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脑的色温调到多少合适,还有亮度,色调,对比度,饱和度调到多少合适请回答
这个东西没有标准的。
每个人的眼睛对光的感应不一样,色温的话亚洲人还是偏暖一些,就是比较淡黄那种颜色,欧洲人适应比较冷色,偏青色。
你可以到显示器或者显卡控制台调整,自己觉得舒服就可以了。
B. 电脑屏幕护眼设置
复工开始,网课不断,我们的眼睛又迎来了一波挑战!你是不是有的时候会因为长时间用眼看显示器而流泪不止(不是因为看电视剧感动哈),或者是长时间工作而眼部疲劳,你也明白一直用显示器伤眼可是不得不用!楼主去年就因为眼睛干涩流泪去医院一检查干眼症,用眼过度,结合我搜集的信息说说怎么设置显示器最大程度保护眼睛。
显示器为什么这么伤眼
首先来了解一下显示器为什么伤眼的问题,一般我们认为有两大因素造就了长期用眼的视觉疲劳。一个是屏闪,另外一个的就是蓝光。
这里的屏闪说的不是像CRT显示器那样画面的连续闪烁,主要说的是LED的调光方式。一般LED的调光方式分为PWM调光和非PWM调光。
PWM调光其实就是控制发光时常来控制亮度,比如你百分百亮度下是全亮的状态,那百分之五十亮度就是亮灭各占一半的时间,这样很多对光线比较敏感的人就会出现眼晕,疲惫的现象。
与之对应的就是非PWM调光,比如DC调光就是通过提高或降低屏幕面板电路功率的方式来改变屏幕的亮度,但是可能会出现低亮度下色彩不准确的问题。不过非PWM调光的确比PWM调光更护眼。
尽管闪屏让人感到疲惫,不过真正可怕的其实是蓝光!其实蓝光是自然界一直存在的光,也是太阳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白光光源中也必然存在。但是当前市场上很多LED产品是通过芯片发出蓝光,激发黄色的荧光粉,来调和成白光的,这也就使得白光产品蓝光光谱较其他的光源来得丰富。
一般显示器中LED发光源中的蓝光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蓝光是长最短、能量最强、最接近紫外线的高能短波蓝光,它对眼睛造成的伤害是永久性的。不过蓝光造成的伤害和用眼时长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是长期盯着屏幕造成的伤害还是非常小的。建议长期用电脑办公的人群最好还是带上防蓝光眼镜。
这里还要说一下,蓝光对儿童的视网膜伤害高于成人,所以看来小时候麻麻不让我玩电脑是对的!长时间上网课的同学们也要注意了!
从此禁用电子显示产品?莫慌!
抛开计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不看时长说伤眼也是危言耸听。我们平时用的灯泡也有闪烁,也有蓝光,只要不是很长一段时间盯着屏幕,就没有太过忧虑的必要。
我们可以在用眼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稍作放松,看看窗外的风景,或者闭眼几分钟,做眼睛保健操,就能有效缓解眼部的疲劳感了。
当然你还能选择市面上一些常见的防蓝光护眼显示器,比如明基BenQ的智慧爱眼系列显示器,独有的BI智慧调光功能,可以主动调节显示器的亮度,保持环境光与屏幕光一致,减少屏幕光刺眼的情况发生。
明基BL2480T显示器采用23.8英寸IPS屏幕,1080P分辨率,可视角度为178°/178°,显示器参考梦塞尔颜色系统,有红滤镜和绿滤镜两种模式选择,能够平衡色觉差异。
还有飞利浦显示器的Low Blue模式,并且使用了不闪屏技术,哪怕长时间使用也并不会造成眼睛干涩等症状。
市面上还有很多护眼的显示器产品,都能最大程度的保证你的眼部健康。
设置显示器色温
色温是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个计量单位。从理论上讲,色温是指绝对黑体从绝对零度(一273℃)开始加温后所呈现的颜色。黑体在受热后.逐渐由黑变红,转黄,发白,最后发出蓝色光。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就称为这一温度下的色温,计量单位为“K”(开尔文)、如果某一光源发出的光,与某一温度下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相同.即称为某K色温、如100 W灯泡发出光的颜色,与绝对黑体在2527K时的颜色相同,那么这只灯泡发出的光的色温就是:2527K+ 273K=2800K。
现在的显示器都具备色温调节功能,(也有的是给出一个色温范围,可以无级调节)可由用户自己选择色温值。中国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在8000K~9500k之间,所以电视台在节目的制作都以观众的色温为9300K去摄影的。但是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和我们有差异,以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温约6000K为制作的参考的,所以我们再看那些外来的片子时,就会发现5600K~6500K最适合观看。当然这种差异使我们也会因此觉得猛的看到欧美的电脑或者电视的屏幕时感觉色温偏红,偏暖,有些不大适应。大多数中国人都更习惯将显示器的色温保持在9300K,但也不是绝对的,应视个人自己对色温所展现的图像的颜色的喜好而定。我本人就设置在将色温设置在6500k,数字越高,场景越偏蓝,感觉比较“冷”,数字越小,场景越偏红、黄,感觉越“暖”。所以也被叫做冷色调和暖色调。
