打破这种平衡,但加盐促染前还要10—15min左右的时间进行,染料才能充分渗透均匀,否则易引起条花,色花。
4、为什么加盐要分次加?
分次加盐的目的是为了均匀促染,以免促染太快,造成色花。
5、加盐后为什么要进行一定时间(如20分钟)才能固色。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A、是让盐在缸内溶解均匀,充分促染B、是让促染进入上染饱和达到平衡后,再加碱固色以达到最高上染量。
6、加碱为什么成为“固色”?
活性染料加盐只有促染作用,但加碱会激发活性染料的活性,使染料与纤维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化学反应)从而使染料固着在纤维上,所以称“固色”也由于这一种固色发生化学反应,达到较高的牢度。一旦固色色花印难以均匀。
7、加碱为什么要分次加入?
分次加入的目的是为了使固色均匀,防止色花。
如果一次性加入易造成局部残液过高浓度与纤维反应加快,会容易引起色花。
8、加料时为什么必须先关汽?
a.加料前先关汽目的是为了减少条差防止色花。
b.控缸升温时两边温度超过3℃染色有影响,超过5℃出现条花,超过10℃停
机进行维修。
c.有人测试过,拉缸是汽后立转10—15分钟缸内前后左右温度基本均匀,并等于表温,所以加料,不管氯煮时加入H202还是染色时家染料盐、纯碱,都应先关汽才加料。
9、加碱后为什么确保工艺保温时间?
保温时间应从加完碱后,并升温到工艺保温温度时才开始计算保温时间,只有按工艺保温时间剪板,质量才有保证,因为保温时间制定是根据一定用量染料需要多少时间进行反应确定的化验室也是这个时间打样的。
10、几种不按工艺规定剪板造成质量不稳定情况。
u时间未到“对”色剪板。
由于打板问题计料称料问题,布重浴比等问题都会造成色偏差,时间未到已经“对”色这种不正常性情况应报告班长或工艺员,不管怎样,缩短工艺,保温时间,染料反应未充分,颜色上染不变,上不均匀,没有丰满感,牢度也成问题。
u提早剪板,补料不准确。
染料的上染只有达到工艺保温时间才能稳定,剪板时间越早,变化越大,越不稳定,如果时间未到剪板,(经过煮、练、洗水、吹干送给工艺员睇色,到开单称料这段时间,这缸布的实际保温时间已延长了,这时上染也增加了,加入补料这缸布太深了,又要重新退浅了。)
u延长时间剪板,没有好处。
超过保温童为剪板,染料反应已终结,再染也没有用,反而会使一部分已经上染的染料重新水解。

② 清朝皇后的服饰花纹是怎样的

钿子分凤钿、满钿、半钿三种。其制以黑绒及缎条制成内胎,以银丝或铜丝之外,缀点翠,或穿珠之饰。”一般妇女多用铜丝或铁丝做成“头发撑子”,钿子有凤钿、满钿、半钿三种。钿子前如凤冠,后加覆箕,上穹下广;将头发分两缕缠绕其上,再插上扁子、簪子、花等饰物
簪子是满族妇女梳各种发髻必不可少的首饰。通常满族妇女喜欢在发髻上插饰金、银、珠玉、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压鬓簪、凤头簪、龙头簪等。簪子的种类虽然繁多,但在选择时还要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和身份来定。比如人关前,努尔哈赤的福晋和诸贝勒的福晋、格格们,使用制作发饰的最好材料首选为东珠。两百年后渐渐被南珠,即合浦之珠所取代。
头花是簪发展而来的首饰。由花头和针梃两部分组成。由于满族妇女发式是由软翅头发展到两把头,进而成为架子头,最后产生大拉翅,头上的发式也越来越宽大.于是一种覆盖面较大的头饰——头花,便应运而生。头花大多由珍珠、宝石为原料,因此,需要一个稳定的依托,即在簪的基础上做了某些相应的改动。如在针梃的顶端焊一个十字形横托,并于十字横、竖交叉点做头花的主体。起装饰作用的花草枝叶、鸟兽虫蝶、吉字祥符等环抱四周,簇拥着主体。这样互相搭配既使构图的主次关系明显,又使以珍宝为原料的头花本身合理的分担了承受能力。满族妇女在梳头时,把大朵头花戴在两把头正中,称为头正,也有选用两朵相同颜色和造型的分插两把头的两端,俗称压发花,又称压鬓花。
满族妇女除了旗头、簪子外,还普遍喜欢在发髻上插饰花朵,将硕大的花朵戴在头上历来是满族的传统风俗。扑趾源在《热河日记》中记载了满族妇女“野花满鬓,老少无分”.“五旬以上”犹“满髻插花,金钏宝趟”。“即便年近七旬,甚至“颠发尽秃,光赭如匏”仍“寸髻北指,犹满插花朵”。在辽北地区,有些满族妇女甚至在发髻上插一个内装清水的小瓶,瓶内再插上数枝鲜花,生气盎然,反映了她们对美的强烈追求。清前期,国家正值上升时期,人们的生活消费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满族妇女为了满足美的欲望,常将应时的鲜花戴在头上还有一种“金银花缕”。即用纸胎为表,有的似铜丝为质,装成各种各样的花朵,高不过二三寸,最大的也有将近一尺,并选用极精致的珠翠做装点。顺治初年,满族军营中的随军家属,常用这种金银花饰饰于发髻之上。随着清王朝政治的确立,国家政权日益巩固,满族妇女所插戴头花也随之擡高了身价。虽然鲜花遍地,但妇女们更喜欢珍宝质地的头花。这些女性们头上戴仡与其说是为了美饰,莫不如说是为了炫耀。
清晚期,国库困窘,国力日衰,人们生活自然受到影响,为了撙节开支,头花也由昔日的纯金变成镀金、包金,珠宝大花变成了绒花、绢花,甚至纸花、通草花,就连羽毛点翠的头花,都用茜草染色代替了。羽毛点翠首饰在我国流传久远,其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到干隆时代已达顶峰。它以色彩艳丽、富丽堂皇而着称但制作起来非常繁杂。据了解,先用金、银片按花形制成一个底托,再用金丝随图案花形的边缘焊起…圈凸起的槽。现在北京故宫内珍藏的金属类首饰,以干隆时期的居多。如红宝石串米珠头花、点翠嵌珍珠岁寒三友头花,蓝宝石蜻蜓头花、红珊瑚猫蝶头花、金累丝双友戏珠头花、金嵌花嵌珍珠宝石头花、点翠嵌宝石花果头花、金嵌米珠喜在眼前头花、点翠嵌珊瑚松石葫芦头花等等,都是以焊接底托工艺制成的。它即沿用历史传统技巧,又突出干隆时期的特点,使虫禽的眼睛、触角、植物的须叶、枝权都用细细的铜丝烧成弹性很大的簧,轻轻一动,左右摇摆,形象活泼逼真,充满动感。还有一种金属焊接作底托与针梃,珠宝花用铜丝扎成一束的头花,也以灵活多变受到后妃们喜爱。它是以不同粗细的铜丝做成花枝、叶枝,再将宝石做成的花瓣、叶片末端的小孔串成花朵、花蕊、花叶、枝权等不同的单枝,然后再按照图形将各部位摆好,将单枝扎成一束,最后集中在一根较粗的铜丝上与针梃扎牢。这样的头花戴在头上效果甚佳,为女性增加了楚楚动人的娇态。此外,金属镶嵌头花,金累丝头花也都以形象逼真、做工精细而被前人喜爱,使后人赞叹。
满族妇女最偏爱的头花当属绒花,尤其是在女儿出嫁时,头上必须戴红色绒花,图火红吉利,据说汉语中的“绒花”,与满语中的“荣华”近音,因此,便有戴绒花即为荣华富贵之意。在满族妇女中,只要条件允许,不仅婚礼喜庆日时要戴绒花,而且一年四季都愿意头戴绒花,求谐音吉祥。尤其到应时节序戴应季绒花:立春日戴春幡,清明日戴柳枝,端阳日戴艾草,中秋日戴桂花,重阳日戴茱萸,立冬日戴葫芦阳生……。清宫后妃们的头花,还有大批的绒花、绢花、绫花流存于世,这些花色彩协调,晕色层次丰富,堪称“乱真”之花。据说唐代杨贵妃鬓角有一颗黑痣,常将大朵鲜花戴在鬓边用以掩饰。因鲜花容易枯萎,就令人研制鲜花颜色做绢花。此工艺不断发展,越制越精。清代遗留下来的绒、绢、绫、绸等质地的头花有白、粉、桃红三晕色的牡丹花,浅黄、中黄、深黄三色的菊花,白、藕、雪青三色的月季花及粉、白相间的梅花等等,历时百年不久,仍鲜艳悦人。
钗和簪的用途相似,都是女子盘髻必不可少的首饰。钗有双梃或三梃的,较之簪对于发髻的固定更为牢固-_-些。人们习惯将无装饰的叫“插子”。插子的形式也很多,有圆头钗、尖头钗、扁头钗,其质地多为金、银、镀金光素的,还有铜、铁等普通妇女所常用的。插子只是起固定发髻的作用。在满族妇女诸多的头饰中,要有一个固定的起主要作用的中心,那个起固定中心作用的就是这种插子。还有一种叫做“银夹子”的钗,若合在一处的两个扁簪子。银夹子既重视其固定发型的实用价值,因其面有图案,又具有显示美观的审美价值,可算是较为理想的钗了。还有属于“荆钗布裙”一类的妇女,因其家境困窘,不甚讲究或讲究不上,只用粗铁丝自制成倒u形的插子,也有用一段直铁丝,磨尖一头,砸扁一头用作髻簪的。
在欣赏往日旗装的风采中,常常可以看到满族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十分引人注目,它的名字叫扁方,俗称“旗头”。“旗头’’的另一个含义即指满族妇女常用的几种民族特征显着并具有独特风韵的发型,如“两把头”、“水葫芦”、“燕尾”、“大拉翅”、“高把头”、“架子头”、“前刘海”、“盘头翅”等等的总称。扁方是满族妇女梳两把头时的主要首饰。在载涛、郓宝惠两人合写的《清末贵族之生活》一文中,曾讲道:“满族女子平时梳两把j头,式样简朴。皆以真发挽玉或翠之横‘扁方,之上。”横插于发髻之上的类似发冠一样的扁方长三十二至三十三点五厘米,宽四厘米左右,厚零点二至零点三厘米。呈尺形,一端半圆,另一端似卷轴。如一变相横簪,无论是梳两把头或是大拉翅,它都是起到连接真、假发髻之中“梁”的作用。扁方的作用类似古代男子束发时用的长簪,也许扁方就是由此而演变过来的。扁方的质地多为白玉、青玉,少数为金、银制品。
关于扁方这种满族妇女所特有的头饰,在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何玉凤毁装全孝道安龙媒持服报恩情”中,通过对安夫人头饰的描绘可以看到。文中说:“只见那太太……头上梳着短短的两把头儿,扎着大壮的猩红头把儿,别着一枝大如意头的扁方儿,一对三道线儿玉簪棒儿,一枝一丈青的小耳挖子,却不插在头顶上,倒掖在头把儿的后边,左边翠花上关着一路三根大宝石抱针钉儿,还戴着一枝方天戟,拴着八棵大东珠的大腰节坠角儿的小挑,右边一排三枝刮绫刷蜡的矗枝儿兰花儿”……。不管她这一头戴了多少个簪子,却反映出当时清朝中期以后,一般满族官宦人家妇女头饰的写照。
在清代的北方民间,扁方也有很小的。如遇丧事,妻子为丈夫戴孝,放下两把头,将头发集拢于头顶束起,分两把编成两个辫子,辫梢不系头绳,任头发松乱一头顶上插一个三寸或四寸长的白骨小扁方。如果儿媳为公婆戴孝,则要横插一个白银或白铜的小扁方。扁方一般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蒙裹而成,俗称“钿子”,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便可,上面还常绣有各种花纹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王室贵族妇女用的扁方从质地到样式制作都堪称精美绝伦,在扁方仅一尺长的窄面上,透雕出的花草虫鸟、瓜果文字、亭台楼阁等图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王妃贵妇们戴着扁方故意把两端的花纹露出,以引人注意。在扁方上缀挂的丝线缨穗,据说是与脚上穿的花盆底鞋遥相呼应,使之行动有节,增添女人端庄秀美的仪态。每逢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等满族妇女便要戴上扁方了。戴上这种宽长的扁方,限制了脖颈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显得分外稳重、文雅。
勒子,俗称“包头”,北方人称其为“脑包”,是一条中间宽两头窄的长条带子,戴在额眉之间。原为江南和中原地区老年妇女冬季围头的御寒品,明清之际广为流传,贵妇用以装饰,贫女用以避寒。东北地区已婚的满族妇女使用的勒子使头发稍稍后仰,较江南妇女的平髻略有变化。其形质多用纱、罗、绸、缎等制成黑色长带,绕头一周。明嘉靖年间勒子尚宽,其后逐渐变窄,但制作异常精细。上绣各种吉祥花色图案,也有中间镶嵌珍珠、宝石做点缀的。清代妇女戴勒子,沿袭明代旧制。如清早期雍正十二妃图轴中,就有两位美人头戴勒子,从画面上看,有纱绸的,也有貂皮的,反映了不同季节戴不同式样与质地的勒子.如北方冬季寒风凛冽,勒子大多用貂皮制作,称为貂复额。明末清初,正是勒子盛行之时,无论宫廷贵妇还是民间女子都掀起遮眉勒热,由于贫富之别,勒子的质地,以及勒子上缀的饰物都有所差别。这种遮眉勒在北方比较实用,因此流行起来经久不衰。除勒子外,还有一种金约,类似勒子形制,但比勒子还要窄些。
流苏是满族妇女十分喜爱的首饰,其造型近似簪头,但在簪头的顶端垂下几排珠穗,随人行动,摇曳不停,与古代八大类首饰中的步摇极为相像。步摇首饰始见汉代,最初只流行于汉代宫廷与贵族女人头上。何为步摇?“步摇者,贯以黄金珠玉,由钗垂下,步则摇之之意。”步摇属于汉代礼制首饰,其形制与质地都是等级与身份的象征。汉代以后,步摇才逐渐被民间百姓所见,才有机会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在贵族妇女中,还实行过一阵加于冠上的步摇冠。戴在头上较之步摇更富有富贵豪华之感。
在北京故宫举办的《中国文物精华展》中,曾展出过几件辽宁省出土的金树形步摇冠饰件,金树是冠状伞形,一根两枝树权分别展开了大小四十余件树枝小枝权,每一小枝权顶端各有一两个可以活动的小金环,环下各系一片金树叶,稍一触动枝摇叶摆,华美无比。它的出土使我们感到祖先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创造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封建帝王妃嫔生活之奢侈。史载,唐宋之后步摇形制变化多端,除金质外还出现了玉石、珊瑚、琉璃、琥珀、松石、晶石等珍贵材料制作的步摇。明代四大名画家之一唐寅在《招仙曲》一诗中写道:“郁金步摇银约指,明月垂珰交龙椅”。由此可知明代步摇用“郁金”,这也许是用金属与珠宝镶嵌的一种步摇形制。其中不乏明代时兴起来的焊接新工艺。将金累丝与金底托焊接在一起再嵌上珍珠宝石等作点缀,其实用耐久程度大大超过了雕琢、焖压等传统工艺技术。
清代步摇大多采用了明代焊接制作新工艺方法。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编辑的《清代服饰展览》图录中,有一件“点翠嵌珠凤凰步摇”,就是使用了金属焊接作底托,风身用翠鸟羽毛装饰,其眼与嘴巴用红色宝石、雪白的米珠镶嵌,两面嵌红珊瑚珠。凤身呈侧翔式,尖巧的小嘴上衔着两串十多厘米长的小珍珠,坠角是一颗颗翠做成的小葫芦。整个步摇造型轻巧别致.选材精良,实为罕见。
在另一图录中又有一件“吉庆有余”流苏,形制近似类同。与针梃连接的流苏顶端是一金累丝的金戟(古代作战武器),戟上挑着一个下垂的金累丝的磐,磐的两端义各下垂一珠串,一串为珍珠青金石蝙蝠点翠华盖,下坠着红宝石坠角。另一串为珍珠蜜腊鱼及点翠华盖,红宝石坠角。整个流苏由戟、磐、蝙蝠、鱼等组成,谐音“吉庆有余”。这件流苏寓意吉祥,形式别致,不但起着装饰发式作用,还集嗡意、象征、谐音于一体,堪为流苏首饰的上乘之作。
流苏一词的本义原是指古代人装饰车马帐幕时用的彩线丝穗。而步摇与流苏在形制上和功能上如出一辙,至于步摇的名称为什麽没有被沿袭下来,反而为流苏一词所取代,尚有待日后的进一步考证。
满族妇女所喜爱的流苏,多种多样。

