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脑主板参数修改
BIOS是英文"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中文名称就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实,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内主板上一个ROM芯片上的程序,重做windows系统时会经常用到这个界面。
注意事项
以上为BIOS的进入和界面全部功能
‘贰’ 计算机硬件参数有哪些
计算机硬件,是由许多不同功能模块化的部件组合而成的,并在软件的配合下完成输入、处理、储存、和输出等4个操作步骤。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计算机硬件参数的知识,欢迎阅读。
CPU
CPU 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由于只是入门知识篇过于详细的就不多说了。CPU的核心多少不是决定性能主要因素,不要以为核心越多CPU的性能就强,CPU不同的架构也不是可比的。
主要决定CPU运算能力指标是:主频(也就是时钟频率)、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倍频 (详情见大一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还有一个睿频单位也是GHz 睿频也是和超频差不多简单点说就是能在短时间内让cpu 的主频提升,如果睿频是3.9GHz 4核心的处理器那么它不会整个4核都会提升到3.9GHz 它只是能提升一二个核心。当然还有很多指标由于简说就不在一一细说了。
CPU目前有两大公司 Intel和AMD 先说Intel的吧Intel cup常见的有酷睿(core)奔腾(Pentium)赛扬(Celeron)至强(Xeon)[主要应用于服务器] 等系列的。酷睿(core)有I3 I5 I7系列如I7 6700 就是I7 系列 的6是几代处理器,像这款I7 6700 就是6代 而I5 4690 就是I5系列的4代处理器(这里说一下处理器不6700K同代数它的架构就会不一样,比如现在最新的7代是skylake 而6代是kabylake 架构各更新处理器的性能也会提升)后三位数就可以看那款CPU更厉害了。如I5 4690 与I5 4590 690>590所以I5 4690比I5 4590 厉害一丢丢 I5 4690 主频3.5GHz最大睿频3.9GHz I5 4590 主频3.3GHz最大睿频3.7GHz。性能高一丢丢当然价格也会高一丢丢。I7 6700K 中的后缀K 就是指该处理器可以进行超频,超频又分为超外频和超倍频。后缀除了K还有M标准电压、U低压节能、H 是BGA封装不可拆卸(焊接在主板上,也是标准电压,主要常见于笔记本电脑)Q 四核、X极致是最高定位的CPU也可以进行超频、Y超低电压。如果架构相同那么I7>I5>I3 I7一般是4核八线程I5一般是4核4线程I3一般是2核4线程 。通俗的说核心好比一间房屋和卫生间,超线程就是在屋里隔一款板子分成2间房屋,但是只有一个卫生间。原本一个核心只能单独运算,超线程之后就可以双重运算,但是一些核心的运算只能单独进行,就像卫生间,不能2个人一起上。由于AMD处理器这几年一直被Intel处理器打压,这里就只说目前常见的酷睿系列了。不过现在AMD的Ryzen架构处理器开始出现,锐龙AMD Ryzen能否翻身,我们拭目以待。
显卡
如果你要玩一些大型的游戏或者是用一些软件做设计的软件像ps pr等那么独立显卡是少不了的。
显卡又称显示适配器,是计算机最基本配置、最重要的配件之一。显卡作为电脑主机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电脑进行数模信号转换的设备,承担输出显示图形的任务。显卡的性能决定因素与CPU比较相似的并不是某一项参数高就决定了性能。显卡的性能决定主要由显存类型、显存容量、位宽、架构、流处理单元、频率等。在这主要说命名规则识别显卡的定位。
显卡:显卡又有两家大公司分别是NVIDIA和AMD 当然一些CPU也配备有核显。
NVIDIA显卡的命名规则前缀GTX> GTS>GT>GF。如gtx960 就是高端系列9代表9系显卡60代表档次,后二位越高越好。如gtx980>gtx960 。而10系显卡的gtx1050约等于gtx960
gtx1050ti 约等于gtx965。
AMD显卡命名规则:前缀 RX>R9>R7 >R5>R3。 如R9 390X R9 高端 3:三代 90代表档次和NVIDIA的后二位一样都是越大越好 X表示完整核心。如果是X2则代表双核心,当然性能也会更加强大。还有就是HD系列 像HD 7850 7代表第七代 8代表档次 50代表完整核心。大家在够买显卡的时候会看“微星gtx1060或者 铭瑄 gtx 1060又或者蓝宝石rx 470”之类的会有疑问,gtx的不是NVIDIA的吗?还有rx 不是是AMD的吗?怎么都是其他的了?其实这些都是一些大厂用NVIDIA或AMD主芯进行生产的显卡。如果你还是不算了解下面附上显卡天梯图(显卡天梯图来自第三方是依个人评测做出,可能会含有个人主观因素实际性能可能略微不同)
主板
主板:主板主要看芯片组,芯片组不同支持的接口也可能不同或者没有具备一些能力,比如H110芯片组就不能超频,而Z270就支持超频。每块主板的芯片组都是有个CPU厂商提供其他由第三方厂家加工。Intel的目前主流芯片组有H81 H61 B85 H110 B150 B250 Z270 等。AMD的的又是A68 A78 A88X 970 等。芯片组不同CPU插槽数也不一定一样。例 H110是LGA1151(LGA是一种CPU的封装方式1151是CPU的触点数(针数))插槽而B85又是LGA1150。下图就是CPU的触点。