冷屏会产生大量蓝光,刺激眼睛:LED、电脑背景光人造光源中保留了大量的蓝光,这样使得人工光更白,更亮,有些特别白亮的光给人一直泛蓝的感觉,这就是蓝光比例过高引起的。各类电脑、电视机屏幕、节能灯等各种新型人造光源发出的可见光中都含有大量的不规则频率的短波蓝光。长期的蓝光照射视网膜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从而引起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科疾病。
C. 电脑显示器色温怎么调整
具体调整方法如下:
1,打开控制面板,然后找到“外观和个性”。
D. 显示器色温怎么调最好
台式显示器一般用按钮就可以调节色温,而笔记本电脑一般需要用自带显卡软件来调节色温,色温分几个级别,一般显示器都提供三挡色温,9300K、6500K、5500K.
1、首先我们在设置屏幕色温时要看周围环境。我们经常使用显示器的环境如果是偏亮的情况,我们就将色温设置成较高的指数。这样眼睛看起屏幕来会更舒服。如果是在较暗的环境中使用我们就将色温指数调低,这样屏幕的色彩不会和室内的光亮产生过大的反差而刺激双眼。
2、再次我们在设置色温的时候还要考虑使用屏幕人的个性,建议喜欢安静环境的人一般适合将色温设置在六千到九千五的范围内。性格外向的人一般适宜将色温设置在四千到五千六的范围内。
E. 电脑调节亮度
如果是台式电脑,采用上面的方法。如果是笔记本电脑,方法有二:一是安装了正确的驱动程序的话,键盘上有亮度调节的快捷键,按住“Fn"键后再按快捷键就可以调节亮度了。二是没有正确安装驱动程序,快捷键不起作用,那么:在桌面上右键点击——“个性化”——左侧边栏的“显示”——“调整亮度”。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吧。注:本人的笔记本是WIN7系统。XP系统与此类似,但名称可能不同,自己找找看。
如果你的电脑是笔记本电脑,一般可以通过笔记本键盘组合键实现调节,首先您要看一下键盘上的fn键和那两个亮度的标志,标志就像一个太阳,向上是将电脑屏幕调亮,向下则是将电脑屏幕调暗,一般的笔记本电脑的这两个标志均设计在F键上,大家仔细找找就可以找到,然后按住fn健,如果您要调得亮一些,再按向上的标志,如果您要调暗,就按住fn键再点按向下的标志。笔记本屏幕亮度调节按钮
台式电脑电脑屏幕亮度怎么调
现在我们使用的台式电脑大多采用液晶显示器,在液晶显示器的底部一般都有几个调节按钮,具体大家可以仔细看看,有一个主菜单按钮,进入找到亮度调节选项,调节亮度即可,非常的简单。液晶显示器亮度调节按钮
台式电脑液晶显示器的现实效果包括亮度、对比度、色温、分辨率、几何参数这些基本的参数的调整。
亮度——亮度合适最好
对于液晶显示器亮度的设置,很多时候需要根据使用者喜好的不同,以及周围环境的不同具体而定。例如有些人习惯于屏幕亮度低一些,这样眼睛不会被晃的不舒服,而有些人则喜欢亮一些,以获得更出色的画面表现。因此对于亮度的设置,您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来设定。
而周围环境对于显示器的亮度的影响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可能每个人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在深夜,关掉房间里的灯再去看显示器的屏幕,会发现屏幕非常刺眼,这时必须要通过降低亮度去让显示器变得“柔和”一些。而这也就是环境对于显示器亮度的影响了。在黑暗的环境下,你需要降低屏幕亮度,而在明亮的环境中(例如室外)也就需要适当地提升屏幕亮度,以保证获得更清晰的视觉效果。
对比度——最容易犯错误的指标
高对比度可以让画面看上去细节更清晰,更有层次感。但对比度的设置也是最容易让人“误入歧途”的一个指标了,因为大多数人都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对比度设置应该越高越好,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因为当你过度提升了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会导致画面明亮部分细节的丢失与偏色,而对比度越高,这种情况也就越严重。
其中的原因在于提升对比度的时候也同时提升了亮度,但现在的液晶显示器对于亮度/对比度的均衡性的控制并不到位,也就导致了上述情况的发生。因此对于对比度的设置,也需要适可而止。