③ 西门子洗衣机的过滤网在哪

西门子洗衣机过滤网分两种:一种是设置在内桶平衡环处(即内桶的内侧上方),形状为方框形(即水道过滤式),一种是设置在内桶的中间部位,形状为竖式形(即左右摇摆式)。

(3)染色摇摆机电脑工艺怎么设置扩展阅读

1、过滤网是在洗衣机内桶上方(水道过滤式)拆卸的方法:

用手捏住过滤网插槽,往上抽即可拆下,将过滤网内的线屑取出,过滤网用水冲洗一遍即可,装入时对准左右槽口往下压就可安装到位。

2、过滤网是在洗衣机内桶中部(左右摇摆式)拆卸的方法:

用大拇指按住过滤网上方的塑料按槽,用力往下按,然后向外取出,将线屑取出后,过滤网用水冲洗。

装入时,需注意过滤网下侧与上侧不能装反,否则会出现过滤网取不下来现象,过滤网有上侧与下侧标注,看清后过滤网下侧对准内桶下方的卡口插入,然后用大拇指按住上方的塑料按槽对准上方的卡口插入即可。

④ 立信染色电脑自动不运行

因为它是电脑功能中的自我保护程序。
这是染色机电脑功能中的一种自我保护程序,当逻辑工艺达到设定目标时,就会智能化,完成并停机。
此外染色电脑上的自动触摸装置和电气结构都比较复杂,是容易发生故障的地方,所以应经常检查控制部份的运行状况的电气系统等。

