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学校机房都要安装哪些应用软件
一般来讲软件被划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管理软件、行业软件、安全防护软件、多媒体软件、游戏软件。其中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支撑软件。
学校机房需要的软件有:
一、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为计算机使用提供最基本的功能,可分为操作系统和支撑软件,其中操作系统是最基本的软件;系统软件是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独立的硬件,使得它们可以协调工作。系统软件使得计算机使用者和其他软件将计算机当作一个整体而不需要顾及到底层每个硬件是如何工作的。
1.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一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操作系统身负诸如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操作系统也提供一个让使用者与系统交互的操作接口。操作系统分为BeOS 、BSD 、DOS 、Linux 、Mac OS、OS/2 、QNX 、Unix、Windows等。
2. 支撑软件
是支撑各种软件的开发与维护的软件,又称为软件开发环境(IDE)。它主要包括环境数据库、各种接口软件和工具组。着名的软件开发环境有IBM公司的Web Sphere,微软公司的Studio.NET等。包括一系列基本的工具(比如编译器,数据库管理,存储器格式化,文件系统管理,用户身份验证,驱动管理,网络连接等方面的工具)。
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应用领域。而应用软件则相反,不同的应用软件根据用户和所服务的领域提供不同的功能。
应用软件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用途而被开发的软件。它可以是一个特定的程序,比如一个图像浏览器。也可以是一组功能联系紧密,可以互相协作的程序的集合,比如微软的Office软件。也可以是一个由众多独立程序组成的庞大的软件系统,比如数据库管理系统。
较常见的应用软件有:
行业管理软件 :如电脑行业管理软件开龙IT200 商软ERP等
文字处理软件 :如Office、 openoffice、 WPS、永中office等
信息管理软件 :如Assces数据库,mysql数据库
辅助设计软件 :如AutoCAD、Photoshop
媒体播放软件:如暴风影音、QQ影音、kmplayer、豪杰超级解霸、Windows Media Player、RealPlayer等
系统优化软件:如windows优化大师、超级兔子魔法设置
实时控制软件
教育与娱乐软件
图形图像软件 :coreldraw ,painter,GIMP(linux下),3DS MAX,MAYA,softimage|xsi,lightwave,cineme 4d,Houdini ,ADOBE公司的:Photoshop、Illustrator、Acrobat、Reader、Golive、Indesign、Creative Suite、Pagemaker、After Effects、Premiere、Font Folio、Adobe Framemaker、Flex、InCopy、Audition、SoundBooth、Captivate、Dreamweaver、Flash、Fireworks、LiveCycle Enterprise Suite (ES)
数学软件:Mathematica,Maple,Matlab,MathCad
统计软件:SAS,SPSS
后期合成软件 :after effects,combustion,digital fusion,shake,flame
杀毒软件 :如瑞星、金山毒霸、卡巴斯基、诺顿、麦克菲、nod32、江民等
通信协作软件:电子邮件软件,传真软件,群件软件,通信软件,远程控制软件
管理效率软件:个人信息管理软件,财务软件,ocr软件,文档软件,项目管理软件。
⑵ 学校机房电脑配置
我们学校(初中)的机房电脑配置:(09年8月刚更新,HP品牌机)
CPU:core2四核Q8400
内存:4GB
DDRIII
硬盘:320G
显卡:512M
⑶ 学校建机房需要哪些设备清单
我个人觉得,需要一批配置良好的电脑,最好是品牌机,便于后期的维护;还需要请专业的网络配置团队,设置校园网,最好可以同步到学校的外网。还有就是机房的布局要合理,按学院及专业类别选购不同配置的电脑,尽量做到合理分配。
⑷ 大学机房换电脑或者教室换,归哪个部门管呢
机房应该是归IT部门
⑸ 学校电脑机房配置新电脑,有什么主意和推荐
学校机房主要是用来计算机教学,对配置的要求不是很严苛,但寿命周期长,所以要选择质量可靠的机器。这方面可以考虑宏碁、戴尔这些品牌机,比如宏碁的Veriton E450。
⑹ 现在组建一个学校机房需要什么配置和设备
对硬件和牌子做一下介绍~ . 最好自己去写 别人给的单子不是很可靠. CPU,中央处理器,电脑的核心硬件,相当于人的大脑,数据基本都由他来处理 AMD 比较便宜 大多用户都用AMD的 性价比上完全没问题 目前好的几款50+和54+吧 个人比较推荐50+ 主频高 价格低 INTEL 如果你有钱 就买IN 好机子都是用IN的 目前7200实在很强悍 大概散的750左右 有钱可以考虑下 主板,就像人体的躯干,由他负责把各个硬件连接起来 IN可以买P35 P43这些 AMD可以考虑下770 集成就是790最好了 有钱的话 建议下 华硕1200以上的板子可以买 如果预算有限 技嘉 做的比较稳当 就是价钱还是有点高 MSI的也不错 大众化的 昂达 映泰 捷波这些一般都是网吧用的比较多 优点 耐用 好超频 家用 超磐手 富士康 都还不错 这里也就说下 七彩虹 昂达这些就算了 这里介绍下同德 比较昂达的主板都是同德做的 同德就是国产里最为强悍的 很多显卡啊 主板他们都插手 做工很差 也有不错的 但是建议不买同德货 选内存 金士顿 首选 如果你认识卖电脑的朋友 让他给你搞个真的 威刚 有两种万紫和红龙 红龙带个散热片 超频玩家用 一般用个万紫就成 目前主流都是800的 