硬盘:硬盘分为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的读取和写入的速度非常快,简单说固态硬盘直接秒杀机械硬盘。速度快价格当然贵,由于贵所以就有了固态+机械的双盘组合。固态用来装系统和一些常用软件,系统和常用软件就会非常的流畅。机械硬盘用于储存资料。当然如果你是大款直接买大容量固态。机械硬盘有黑盘、蓝盘、紫盘,黑盘最好也最贵,如果你是双硬盘有固态的话用蓝盘就可以。固态硬盘分为SATA、MSATA、M.2(NGFF)、PCI-E等接口,SATA又分为SATA2.0、SATA3.0,MSATA也是一样分为SATA2.0、SATA3.0。MSATA2.0、SATA2.0理论最高速度 300M/S、 MSATA3.0、SATA3.0 理论最高速度500M/S。而M.2(NGFF)接口的分为走SATA通道和走PECI-E通道的,注意这里说的是通道不是接口,走SATA通道的是AHCI协议,走PCI-E通道的是NVME协议(不一定支持该协议) 支持NVME协议的固态最高读取到几GB。PCI-E接口会占用显卡接口所以在此不多说。支持nvme协议的固态硬盘速率最快其次SATA通道才到SATA接口。(下图是建兴T10固态硬盘,采用MLC颗粒,主控是群联Phison PS5007-11)
内存
内存:内存主要看容量、频率当然还看该内存是DDR几的。目前内存有DDR、DDR2、DDR3、DDR4最新的当然就是DDR4 了不同的版本插槽也不同。原本你的主板是插DDR3的内存,你去买DDR4的那就插不上了。内存的容量与频率当然是越高越好,但是如果你想装2400MHz的内存那你装上了也不一定能用,这要主板的芯片组是否支持。如果你的CPU性能比较差你去买个很大的内存也没多大用处,该卡它还是一样卡。
计算机硬件故障处理
1. 硬件维护
通常一台个人计算机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如下部件:主板、CPU、内存、硬盘、显示器、显卡、鼠标和键盘等。
1.1 日常维护。
计算机主板的日常维护主要应该做到:防尘和防潮,CPU、内存条、显示卡等重要部件都是插在主机板上,如果灰尘过多,则有可能导致主板与各部件之间接触不良,产生许多未知故障;如果环境太潮湿,主板很容易变形而产生接触不良等故障,从而影响使用。
1.2 CPU的日常维护。
CPU作为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对计算机性能影响极大,要想延长CPU的使用寿命,保证计算机正常工作,首先要保证CPU工作在正常的频率下,CPU的散热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CPU不能很好地散热,就有可能引起系统运行不正常、机器无缘无故重新启动、死机等故障,给CPU选择一款好的散热风扇是必不可少的。
1.3 内存条的日常维护。
对于内存条来说,需要注意的是在升级内存条的时候,尽量要选择和以前品牌一样的内存条来搭配使用,这样可以避免系统运行不正常等故障。
1.4 硬盘的日常维护。
为了使硬盘能够更好地工作,在使用时应当注意如下几点:①硬盘正在工作时不可突然断电;
②注意保持环境卫生;
③工作中不可移动硬盘;
④控制环境温度;
⑤不要自行打开硬盘盖。
1.5 显示器的日常维护。
显示器作为计算机的一个重要部分,影响显示器使用寿命的因素主要有:
(1)环境的湿度。要保证计算机室内温度在大于30%而小于80%。
(2)避免强光照射显示器。显示器在强光的照射下容易加速显像管荧光粉的老化,降低发光效率。
(3)注意保持计算机周围的卫生环境,防止灰尘对其寿命的影响。
(4)减少计算机周围电磁场的干扰。
1.6 鼠标和键盘。
鼠标和键盘是我们在日常使用计算机时最常用的输入设备,所以鼠标和键盘的维护也显得非常重要。
1.6.1 鼠标。
常见的鼠标通常有机械式、光电机械式、光电式等。下面分别就三中常见类型的鼠标的维护一一介绍。
(1)械式鼠标。
机械鼠标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橡胶球带入的粘性灰尘附着在传动轴上,会造成传动轴传动不均甚至被卡住,导致灵敏度降低,控制起来不会像刚买时那样方便灵活。这时候,你只需要将鼠标翻过来,摘下塑料圆盖,取出橡胶球,用沾有无水酒精的棉球清洗一下然后晾干,再重新装好,就可以恢复正常了。
(2)光电机械式鼠标。
光电机械鼠标中的发光二级管、光敏三级管都是较为单薄的配件,比较怕剧烈晃动和振动,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尽量避免摔碰鼠标,或是强力拉扯导线。点击鼠标按键时也不要用力过度,以免损坏弹性开关。最好给鼠标配备一个好的鼠标垫,既大大减少了污垢通过橡胶球进入鼠标中的机会,又增加了橡胶球与鼠标垫之间的摩擦力,操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还起到了一定的减振作用,以保护光电检测器件。
(3)光电式鼠标。
使用光电鼠标时,要特别注意保持感光板的清洁和感光状态良好,避免污垢附着在发光二级管或光敏三级管上,遮挡光线的接收。无论是在任何紧急情况,都要注意千万不要对鼠标进行热插拔。这样做极易把鼠标和接口烧坏。
1.6.2 键盘。
在键盘的日常维护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保持键盘的清洁卫生。
(2)不要把液体洒到键盘上。
(3)操作键盘时,击键不要用力过大,防止按键的机械部件受损而失效。
(4)若需更换键盘时,必须在切断计算机电源的情况下进行,有的键盘壳有塑料倒钩,拆卸时需要格外留神。
2.故障处理
2.1 观察。
计算机故障发生后第一步先不要忙着打开机箱,首先得观察。主要有:
(1)计算机周围的环境情况:计算机位置、电源、连接线、计算机外设、温度与湿度等。
(2)计算机表现出的故障现象、显示器显示的内容及其与正常情况下的异同。