⑤ 标牌制作的常见标牌制作工艺

金属平晒标牌主要是运用感光晒牌的方式,将不同颜色溶入胶膜里面,使其通过显影的方法呈显在金属板上,从而达到具有说明意义的目的的一种金属标牌。
以下是几种经常接触到的金属平晒标牌具体的工艺流程及配方(平晒标牌的工艺流程):
平晒铝标牌:是采用感光制版的方法,将不同的颜料入胶膜里面,使其文字、图案呈现在金属板上,从而达到具有说明意义的金属铭牌。
1)下料:要求毛料尺寸一般要大于制版尺寸(5mm以上),板面平整光滑,无坑凹。
2)前处理:①抛光②拉丝③处理④氧化等几种方法。
3)水封闭:将处理好的板子,经去油、除膜后、迅速浸入水中不可和空气接触。
4)打胶:胶液的配置。胶:200-230克水:1000ml,沸水煮2小时使胶液充分溶解,使温度降至30-50℃时加入光敏剂(重酪酸铵)25-30克后将胶液均匀的涂布在金属板上,烘干待用。
5)晒版:可利用SB750型真空晒版式机进行感光晒版,灯60-90cm时间40-80秒取后,放在温水中显影1分钟放入色液中进行染色。
6)保光:经过充分染色的牌子,晾干后,用刷子或喷枪涂上保光漆(一般用眼睛牌烤漆或免烘烤保光漆)。
7)剪切成。
平晒标牌一般用于室内用品、小家电及非恶劣气候所影响的设备上。优点是制版工艺简单,速度快,交货及时,费次品率及低。缺点是经日晒雨淋,容易退色。不能做户外标识。 腐蚀金属标牌也叫蚀刻标牌。主要采用掩膜、蚀刻、后处理三步进行加工制作而成的凸字金属标牌或凹字金属标牌。
腐蚀金属标牌制作工艺:
1)下料:按图纸要求(版面尺寸)的大小,四周外加不低于5mm以上的毛边。剪板用720型脚踏式剪板机,要求表面平整,四周无毛利。
2)金属腐蚀标牌表面处理:
⑴机械式抛光:用2.2-4千瓦抛光机,对毛料进行机械抛光,布轮使用300-350电机转速一般2000-3000转/min。
⑵碱处理:用10-15%的氢氧化钠在65-85℃的水溶液中将金属板煮10-30秒,然后用清水洗净,浸入5%的重铭酸水溶液中。
⑶粉处理法:用平刷蘸老粉(双粉)将版子均匀的十字交叉法刷洗耳恭听,以直到除去污面,或去除氧皮的效果,然后用5%重铬酸钾水溶液中封闭。
⑷拉丝处理法:用机械或手工拉丝的方法,将金属板面进行拉丝处理,以达到金属表面再生效果。 金属丝印标牌是指采用树脂类油墨,在前期处理后的板面上进行丝网印刷,然后进行保光、覆膜等工序即可制成各种精美的彩色丝印金属标牌。
金属丝印标牌制作技术,是丝印技术应用的一个方面。各式各样的丝印标牌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和家用电器产品上,尤其是在各种标牌的表面采用了新装饰工艺之后,它以精致典雅的形式,多次多彩的装饰效果展现在人们面前,提高了商品的价值和竞争能力。在金属标牌制作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丝网印版及承印物前处理的工艺技术和印刷要点及丝印油墨的选择。 热转印金属标牌是将金属板材利用表面处理工艺生成的一种专用面板,再将你设计成的彩色图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打到转用纸上,通过加热反转到金属板上,制成的金属标牌。
热转印金属标牌的制作工艺:基纸的处理->印刷保护层->印刷图案层->印刷发光层->印刷覆盖层->印刷胶粘剂层->干燥->包装。
1)保护层。采用300目丝网印刷一遍透明热转印油墨(如果油墨黏度过大,可以采用稀释剂稀释到合适的黏度),将整个图案全部印刷透明油墨,主要是用来保护图案层,使图案具有耐磨、耐洗、耐化学药品性,而且起到定位图案作用。采用自然晾干或低温烘干即可。
2)图案层。图案层采用热转印彩色油墨印刷一遍即可,所用的丝网目数为300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稀释剂来调节黏度。印刷的次序主要依据是颜色由深到浅。注意定位准确,以免再印刷发光图案时偏位。采用自然晾干或低温烘干即可。
3)发光层。将发光材料与透明热转印油墨按1∶1配制成发光油墨,用稀释剂调节黏度。
采用100~200目丝网印刷,印刷的次数根据发光亮度来确定,发光亮度高,印刷次数多,发光亮度低,印刷次数少,一般印刷二遍即可满足要求。采用自然晾干或低温烘干即可。
4)覆盖层。由于采用了发光材料印刷图案,必须在图案后印刷白色反光层以增加个性化的效果。我们采用白色热转印油墨在整个图案上用涂有印刷保护层的网版印刷一遍覆盖层。采用自然晾干或低温烘干即可。
5)黏合剂层。最后用100~200目丝网印刷一遍热熔胶粘剂层,要保证覆盖整个图案。主要是用来粘接图案与布料。采用自然晾干或低温烘干即可。
6)标牌的包装。将干燥后的热转印标识用包装膜包装后平整放置。
当前的常规做法多多少和会用到油墨或其它化学试剂,对环境有一定有污染。随着科技的进步,会有更好的加工技术用于标牌的制作. 1、漆膜雕刻法:
是手工制版法的一种,较简单。可印制一般不太精致的单色图案和文字。
⑴喷制刻版漆膜纸:将描图纸用浆糊粘在平整的木版上,用排笔把橡胶水1份(体积比),汽油1份调好,均匀地涂在纸面上,干后喷涂软性清漆3—5次,每次喷涂后,在烘箱中用40度~50度烘干,漆膜厚度喷至5~6毫米为宜,漆膜应光亮、均匀、无气泡、无污点。
⑵雕刻图形:把漆膜纸贴在图形上,用刻刀、圆规刀、直尺按图形雕刻,轻轻地剔除漆膜。
⑶转贴:雕刻图形之后,便可以往事先做好的丝网框上转贴了。方法是把刻好的漆膜放在网框下面压紧,用棉花沾少许稀料在上面轻轻复擦,至漆膜与丝网粘牢为止。干燥数分钟后,把描图纸揭掉。如果纸未全掉,可用棉花沾水擦净。空白的部分用硝基漆涂一层,将丝网的网眼堵住。晾干后即可印刷。
2、碳素纸晒版法:
也是一种较简单的手工制版法。
⑴裁感光纸:感光纸是一种混合物较厚地涂上上氧人钡原纸上制成的碳素纸,按图形的大小裁好备用。
⑵敏化:在500毫和20克重铬酸铵配制的溶液中浸泡3-5分钟,取出碳素纸,把水分流干。
⑶曝光:把碳素纸平贴在清洁的玻璃上,胶膜向上,在上边覆盖阳图聚酯薄膜底版,用晒版机进行曝光,曝光时间8-12分钟。
⑷显影:曝光后在40~50度温水中浸泡数分钟,使胶膜和阳图版与氧化锌原纸自然脱离,用温水仔细显影至力形文字清晰为止。
⑸转贴:把制好的版放在预先绷好丝网的网框下面,在丝网上面覆盖几层报纸,压上玻璃板,以1-2公斤/平方厘米的重压,此时胶膜与丝网贴牢,取下重物和报纸,用电炉烘干胶膜,再取下原纸,胶膜图形即转到丝网上。仔细检查图形有无缺陷,合格后把图形周围的丝网上涂上一层硝基磁漆保护,把丝印印版装在印版台,以备印刷。此种制版法的适用范围与漆膜雕刻法相同。
3、感光制版法:丝印标牌所用的印牌精度要求较高,一般都采用先进的直接、间接、直间三种感光制版法。
A、直接制版法:
⑴岗框使用铝框,用不着绷网机动性绷网,气压在5-6公斤/平方厘米,使用缩醛胶粘网,绷松紧程度用张力测量,张力5-7公斤,下沉尺寸应小于2毫米。
⑵清洗丝网:用洗衣粉、洗洁精、乙醇等作为洁洗剂,清洗丝网的两面,并用清水冲净,经热风干燥后待用。目的是使网能与感光胶更好粘合。
⑶刮斗(涂布斗、涂布器):涂布感光胶的刮斗可以用不锈钢制成,也可用有机玻璃板制成刮板。其长度一般略小于是丝网框内径(把长度不同的几种刮斗配成一套备用)B。刮斗的边缘必须薄而不刃,光滑挺直,不允许有凹凸、毛刺、伤痕等缺陷,以心影响制版质量。涂布丝网感光胶时,每涂三次烘干一遍,需连续作3-4遍,直到胶膜达到需要的厚度为止,再进行曝光。
⑷干燥箱的温度,较为理想的是用可调温度的干燥箱。感光胶的干燥温度,一般控制在40度左右,烘烤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都会影响感光层质量。
⑸安全灯光:工作室的照明光源,一般都采用橙色、黄色或红色光作为安全灯光,但从视觉来说,橙黄色光源舒服些。其亮度以能清楚地看见一切物件为宜。
⑹检验底版:在晒版之前必须对底版仔细检查,包括版面上尘土、底版黑度、线条断缺、砂孔缺陷等项及图象文字的正反是否符合要求。
B、间接制法:
⑴准备网框和感光膜:把绷好的网框(尼龙丝用220-260目的)用10%磷酸钠水溶液清洗,除去油污。
线网感光菲林膜是一种以聚烯醇胶为主体的感光胶,菲林膜是在0.12-0.06毫米透明塑料片基上把明胶为主体感光剂涂布,使用前接图形大小,每边宽出20毫米,用布把膜上的粉末污物擦除干净。
⑵曝光:把菲林膜与底版在晒版机内压紧,用碳精灯或氙灯进行曝光。网框与光源的距离为50-60厘米,曝光时间2-6分钟。
⑶显影:曝光后,将菲膜放在平板上,用温水浸润网膜1-2分钟,用水喷头喷淋,用水溶去非感光部分(图形部分)晒版、显影后的菲膜,直到图形清晰为止。
⑷贴菲林膜:把曝光显的菲林膜面贴在丝网上,人膜的背面用橡皮板或其它直板,轻轻刮贴,使膜与网接触牢固,马上放在烘箱内,在温度55±2度的条件下烘烤8-12分钟,干燥后,把网框固定在印版台上进行试印。
⑹去膜方法:在曝光、显影过程中,发现版不合格时,马上用温水可把胶膜刷掉重新制作。如果版已干燥或生产一段时间后再去膜时,可用工业次氯酸钠与水各一份,浸泡10-20分钟。或有5%氢氧化钠水溶液加温处理网版,可除去胶膜。
C、直间制版法:
直间法是直接法与间接法的混合制版法,它与间接法的不同点在于,间接法先在菲林膜上做在图象后再往丝网上转贴,而直间法是先将菲林膜转贴在丝网上后曝光制作图象。
处理
标牌的承印材料主要有铝、铜、不锈钢、铝的用量最多。另外还有塑料、涤纶、纸等。
铝制标牌是标牌品种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具有美观、光亮、硬度高、耐磨性好、适用广、用量大等特点。用于机械、电子、仪器、仪表、家用电器、日用五金、钟表、日用化妆品包装等。
铝基材的前处理有多种方法,根据用途,主要有除油、喷砂、拉丝、抛光、氧脂。
1、除油:为使铝基材的表面具有一定的亲墨性,需将表面的油层及油污除去,可用棉纱蘸汽油擦试。也可用碱性溶液进行化学除油,如硫酸钠30-50克/升,磷酸钠40-60克/升,硅酸钠10-15克/升,在温度60-70度中浸2-5分钟即可除油。
2、喷砂:喷砂是为了提高油墨与金属材料的粘合力,通常使用专用喷砂机进行喷处理,如果0.5-1毫米厚的铝板,喷砂用砂粒直径为0.05-0.15毫米,也可用河砂,经筛过滤后使用。
3、拉丝:也称绞加工,是把在铝板表面用机械磨擦的方法加工出细腻的直线纹路。它是一种较新的表面装饰性处理工艺,可以克服铝材表面的划痕等缺陷。提高材料的使用率。拉丝有粗丝想方设法和细丝纹两种,一般用直径0.1毫米的不锈钢丝刷或百洁布带刷,也可用尼龙砂带加工。
4、抛光:是为了克服铝基材料表面缺陷,提高表面的光洁度。抛光分机械抛光和化学抛光。机械抛光是采用布轮抛光机,化学抛光多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如硫酸15%、硝酸10%,温度90-100度,时间为2-3分钟。
5、氧化:铝板抛光后的表面都有残存的抛光皂,应用板纱蘸汽油擦去,然后进行化学去油,再浸入硝酸溶液中(硝酸与水1∶1比例),10分钟后取出,再放入氧化槽中进行电化学氧化。氧化液配方:硝酸160-200克/毫升,温度10-20度,时间30分钟。
氧化好的铝板充分水洗晾干,表面形成了一层孔隙均匀的氧化层,即氧化膜,应避免脏物污染。氧化好的铝板最好当即印刷,如不能当即印刷,应用软纸隔垫包好或直接放在风干架上,存放时间不能超过一周。
铝板表面的氧化层能吸附染料、水分和其它盐类,所以在丝印时不用手或带有油污的东西接触表面。当油墨印到氧化层上时,油墨即向孔隙渗入。下道工序的加温是使油墨加速向孔隙渗入,直到把所有油墨覆盖的表面孔隙填充完为止。
印在表面的油墨很少扩散或不扩散,良好地保证文字、图案的精确和清晰。
6、封闭:其作用是将油墨牢牢地封在孔隙内,永不升溢或扩散。对未补油墨覆盖的部位来说,封闭的作用是填平氧化膜的也隙、使之不透水,加强表面的抗蚀性能。一般采用硫酸镍溶液进行封闭。配方:汉酸镍10-12毫升,温度80-90度,10-15分钟。封孔后再用手或其它带油的东西接触表面,用一般的清洁剂即可洗掉。 在现今的金属标牌或非金属标版丝印中,可以用的印刷油墨较多,但选择适合的油墨(涂料)并不易。标牌丝印常用的油墨有以下几种:
1、烘烤瓷漆:
是一种单液型配方,当受热时发生交联,存储性能较好。可存放6个月至一年。具有良好的光洁度,耐磨、耐化学和耐候性能,因而使用最普遍。醇酸、丙烯酸和聚酯具有这些特性。环氧树脂有断裂和粉化的倾向,一般不在户外使用,但它干燥快,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特性。醇酸瓷漆具有平衡的物理特性,如耐化学性和耐候性、可成形性、硬度和光泽,被最广泛地使用着。
2、空气干燥瓷漆:
常用醉酸制成,得用空气中的氧气,经过反应实现固化。醉酸瓷漆的性能由使用油的类型和数量而定。油干燥时间越长,瓷漆的干燥时间就长。当以干燥速度为条件时,干燥时间长的油漆一般都有良好的表面耐用性能。这些漆多用于室外金属标牌。
3、溶化挥发油墨:
只依靠溶剂挥发以实现干燥。涂层最终的性能根据配制成液体之前聚合物中所固有的物质性能定。此类聚合物中含有热塑性丙烯酸。以挥以性为主份的丝网印刷油墨通常会常受到溶解的损害。有一些不溶于汽油和酒精的丙烯酸,其中膜面可与接触,因而,以热塑性丙烯酸、乙烯和其它可溶的聚合物为主份的油墨大多用在塑料基材上。
4、双液型油墨:
常见的是环氧树脂或聚氨酯,尽管还有其它许多种。经常在材用的双液系统是节省能源的最明智的选择,其涂层质量高,但混合不方便。此外也要要根据产品的用途来选择,如果产品可能用在户外,而且还要注有某些柔性,那么选用以脂肪族烃为主体氨基甲酸乙酯油墨。双液型环氧树脂油墨与烘烤型瓷漆的使用性能相同,但成形性不够好。
5、油墨添加剂:
与其他油墨一样,金属用丝网印刷油墨也含有添加剂,这是生产时中进的少量化学剂,以改善墨膜的性能,有些能加速固化或引发固化,而另一些可使气泡破裂、墨质均匀,减少结膜可能性。生产厂家根据具体的配方交添加剂与油墨混合在一起,印刷者所需的是将油墨调稀至适合印刷的稠度。
印刷
丝网印刷的质量、墨层的厚薄与丝网粗细、油墨粘度、刮板的硬充、角度、制版方法都有密切关系。
1、丝版与定位:铝板材料用三点边定位。套色印刷时,先印浅色,再印深色。
2、印版与承印物的距离为1-2毫米,距离大小,与丝网的选择有关,尼龙丝网弹力好,伸缩性大,一般2-3毫米。
3、刮板用聚氨酯橡胶板,其硬度为70-75度,厚度为8-9毫米,印刷时的刮板角度70度为宜,刮板速度应以匀速直线运动。
4、贴切保护膜:印刷后的标牌,为了避免裁切和运输过程中造成创伤,表面要贴透明压敏胶保护膜,背面要贴双面胶纸。
5、裁切:用小型剪切床,成型可用孔定位或边定位冲压。 刻制标牌:一般是指用回转锯或垂直锯从胶板或铜板或其他板块上刻出文字或图案的手段。80年代中期,橡胶板材贴丙稀酸的板材(亚克力)是当时典型的材料。但如今已发展到了金属板、铜板、铝板等材料。为了表现出小文字的立体感,已应用到丙稀酸(亚克力)材料方面。虽然刻制的标牌没有具备本体发光或字体照明的这一点,但它可以独自表现出文字内容。
橡胶刻制标牌
铜板刻制标牌
丙稀酸性板材(亚克力)刻制标牌
A)主材料
刻制标牌的主材料有:橡胶板、铜板、木板,凡是可以用锯锯断的板材都可以作为刻制标牌的主材料。
——铝制板材
——AVS板
——橡胶板
——纯铜
——丙稀酸制板材 由树脂材料制作的发光标牌成本低,质量好,亮度强,成本低。可以制作立体多种颜色嵌套效果
与吸塑字亚克力字比较
⒈树脂标牌可以通体发光字、正面不发光侧面发光字
⒉不需要吸塑机、刻字机等大型设备,降低生产投资成本
⒊可调和任意颜色,并非固定几种颜色
⒋对生产场地要求不大,10平米也可
⒌传统吸塑亚克力制作多层颜色嵌套需要制作多套模具,成本倍增。树脂发光字多层颜色嵌套和普通单色发光标牌制作时间和制作成本是一样的。 蚀刻:蚀刻是不锈钢标牌制作的主要采用手法之一。
原理
在不锈钢板上面均匀的图上一层耐腐蚀的感光油墨,再在上面放上一张菲林底片,用紫外光进行曝光,之后菲林底片上的透明部分被紫外光穿过后会和感光油墨起化学反应,形成抗弱碱性的涂层,在菲林底片黑色部分的下面的感光油墨则不耐弱碱。除去菲林底片,把不锈钢板泡在弱碱性的碳酸钠溶液中,不耐弱碱部分的凃层就会与碳酸钠溶液起化学反应而脱落,这些地方的金属就裸露出来了,不锈钢板上就会呈现出图案。在它的反面贴上一层防腐保护膜,把它放入蚀刻机里,用三氯化铁溶液冲刷暴露着的不锈钢板表面,三氯化铁溶液中的三价铁离子会快速氧化、蚀刻这部分不锈钢板,我们用微距拍摄可以清晰地看到,局部的不锈钢板被蚀刻下去了。
工艺
(一) 表面保护
1、涂耐腐蚀的感光油墨
首先选择200目的丝网网版。丝网网版必须特干净,大小适中。把它牢牢固定在专业的手工网印平台架子上,把不锈钢板放在丝网网版的中心位置,让不锈钢板的边与对应的丝网网版内框保持6厘米左右的距离,太近和太远都不合适。放在恰当的位置后,用透明胶带粘在四周 ,粘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地用手边粘边压,这样才不会在透明胶带和网版之间留有气泡,让它们充分接触,在涂感光油墨时不会涂到不锈钢板外面。中间没粘透明胶带部分正好和不锈钢板的大小吻合,这样在涂耐腐蚀的感光油墨的时候,位置才会准确。全部粘好后,把表面再清理一下,以保持丝网网版纱面的清洁。
我们选择一块1厘米厚的垫板,把它放在丝网网版与网印平台架子面板的后面,它们之间的这个距离,这就是网距。一般最好是使丝网网版张力大,网距小.,这样刮印油墨后能及时弹起。
耐腐蚀的感光油墨在使用前,要调整稀稠度,在冬天,油墨很容易凝固。可以先把它放在烘箱里烘一会儿。烘箱的温度设置在88度,让它自动控制,5分钟后拿出来,充分搅拌,没有气泡,像这样了才能使用。
准备一把斜面有弹性、平整、无缺口,表面干净的橡胶刮板。
把适量的感光油墨,放在丝网网版的纱面上,形成一个条状,就可以用刮板开始刮了,刮的时候,用力要合适,速度也要恰到好处,刮1到2遍后,把丝网网版掀开,如果印在不锈钢板上的感光油墨厚薄非常均匀,就可以用手托在它的反面,把它拿出来,注意不要将涂有感光油墨的那面弄脏。
要说明的是,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刮2遍后,效果还是不好,那就要放弃了。否则油墨太厚也是不行的。
在30度左右的温水中,加入适量工业用弱碱性的碳酸钠,比例大约是20:1,搅拌均匀后放入感光油墨没有涂均匀的不锈钢板,涂层很快就会脱离不锈钢表面,再用干净的布把感光油墨彻底擦掉,然后用清水漂洗,用吹风机吹干,就可以重新再印了。
2、烘干
把涂好感光油墨的不锈钢板放在烘箱里,温度设置在88度,烘的时间为15到20分钟。烘干后,把吹风机调到冷风档,给不锈钢板降温,也可以让它自然降温。
(二)曝光
下面到kR-B1型单面真空曝光机上进行曝光。
先接通电源,控制面板上的电流表显示为8安-10安,将机器预热3分钟左右,即可正常工作。将菲林片与不锈钢板对齐并使两者充分接触,然后让不锈钢板在上面,菲林片在下面,平稳地放在单面真空曝光机工作台面上。
这个导气管是用来吸真空的,把它放在不锈钢板的一边上,它的作用是将盖板中间的橡皮与不锈钢板之间的空气吸走,使不锈钢板下平面压紧菲林片,这样可以保证曝光时的清晰度。
合上盖子,锁紧挂扣,按下真空按钮,机器就开始抽空真空。
把曝光时间设定在45秒,轻点一下快门按钮,此时,时间继电器开始计数,kR-B1型单面真空曝光机里面的紫外线光就会透过菲林片的透明部份对感光油墨进行着曝光。到了45秒后,快门自动关闭,曝光结束,时间继电器自动清零。
关闭真空按钮,打开锁紧的挂扣,等真空表基本归零才可以掀开盖板,取出不锈钢板和菲林。这就是曝光后的不锈钢板,用肉眼看上去,没有任何变化。
(需注意的是曝光工作完成后,一定要过5分钟,让曝光机内的灯管冷却后,再关闭总电源)
(三)显影
在30度左右的温水中,加入碳酸钠,按20:1比例配制溶液,搅拌均匀。把曝光好的不锈钢板放入弱碱性的碳酸钠溶液中,没有被曝光部分的油墨,因不耐弱碱就会起化学反应而脱落,用柔软干净的布,轻轻擦洗,图案就慢慢显现出来了。显影结束后,把不锈钢板上残留的碳酸钠冲洗干净,用吹风机吹干。
(四)修版
对于显影后的不锈钢板要认真进行检查,图案上涂层部分如有斑点或破损处,可以用牙签沾上感光油墨进行修补。如果修补不好,那只能退回前道工序全部返工。
(五)坚膜
把修好版的不锈钢板,放入烘箱里,把烘箱温度设置在88度,这样可以增加图案上涂层与不锈钢表面的结合力,并提高其表面的强度,这就叫坚膜。过10到15分钟,把它拿出,吹冷,也可以让它自然降温。
在坚好膜的不锈钢板反面贴上防腐保护膜,.使反面不会受到蚀刻,保证它的平整。
(六)蚀刻
接下去我们要在KR-J1精密摇摆蚀刻机里进行蚀刻。
1、配液
用作蚀刻剂的是三氯化铁溶液。它的波美浓度在蚀刻环节中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蚀刻的速度。合适的波美浓度是38到40度之间。
测量浓度的方法是;将三氯化铁溶液倒在细长的量杯中,插入波美计,挨着液面的数值就是它的波美浓度。
如果波美浓度是42度,有些太浓,我们可以加水进行稀释,搅拌均匀后,取样重新进行测量。如果波美浓度太低,则可加入高浓度的三氯化铁溶液。波美浓度调配合适后,倒入蚀刻机的箱体内,把盖子盖好。
2、开机
蚀刻机使用的是380V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启动酸泵,让三氯化铁溶液在机器内循环,观察温度表最高不能超过50度。按下传送带开关,进行整机试运行。
3、试刻
这台精密摇摆蚀刻机传送带可以无级调速,冲刷时间的长短可以在这里进行调整。
蚀刻机运转正常后,先在入料口放一块试刻用的不锈钢板,传送带会把它缓慢的送入机器内部。按下蚀刻开关,机器内的喷嘴就开始喷出三氯化铁溶液,它的压力基本上是恒定的。三氯化铁溶液不断地冲刷不锈钢板的表面,溶液中的三价铁离子快速氧化不锈钢板,不锈钢板就被蚀刻下去了。
冲刷时间的长短就决定了蚀刻的深度。
提示:如果蚀刻太深,要提高传送带前进速度:如果蚀刻太浅,要降低传送带前进速。
大约3分钟后, 我们可在出料口拿到试刻的不锈钢板,用手试摸一下蚀刻的深浅程度,如果手指上感到有点高低的感觉,这时的深度在大概在0.1毫米,就可以开始正式蚀刻。
4、正式蚀刻
把坚好膜 并在反面贴上了防腐保护膜的那二块不锈钢板放在入料口的合适位置,按下蚀刻开关,蚀刻机就开始对不锈钢板进行蚀刻,3分钟后,我们就在出料口看到了的这两块不锈钢板,仔细检查一下,像这样就达到了我们要求的蚀刻效果。
5、褪膜
先把蚀刻好的不锈钢板放入清水中,用干净的布将三氯化铁溶液洗去。然后放入另一个盛有清水的容器中,摆动几下,将表面洗干净,再把不锈钢板反面贴的防腐保护膜撕掉,将这二块不锈钢板,放在盛有固体氢氧化钠的容器里,按1:10左右的比例加入七、八十度的热水,摆动容器,使氢氧化钠充分的溶解。我们可以看到,两块不锈钢板上残留的膜都会慢慢地全部退去。摆动到水温为二、三十度了,才可以拿干净的布将它们擦洗干净。再把不锈钢板放入盛有清水的桶中进行漂洗。
蚀刻好的标牌半成品就是这个样子。让它自然晾干就行了。