那如何将对比度调制最大状态,并且保证画面没有细节的丢失呢?简单的方法是通过目测图片去判断,找一副你熟悉的图片(明亮一些的),此时去提升显示器的对比度,当画面明亮部分的细节开始隐约不见的时候,此时就不应该再继续提升对比度指标了。
色温——与生活环境相关
一般显示器都会有几种预制的色温可供选择,常见的包括5400K、6500K、9300K。前面的数字越大,表明色温越高,画面也就越偏于冷色调;相反,数字越小,色温越低,画面也就越偏于暖色调。
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更习惯将色温设置为9300K。这是因为中国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在8000K~9500k之间,将显示器的色温设定在9300K,屏幕所展现出的画面也就更接近于我们真实的生活。
但是色温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指标,当我们观看欧美的大片时,会发现画面可能会偏红、偏暖,如果将色温更改为5000或6500K就会好一些了,这是因为欧美地区的平均色温要低于我们习惯的色温,而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摄像机的色温又会设定在较低的水平上,因此造成了我们的不适应。而去更改显示器的色温就会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台显示器都要提供不同的色温选项了。
分辨率——标准分辨率才清晰
分辨率还需要多言吗?也许您认为这太过小儿科了,但当笔者来到一位朋友的家中时,发现她的17英寸液晶显示器还工作在1024×768的分辨率下,这时我才想到那些对电脑、对显示器并不熟悉的用户,一些最基础的概念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在这里我们有必要重申一下各尺寸液晶显示器的标准分辨率:
•15英寸:1024×768
•17英寸:1280×1024
•19英寸:1280×1024
•20英寸:1600×1200
•20英寸宽屏:1680×1050
•23英寸宽屏:1920×1200
几何参数篇——不让字符出现虚影
虽然液晶显示器号称无几何失真,但这里说的只是它可以将线条横平竖直的表现出来。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液晶显示器的时钟与相位可能会输出不同步,因此也就会带来字符出现虚影、画面闪烁、水波纹的问题。
这一问题只会出现在采用模拟(D-Sub)接口的显示器上,由于模拟信号在模/数转换的过程中会产生信号衰减,最终导致了字符的虚影。而数字 (DVI)接口由于全数字化的传输方式,有效避免了信号衰减的问题,可以更有效的保证画面传输的问题,而这也正是我们大力推行DVI接口的一个重要原因。
按下“AUTO”键,就可以完成显示器几何参数的校正
如何去判断显示器是否出现虚影了呢?其实也很简单,你可以仔细观察显示器在文本状态下的画面,如果文字的比划发虚,不够清晰锐利,那么就可以断定症状的存在了。而这时你只需要通过OSD菜单上的“AUTO”键去重新校正几何参数即可。
关于液晶显示器的其他问题,液晶显示在颜色和分辨率上设置起来不同的品牌和材质的效果也不一样,具体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使用感觉来判断。
F. 电脑屏幕的色温,9300k对眼睛好,还是6500k对眼睛好
显示器的色温主要根据不同人的情况而定,中国人通常选择6500K这个值较为适应。 色温(ColorTemperature)是高档显示器一个性能指标。我们知道,光源发光时会产生一组光谱,用一个纯黑体产生出同样的光谱时所需要达到的某一温度,这个温度就是该光源的色温。15英寸以上数控显示器肯定带有色温调节功能,通过该功能(一般有9300K、6500K、5000K三个选择)可以使显示器的色彩能够满足高标准工作要求。 中国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在8000K~9500K之间,电视台在节目的制作都以观众的色温为9300K去摄影的。欧美平时色温,以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温约6000K为制作的参考的,所以我们再看那些外来的片子时,就会发现5600K~6500K最适合观看。因此,我们会觉得猛的看到欧美的电脑或者电视的屏幕时感觉色温偏红,偏暖。就是色温黑眼睛的人看9300K是白色的,但是蓝眼睛的人看了就是偏蓝6500K蓝眼睛的人看了是白色 咱们中国人看了就是偏黄。
G. 手提电脑亮度怎么调
手提电脑亮度怎么调?显示器上有菜单键,你按auto会自动调节。按menu可选自己调节菜单,亮度般调在50·~60%左右即可,这样不伤眼,显示器可延长灯管的寿命。
液晶显示器的现实效果包括亮度、对比度、色温、分辨率、几何参数这些基本的参数的调整。
亮度——亮度合适最好