(3)计算机内外的物理情况:灰尘是否过多、线路板和元器件的颜色状况、部件的形状有无变形、指示灯的显示状态等。
(4)计算机的软硬件配置:安装了哪些硬件,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使用的是哪种操作系统,安装了哪些应用软件;硬件的设置驱动程序的版本等。
2.2 判断。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故障产生原因。判断工作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先想好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即:故障是什么故障,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故障和应该如何处理。
(2)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尽可能地先查阅类似故障处理方案,这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3)在分析故障时,尽量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进行判断,但对于自己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应当先向有经验的人寻求帮助,或在硬件论坛发帖提问。
2.3 坚持“先软后硬”的原则。
即在整个维护判断的过程中,本着先判断是否为软件故障,在能正常开机的情况下可先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当确认软件环境正常时,如果故障不能消失,再从硬件方面着手检查。
2.4 维护环境。
要保证你的维护环境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即电源接地是否正常,工作电压是否稳定,工作室的温度湿度控制等。
2.5 对计算机故障要“先主后次”逐一排除。
在观察分析故障时,有时可能会遇到一台故障机不止一个故障,(比如:系统启动时会自动重启,重启后能进系统,进入系统后会有死机现象,显示屏又出现无规则波纹),此时应该先从主要的故障开始维护,当修复主要故障后,再维护次要故障,很多情况下可能在主要故障问题解决后次要故障现象已不需要维护了。
3.主要方法
3.1 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主要是通过看、听、闻、摸。“看”即观察系统板卡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有烧焦痕迹,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当然了,不用说您也知道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这将造成短路),也可以看看板上是否有烧焦变色的地方,印刷电路板上的走线(铜箔)是否断裂等等。“听”即监听电源风扇、软/硬盘电机或寻道机构、显示器变压器等设备的工作声音是否正常。另外,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常常伴随着异常声响,监听可以及时发现一些事故隐患和在事故发生前即时采取措施。“闻”即辨闻主机、板卡中是否有烧焦的气味,便于发现故障和确定短路所在地。“摸”即用手按压管座的活动芯片,看芯片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另外,在系统运行时用手触摸或靠近CPU、显示器、硬盘等设备的外壳根据其温度可以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用手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发烫,则为该芯片损坏。
3.2 最小系统法。
最小系统是指从维护判断的角度能使计算机开机或运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最小系统有两种形式:硬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和CPU组成。在这个系统中,没有任何信号线的连接,只有电源到主板的电源连接。在判断过程中是通过声音来判断这一核心组成部分是否可正常工作;软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CPU、内存、显示卡/显示器、键盘和硬盘组成。这个最小系统主要用来判断系统是否可完成正常的启动与运行。
3.3 逐步添加/去除法。
逐步添加法以最小系统为基础,每次只向系统添加一个部件/设备或软件,来检查故障现象是否消失或发生变化,以此来判断并定位故障部位。逐步去除法,正好与逐步添加法的操作相反。逐步添加/去除法一般要与替换法配合,才能较为准确地定位故障部位。
3.4 隔离法。
隔离法是将可能妨碍故障判断的硬件或软件屏蔽起来的一种判断方法。它也可用来将怀疑相互冲突的硬件、软件隔离开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变化的一种方法。上提到的软硬件屏蔽,对于软件来说,即是停止其运行,或者是卸载;对于硬件来说,是在设备管理器中,禁用、卸载其驱动,或干脆将硬件从系统中去除。
3.5 替换法。
替换法是用好的部件去代替可能有故障的部件,以判断故障现象是否消失的一种维护方法。好的部件可以是同型号的,也可能是不同型号的。替换的顺序一般为。
(1)根据故障的现象来考虑需要进行替换的部件或设备。