⑥ 亚马逊kindle3白色塑料壳被皮套里的黑色绒绒布染色了,怎么弄下来

应该是渗入了,如果有化学反应的话,估计擦不掉了,你可以用汽油试试,汽油擦不掉的话,一般就洗不掉了,你用的劣质皮套吧,呵呵,你可以看看我用的这个皮套,重重保护的设计,网络搜索:可可kindle

⑦ 怎样描写古代女子的衣服、发髻和首饰呢

钿子分凤钿、满钿、半钿三种。其制以黑绒及缎条制成内胎,以银丝或铜丝之外,缀点翠,或穿珠之饰。”一般妇女多用铜丝或铁丝做成“头发撑子”,钿子有凤钿、满钿、半钿三种。钿子前如凤冠,后加覆箕,上穹下广;将头发分两缕缠绕其上,再插上扁子、簪子、花等饰物
簪子是满族妇女梳各种发髻必不可少的首饰。通常满族妇女喜欢在发髻上插饰金、银、珠玉、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压鬓簪、凤头簪、龙头簪等。簪子的种类虽然繁多,但在选择时还要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和身份来定。比如人关前,努尔哈赤的福晋和诸贝勒的福晋、格格们,使用制作发饰的最好材料首选为东珠。两百年后渐渐被南珠,即合浦之珠所取代。
与珍珠相提并论的还有金、玉等为上乘材料,另外镀金、银或铜制,也有宝石翡翠、珊瑚象牙等等,做成各种簪环首饰,装饰在发髻之上,这若是同进关以后相比,就显得简单得多了。进关以后,由于受到汉族妇女头饰的影响,满族妇女,特别是宫廷贵妇的簪环首饰,就越发的讲究了。如干隆十六年(1751 年),干隆皇帝为其母办六十大寿时,在恭进的寿礼中,仅各种簪子的名称就让人瞠目结舌,如事事如意簪、梅英采胜簪、景福长绵簪、日永琴书簪、日月升恒万寿簪、仁风普扇簪、万年吉庆簪、方壶集瑞边花(鬓花)、瑶池清供边花、西池献寿簪、万年嵩祝簪、天保磬宜簪、卿云拥福簪、绿雪含芳簪……等等。这些发簪无论在用料上,还是在制作上,无疑都是精益求精的上品。
从清代后妃遗留下来的簪饰来看,簪分两种类型。一是实用簪,多用于固定发髻和头型用的。另一类为装饰簪,多选择质地珍贵的材料,制成图案精美的簪头,专门用于发髻梳理后戴在明显的位置上。现故宫内珍藏的多幅宫廷写实画,都有后妃戴簪的描绘。从图上看,她们有的将簪戴在发髻正中,有的斜插在发髻的根部。后妃们头上戴满了珠宝首饰,发簪却是其中的佼佼者。因而清代后妃戴簪多用金翠珠宝为质地,制作工艺上亦十分讲究,往往是用一整块翡翠、珊瑚水晶或象牙制出簪头和针梃连为一体的簪最为珍贵。如北京故宫珍藏的白玉一笔寿字簪就是一块纯净的羊脂白玉制成的,簪梃即是寿字的最后一笔。用同一方法雕刻的翡翠盘肠簪、珊瑚蝙蝠簪都是簪饰中之佳作。此外还有金质的福在眼前管、喜鹊登梅簪、五蝠捧寿簪等以雕刻精细、玲珑剔透而受到瞩目。还有金质底上镶嵌各种珍珠宝石的头簪,多是簪头与针梃两部分组合在一起的,但仍不失其富丽华贵之感。随着清代后妃发式逐步加宽加大,簪饰的形制也逐步朝两个极端发展,一种是簪头逐渐变小,如疙瘩针、耳挖勺、老鸦瓢等;另一种是簪饰越来越大,不仅适合满族妇女梳两把头覆盖面大的特点,还逐渐演变成头花、扁方等大首饰。
头簪作为首饰戴在头上,不仅起到美饰发髻的作用,簪头制成的寓意吉语还有托物寄情、表达心声意愿的美好追求。就清代后妃遗留下的簪饰来说,形式之多,花样之广是前代各个时期所不及的。曾在珍宝馆展出的一支畸形珠“童子报平安”簪,就是一件少有的珍品。簪头是一特大畸形珍珠,约五厘米长,看上去就像一顽童在作舞蹈状。在畸形珠左边饰一蓝宝石雕琢的宝瓶,瓶口插几枝细细的红珊瑚枝衬托着一个“安”字。顽童背后一柄金如意柄,将其与宝瓶连为一体,并将金累丝灵芝如意头露在顽童右侧。从顽童装饰看是个男孩。整个如意连在一起便称.之为“童子报平安”,或“童子如意平安”。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讲究“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皇帝的妻妾当然是以皇帝为纲,要为皇室多生子嗣,要“多福多寿多子孙”,以使皇家血脉旺盛,帝王基业万古千秋地传承到永远,这只头簪的用意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事实并非那麽称心如意,清代康熙帝三十五个儿子,长大成人的有二十四个,诸皇子争权夺势,使康熙帝不到古稀之年就撒手人寰。清朝晚期的同治、光绪两位皇帝,即有皇后又有妃子,却无子嗣,致使其母慈禧两度垂帘听政,统治了中国达半个世纪。
慈禧还爱美成癖,一生喜欢艳丽服饰,尤其偏爱红宝石、红珊瑚、翡翠等质地的牡丹簪、蝴蝶簪。咸丰十一年,奕泞病逝承德的避暑山庄。慈禧二十七岁便成了寡妇。按满族的风俗,妻子为丈夫要戴重孝,释服二十七个月。头上的簪子要戴不经雕饰的骨质的,或光素白银的。慈禧下旨令造办处赶打一批银制、灰白玉、沈香木等头簪。同治元年二月,这批素首饰陆续送到慈禧面前。慈禧每天勉强插戴,极不情愿。释服期满,这批首饰全部被打入冷宫。慈禧又戴上精湛华贵的艳丽头簪,直到老年此习不改。
后妃戴簪有季节性,冬春两季戴金簪,到立夏这天换下金簪戴玉簪。直到立冬又换上食簪。清晚期在慈禧身边当过女翻译的裕德龄女士回忆:1903 年农历四月24日是立夏,“这一天每个人都得换下金簪戴玉簪”。就在这一尺,慈禧赐给裕德龄母亲、妹妹和她本人每人一支玉簪,“太后拣了支很美的给我母亲,说这支簪曾有三个皇后戴过,又拣了两支很美丽的给我们姐妹俩各一支,说这两支是一对,其中一支是东太后常戴的,一支是她自己年轻时戴的”。清末,后妃头簪子多都是祖宗传下来的遗物,宫中后妃都视若珍宝。慈禧讨她喜欢的人可以任意赏赐,毫无拘束。但对光绪帝却为一支玉簪而恨之入骨,至死都不予谅解。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将光绪囚禁瀛台。一日隆裕皇后去看光绪,光绪极为反感。他与隆裕虽是名义上的夫妻,但夫妻情分丝鼍没有。因此,光绪一见到隆裕就厌恶得连气都喘不均匀。隆裕的到来,光绪看也不想看,连说两次“跪安吧!”隆裕十分恼火,故意装作没听见。光绪见她不走,气得两手发抖,使足了劲想把她推出去,没想到用力过猛,碰到隆裕发髻上的玉簪。玉簪摔到地上立刻粉碎。这支玉簪是干隆时的遗物,传到慈禧手裏,她又给了隆裕。降裕见状,立刻哭着把这件事告诉了慈禧。慈禧大怒,心中更加气恨光绪,从此派人严加看管光绪,送馊饭,送凉汤,对待光绪像对待罪人一样。政治分歧使慈禧和光绪关系如同陌路人,而一支玉簪成为他们母子亲情彻底决裂的导火索,光绪的英年早逝也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在民间,一般来说是富家多用玉质银质,贫家则用骨质。普通人家嫁闺女,银簪子也是必不可少之物。因是陪送来的较为贵重物品,女人们都非常珍视,有的用一辈子也不丢不坏。可民间广泛使用的簪子绝大多数是骨质,所以人们总是习惯将其称之为“骨头簪子”。簪子一般长三四寸,更长些的也有,但很少。簪子头部尖细,尾部有一个圆疙瘩。头细易插入发髻,尾部的小疙瘩能使之牢固。还有一种扁簪子,两头粗,中间细,多是银、铜质。扁簪子的两面分反正,正面饰有花朵草叶及吉祥图案,反面是光的,整个形状略往裏弯。扁簪子具有十分明显的装饰意义,固定发上,闪闪发光。簪子是许多民族的妇女在修饰头发时所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它是妇女们固发、美发的有效用品,这是它几千年来盛用不衰的主要原因。
头花是簪发展而来的首饰。由花头和针梃两部分组成。由于满族妇女发式是由软翅头发展到两把头,进而成为架子头,最后产生大拉翅,头上的发式也越来越宽大.于是一种覆盖面较大的头饰——头花,便应运而生。头花大多由珍珠、宝石为原料,因此,需要一个稳定的依托,即在簪的基础上做了某些相应的改动。如在针梃的顶端焊一个十字形横托,并于十字横、竖交叉点做头花的主体。起装饰作用的花草枝叶、鸟兽虫蝶、吉字祥符等环抱四周,簇拥着主体。这样互相搭配既使构图的主次关系明显,又使以珍宝为原料的头花本身合理的分担了承受能力。满族妇女在梳头时,把大朵头花戴在两把头正中,称为头正,也有选用两朵相同颜色和造型的分插两把头的两端,俗称压发花,又称压鬓花。
满族妇女除了旗头、簪子外,还普遍喜欢在发髻上插饰花朵,将硕大的花朵戴在头上历来是满族的传统风俗。扑趾源在《热河日记》中记载了满族妇女 “野花满鬓,老少无分”.“五旬以上”犹“满髻插花,金钏宝趟”。“即便年近七旬,甚至“颠发尽秃,光赭如匏”仍“寸髻北指,犹满插花朵”。在辽北地区,有些满族妇女甚至在发髻上插一个内装清水的小瓶,瓶内再插上数枝鲜花,生气盎然,反映了她们对美的强烈追求。清前期,国家正值上升时期,人们的生活消费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满族妇女为了满足美的欲望,常将应时的鲜花戴在头上还有一种“金银花缕”。即用纸胎为表,有的似铜丝为质,装成各种各样的花朵,高不过二三寸,最大的也有将近一尺,并选用极精致的珠翠做装点。顺治初年,满族军营中的随军家属,常用这种金银花饰饰于发髻之上。随着清王朝政治的确立,国家政权日益巩固,满族妇女所插戴头花也随之擡高了身价。虽然鲜花遍地,但妇女们更喜欢珍宝质地的头花。这些女性们头上戴仡与其说是为了美饰,莫不如说是为了炫耀。
清晚期,国库困窘,国力日衰,人们生活自然受到影响,为了撙节开支,头花也由昔日的纯金变成镀金、包金,珠宝大花变成了绒花、绢花,甚至纸花、通草花,就连羽毛点翠的头花,都用茜草染色代替了。羽毛点翠首饰在我国流传久远,其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到干隆时代已达顶峰。它以色彩艳丽、富丽堂皇而着称但制作起来非常繁杂。据了解,先用金、银片按花形制成一个底托,再用金丝随图案花形的边缘焊起…圈凸起的槽。在中间凹下去的部分涂上适量胶水待用,用小剪子剪下翠鸟的羽毛,轻轻地用镊子把羽毛排列在涂了胶的底座上。翠鸟毛以翠蓝色和雪青色为上品,然而翠鸟娇小,羽毛柔细,制一朵头花需要许多翠鸟。因翠鸟毛光泽好颜色鲜亮,再配上金光闪闪的凸边,做成头花后戴在头上与其他首饰相比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现在北京故宫内珍藏的金属类首饰,以干隆时期的居多。如红宝石串米珠头花、点翠嵌珍珠岁寒三友头花,蓝宝石蜻蜓头花、红珊瑚猫蝶头花、金累丝双友戏珠头花、金嵌花嵌珍珠宝石头花、点翠嵌宝石花果头花、金嵌米珠喜在眼前头花、点翠嵌珊瑚松石葫芦头花等等,都是以焊接底托工艺制成的。它即沿用历史传统技巧,又突出干隆时期的特点,使虫禽的眼睛、触角、植物的须叶、枝权都用细细的铜丝烧成弹性很大的簧,轻轻一动,左右摇摆,形象活泼逼真,充满动感。还有一种金属焊接作底托与针梃,珠宝花用铜丝扎成一束的头花,也以灵活多变受到后妃们喜爱。它是以不同粗细的铜丝做成花枝、叶枝,再将宝石做成的花瓣、叶片末端的小孔串成花朵、花蕊、花叶、枝权等不同的单枝,然后再按照图形将各部位摆好,将单枝扎成一束,最后集中在一根较粗的铜丝上与针梃扎牢。这样的头花戴在头上效果甚佳,为女性增加了楚楚动人的娇态。此外,金属镶嵌头花,金累丝头花也都以形象逼真、做工精细而被前人喜爱,使后人赞叹。
满族妇女最偏爱的头花当属绒花,尤其是在女儿出嫁时,头上必须戴红色绒花,图火红吉利,据说汉语中的“绒花”,与满语中的“荣华”近音,因此,便有戴绒花即为荣华富贵之意。在满族妇女中,只要条件允许,不仅婚礼喜庆日时要戴绒花,而且一年四季都愿意头戴绒花,求谐音吉祥。尤其到应时节序戴应季绒花:立春日戴春幡,清明日戴柳枝,端阳日戴艾草,中秋日戴桂花,重阳日戴茱萸,立冬日戴葫芦阳生……。清宫后妃们的头花,还有大批的绒花、绢花、绫花流存于世,这些花色彩协调,晕色层次丰富,堪称“乱真”之花。据说唐代杨贵妃鬓角有一颗黑痣,常将大朵鲜花戴在鬓边用以掩饰。因鲜花容易枯萎,就令人研制鲜花颜色做绢花。此工艺不断发展,越制越精。清代遗留下来的绒、绢、绫、绸等质地的头花有白、粉、桃红三晕色的牡丹花,浅黄、中黄、深黄三色的菊花,白、藕、雪青三色的月季花及粉、白相间的梅花等等,历时百年不久,仍鲜艳悦人。
钗和簪的用途相似,都是女子盘髻必不可少的首饰。钗有双梃或三梃的,较之簪对于发髻的固定更为牢固-_-些。古老的钗与簪形式雷同,也是由钗头针梃自然连接…处。如汉代流行的玉燕钗就是其中的一例。相传汉武帝建造招灵阁时,有神女留下一支玉钗。武帝把玉钗赐给一位赵姓宠姬。几十年后,汉昭帝继承帝位,后宫女子时兴戴钗,苦于没有理想的式样,到处寻找。一次,宫女们看到这支玉钗无雕无饰,样子普通,就想把它毁了另做。但等第二天打开钗盒时,只见一支飞燕直奔天空。燕子起飞,尾巴呈叉形的美丽形象,使宫中女子深受启发,于是纷纷以飞燕为式制造头钗。燕子的尾巴插在发髻上十分适宜,因此取名为玉燕钗。随着头钗的广泛使用,各种质地、各种造型的头钗不断出现。最常见的是凤头钗,它的制作就由钗头与针梃两部分组合而成。现在北京的故宫尚存有清代后妃戴过的钗,大多分为两类,一类是钗头上装饰极美,一类是光素钗头无装饰。