667的比800的还要贵 个人比较喜欢宇瞻和金邦 这里说一下 比较流行的 比如威刚红龙 宇瞻黑豹 金邦黑龙 都是比较牛B的 然后显卡~ 目前A卡的优势比较大 便宜的3850 五百左右 性能十分强悍 高端一点的3870 不建议买 4850价格马上也就下来了 还是等等买4850吧 N卡嘛 什么8600GT这些就别考虑了 这样都是压箱货 便宜一点的 MSI的有一款十分有性价比 9600GSO 做工差了点 性能绝对在这个价位上无敌的 高端一点的 就买A卡吧 N卡的9600GT和9800GT都不是很好 而且GTX260目前还真不如4870 GTX280又太贵 还是别考虑了 七彩虹 翔升等一些垃圾就别考虑了 A卡买迪兰 蓝宝 N卡买XFX MSI 最差也要买影驰 七彩虹千万别买 过保坏 硬盘的话 如果你不最求静音 日立是你首选 最便宜了 声音比你想象中可怕 希捷 硬盘我觉得最好的 可垂直记录 西部数据 一般 速度还可以 声音也不算大 容量上 目前都买320G了 就比250G贵几十块钱 500G的也很有性价比 32M的缓存 光存储的话~ 先锋 做光驱很正 LG也不错 读碟还成 明基 盗版碟的最佳朋友 索尼 样子真TMD好看 这些就随便了 反正都差不多 显示器的话 三星 这么多年都不倒 一定有他的非凡之处 明基 一般 我不喜欢这个牌子 飞利浦 价格比国内的高一点点 主要就是卖牌子了 样子还不好 优派 样子很独特 很好看 色彩上很突出 灰阶做的一般 价位上 19寸目前已经是最便宜的价格了 比如三星的T190 好看 绝对好看 就是有点贵 你要买AOC的也可以 首先要包点 AOC的色点和坏点率极高 电源 航嘉 还行了 一般都能上巅峰指 长城 一般的电源 一般的价格 总和起来 真还不错 TT 绝对的高电压 一般都是400W 超频玩家首选 个人比较喜欢 全汉 台达 海韵等 价格上有便宜的 有贵的 航嘉等电源都做的中规中距 都是靠广告 没意思 机箱也不是就不重要 别人都是机箱很重要怎么样的 我觉得 很重要 家用嘛 一般的就成了 买机子的时候 直接看那个好看 共振做的好一点就成 花个120左右就成 你说散热? 你身为一名DIY玩家 自己改下嘛 个人比较喜欢酷冷的仲裁者和航嘉的时光之门 键鼠 我在这里说了也没用 要什么型号人家就说没有 耗材这玩意 就是等着坏的 买太好 坏了你不心疼? 买个手感好 舒服的就成了 买个便宜的 不喜欢在换呗 高端一点的 MX518 IE3.0复刻版 我感觉都没意思 还拿着不舒服 音响 200元一下都是哄孩子玩的 随便买就成了 人家买漫步者 你就买三诺 这么才能发掘你的不同嘛 散热器 这点很重要 我说几个通用的吧 南海mini 这个价格有点高 是暴力扇 大概170左右 还有南海2S 价格便宜 也是170左右 要比X便宜一半 可以考虑的 比如低端一点的吧 超频三的青鸟 金蚂蚁 目前比较便宜 性价比不是很高 高一点的就是超频三的红海 大概75左右 OC 最后说一点 超频在最早的时候 是为了怕配置不够用才曾加主频的 现在超频 也就是看自己人品值了 看U和板雷不雷 目前比较好的 E7200和E8400都很强大 超频也就是为了跑分而已 自己YY下 不要为了超频买机子 那样很傻 自己买适合的机子吧 不要别人说哪个哪个好就买什么 很没意思 DIY的意思就是说 自己放手去做 刺鸟原创 复制可耻 自己说的东西 自己了解 .. 如果还有什么不清楚 来我们群里 22422258 就不要加我Q了 我Q满人了 我24小时都会在群里的
⑺ 学校机房50台电脑构建局域网需要那些设备
电脑配套的:电脑桌,电脑椅
布线需要:网线(根据你的机房大小距离来定长度,一般一个机房两箱线是需要的,400百米的),交换机柜(50台机器的1米的就可以了,更小的也行,只要能够放下交换机就好了,如果考虑扩展和散热的话就用大一点的),水晶头130个,夹线钳,这两个是做网线用的,加入有人做线的话就不需要考虑了。交换机,交换机的台数根据你所选的接口多少而定,如果是24口的就要3个,48口的一个再加一个12口或是24口的,总而言之就是能需要满足50台机器需求就行了,同时还要考虑扩展性,比如临时接入机器,交换机的集连,备用口等等。
上面是从硬件设施方法说了基本的一个电脑机房的配备,具体的东西要看你具体的要求,希望对你有帮助。
⑻ 学校电脑机房布置方案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为了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40平方m的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工业控制用计算机机房和微型计算机机房。
第1.0.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
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
第2.1.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
第2.1.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水源充足、电子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
二、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
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
四、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第2.1.3条 当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或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可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
第2.2.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应按计算机运行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一般宜由主机房、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第二类辅助房间、第三类辅助房间等组成。