(2)按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进行替换。如:先内存、CPU,后主板,又如要判断打印故障时,可先考虑打印驱动是否有问题,再考虑打印机连线是否有故障,最后考虑打印机或并口是否有故障等。
(3)最先考查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相连接的连接线、信号线等,之后是替换怀疑有故障的部件,再后是替换供电部件,最后是与之相关的其它部件。
(4)从部件的故障率高低来考虑最先替换的部件。故障率高的部件先进行替换。
3.6 比较法。
比较法与替换法类似,即用好的部件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进行外观、配置、运行现象等方面的比较,也可在两台计算机间进行比较,以判断故障计算机在环境设置,硬件配置方面的不同,从而找出故障部位。
总之,维护计算机只是为了减少故障发生率,但不能避免发生故障。故障发生后,按照上述方法,逐一修复。
计算机硬件保养知识
硬盘高速运转时不要突然关机
硬盘高速运转时如果我们中途突然关闭电源,可能会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而损坏硬盘,因此要避免突然关机。怎么判定硬盘是不是在运转可以看面板硬盘指示灯只有在其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读写结束后方可关闭计算机的电源开关。
关机后不要立即重新启动电脑
使用电脑的时候关闭计算机后不要立即又去开机,建议等待5s左右再去开机,因为硬盘关机的时候硬盘高速磁盘正在运行,并且速度在变慢,相当于反响旋转,电脑刚关闭,一般硬盘由于惯性动作还在转动,如果立即开机相当给硬盘施加了很大反向作用力,容易导致硬盘磁头磨损,所以因该等待一下,让硬盘缓冲结束再开机。
防止高温引起硬盘坏道
温度对硬盘的寿命也是有影响的。硬盘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热量,使用中存在散热问题。温度以20~25℃为宜,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湿度过高时,电子元器件表面可能会吸附一层水膜,氧化、腐蚀电子线路,以致接触不良,甚至短路,还会使磁介质的磁力发生变化,造成数据的读写错误;湿度过低,容易积累大量的因机器转动而产生的静电荷,从而烧坏CMOS电路,吸附灰尘而损坏磁头、划伤磁盘片。
定期清理电脑垃圾文件
在硬盘中,频繁地建立、删除文件会产生许多碎片,碎片积累多了,日后在访问某个文件时,硬盘可能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不但访问效率下降,而且还有可能损坏磁道。为此,我们应该经常使用windows系统中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硬盘进行整理,整理完后最好再使用硬盘修复程序来修补那些有问题的磁道。
定期查杀电脑病毒
现在的病毒攻击范围越来越广泛,而硬盘作为计算机的信息存储基地,通常是其攻击的首选目标。我们应该注意利用最新的杀毒软件对病毒进行查杀,同时要注意对重要数据进行保护和经常性的备份。
电脑运行状态下不要去移动电脑
硬盘是一种高精设备,工作时磁头在盘片表面的浮动高度只有几微米。当硬盘处于读写状态时,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就可能造成磁头与盘片的撞击,导致损坏。所以不要搬动运行中的微机。在硬盘的安装、拆卸过程中应多加小心,硬盘移动、运输时严禁磕碰,最好用泡沫或海绵包装保护一下,尽量减少震动,以免产生磁盘损坏。
关于硬盘的保养知识,电脑百事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总的来说,硬盘内部有高速高精度磁盘旋转运行,切不可在硬盘高速运行时去震动或移动主机,不然很容易对硬盘产生伤害,进而影响硬盘寿命,另外硬盘保养要注意的地方还有不少,以上几点是最主要的,最新的固态硬盘相对来说安全性并不受多少影响。
如何清洁液晶显示器
1、确保液晶显示器已关闭
2、切勿将任何液体直接喷洒在屏幕或机箱上。
清洁屏幕:
1、用干净、柔软、不起毛的布擦拭屏幕,以便除去灰尘和其他微粒。
2、如果还不干净,请将少量不含氮、不含酒精的玻璃清洁剂倒在干净、柔软、不起毛的布上,然后擦拭屏幕。
清洁机箱:
1、用柔软的干布擦拭机箱。
2、如果还不干净,请将少量不含氨、不含酒精的柔和非磨损性清洁剂倒在干净、柔软、不起毛的布上,然后擦拭表面。
免责声明
建议不要使用含氨或含酒精的清洁剂来擦拭液晶显示器屏幕或机箱。已发现一些化学清洁剂对液晶显示器的屏幕和/或机箱会造成损坏。对因使用含氨或含酒精的清洁剂而导致的损坏不承担任何责任。
‘叁’ 新的电脑主板应该怎么设置
BIOS是电脑主板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进入AWARD BIOS设置和基本选项:
开启计算机或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在屏幕显示“Waiting……”时,按下“Del”键就可以进入CMOS的设置界面(图 1)。要注意的是,如果按得太晚,计算机将会启动系统,这时只有重新启动计算机了。大家可在开机后立刻按住Delete键直到进入CMOS。进入后,你可以用方向键移动光标选择CMOS设置界面上的选项,然后按Enter进入副选单,用ESC键来返回父菜单,用PAGE UP和PAGE DOWN键来选择具体选项,F10键保留并退出BIOS设置。
1.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定)
用来设定日期、时间、软硬盘规格、工作类型以及显示器类型
2.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设定)