人们习惯将无装饰的叫“插子”。插子的形式也很多,有圆头钗、尖头钗、扁头钗,其质地多为金、银、镀金光素的,还有铜、铁等普通妇女所常用的。插子只是起固定发髻的作用。在满族妇女诸多的头饰中,要有一个固定的起主要作用的中心,那个起固定中心作用的就是这种插子。还有一种叫做“银夹子”的钗,若合在一处的两个扁簪子。银夹子既重视其固定发型的实用价值,因其面有图案,又具有显示美观的审美价值,可算是较为理想的钗了。还有属于“荆钗布裙” 一类的妇女,因其家境困窘,不甚讲究或讲究不上,只用粗铁丝自制成倒u形的插子,也有用一段直铁丝,磨尖一头,砸扁一头用作髻簪的。
在欣赏往日旗装的风采中,常常可以看到满族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十分引人注目,它的名字叫扁方,俗称“旗头”。“旗头 ’’的另一个含义即指满族妇女常用的几种民族特征显着并具有独特风韵的发型,如“两把头”、“水葫芦”、“燕尾”、“大拉翅”、“高把头”、“架子头”、 “前刘海”、“盘头翅”等等的总称。扁方是满族妇女梳两把头时的主要首饰。在载涛、郓宝惠两人合写的《清末贵族之生活》一文中,曾讲道:“满族女子平时梳两把j头,式样简朴。皆以真发挽玉或翠之横‘扁方,之上。”横插于发髻之上的类似发冠一样的扁方长三十二至三十三点五厘米,宽四厘米左右,厚零点二至零点三厘米。呈尺形,一端半圆,另一端似卷轴。如一变相横簪,无论是梳两把头或是大拉翅,它都是起到连接真、假发髻之中“梁”的作用。扁方的作用类似古代男子束发时用的长簪,也许扁方就是由此而演变过来的。扁方的质地多为白玉、青玉,少数为金、银制品。
关于扁方这种满族妇女所特有的头饰,在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何玉凤毁装全孝道安龙媒持服报恩情”中,通过对安夫人头饰的描绘可以看到。文中说:“只见那太太……头上梳着短短的两把头儿,扎着大壮的猩红头把儿,别着一枝大如意头的扁方儿,一对三道线儿玉簪棒儿,一枝一丈青的小耳挖子,却不插在头顶上,倒掖在头把儿的后边,左边翠花上关着一路三根大宝石抱针钉儿,还戴着一枝方天戟,拴着八棵大东珠的大腰节坠角儿的小挑,右边一排三枝刮绫刷蜡的矗枝儿兰花儿”……。不管她这一头戴了多少个簪子,却反映出当时清朝中期以后,一般满族官宦人家妇女头饰的写照。
在清代的北方民间,扁方也有很小的。如遇丧事,妻子为丈夫戴孝,放下两把头,将头发集拢于头顶束起,分两把编成两个辫子,辫梢不系头绳,任头发松乱一头顶上插一个三寸或四寸长的白骨小扁方。如果儿媳为公婆戴孝,则要横插一个白银或白铜的小扁方。扁方一般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蒙裹而成,俗称“钿子”,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便可,上面还常绣有各种花纹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王室贵族妇女用的扁方从质地到样式制作都堪称精美绝伦,在扁方仅一尺长的窄面上,透雕出的花草虫鸟、瓜果文字、亭台楼阁等图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王妃贵妇们戴着扁方故意把两端的花纹露出,以引人注意。在扁方上缀挂的丝线缨穗,据说是与脚上穿的花盆底鞋遥相呼应,使之行动有节,增添女人端庄秀美的仪态。每逢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等满族妇女便要戴上扁方了。戴上这种宽长的扁方,限制了脖颈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显得分外稳重、文雅。
勒子,俗称“包头”,北方人称其为“脑包”,是一条中间宽两头窄的长条带子,戴在额眉之间。原为江南和中原地区老年妇女冬季围头的御寒品,明清之际广为流传,贵妇用以装饰,贫女用以避寒。东北地区已婚的满族妇女使用的勒子使头发稍稍后仰,较江南妇女的平髻略有变化。其形质多用纱、罗、绸、缎等制成黑色长带,绕头一周。明嘉靖年间勒子尚宽,其后逐渐变窄,但制作异常精细。上绣各种吉祥花色图案,也有中间镶嵌珍珠、宝石做点缀的。清代妇女戴勒子,沿袭明代旧制。如清早期雍正十二妃图轴中,就有两位美人头戴勒子,从画面上看,有纱绸的,也有貂皮的,反映了不同季节戴不同式样与质地的勒子.如北方冬季寒风凛冽,勒子大多用貂皮制作,称为貂复额。明末清初,正是勒子盛行之时,无论宫廷贵妇还是民间女子都掀起遮眉勒热,由于贫富之别,勒子的质地,以及勒子上缀的饰物都有所差别。这种遮眉勒在北方比较实用,因此流行起来经久不衰。除勒子外,还有一种金约,类似勒子形制,但比勒子还要窄些。
流苏是满族妇女十分喜爱的首饰,其造型近似簪头,但在簪头的顶端垂下几排珠穗,随人行动,摇曳不停,与古代八大类首饰中的步摇极为相像。步摇首饰始见汉代,最初只流行于汉代宫廷与贵族女人头上。何为步摇?“步摇者,贯以黄金珠玉,由钗垂下,步则摇之之意。”步摇属于汉代礼制首饰,其形制与质地都是等级与身份的象征。汉代以后,步摇才逐渐被民间百姓所见,才有机会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在贵族妇女中,还实行过一阵加于冠上的步摇冠。戴在头上较之步摇更富有富贵豪华之感。
在北京故宫举办的《中国文物精华展》中,曾展出过几件辽宁省出土的金树形步摇冠饰件,金树是冠状伞形,一根两枝树权分别展开了大小四十余件树枝小枝权,每一小枝权顶端各有一两个可以活动的小金环,环下各系一片金树叶,稍一触动枝摇叶摆,华美无比。它的出土使我们感到祖先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创造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封建帝王妃嫔生活之奢侈。史载,唐宋之后步摇形制变化多端,除金质外还出现了玉石、珊瑚、琉璃、琥珀、松石、晶石等珍贵材料制作的步摇。明代四大名画家之一唐寅在《招仙曲》一诗中写道:“郁金步摇银约指,明月垂珰交龙椅”。由此可知明代步摇用“郁金”,这也许是用金属与珠宝镶嵌的一种步摇形制。其中不乏明代时兴起来的焊接新工艺。将金累丝与金底托焊接在一起再嵌上珍珠宝石等作点缀,其实用耐久程度大大超过了雕琢、焖压等传统工艺技术。
清代步摇大多采用了明代焊接制作新工艺方法。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编辑的《清代服饰展览》图录中,有一件“点翠嵌珠凤凰步摇”,就是使用了金属焊接作底托,风身用翠鸟羽毛装饰,其眼与嘴巴用红色宝石、雪白的米珠镶嵌,两面嵌红珊瑚珠。凤身呈侧翔式,尖巧的小嘴上衔着两串十多厘米长的小珍珠,坠角是一颗颗翠做成的小葫芦。整个步摇造型轻巧别致.选材精良,实为罕见。
在另一图录中又有一件“吉庆有余”流苏,形制近似类同。与针梃连接的流苏顶端是一金累丝的金戟(古代作战武器),戟上挑着一个下垂的金累丝的磐,磐的两端义各下垂一珠串,一串为珍珠青金石蝙蝠点翠华盖,下坠着红宝石坠角。另一串为珍珠蜜腊鱼及点翠华盖,红宝石坠角。整个流苏由戟、磐、蝙蝠、鱼等组成,谐音“吉庆有余”。这件流苏寓意吉祥,形式别致,不但起着装饰发式作用,还集嗡意、象征、谐音于一体,堪为流苏首饰的上乘之作。
流苏一词的本义原是指古代人装饰车马帐幕时用的彩线丝穗。而步摇与流苏在形制上和功能上如出一辙,至于步摇的名称为什麽没有被沿袭下来,反而为流苏一词所取代,尚有待日后的进一步考证。
满族妇女所喜爱的流苏,多种多样。顶端有凤头的、雀头的、花朵的、蝴蝶的、鸳鸯的、蝙蝠的等等。下垂珠串有一层、二层、三层不等。现在北京故宫珍宝馆展出的清代后妃首饰中,有一件“穿米珠双喜字流苏”,它是皇帝大婚时皇后戴的。流苏顶端是一羽毛点翠的蝙蝠,蝙蝠嘴裏衔着两个互套在一起的小金环,连接着一个羽毛点翠的流云如意头。如意头下平行缀着三串珍珠长穗,每串珠又平均分成三层,每层之间都用红珊瑚雕琢的双喜字间隔。串珠底层用红宝石作坠角。整个流苏自顶端到坠角长二十八厘米,是流苏中较长的一种。这种长流苏一般歪插在发髻顶端,珠穗下垂,刚好与肩膀平。此外,清宫珍藏的流苏,顶端以凤衔滴珠的最为常见。如“龙凤呈祥”、“彩凤双飞”、“丹凤朝阳”、“凤穿牡丹”等等。凤凰是百鸟之王,据说它能给人带来幸福、美好、光明。凤凰衔珠的形象,寓意凤鸟筑巢,准备育雏。封建时代的帝王都希望自己多子多孙,所以后妃的头饰中以凤凰为题的很多。
清初时的普通旗女和汉族妇女模仿满族贵妇发饰,以高髻为尚,梳时在头顶后部将发平分两把,向左右方横梳成两个长平髻,两髻合宽约一尺,俗称 “叉子头”(也称“两把头”、“或“把儿头”)。作叉子头时,又在脑后头垂下一缕头发,下端修成两个尖角,形成燕尾形名谓“燕尾”。清吴士赞《宫词》对这种发式作了描写“髻盘云成两道齐,珠光钗影护蝤蛴。城中何止高于尺,叉子平分燕尾低。”这些宫词对满族妇女的独特发式作出形象的描绘。
“团头”,又叫旗鬓,是民间常见的发式。满族妇女进人中年以后,便不再盘“头翅儿”,而改梳“团头”,其造型好像一个带花纹的馒头,但“团头”不同于一般平民百姓中年妇女的“疙瘩鬓”。两者梳法位置不同叫法也有区别,疙瘩鬓在脑袋后下方。团头位置在正上方,把头发在头顶梳成竖式的圆形或扁形高髻.有的也留“燕尾儿”,并在发中插戴银、铜质扁方等首饰。一些老年妇女因头发较少,在头顶绾成一个螺旋式的“卷儿”,即简单又便利,直至近些年在满族聚居的农村还可以看到。
还有一种叫做“水葫芦”的发式,俗称“水鬓”。即挑下两鬓微弱之发,用肥皂水傍耳根成钩形,丰颊面颐,相衬如桃花带雨,格外美观。
康乾以后,由于受汉族发髻“如意缕”的影响,满族j妇女一般均将发髻梳成“一”字形,俗称“一字头”、“如意头”等。清代中期,满族妇女的发髻样式逐渐增j高.“双角”也不断扩火,满族妇女发式由h两把头这种髻式发展到架子头,同时也是由自己头发梳理而成的发式逐渐发展到借用架子由真、假发相掺杂而成的发式,发髻上多插有饰物。其中有种名叫“扁方”的板状饰物,初时形状较小,到清代后期,特别是咸丰年间,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得更加高大和夸张,已演变为一种“高如牌搂”式的固定装饰,从而取代了用架子梳的两把头。
《阅世篇》曾载:“顺治初,见满族妇女辫发于额前,中分向后,缠头如汉装包头之制,而架饰其上,京师效之,外省则未也。”嗣后这种发式愈演愈高,至后期而为既高且大的形式,有人形容其头就像顶着一块小黑板者即指此式。这种牌楼式的装饰上面不用头发,纯粹以绸缎为之,做成一顶“扇形”的冠,戴时只要套在两把头发髻之上,这就是俗称的“大拉翅”,是满族贵妇的发式。这些贵族妇女们头戴高高的饰物,再穿上她们习惯穿用的那种高底旗鞋,身材显得格外修长,走起路来也愈加稳重、端庄。
大拉翅,又称“大京样”,“大翻车”、“达拉翅”,类似于现在舞台和影视剧中所见到的清代宫装样式,应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成,即以头顶发髻为“头座”,在上面加戴青色素缎或纱绒架制成的发饰,脑后也留“燕尾儿”。这种发式清末流行于北京,而且越加越高,发展成类似后来“旗头板”的式样,并在正面饰以花朵,侧面悬挂流苏(线穗),所以东北一些地区叫“京样”或“宫装”。
“大拉翅”头饰是形似一个扇面的硬壳,约尺把高。裏面是用铁丝按造头围的大小做一圆箍,再用布袼褙做胎,外面包上青缎子或青绒布,做成一个固定的装饰性的大两把头,再插一些用青素缎、青绒、青直径纱或绢制的花朵。需要时,戴在头上即可,无需梳掠,不用时取下搁置一边。既起到美饰头发的作用,又摘戴方便自如,可谓两全齐美。大拉翅,形似大如意,勾在颈后的燕尾,也比原来的大,几乎挨到衣领上。因大拉翅以粗铁丝做架,承重性较强,上面设有插簪、钗、流苏、疙瘩针、耳挖勺、头花等固定装置,满足了同时佩戴众多首饰的需要。
满族妇女的这种发饰,是贵族妇女的专用发饰,故宫博物院藏《雍正行乐图》,作清初贵妃形象,就绘有这种发饰。因这种发饰属于达官贵族阶层女性的盛装,所以平民妇女在结婚时,也常常以此为“礼冠’’戴在头上,好像汉族的“凤冠霞帔”一样觉得荣华和富贵。直到清末,“大拉翅”仍为满族妇女的主要发饰,无论官宦命妇、民间女子纷纷效仿。其实上述的头式除贵族妇女外,很少有人在日常这样打扮。原因是既费时间又费劲儿,而且必须由别人帮助完成。梳好后不能随意俯仰枕靠,无论站或坐都要直着脖子,虽然漂亮但并不舒服。民间除在婚礼等隆重场合或年轻姑娘媳妇过年时梳外,很少能见得到。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36624214.html?si=3