对于液晶显示器亮度的设置,很多时候需要根据使用者喜好的不同,以及周围环境的不同具体而定。例如有些人习惯于屏幕亮度低一些,这样眼睛不会被晃的不舒服,而有些人则喜欢亮一些,以获得更出色的画面表现。因此对于亮度的设置,您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来设定。
而周围环境对于显示器的亮度的影响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可能每个人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在深夜,关掉房间里的灯再去看显示器的屏幕,会发现屏幕非常刺眼,这时必须要通过降低亮度去让显示器变得“柔和”一些。而这也就是环境对于显示器亮度的影响了。在黑暗的环境下,你需要降低屏幕亮度,而在明亮的环境中(例如室外)也就需要适当地提升屏幕亮度,以保证获得更清晰的视觉效果。
对比度——最容易犯错误的指标
高对比度可以让画面看上去细节更清晰,更有层次感。但对比度的设置也是最容易让人“误入歧途”的一个指标了,因为大多数人都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对比度设置应该越高越好,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因为当你过度提升了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会导致画面明亮部分细节的丢失与偏色,而对比度越高,这种情况也就越严重。
其中的原因在于提升对比度的时候也同时提升了亮度,但现在的液晶显示器对于亮度/对比度的均衡性的控制并不到位,也就导致了上述情况的发生。因此对于对比度的设置,也需要适可而止。
那如何将对比度调制最大状态,并且保证画面没有细节的丢失呢?简单的方法是通过目测图片去判断,找一副你熟悉的图片(明亮一些的),此时去提升显示器的对比度,当画面明亮部分的细节开始隐约不见的时候,此时就不应该再继续提升对比度指标了。
色温——与生活环境相关
一般显示器都会有几种预制的色温可供选择,常见的包括5400K、6500K、9300K。前面的数字越大,表明色温越高,画面也就越偏于冷色调;相反,数字越小,色温越低,画面也就越偏于暖色调。
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更习惯将色温设置为9300K。这是因为中国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在8000K~9500k之间,将显示器的色温设定在9300K,屏幕所展现出的画面也就更接近于我们真实的生活。
但是色温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指标,当我们观看欧美的大片时,会发现画面可能会偏红、偏暖,如果将色温更改为5000或6500K就会好一些了,这是因为欧美地区的平均色温要低于我们习惯的色温,而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摄像机的色温又会设定在较低的水平上,因此造成了我们的不适应。而去更改显示器的色温就会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台显示器都要提供不同的色温选项了。
分辨率——标准分辨率才清晰
分辨率还需要多言吗?也许您认为这太过小儿科了,但当笔者来到一位朋友的家中时,发现她的17英寸液晶显示器还工作在1024×768的分辨率下,这时我才想到那些对电脑、对显示器并不熟悉的用户,一些最基础的概念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在这里我们有必要重申一下各尺寸液晶显示器的标准分辨率:
15英寸:1024×768
17英寸:1280×1024
19英寸:1280×1024
20英寸:1600×1200
20英寸宽屏:1680×1050
23英寸宽屏:1920×1200
几何参数篇——不让字符出现虚影
虽然液晶显示器号称无几何失真,但这里说的只是它可以将线条横平竖直的表现出来。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液晶显示器的时钟与相位可能会输出不同步,因此也就会带来字符出现虚影、画面闪烁、水波纹的问题。
这一问题只会出现在采用模拟(D-Sub)接口的显示器上,由于模拟信号在模/数转换的过程中会产生信号衰减,最终导致了字符的虚影。而数字(DVI)接口由于全数字化的传输方式,有效避免了信号衰减的问题,可以更有效的保证画面传输的问题,而这也正是我们大力推行DVI接口的一个重要原因。
按下“AUTO”键,就可以完成显示器几何参数的校正
如何去判断显示器是否出现虚影了呢?其实也很简单,你可以仔细观察显示器在文本状态下的画面,如果文字的比划发虚,不够清晰锐利,那么就可以断定症状的存在了。而这时你只需要通过OSD菜单上的“AUTO”键去重新校正几何参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