用来设定BIOS的特殊功能例如病毒警告、开机磁盘优先程序等等
3.CHIPSET FEATURES SETUP(芯片组特性设定)
用来设定CPU工作相关参数
4.POWER MANAGEMENT SETUP(省电功能设定)
用来设定CPU、硬盘、显示器等等设备的省电功能
5.PNP/PCI CONFIGURATION(即插即用设备与PCI组态设定)
用来设置ISA以及其它即插即用设备的中断以及其它差数
6.LOAD BIOS DEFAULTS(载入BIOS预设值)
此选项用来载入BIOS初始设置值 LOAD OPRIMUM SETTINGS(载入主板BIOS出厂设置)
这是BIOS的最基本设置,用来确定故障范围
7.INTEGRATED PERIPHERALS(内建整合设备周边设定)
主板整合设备设定
8.SUPERVISOR PASSWORD(管理者密码)
计算机管理员设置进入BIOS修改设置密码
9.USER PASSWORD(用户密码)
设置开机密码
10.IDE HDD AUTO DETECTION(自动检测IDE硬盘类型)
用来自动检测硬盘容量、类型
11.SAVE&EXIT SETUP(储存并退出设置)
保存已经更改的设置并退出BIOS设置
12.EXIT WITHOUT SAVE(沿用原有设置并退出BIOS设置)
不保存已经修改的设置,并退出设置
对于初学者来说,只要掌握第1、2项的功能即可:
1.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定)图2
标准CMOS设定中包括了DATE和TIME设定,您可以在这里设定自己计算机上的时间和日期。
下面是硬盘情况设置,列表中存在PRIMARY MASTER 第一组IDE主设备;PRIMARY SLAVE 第一组IDE从设备;SECONDARY MASTER 第二组IDE主设备;SECONDARY SLAVE 第二组IDE从设备。这里的IDE设备包括了IDE硬盘和IDE光驱,第一、第二组设备是指主板上的第一、第二根IDE数据线,一般来说靠近芯片的是第一组IDE设备,而主设备、从设备是指在一条IDE数据线上接的两个设备,大家知道每根数据线上可以接两个不同的设备,主、从设备可以通过硬盘或者光驱的后部跳线来调整。
后面是IDE设备的类型和硬件参数,TYPE用来说明硬盘设备的类型,我们可以选择AUTO、USER、NONE的工作模式,AUTO是由系统自己检测硬盘类型,在系统中存储了1-45类硬盘参数,在使用该设置值时不必再设置其它参数;如果我们使用的硬盘是预定义以外的,那么就应该设置硬盘类型为USER,然后输入硬盘的实际参数(这些参数一般在硬盘的表面标签上);如果没有安装IDE设备,我们可以选择NONE参数,这样可以加快系统的启动速度,在一些特殊操作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来屏蔽系统对某些硬盘的自动检查。
SIZE 表示硬盘的容量;CYLS 硬盘的柱面数;HEAD硬盘的磁头数;PRECOMP写预补偿值;LANDZ着陆区,即磁头起停扇区。最后的MODE是硬件的工作模式,我们可以选择的工作模式有:NORMAL普通模式、LBA逻辑块地址模式、LARGE大硬盘模式、AUTO自动选择模式。NORMAL模式是原有的IDE方式,在此方式下访问硬盘BIOS和IDE控制器对参数部作任何转换,支持的最大容量为528MB。LBA模式所管理的最大硬盘容量为8.4GB,LARGE模式支持的最大容量为1GB。AUTO模式是由系统自动选择硬盘的工作模式。
图2中其它部分是DRIVE A和DRIVE B软驱设置,如果没有B驱动器,那么就NONE驱动器B设置。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我们的软驱类型,当然了绝大部分情况中我们不必修改这个设置。
VIDEO 设置是用来设置显示器工作模式的,也就是EGA/VGA工作模式。
HALT ON 这是错误停止设定,ALL ERRORS 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时将停机;NO ERRORS:当BIOS检测到任何非严重错误时,系统都不停机;ALL BUT KEYBOARD:除了键盘以外的错误,系统检测到任何错误都将停机;ALL BUT DISKETTE:除了磁盘驱动器的错误,系统检测到任何错误都将停机;ALL BUT DISK/KEY:除了磁盘驱动器和键盘外的错误,系统检测到任何错误都将停机。这里是用来设置系统自检遇到错误的停机模式,如果发生以上错误,那么系统将会停止启动,并给出错误提示。
我们可以注意到图 2 右下方还有系统内存的参数:BASE MEMORY:基本内存;extended 扩展内存;other 其它内存;total MEMORY 全部内存。
2.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设定)图3
ENABLED是开启,DISABLED是禁用,使用PAGE UP和PAGE DOWN可以在这两者之间切换。
CPU INTERNAL CORE SPEED:CPU 当前的运行速度;
VIRUS WARNING:病毒警告;
CPU INTERNAL CACHE/EXTERNAL CACHE(CPU内、外快速存取);
CPU L2 GACHE ECC CHECKING (CPU L2‘第二级缓存’快速存取记忆体错误检查修正);
QUICK POWER ON SELF TEST(快速开机自我检测)此选项可以调整某些计算机自检时检测内存容量三次的自检步骤;
CPU UPDATE DATA(CPU更新资料功能);
BOOT FROM LAN FIRST(网络开机功能)此选项可以远程唤醒计算机。
BOOT SEQUENCE(开机优先顺序)这是我们常常调整的功能,通常我们使用的顺序是:A、C、SCSI,CDROM,如果您需要从光盘启动,那么可以调整为ONLY CDROM ,正常运行最好调整由C盘启动.