⑧ 实验室用染色机,有哪些

兽医系统实验室建设标准
为规范全国各级兽医实验室建设,特制订此标准。
1.县(市)级兽医实验室
1.1 选址、布局、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等应当符合BSL-1实验室的要求。
1.2 实验室总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
1.3实验室应当分别设置有:解剖室、接样室、样品保藏室、血清学检测室、病原学检测室、洗涤消毒室、档案室等。
1.4 应当配备的仪器设备有:酶标仪、自动洗板机、微量震荡器、生物安全柜、真空检测仪、普通离心机、磁力搅拌器、生物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超声波清洗器、纯水仪、酸度计、高压灭菌器、普通冰箱、冰柜、恒温水浴锅、干热灭菌器、通风橱、电子天平(0.001g)、多道移液器、单道移液器、紫外灯等。
2.地(市)级兽医实验室
2.1选址、布局、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等应当符合BSL-2实验室的要求。
2.2 实验室总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
2.3实验室应当分别设置有:解剖室、接样室、样品保藏室、仪器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室、血清学检测室、病原学检测室、洗涤消毒室和档案室等。
2.4 在配备县(市)级兽医实验室所应有的仪器设备基础上,还应当配备有:PCR仪、电泳仪、凝胶电泳成像与分析系统、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Ⅱ级生物安全柜、组织匀浆机、涡旋混匀器、超声波裂解器、超纯水仪、自动高压灭菌器等。
3.省级兽医实验室
3.1选址、布局、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等应当符合BSL-2实验室的要求。
3.2 实验室总建筑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
3.3实验室应当分别设置有:解剖室、接样室、样品处理室、样品保存室、档案室、仪器室、试剂室、血清学检测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室、病毒检测室、细菌检测室、寄生虫检测室、病理学检测室、洗涤消毒室、实验准备室、菌(毒)种保藏室等。
3.4在配备地(市)级兽医实验室所应有的仪器设备基础上,还应当配备有:梯度PCR仪、荧光PCR仪、多功能电泳仪、恒温振荡摇床、细菌过滤器、小型冻干机、小型孵化器、细菌鉴定仪、自动组织脱水机、石蜡包埋机、自动染色机、倒置显微镜、多功能显微镜、二氧化碳培养箱、全自动高压灭菌器、超低温冰箱(-86℃)、制冰机、电子天平(0.0001g)、电动移液器等。冷冻切片机、荧光显微镜、石蜡切片机、消毒液机。
4.区域级兽医实验室
4.1选址、布局、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等应当符合要求。
4.2实验室总建筑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其中BSL-3实验室建筑面积不低于400平方米,基础实验室建筑面积不低于1600平方米。
4.3实验室应分别设置有:解剖室、接样室、样品处理室、样品保存室、仪器室、资料室、档案室、试剂室、血清学检测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室、病毒检测室、细菌检测室、寄生虫检测室、病理学检测室、洗涤消毒室、实验器材准备室、菌(毒)种及样本保藏室、标准品制备室、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等。
4.4在仪器配备上,不低于省级兽医实验室的配备,确保能满足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⑨ 阳极氧化自动线软件和硬件共同设计开发的公司有没有包含技术服务,硬体专业规划

【设备外型】(此图为封闭型,贵公司不是全封闭型)

组立部分如下:

1.槽体组立(含PP、不锈钢、线上烘干炉)

2.机架组立(槽体及天车基座连轨道)

3.摇摆及鞍座组立(氧化为铜鞍座,其他为PE鞍座)

4.天车组立

5.挥巴FLYBAR组立(挂具由业主根据产品自备)

6.周边设备(过滤机、整流电源、冷冻系统等)

7.管路系统(进水/排水管、空气搅拌气管、循环过滤管、冰水冷却管、蒸汽管路等)

