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处理器。
CPU的作用是从存储器或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取出指令,放入指令寄存器,并对指令译码。它把指令分解成一系列的微操作,然后发出各种控制命令,执行微操作系列,从而完成一条指令的执行。
2、电脑机箱主板。
主板在整个微机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可以说,主板的类型和档次决定着整个微机系统的类型和档次。主板的性能影响着整个微机系统的性能。
3、显示器。
通常也被称为监视器。显示器是属于电脑的I/O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它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
4、内存条。
内存条是电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CPU可通过数据总线对内存寻址。历史上的电脑主板上有主内存,内存条是主内存的扩展。
5、显卡。
它主要负责把主机向显示器发出的显示信号转化为一般电信号,使得显示器能明白PC 机在让它干什么。显示卡上也有存储器,叫做"显示内存",它的多少将直接影响显示器的显示效果,比如清晰程度和色彩丰富程度等等。
⑵ 自己买配件配电脑需要哪些
需要配件如下:
主要配件:
一:主板。
二:cpu。
三:机械硬盘或者固态硬盘,现在生产的电脑很多都会配置固态硬盘。
四:显卡。
五:内存条,内存容量越大越好,价格相对较高。
六:显示器。
七:机箱和键盘鼠标。
次要配件:耳机,音响,鼠标垫,键盘保护垫,工作需要也可配置可移动硬盘。
买笔记本电脑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屏幕。游戏本建议15.6英寸,而轻薄本建议13.3-14英寸,通常都是这个标准,尽量选择IPS面板。对于设计,对色彩要求较高的人群,需要注重屏幕色域参数。对于电竞玩家,还可以考虑高刷新率的屏幕,例如120Hz、144Hz高刷新率,会给您带来更流畅的画面体验。
2、CPU。CPU对于电脑来说,十分重要,它决定了一台电脑的运算速度,甚至可以直接评判一台电脑的性能,CPU越好速度越快。笔记本CPU通常是无法更换的,所以在笔记本预算范围内,尽可能选好一些的,不像内存、硬盘是后期可以更换的,或者增加。
3、显卡对于游戏需求来说,显卡十分重要,有些人说玩游戏很卡,画面不流畅,FPS值低,这都是显卡性能不能满足的原因,显卡这种需要按需选择,根据您玩的游戏来决定选择什么档次的显卡,如果平时玩玩绝地求生、单机游戏,建议考虑游戏本,不但性能强劲,散热更好一些,建议主流级独显或者以上独显。
4、硬盘。硬盘分机械和固态硬盘,建议首选固态硬盘的笔记本,读写速度快,使得软件、系统拥有更好的流畅性,开机速度快,提升载入时间,看下是否有机械硬盘扩展位,方便后期增加机械硬盘扩展存储容量,以免后期出现容量不够用的情况。
5、内存。内存方面,目前内存一般是4G、8G、16G比较常见,现阶段建议8G内存起步,如果平时简单办公、打打字、娱乐影音、上网冲浪、学习等用途,4G-8G内存足够了,尽量8G内存。而游戏、平面设计,个人建议8G-16G内存,不过内存可以后期增加的,不用担心。
⑷ 女生刚买了电脑需要买什么配件
组成部分:
1.机箱(主机的外壳,用于固定各个硬件)
2.电源(主机供电系统,用于给主机供电稳压)
3.主板(连接主机内各个硬件的躯体)
4.cpu(主机的大脑,负责数据运算处理)
5.内存(暂时存储电脑正在调用数据)
6.硬盘(主机的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数据资料)
7.声卡(处理计算机的音频信号,有主板集成和独立声卡)
8.显卡(处理计算机的视频信号,有核心显卡(集成)及独立显卡)
9.网卡(处理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网络信号,常见个人主机都是集成网卡,多数服务器是独立网卡)
10.光驱(光驱用于读写光盘数据)