第2.2.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外形尺寸布置确定。在计算机设备外形尺寸不完全掌握的情况下,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主机房面积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1.当计算机系统设备已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
A=K∑S (2.2.2-1)
式中A--计算机主机房使用面积(m2);
K--系数,取值为5~7;
S--计算机系统及辅助设备的投影面积(m2)。
2.当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尚未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
A=KN (2.2.2-1)
式中K--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4.5~5.5(m2v/台);
N--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总台数。
二、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面积的总和,宜等于或大于主机房面积的1.5倍。
三、上机准备室、外来用户工作室、硬件及软件人员办公室等可按每人3.5m2~4m2计算。
第三节 设备布置
第2.3.1条 计算机设备宜采用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主机区、存贮器区、数据输入区、数据输出区、通信区和监控制调度区等。具体划分可根据系统配置及管理而定。
第2.3.2条 需要经常监视或操作的设备布置应便利操作。
第2.3.3条 产生尘埃及废物的设备应远离对尘埃敏感的设备,并宜集中布置在靠近机房的回风口处。
第2.3.4条 主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两相对机柜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二、机柜侧面(或不用面)距墙不应小于0.5m,当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应小于1.2m;
三、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
第三章 环境条件
第一节 温、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
第3.1.1条 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内的温、湿度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的要求。
第3.1.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温、湿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应符合表3.1.2-1的规定。
表3.1.2-1 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
级 别 项 目 A 级 B 级
夏 季 冬 季 全 年
温 度 23 ±2 ℃ 20±2 18-28℃
相对湿度 45%-65% 40%-70%
温度变化率 <5℃\h 并不得结露 <10℃/h 并不得结露
二、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应符合表3.1.2-2的规定
表3.1.2-2 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
项 目 A 级 B 级
温 度 5-35℃ 5-35℃
相对湿度 40%-70% 20%-80%
温度变化率 <5℃/h并不得结露 <10℃/h并不得结露
第3.1.3条 开机时主机房的温、湿度应执行A级,基本工作间可根据设备要求按A、B两级执行,其它辅助房间应按工艺要求确定。
第3.1.4条 记录介质库的温、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常用记录介质库的温、湿度应与主机房相同;
二、其它记录介质库的要求应按表3.1.4采用。
表3.1.4 记录介质库的温、湿度
品 种 卡片 纸带 磁 带 磁 盘
长期保存已记录的 未记录的 已记录的 未记录的
温 度 5-40℃ 18-28℃ 0-40℃ 18-28℃ 0-40℃
相对湿度 30%-70% 40%-70% 20%-80% 20%-80%
磁场强度 <3,200A/m <4,000A/m <3,200A/m <4,000A/m
第3.1.5条 主机房内的空气含尘浓度,在表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
第二节 噪声、电磁干扰、振动及静电
第3.2.1条 主机房内的噪声,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应小于68dB(A)。
第3.2.2条 主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应大于126dB。
第3.2.3条 主机房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
第3.2.4条 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500mm/s2。
第3.2.5条 主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第3.2.6条 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
第四节 室内装饰
第4.4.1条 主机房室内装饰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墙壁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减少积灰面,并应避免眩光。如为抹灰时应符合高级抹灰的要求。