BIOS FALSH PROTECTION(BIOS写入保护);
PROCESSOR SERIAL NUMBER(系统自动检测奔腾3处理器);
SWAP FLOPPY DRIVE(交换软驱盘符);
VGA BOOT FROM(开机显示选择);
BOOT UP FLOPPY SEEK(开机时是否自动检测软驱);
BOOT UP NUMLOCK STATUS(开机时小键盘区情况设定);
TYPEMATIC RATE SETTING(键盘重复速率设定);
TYPEMATIC RATE(CHARS/SEC,字节/秒);
TYPEMATIC DELAY(设定首次延迟时间)
SECURITY OPTION(检测密码方式)如设定为SETUP,则每次打开机器时屏幕均会提示输入口令(普通用户口令或超级用户口令,普通用户无权修改BIOS设置),不知道口令则无法使用机器;如设定为SYSTEM则只有在用户想进入BIOS设置时才提示用户输入超级用户口令。
Memory Parity Check:如果机器上配置的内存条不带奇偶校验功能,则该项一定要设为Disable,目前除了服务器外大部分微机(包括品牌机)的内存均不带奇偶校验..
‘肆’ 电脑主板的参数怎么看
方法一:
1、首先打开命令运行窗,点击“开始”菜单,输入“DxDiag”即可,然后点击运行。
‘伍’ 主板正确设置
开机后,按Del键进入。
BIOS设置是计算机的基本、最常用的操作技巧,是计算机系统最底层的设置,对我们的计算机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我们大家使用的主板不同,我们的BIOS具体设置项目也不同,大家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主板说明书来具体操作。这里提示大家:购买计算机时一定要确认是否得到了主板说明书?如果主板说明书不是中文的,那么您的主板很有可能是水货,也就是说是走私货,这样的配件是得不到硬件厂商承诺的保修的。另外如果主板说明书是英文的,也会对我们在设置BIOS时的操作造成影响。 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设置程序是被固化到计算机主板上的ROM芯片中的一组程序,其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BIOS设置程序是储存在BIOS芯片中的,只有在开机时才可以进行设置。CMOS主要用于存储BIOS设置程序所设置的参数与数据,而BIOS设置程序主要对技巧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进行管理和设置,是系统运行在最好状态下,使用BIOS设置程序还可以排除系统故障或者诊断系统问题。 在我们计算机上使用的BIOS程序根据制造厂商的不同分为:AWARD BIOS程序、AMI BIOS程序、PHOENIX BIOS程序以及其它的免跳线BIOS程序和品牌机特有的BIOS程序,如IBM等等。限于条件我在我的网站上只介绍我自己使用的AWARD BIOS程序的基本设置方法。不同的系统主机板有不同的BIOS版本,正确的使用和及时的升级主板BIOS程序是确保计算机正常、高效工作的必要保障。
‘陆’ 请电脑高手指教,关于主板参数设置的!!
CPU超频攻略
由于没办法帖图,你也可以直接上这个网址看一下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高性能显卡或CPU可以带来极限3D游戏乐趣,然而对于低配置的用户而言,尽管可以通过优化的方法来获得性能的提升,但要达到3D游戏的要求并不容易,此时超频似乎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多年来超频话题也从没有信息,如果你想成为电脑高手,那么对硬件进行超频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任何一个对硬件感兴趣的发烧友对超频都一定不会陌生,但是更多PC使用者们可能对此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对于初级用户,如果想让自己的PC获得最大性能的发挥,那么必须学会硬件超频的基本方法。
一、 CPU超频攻略
对CPU的超频,几乎是每个DIYER必干的事情,限于不同的CPU和不同的主板,CPU超频方法也有很多种类,但不管如何变化,CPU超频大体分为硬超频和软超频,下面分别给大家一一介绍。
1.CPU硬超频法
一般而言,大部分高品质主板上一般都采用纯跳线方式进行超频,比如可以通过JCLK1跳线设定CPU外频情况(如图1)。设置标准可以参考主板PCB上的印刷表格说明,当然也可以查阅主板说明书。对于一些主板,还可能具有DIP超频开关,以磐英EPOX EP-4SDA+主板为例说,在超频之前,我们需要打开机箱,然后从主板PCB上找到一个印刷表格(如图2),上面会有关于CPU条线设置的说明,这里会有CPU电压的设置说明,然后找到对应的DIP开关(如图3),根据你的CPU情况参照说明进行设置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硬超需要根据你的CPU超频情况设置,不可随便设置,比如你的CPU为赛扬1.7G,它并不具备很好的超频性能,那么强制进行硬超频可能导致无法开机。
2.BIOS设置超频法
目前而言,几乎所有的主板都可以在主板BIOS中进行超频,而且这是比较理想的超频方案,以P4 2.0GA为例,开机会按下DEL键进入BIOS主菜单,然后进入“Frequency/Voltage Control”选项,在这里我们可以设置CPU的外频、倍频以及CPU电压等参数,首先我们先来调整CPU的外频,利用键盘上的"上下"按键使光标移动到“CPU Clock”上,然后按一下回车键即可输入外频频率(比如133)。一般而言,在这里允许输入数值范围在100-200之间(如图4),可以以每1MHz的频率提高进行线性超频,最大限度的挖掘CPU的潜能。