8.控制系统(含PLC/DMS控制、周边电器控制等)

9.废气处理系统

【设备规格及工艺流程】

1.适用产品及加工内容

笔记本外壳、电视机外壳、数码相机外壳、3C电子产品及铝板氧化表面处理。

2.加工工艺操作条件

2.1自动前处理&氧化工艺流程:

3.各制程之时间顺序均可由智慧式控制系统做合理之修改

【设备产能】

未描述

【各制程站槽体及附件】

1.1槽体材质:优质PP板材,12mm、15mm&20mm厚,倒角焊接制造。

1.2内径尺寸:L600mm*W4000mm*H1950mm

1.3外径尺寸:L800mm*W4210mm*H1965mm

1.4槽缘补强:PP20mm

1.5槽体补强:采用SS41*80mm*40mm*4mm扁管外部加以4mmPP同色PP板色覆焊接。

槽内配管:

2.1 Ф3/4”PVC进水管(附PVC双由任球阀)可控制进水及补给水量,水管入槽伸入槽深2/3深度,出口斜度开口,确保水质均度,并装有流量计控制监测用水量及溢流排水量。

2.2 Ф3/4”/ Ф1”进气管(附PVC双由任球阀)可控制气体流量,进气管通入槽底中央向两边均匀分配气流,出气孔Ф1.5/ Ф2mm向下两排(孔径大小视液体成份、浓度及结晶大小而定),两排孔与管中心垂线各为45°夹角,左右孔错位排布,每排孔距50mm,可以平均冒出气泡并充分搅拌药液以促进搅拌之功能。打气管上端斜鉆虹吸孔,以防槽液倒吸现象,造成槽液交叉污染。

2.3 排水管:Ф 1.25”/ Ф 1.5”PVC排水管(附PVC双由任球阀)槽底以下排出,易于排水洗清槽体。排液口前有设一级过滤装置,以防杂物排入管路系统,造成系统堵塞。

2.4双连水洗槽

2.4.1有效地利用水源,节省了用水量。

2.4.2入槽管伸入槽体内部均布,使第一级槽内水质浓度均匀。

2.4.3溢流口分布节流,上入下出,使第二级水槽水质平均分布。

槽体制造工艺流程:

1.审图 下料 倒角 组立(质检校对形位及尺寸公差) 焊接

槽体补强 静电试漏 放水试压及试漏

1.1槽体材质:A3碳板,6mm厚倒角焊接制造。

1.2内径尺寸:L700mm*W4000mm*H1950mm

1.3外径尺寸:L910mm*W4210mm*H1965mm

1.4槽缘补强:5mm板材折弯成U型槽加强。

1.5槽体补强:5mm板材折弯成U型槽加强。

1.6保温:保温棉为50K岩棉

槽体配管

2.1 Ф3/4”PVC/PP组合进水管(附PVC双由任球阀)可控制进水及补给水量,水管入槽伸入槽深2/3深度,出口斜度开口,确保水质均度,并装有流量计控制监测用水量及溢流排水量。

2.2 Ф 3/4”PVC/SUS304管组合进气管(附PVC双由任球阀)可控制气体流
量,进气管通入槽底中央向两边均匀分配气流,出气孔Ф1.5/Ф2mm向下两排(孔径大小视液体成份、浓度及结晶大小而定),两排孔与管中心垂线各为45°夹角,左右孔错位排布,每排孔距50mm,可以平均冒出气泡并充分搅拌药液以促进搅拌之功能。打气管上端斜鉆虹吸孔,以防槽液倒吸现象,造成槽液交叉污染。

2.3 排水管:Ф1.25”/ Ф1.5” SUS304排水管(附SUS304球阀)槽底以下排出,易于排水洗清槽体。排液口前有设一级过滤装置,以防杂物排入管路系统,造成系统堵塞。

槽体制造工艺流程

1.审图裁板(下料)倒角组立(质检校对形位及尺寸公差)

焊接槽体补强保温加固放水试压及试漏

化抛槽

槽体结构

1.1槽体材质:日本新日铁SS316L不锈钢板,4mm厚倒角焊接制造。

1.2内径尺寸:L700mm*W4000mm*H1950mm

1.3外径尺寸:L910mm*W4210mm*H1965mm

1.4槽缘补强:4mm板材折弯成U型槽加强

1.5槽体补强:4mm板材折弯成U型槽加强。

1.6保温:保温棉为50K岩棉

槽内配管:

2.1 Ф3/4”PVC/PP组合进水管(附PVC双由任球阀)可控制进水及补给水量,水管入槽伸入槽深2/3深度,出口斜度开口,确保水质均度,并装有流量计控制监测用水量及溢流排水量。

2.2 Ф1”PVC/SS316L管组合进气管(附PVC双由任球阀)可控制气体流量,进气管通入槽底中央向两边均匀分配气流,出气孔Ф1.5/Ф2mm向下两排(孔径大小视液体成份、浓度及结晶大小而定),两排孔与管中心垂线各为45°夹角,左右孔错位排布,每排孔距50mm,可以平均冒出气泡并充分搅拌药液以促进搅拌之功能。打气管上端斜鉆虹吸孔,以防槽液倒吸现象,造成槽液交叉污染。

2.3 排水管:无设计

槽体制造工艺流程:

1.审图裁板(下料)倒角组立(质检校对形位及尺寸公差) 焊接槽体补强保温加固 放水试压及试漏

氧化槽

槽体结构

1.1槽体材质:台湾喜得PP板材,12mm、15mm&20mm厚,倒角焊接制造。

1.2内径尺寸:L1500mm*W4000mm*H1950mm

1.3外径尺寸:L1710mm*W4210mm*H1965mm

1.4槽缘补强:PP20mm

1.5槽体补强:采用SS41*80*40*4扁管外部加以4mm同色PP板色覆焊接。

槽内配管

2.1 Ф1”PVC进水管(附PVC双由任球阀)可控制进水及补给水量。

2.2 Ф1”进气管(附PVC双由任球阀)可控制气体流量,槽内气管采用日本纳米气管(或用高速喷嘴替代空气搅拌管),产出的气泡非常之均匀,有效改善氧化膜的品质及成膜速率。打气入槽管上部斜鉆虹吸孔,以防槽液倒吸打气主管,造成槽液交叉污染。

2.3过滤管:槽底一端设计过滤机入口孔并加一级过滤网,经过过滤机5-10u”棉芯杂质过滤再从氧化槽另一端两边吐出。如此反复循环达到充分过滤之效果。过滤管入槽上部均设有虹吸孔,以防槽液倒吸。

2.4冰水循环管:槽底一端经过一级过滤孔吸入循环泵,经过冷冻置换,新鲜之硫酸液再通PVC管鉆孔均匀分布(或用高速喷嘴)在工件底部朝上吐出。循环入槽管上部均设有虹吸孔,以防槽液倒吸。

2.5排水管:Ф1.5”PVC排水管(附PVC双由任球阀)槽底以下排出,易
于排水洗清槽体。排液口前有设一级过滤装置(可与过泸出口共用),以防杂物排入管路系统,造成系统堵塞。

槽体制造工艺

1.审图下料 倒角组立(质检校对形位及尺寸公差) 焊接 槽体补强 静电试漏放水试压及试漏

阴、阳极

阴极装置

1.1阴极导电板可采用浸泡式钛包铜扁(或元棒)也可采用红铜扁四周连体导接。与整流器连接处采用分段连接,确保电流均匀分布,减少电压降之差。

1.2浸泡阴极可根据客户生产实际状况,选择碳素板、铅板或6061铝板,极
板表面并套有过滤袋,过滤杂质及氢气泡。

1.3氧化槽至整流器之间,我公司采用99.9%(T2系列)红铜扁制作,接处
螺丝锁紧后,再进行焊接,确保导电稳定性,铜扁上部并装有保护盖板。

阳极装置

2.1铜V座采用铝青铜铸造而成,角度通过精密磨合加工,确保接触吻合面积及强度要求,可承受高冲击力及摩擦力。

2.2铜V座采用开放式冷却:

l 一是达到降温之效果。

l 二是清洗V座接触面,避免铜氯产生。

l 三是挥巴三角头与V座之间形成一层导电水膜,确保充分接触,保证电流传递稳定性。

封孔槽

1.1槽体材质:泰钢SUS304不锈钢板,3mm厚倒角

1.2内径尺寸:L90mm*W4000mm*H1950mm

1.3外径尺寸:L1110mm*W4210mm*H1965mm

1.4槽缘补强:3mm板材折弯成U型槽加强。

1.5槽体补强:3mm板材折弯成U型槽加强。

1.6保温:保温棉为50K岩棉

槽体配管

2.1 Ф 3/4”PVC/PP组合进水管(附PVC双由任球阀)可控制进水及补给水量。

2.2 Ф 1”PVC/SUS304管组合进气管(附PVC双由任球阀)可控制气体流量,进气管通入槽底中央向两边均匀分配气流,出气孔Ф2mm向下两排(孔径大小视液体成份、浓度及结晶大小而定),两排孔与管中心垂线各为45°夹角,左右孔错位排布,每排孔距50mm,可以平均冒出气泡并充分搅拌药液以促进搅拌之功能。打气管上端斜鉆虹吸孔,以防槽液倒吸现象,造成槽液交叉污染。

2.3 过滤管:槽底一端设计过滤机入口孔并加一级过滤网,经过过滤机5-10u”棉芯杂质过滤再从封孔槽另一端两边吐出。如此反复循环达到充分过滤之效果。过滤管入槽上部均设有虹吸孔,以防槽液倒吸。

2.4 排水管: Ф 1.5” SUS304排水管(附SUS304球阀)槽底以下排出,易于排水洗清槽体。排液口前有设一级过滤装置 (可与过泸出口共用),以防杂物排入管路系统,造成系统堵塞。

2.5 喷洗功能:槽体上方装有PP喷洗管,喷洗管上装有雾化喷嘴,工件提起后,通过雾化喷洗可达如下之效果:

2.5.1封孔槽温度挥发快,通过工件提起喷洗水可以用来及时补充之作用。

2.5.2通过喷洗可以清除工件表面的封孔灰尘,确保工件表面洁净度。

2.5.3快速冷却工件起到较好的封孔效果。

槽体制造工艺流程

1.审图裁板(下料)倒角 组立(质检校对形位及尺寸公差) 焊接槽体补强保温加固放水试压及试漏

功能说明:

1.采用线上连线烘干,无需转挂,减少人力操作强度,同时避免转挂碰伤之
隐患,另外,出料皆为干燥之挂具,无滴水现象,操作现场卫生乾净。

2.烘干炉炉门通过PLC控制,实行自动开合,配合工件进出,热风采用循环对流式,大大节省操作空间及热量能源。

3.热风进出口设有可调倒流板,方便调整方向,另确保炉内各角落温度均匀,
保证工件在此工序内有品质保障。

4.炉体下方设有排水装置,以防炉内积水影响烘干效果及无效损耗能源。

【机架结构及轨道】

1.主架结构型式:

水准座地式机架结构,机架均采用正标碳钢方通组合,纵横方向均设有加强连接通,形成一套稳定的机构模组,机架底部设有水准调整螺丝,并附力支撑。地面要求承载受力为1-1.5TON/M2(工作状态时)。

2.主架功能及特点:

2.1整套机架水准座落,槽体静压后,形成一套稳固基座,天车、摇摆机构
在此机座上平稳运行。

2.2机架及路轨所有焊点均采用电焊焊接,美观耐用。

2.3路轨上面铺设防滑SUS304砂面钢板,一方面加强路轨的刚性强度,另一
方面确保天车驱动时摩擦力及定位制动力。

2.4机架可根据业主厂房高度设计成高架式结构,底部可放料件,整套设备
成型后宏伟壮观。

2.5整套机架采用组合式,结构可供拆换,拆散后,可供搬运移动。

3.行人操作走道

3.1在主机架侧面(操作面),设计有行人操作走道,操作走道均用碳钢
扁通组焊,与主机架连体成型。上表面铺设高强度玻璃钢格栅板,供操作人在其上面安全快速走动,以方便手动操作天车及观察各槽的工作状况和开关各工作槽位的进水/进气阀门。同时可以方便地搬运添加药水。

3.2在行人操作走道方便操作处,配备安装有紧急停止拉绳开关系统,以防
备出现异常情况下操作该装置,可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3.3行人走道的高度和宽度可根据现场操作需要结合主机架作相应的调整设
计,符合人体操作习惯。

【天车组立】

1.型号:

龙门式天车结构

2.功能:

为搬运(上下/前后)及其上之待处理物到适当工作站,吊起时可计时停止,以利滴水。几组天车合理分配任务,相互间不影响运行动作。

3.结构及动力

3.1主体全部采用A3折弯制作,前后为一长方形框架,上下框架为“n”型,通过螺丝固定于前后长方形框架上,一起实行前后/上下动作。框架表面通过静电喷涂烤耐酸堿油漆。

3.2前后传动马达减速机安装于传动箱中间,通过联轴器连接,轴承座支撑,向两边驱动轮传递扭力,确保两边行走轮的同步性。主驱动上面包覆耐酸堿PU橡胶滚轮,吊车运行时摩擦平稳无噪音,停止定位时不滑动,平稳顺畅。路轨两侧并设计有左右旁轮,以防天车跑斜,挥巴落不到位,左右速度可达1500px/sec。