二、应铺设活动地板。活动地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要求。敷设高度应按实际需要确定,宜为200~350mm。
三、活动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装饰,可采用水泥砂浆抹灰。地面材料应平整、耐磨。当活动地板下的空间为静压箱时,四壁及地面均应选用不起尘、不易积灰、易于清洁的饰面材料。
四、吊顶宜选用不起尘的吸声材料,如吊顶以上及作为敷设管线用时,其四壁应抹灰,楼板底面应清理干净;当吊顶以上空间为静压箱时,则顶部和四壁均应抹灰,并刷不易脱落的涂料,其管道的饰面,亦应选用不起尘的材料。
第4.4.2条 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的室装饰应选用不起尘、易清洁的材料。墙壁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减少积灰面。装饰材料可根据需要采取防静电措施。地面材料应平整、耐磨、易除尘。
第4.4.3条 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的内门、观察窗、管线穿墙等的接缝处,均应采取密封措施。
第4.4.4第 电子计算机机房室内色调应淡雅柔和。
第4.4.5条 当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设有外窗时,宜采用双层金属密闭窗,并避免阳光的直射。当采用铝合金窗时,可采用单层密闭窗,但玻璃应为中空玻璃。
第4.4.6条 当主机房内设有用水设备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止给排水漫溢和渗漏的措施。
第五节 噪声及振动控制
第4.5.1条 主机房应远离噪声源。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消声和隔声措施。
第4.5.2条 主机房内不宜设置高噪声的空调设备。当必须设置时,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第4.5.3条 当第二类辅助房间内有强烈振动的设备时,设备及其通往主机房的管道,应采取隔振措施。
第五章 空气调节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5.1.1 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均应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第5.1.2条 当主机房和其它房间的空调参数不同时,宜分别设置空调系统。
第二节 热湿负荷计算
第5.2.1条 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计算。
第5.2.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
二、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
三、太阳辐射热;
四、人体散热、散湿;
五、照明装置散热;
六、新风负荷。
第三节 气流组织
第5.3.1条 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应根据设备对空调的要求、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密度、设备发热量以及房间温湿度、室内风速、防尘、消声等要求,并结合建筑条件综合考虑。
第5.3.2条 气流组织形式应按计算机系统的要求确定,当未提出明确要求时,可按表
表5.3.2 气流组织、风口及送风温差
气流组织 下送上回 上送上回(或侧回) 侧送侧回
送风口 1.带可调多叶阀的格栅风口2.条形风口(带有条形风口的活动地板) 3.孔板 1.散流器2.带扩散板风口3.孔板4.百叶风口5.格栅风口 1.百叶风口2.格栅风口
回风口 1.格栅风口2.百叶风口3.网板风口4.其它风口
送风温差 4-6℃送风温度应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4-6℃ 6-8℃
5.3.2选用。对设备布置密度大、设备发热量大的主机房宜采用活动地板下送上回方式。
第5.3.3条 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时,出口风速不应大于3m/s,送风气流不应直对工作人员。
第四节 系统设计
第5.4.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要求空调的房间宜集中布置;室内温、湿度要求相近的房间,宜相邻布置。
第5.4.2条 主机房不宜设采暖散热器。如设散热器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漏措施。
第5.4.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风管及其它管道的保温和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应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冷表面需作隔气保温处理。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方式时,楼板应采取保温措施。
第5.4.4条 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阈;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防火阈应既可手动又能自控。穿过防火墙、变形缝的风管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
该答案来自互联网。参考网页:http://www.qqread.com/net-manage/d289176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