接下来需要设置内存总线的频率,在“CPU:DRAM Clock Ratio”中,我们选择外频与内存总线频率的比值,可以选择“4:3”、“1:1”或“4:5”三个(如图5),如果你使用的是DDR333内存,那么它的标准运行频率可以达到166MHz,刚才我们已经把外频设置成了133MHz,因此在此可以选择"4:5",让内存也运行在最高的水平,如果你使用的是DDR266内存,可以设置成“1:1”让二者同步工作。
第三步是调节CPU的核心电压,如果要想让CPU在一个高频率下工作,通常都需要适当的加一点儿电压来保证CPU的稳定运行。进入“Current Voltage”选项(如图6),P4 CPU的额定核心工作电压为1.5V,通常不超过1.65V电压都是安全的,当然,提高电压要保证稳定工作,尽可能的少加电压,比如1.55V尝试一下。设置完毕后保存退出,CPU就会运行在你设置的频率下了。
线性超频法
为了让游戏跑的更快,不少用户都喜欢对CPU进行适当超频,但是超频总是有危险的,如果超频不成功,可能会导致AGP显卡以及PCI设备的直接损坏。所以不少厂商都在主板上应用了“线性超频”这一技术。应用该功能的主板可以逐兆赫兹的对处理器进行超频,把处理器的超频潜力发挥到极致,而这不会影响其它外设的性能。
以大家常见的P4 1.7处理器为例,前端总线频率为400MHz,其外频则为400MHz的四分之一,也就是100MHz。而PCI总线必须保持在33MHz,AGP总线必须保持在66MHz,此时整个系统采用三分频,PCI总线频率刚好就是外频的三分之一。当外频提升至120MHz时,PCI总线频率就会达到了40MHz,AGP总线就会高达80 MHz。而线性超频设置刚好可以将AGP/PCI总线频率锁定在66MHz/33MHz,从而实现了外设安全超频。
理论总归是理论,我们只有经过实践才能体会到线性超频的好处。以865PE主板为例,进入主板BIOS设置界面的“Frequency/Voltage Control”选项,然后将“Auto Detect PCI Clk”后面的参数由“Disabled”改为“Enabled”,再将“Async AGP/PCI CLK”后面的参数由“Disabled”改为“66/33MHz”(如图7)。这样一来,无论处理器的外频怎样变化,AGP/PCI的总线频率都始终锁定在66/33MHz,AGP/PCI设备就不会因为非标准外频而无法正常工作了。
接下来再将光标移动到“CPU Clock”这项,并将该项后面的参数调整为由133MHz~165MHz中的任意数字,如果想要细微的设置超频参数。只需要利用键盘上的数字键进行输入并回车(如图8),这样就可以对处理器的外频进行逐兆赫兹的线性超频了。设置完毕后按“F10”保存BIOS设置参数,重启电脑后就可以了,笔者的赛扬D原频率为2.53GHz,经过这样线性超频后,被超频至3.14GHz了。并且在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电脑其它设备都稳定运行,这证明了线性超频带来了很大的安全超频感。
软件超频法
所谓软超频,其实是在WINDOWS下利用相关工具软件实现超频。软超频不必再为跳线而头痛。软件超频的原理很简单,它是通过控制主板上的时钟发生器(PPL-IC),也叫晶振芯片而产生不同的频率,从而达到超频的目的。即使操作失败,也不用拆开机器乱搞跳线,重启机器就可以恢复默认设置了,即方便又安全。
以CPUFSB软件为例,运行CPUFSB软件,在主界面的“Mainboard Manufacturer”选主板厂商,在“Mainboard Type”下选择主板型号(如图9),接着就可以在“Frequency to set”选项里设置频率了。同样它会提供你的主板所支持的所有外频。设置好外频之后点击“Set Frequency”就可令超频生效。
引爆你的显卡——显卡超频攻略
二、引爆你的显卡——显卡超频攻略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显卡超频一直是游戏玩家提高显卡性能的有效方法,不过长时间使显卡处于过高的频率下工作会导致显卡寿命大大缩短,所以超频是有风险的,我们要做的是在显卡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提升显卡核心以及显存频率,以获取显卡的最强性能!
1.驱动超频法
对于目前的中高端Nvidia显卡来说,只要安装最新的ForceWare驱动,就可以在驱动程序控制面板中找到显卡的显存/核心频率调节选项,从而实现轻松超频。但对于低端Nvidia显卡而言(比如,默认情况下Nvidia将部分高级功能被设为隐藏(如超频选项),要打开隐藏的超频选项功能,以往我们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来实现,但对于初级用户修改注册表有一定的危险性。
不过让我们幸运的是,我们只要下载一个支持全系列雷管和ForceWare驱动的NvCool FX工具即可打开驱动中的超频选项,NvCool FX工具最主要的功能是锁定D3D/OpenGL两种模式下的刷新率,它还支持线性调整刷新频率。安装并运行NvCool FX工具,点击“隐藏控制选项”菜单,选择“开启隐藏控制选项”(如图10),关闭NvCool FX工具后重新启动计算机。
图10
进入显卡驱动控制面板,此时可以发现驱动面板中多出“Direct3D”、“时钟频率”和“AGP设置”这三个选项,这几个选项是nVIDIA为了避免普通用户误操作而故意屏蔽的功能。进入““时钟频率”选项,然后点选“允许调整时钟频率”选项,接着就可以使用鼠标调节“核心时钟频率”和“内存时钟频率”进行超频了(如图11)。