3.3上/下传动马达减速机安装于竖臂一侧,通过皮带式卷轴,实行上/下工件起落,皮带为美国进口高强度耐酸堿皮带,运行时无噪音,不会有拉长现象,皮带过渡轮巧妙设计成腰鼓型,受力集中且不易轴向滑动。上下支撑滚轮采用瑞士UPE材料加工,高度耐磨,且上/下传动机组均藏在近似密闭式传动箱内。上/下速度可达500px/sec

3.4接水盆装置(此项属于选购项目)

水盆移动通过马达减速机驱动轴安装PE齿轮,传动水盆对应之齿条,实行开合动作。目的减少槽液的交叉污染,减小吊车在每个槽的滴水停留时间,可缩短天车动作时间,提高产能。

l 有效改善药液滴到FLYBAR表面,造成二次之污染及导电不良的现象。

l 将滴下的药水集中分类排放,对现场的工作环境有效改善。

4.吊车安全保护

4.1上/下、左/右之超时保护及显示,可避免马达过载而烧毁。

4.2上/下、左/右之超负载保护及显示,可避免马达过载而烧毁。

4.3上/下、左/右之限时间保护及显示,可避免马达过载而烧毁。

4.4上/下、左/右动作锁定保护,可避免马达过载而烧毁。

4.5上/下定位失灵,限位开关动作保护,可避免马达过载而烧毁。

4.6前/后天车相撞,天车限位防护开关动作,可避免马达过载而烧毁。

4.7安全护栏开关动作,防止人员及设备安全。

4.8具备紧急暂停功能,可暂时停止,并可再启动继续运行。

4.9天车上/下皮带设有反转控制开关,以防天车上下皮带反转造成砸伤物件或天车机构。

4.10吊车下部设有挥巴防重叠光电SENSOR,其目的防止挥巴放置位置不确定,挥巴重叠而摔坏挥巴,导致挥巴及工件损坏。

4.11水盆开合定位限时,保护及显示,可避免马达过载而烧毁。

4.12水盆开合定位失灵,限位开关动作保护,可避免马达过载而烧毁。

5.自带操作平台(本线有设中间站3个,无需此结构)

5.1工件氧化后,在平台上即可方便抽测氧化膜的厚度,无需取下挂具。

5.2方便染色后,在平台上操作人员可以比对测色差,及时实行添加及排解
问题。

5.3方便前后/上下传动几组的维护及检修。

6.读位及定位系统

6.1天车上下/前后均有变频器按分段速度控制,上/下设有快、中、慢三段速
度。前/后设有快、中、慢及急速四段速度。天车运行控制在平稳顺滑之状态下,以确保工作速度及定位之准确性。

6.2天车前后采用BCD码读位,读错位,天车会自动校正找回目标地址。

6.3天车过载、上/下不定位、槽位错误、越位元等故障会以数字代码显示并
记录。

6.4整套天车控制系统有断电记忆功能。

7.天车可以分寸动、手动及自动三种操作模式进行

8.天车制造工艺流程:

折弯件 鉆孔 焊接 试装 烤漆

审图 本体组合 传动

机加工件下料 加工(车、铣、割)

机构组装 电控布线 天车成型

【挥巴与挂具】

1.挥巴采用T2红铜扁12*60(80)为导电主杆,两端锁紧磨合加工的铜三角头,铜扁上部设有不锈钢方通加强,确保挥巴直线度不变形。

2.挂具:客户根据自行生产产品需要定制配套挂具。

【周边设备】

1.氧化过滤机

封孔过滤机

根据各槽药水的性质及使用温度,以及循环工作流量来选择相应的循环泵。

循环过滤系统之目的为连续循环过滤药水,以除去药水中不良之颗粒性杂质,使涂层细致并减少粗糙度或不良,且强制搅拌药液,使药液中的温度与各成份浓度维持一致。以增加电镀效率及品质之均一性。

2.循环过滤用泵浦之出口及入口均设由任式阀门,可易于配设、检修、更换
棉芯及调节流量之功能。

3.氧化槽配PP过滤机、循环泵﹔封孔槽配不锈钢过滤机。染色槽配PP过滤
机。

4.循环过滤用泵浦之入口采自制初级过滤器,以防止吸入杂物而阻塞泵浦,或造成泵浦阻塞,或造成泵浦叶轮损坏。

5. 过滤器附泄气孔及阀门,可增加过滤效果。

6. 过滤器附加药杯及阀门,可易于加药及启动倒入药水而正常运转。

7. 我司选用的循环泵、过滤机均采用台湾国宝(或三川宏)之品牌,此品牌质量可靠,售后服务及时到位。

水洗槽内均配备有打气管,增强清洗效果。热水洗槽设有打气管,使整槽温度搅拌均匀。药水槽及氧化槽配备有打气管,除去工件表面气泡和增强药水的活性。

1.空气搅拌之规划依据槽液面积及性质决定,氧化及药水槽每平方每分钟需空气搅拌是按0.12—0.15M计算,水洗槽每平方每分钟需空气搅拌是按0.1M计算。从鼓风机到各工作槽,气管按比例大小分配。

2.鼓风机出口端由于高热,采用前端装有内外层循环水缓冲管,一方面保护后端PVC管不会被烫坏,一方面防止影响槽液工件条件。

3.鼓风机:TH-80

功率:10HP

风量:7.2M3/Min

静压:3000mmAq

1.整流器可选择SCR及Switch两种(Switch型整流器建议设在独立恒温室)。

2.整流器操作可设定额定电流或额定电压操作。

3.整流器冷却方式有水冷、油冷、风冷或气水冷式。

4.自动线整流器可通过PLC控制电流、电压。当挥巴落稳后,整流器才能开始工作,以防冲击电流造成工件损坏﹔当挥巴即将提起前,整流器会自动断电。

5.手动线整流器可选择自带计时报警装置。

6.整流器可根据客户要求增设安培分钟计数器,方便染色槽添加之依据。

在阳极氧化的过程中,部分的电能会转化为热能,随着槽液温度的升高,膜的品质与金属损失明显减少,而且膜的外层硬度较低,在大气条件下这种膜会出现“粉化”现象。所以对氧化槽温度管控非常重要。一般控制在18℃—22℃之间。

氧化槽冷冻型式一般分三种类型

l 其一,直接冷却:一个氧化槽对应一个冷冻机,用耐酸碱泵浦将硫酸氧化液直接抽到冰水机内部,经耐酸碱SS316L交换器内冷却后,再回到氧化槽。此种方法冷却快速。一一对应,氧化槽之间相互不会影响作业。

l 其二,间接冷却:专设一组温控槽,此温控槽实行加热管及冷却, 温度根据需要设定。有1—2台冰水机对其实行温度管理。每一组氧化槽对应一种板式交换器,板式交换器有冰水及药水的出入口,来实行每组氧化槽的温度控制,此种方法节省能量,夏天需满负载开启冰水机,冬天视情况半开启冰水机。

l 其三,直接混流式:专设一组管理槽,此管理槽可实行药剂添加、加热及冷却等功能。每组氧化槽均通过循环溢流到对应管理槽。通过冰水机(或加热管)时,管理槽温度控制在18℃—22℃之间。此种方法优点:几种氧化槽窜通温度保证一致性。

根据药水成份,加热设计有电加热及蒸汽加热两种。

电加热管,我司均采用品质信赖之品牌。石英管保用半年。不锈钢及TEFLON加热管保用一年,温度均设计在3小时内加热到工艺温度。

蒸汽加热分进气系统及回水系统两种。

l温度控制表头为OMRON品牌。

l温度探头为PT-100,直型式TEFLON感温棒,灵敏度高,耐酸碱

强,使用性命强。

l温度也可以通过温度模块实行PLC监控。

l液位开关分两种:一种三叉感应式,一种为浮球磁性液位元开关(为

美国Madison品牌)。

【管路系统】

1.本设备之所有管路经过缜密之考虑,不但配合使用者操作方便,亦提供管件在使用及维修上之简易与效率,详细见管路设计图。

2.进水管可分为自来水、纯水及其它药品输送管,在操作一侧,排水管在周边另一侧,操作时一目了然。

3.排水管根据需要实行分类排放,以配合污染防治及资源回收之原则。

4.所有管件根据药性及温度分类如下:

4.1南亚PVC管(10Kg/cm2)

4.2南亚PP管

4.3不锈钢SUS04及SS316L无缝钢管

【控制系统】

1.主电控箱为双门定做形式,尺寸为W600*L1800*H1800mm,材质SS41,厚度2mm,门板CNC自动鉆孔并加强,表面烤电脑白油漆。

2.电控箱控制分吊车及摇摆控制、周边部份设备控制,电控箱内装有冷却风扇,及时排气散热,顶部设有自动开关LED热光灯,方便查看检查箱内之器件。(建议电控箱设计在恒温室)

3.吊车控制

3.1 PLC采用日本OMRON(C200H系列),机型小巧而且功能强大,指令丰富,品质可靠。

3.2变频器为日本三菱品牌。

3.3接触器为士林或施耐德品牌。

3.4中间及时间继电器为OMRON品牌。

3.5人机接口采用Pro-face品牌或同等级品牌。

3.6天车可选择一次运转、连续和手动三种模式下进行运行。

以上品牌我司均从一级代理商中取货,品质保障,安全性高。

4.周边设备控制

4.1接触器士林或施耐德品牌。

4.2继电器为OMRON品牌。

4.3开关及指示灯为台湾天得品牌。

4.4电箱面板上或人机接口上清楚显示每个处理槽,各种工件状态和参数。比如:泵浦开关、加热冷却开关、温度显示等

5.配线标准

5.1我司配备的电箱线路整齐,每根线两头对应编写号码。

5.2每个接触点固定牢固,不会松动。

5.3电线采用国标电缆线,线径足够。

5.4线路及电器分布合理,不会相互干扰。

5.5布线完毕后,未通电逐项检查,OK后方才通电测试。

6.整流器控制

整流器控制分动力控制部份和信号控制部份,整流器可通过PLC及DMS自动控制。

7.开放式程式(软体)

7.1氧化线天车控制程式均为智慧全开放式程式,流程及工作时间操作现场主管输入口令后,可根据生产需求及环境变化实行自动修改。

7.2也可多种料号进行混料生产,无需专业编程工程师绘制梯形图,再输入DM代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8.DMS数据监控系统(选购项目)

8.1电脑监控系统可监控生产线天车的工作状态。可对电镀工艺参数进行监控及修改,包括整流器电流设定记录,槽内工作温度设定记录(自动添加设定记录),并且对每槽的处理时间进行监控,高低水位异常警报。

8.2电脑收集、显示记录保存相关的操作工艺参数及资料,以生产报表的形式打印出来,以便管理者很好地掌握设备的生产状况。

8.3设备发生故障时,警报装置会发生警报声,并以相应的故障代码显示出来,作业人员根据代码说明及时排除故障,电脑也将此记录其发生时间及修复时间,并可打印或做成报表。

8.4 DMS系统设置进入操作许可权限,操作人员凭口令进入后,方可修改

参数。

8.5可Internet连线实行远程监控生产一切数据,亦方便整个企业管理。

【未包含项目】

1.一次测水源之配管(配至机台旁)

2.一次测电源之配电(配至机台主电箱内总开关,周边大电器分电盘)

3.配槽试作之原物料及药品。

4.安装前现场之土木工程,排水沟设置,地面处理及搬运通道之准备。

5.安装试车期间使用之水电。

6.配槽试车之消耗品。

7.废水(及纯水)之处理设备

8.分析仪器。

9.空压机(锅炉)等配设。

10.过滤棉芯等耗材。

11.生产必备之前未提及之事项。

12. 业主要求包含的项目:水机、整流器、制冷机、氧化槽体中铅板、短接铜排、废气处理装置、挂具以及设备基础的施工。

http://canst.banzhu.com/article/canst-8-2389100.html

http://china.makepolo.com/proct-detail/100174167172.html

特别说明:以上部分参数及说明仅供参考,以双方沟通数据为准。

阅读全文

与染色摇摆机电脑工艺怎么设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笔记本电脑风扇在哪儿 浏览:658
笔记本电脑搜不到qcyt8 浏览:394
苹果手机准确的天气预报软件 浏览:671
14寸联想笔记本电脑报价 浏览:159
电脑开机启动但是不显示 浏览:34
vivo手机如何usb连接电脑传图片 浏览:262
如何将笔记本电脑eac关掉 浏览:347
中关村买笔记本电脑哪个好 浏览:506
苹果手机哪款软件可下载视频 浏览:611
电脑上的打印机连接不上 浏览:639
中国象棋手机软件 浏览:5
广告学专业的电脑配置 浏览:472
重装电脑对系统有影响吗 浏览:482
电脑插音响插什么色 浏览:968
电脑版的英雄联盟如何回城 浏览:726
方舟生存进化恐惧电脑配置 浏览:400
影音制作专用笔记本电脑 浏览:852
广联达土建算量建模电脑配置推荐 浏览:363
电脑安装工作软件提醒设置 浏览:882
电脑不用qq共享电脑屏幕 浏览: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