12.散热器(主机内用于对高温部件进行散热的设备)
(4)购买电脑需要买哪些扩展阅读
个人电脑
1、台式机
也叫桌面机,是一种独立相分离的计算机,完完全全跟其它部件无联系,相对于笔记本和上网本体积较大,主机、显示器等设备一般都是相对独立的,一般需要放置在电脑桌或者专门的工作台上。因此命名为台式机。为非常流行的微型计算机,多数人家里和公司用的机器都是台式机。台式机的性能相对较笔记本电脑要强。
2、电脑一体机
电脑一体机,是由一台显示器、一个电脑键盘和一个鼠标组成的电脑。它的芯片、主板与显示器集成在一起,显示器就是一台电脑,因此只要将键盘和鼠标连接到显示器上,机器就能使用。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电脑一体机的键盘、鼠标与显示器可实现无线链接,机器只有一根电源线。这就解决了一直为人诟病的台式机线缆多而杂的问题。有的电脑一体机还具有电视接收、AV功能,也整合专用软件,可用于特定行业专用机。
3、笔记本电脑
也称手提电脑或膝上型电脑,是一种小型、可携带的个人电脑,通常重1-3公斤。笔记本电脑除了键盘外,还提供了触控板或触控点,提供了更好的定位和输入功能。
⑸ 买电脑要通过哪些方面选购
当你在购买电脑电源时,要按照以下参数来进行选购了:
一、电源的重量
通过重量往往能观察出电源是否符合规格,一般来说:好的电源外壳一般都使用优质钢材,材质好、质厚,所以较重的电源,材质都较好。电源内部的零件,比如变压器、散热片等,同样重的比较好。好电源使用的散热片应为铝制甚至铜制的散热片,而且体积越大散热效果越好。一般散热片都做成梳状,齿都深、分得越开、厚度越大,散热效果越好。基本上,我们很难在不拆开电源的情况下看清散热片,所以直观的办法就是从重量上去判断了。好的电源,一般会增加一些元件,以提高安全系数,所以重量自然会有所增加。劣质电源则会省掉一些电容和线圈,重量就比较轻。
二、电源的变压器
电源的关键部位是变压器,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看变压器的大小。一般变压器的位置是在两片散热片当中,根据常理判断,250W电源的变压器线圈内径不应小于28MM,300W的电源不得小于33MM,可以用一根直尺在外部测量其长度,就可以知道其用料实不实在。电流经过变压器之后,通过整流输出线圈输出。在电流输出端,可以看到整流输出线圈,多半厂商使用代号为10262和130626两种,250W电源的整流输出线圈不应低于10262的整流输出线圈。300W的电源的整流输出线圈不应低于130626的整流输出线圈。在电源中直立电容的旁边,会有一个黑色的桥式整流器,有的则是使用4个二级管代替。就稳定性而言,桥式整流器的电源的稳定性。
三、电源的风扇
风扇在电源工作过程中,对于配置的散热起着重要的作用。散执片只是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如果热空气不能及时排散,散热效果必将大打折扣。风扇的安排对散热能力起决定作用。传统ATX2.01版本以上的PC电源的风扇都是采用向外抽风方式散热,这样可以保证电源内的热量能及时排出,避免热量在电源及机箱内积聚,也可以避免在工作时外部灰尘由电源进入机箱。一般的PC电源会用的风扇有两种规格:油封轴承(Sleeve Bearing)和滚珠轴承(Ball Bearing),前者比较安静,但后者的寿命较长,当然若是使用磁悬浮风扇就更棒了! 字串6
此外,有的优质电源会采用双风扇设计,比如在进风口加装了一台8公分风扇,使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不过采用双风扇设计,有一个缺点:就是会使电源内部受热量加大、带来噪音。对此有的厂商会采用高灵敏度温控低音风扇,风扇所带热敏二极管可根据机箱和电源内的不同温度来调节风扇的转速,二是加大进风口的进风,使电源入口风扇与出口风扇以不同速度运转,保证电源内部自身产生的热空气和由机箱内抽入的热空气都及时排出,而且,风扇在单位时间内能带动的空气流量对散热效果有直接关系,没有专门仪器这一点很难考量,所以一般都把问题简单为风扇的`转速,进而变为功率并换算为电流。一般说,额定电流成为选购的重要指标,在相同的电压下,电流越大风扇功率越高,风力越强,这也是我们的选购时唯一的判断标准。以一般电源使用的8厘米12V直流风扇为例,其额定电流一般在0.12~0.18A之间。 字串6
四、电源的安全规格
PC电源在使用时,有可能被接错或短路,另外电源自身也有可能出现故障导致输出电压不正常,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或减少严重的后果,电源要能够停止工作,这就是电源的保护功能。因此,在电源的设计制造中,安全规格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电源的保护有两个方面,一是防止烧毁其他配件,另外要保护自身不受损坏。
电源对外部的保护主要是过压和欠压保护,也就是说当电源的输出电压偏高或偏低到不正常时,电源就要停止工作。这对整机非常重要,因为所有昂贵的部件,比如CPU、硬盘等都是比较脆弱的,很容易由于过高的电压而烧坏。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对电源的每路输出电压监控。电源设计师的办法是通过采样电路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采样回来的信号通过一个比较器后接到控制部分。一旦输出电压异常,采样信号即时反映出来,通知控制部分关机。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主板、CPU、内存、硬盘、光驱等贵重部件。电源是否具备快速的过压保护对于整机来说非常重要。为了防止电流过大造成烧毁,电源都设置有保险丝。
保险丝的主要工作,就是当电流突然过大时,保险丝先行烧毁,只要更换保险丝就能继续使用该电源,所以保险丝的安置方式非常重要,必需设计成可更换式,现在有一些厂家为了节约成本,将保险丝直接焊在电源的PCB(印刷电路板)上,保险丝一旦烧毁,整颗电源就一起报废。
好的电源多采用防火材质的PCB,消费者在购买电源时,可以透过散热孔仔细找一下这个电源的PCB是否使用防火材质。一般使用编号94V0的防火材质,可以耐105度的高温。至于采用94V1的防火材质,可以忍耐的温度就更高了。另外在电源每个零件外面必需加上热收缩膜进行保护,防止电子零件因为水分或是灰尘造成短路。如果没有,很容易出现故障。
有些名牌厂家为了确保不发生过压的现象,采用两组独立的过压保护电路,甚至有的为采用三重过压保护。
五、电源的线材和散热孔
电源所使用的线材粗细,与它的耐用度有很大的关系。较细的线材,长时间使用,常常会因过热而烧毁。另外电源外壳上面或多或少都有散热孔,电源在工作的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升高,除了通过电源内附的风扇散热外,散热孔也是加大空气对流的重要设施。原则上电源的散热孔面积要越大越好,但是要注意散热孔的位置,位置放对才能使电源内部的热气及早排出。 字串4
六、电源的吸风口、出风口的设计
电源的外壳上有许多孔隙,机箱内的热空气就是从这些孔隙进入电源从而排到外面。一般电源的进气部分在输出线侧,这种设计的电源一般可以直接吸入5寸驱动器附近的热空气,但机箱的内部结构决定了能否顺利吸入机箱内板卡产生的热空气。此外这种设计的另一个问题是进气孔到排风扇之间正好是电源的内线圈、电容密布的部分气流会受到很大的阻碍,进而从根本上影响了电源吸排机箱内热空气的能力。但这种设计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从外部吸入的空气会直接流经散热片,可以提高散热片的散热效果。对于以上问题,一些厂商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做了改进,在电源的底部增开了栅孔,且面积很大。通过栅孔可以直接吸入板卡产生的热空气,完全不受机箱结构的限制,其吸气能力明显汇款单增强。另个,这种设计的电源的内部风道也很流畅,从进气的栅孔到排风扇的空间完全敞开。
出风口的设计对空气流量有很大影响。一般电源的出风口的栅条较宽,对空气的流动带来较大的阻碍,而有的电源则采用稀疏的钢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小了对空气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