对于ATI显卡而言,可以使用Omega加速版驱动,该驱动直接提供了超频选项,安装完Omega驱动后重启计算机,进入显示驱动面板中,发现多出“Advanced 3d”这个选项,其包括了“Clock Rate”、“3D”、“Options”以及“Color”四个设置。点选“Enable Clock Rate Change”选项即可让用户自由调节显卡频率来超频(如图12)。
图12
•软件超频法
2.软件超频法
有的用户认为不想使用驱动本身来超频,那么PowerStrip这款通用显卡超频工具就用上了派场,它适合所有的显卡超频,安装完PowerStrip后重启计算机,用鼠标右键单击系统托盘里的PowerStrip图标,选择“Performance profiles ”的“Configure”选项进入显卡频率设置面板。
面板左半部分是显卡频率设置的选项,首先显示的是默认状态的频率数值。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滑块来调整显示核心/显存的频率(如图13),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调整的时候不要太贪心,一定要小幅度的调整,建议调整完毕后用3Dmak05等测试软件测试,如果通过所有项目并且画面不花,机器稳定表示可以稳定超频。调整完毕后点击“Save as”按钮保存起来,以便日后使用。一旦超频失败或者想返回显卡默认状态使用,可以通过选择Profiles对话框的里的“Reset Adapter defaults”来恢复硬件的初始设置。
图13
3.修改BIOS超频
利用显卡驱动和第三方软件超频的方法虽然方便,但缺点是重装系统后需要再次设置,并且软件每次都要加载,从而占用了系统资源。如果想要一劳永逸的超频方法,那就是修改并刷新显卡BIOS。我们知道,显卡核心/显存工作频率的初始值是由BIOS中的参数控制的,所以只要把显卡的BIOS程序提取出来,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参数调整(目的是为了提高频率),然后再重新将修改后的BIOS刷入显卡BIOS芯片,占用就达到了永久改变显卡工作频率的目的。
如果是ATI显卡,可以使用ATI BIOS Editor工具,运行软件,点击“Load Bios”按钮载入本地磁盘上的显卡BIOS文件,程序会显示出这款BIOS的详细信息,包括BIOS日期版本核心和显存频率以及当前标准TV模式,点击核心和显存频率下面的左右箭头,可以以2.25为单位对其进行修改(如图14),将修改好的BIOS文件保存,并用刷新程序写入显卡BIOS芯片中即可。对于NVIDIA显卡用户来说,可以使用X-BIOS Editor工具来修改BIOS,具体方法这里不再一一介绍。让内存更强劲——内存超频攻略
三、让内存更强劲——内存超频攻略
超频CPU和显卡可以让PC游戏性能提升,然而对于内存而言,超频同样显得重要,而且在超频CPU的同时,内存也同样需要进行超频设置。尽管不少用户很少在内存超频上打注意,但是对于每一个游戏用户而言,内存的超频更加值得关注。
1.内存同步超频
对于内存超频而言,根据不同主板,可以采用不同的超频方案,同时内存超频又与CPU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内存超频的实现方法有两种:一是内存同步,即调整CPU外频并使内存与之同频工作;二是内存异步,即内存工作频率高出CPU外频。
首先我们说说内存同步超频,我们知道,在一般情况下,CPU外频与内存外频是一致的,所以在提升CPU外频进行超频时,也必须相应提升内存外频使之与CPU同频工作,比如我们拥有一个平台,CPU为Athlon XP 1800+、KT600主板、DDR266内存。Athlon XP 1800+默认外频为133MHz、默认倍频为11.5,主频为1.53G,由于Athlon XP 1800+倍频被锁定了,只能通过提升外频的方法超频,假如将Athlon XP 1800+外频提升到166MHz,此时CPU主频为166MHz×11.5≈1.9GHz。
由于我们将CPU外频提高到了166MHz,假如你使用的是DDR333以上规格内存,那么将内存频率设置为166MHz属于标准频率下工作,但这里使用的是DDR266内存,为了满足CPU超频需求,内存也必须由原来的DDR266(133MHz)超频到DDR333(166MHz)使用。具体方法是进入BIOS设置,找到“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 选项,然后会看到一个“DRAM Clock”选项,将鼠标光标定位到这里并回车,然后会出现内存频率设置选项,在这里我们选择“166MHz”并回车(如图15),保存设置并退出即实现了内存同步超频。
图15
需要注意的是,超频后的内存在非标准频率下工作,如果内存品质不好,可能造成死机,所以内存超频还需要看内存本身的品质,一般而言,市场上普遍常见的现代(Hyundai)、三星(Samsung)兼容DDR内存,其都不具备很好的超频性能,要让内存更稳定超频,建议购买金士顿(Kingston)、胜创(Kingmax)等盒装内存条。
2.内存异步超频
在内存同步工作模式下,内存的运行速度与CPU外频相同。而内存异步则是指两者的工作频率可存在一定差异。该技术可令内存工作在高出或低于系统总线速度33MHz或3:4、4:5(内存:外频)的频率上,这样可以缓解超频时经常受限于内存的“瓶颈”。
对于支持SDRAM内存的老主板而言(如815系列),在支持内存异步的主板BIOS中,可以在“DRAM Clock”下找到“Host Clock”、“Hclk-33M”、“Hclk+33M”三个模式。其中Host Clock为总线频率和内存工作频率同步,Hclk-33M表示总线频率减少33M,而Hclk+33M可以使内存的工作频率比系统外频高出33MHz,比如将赛扬1.0G外频从100MHz超到125MHz,而你的内存为PC133规格(即标准外频为133MHz),此时在BIOS的“DRAM Clock”下选择“Hclk+33M”,可以让赛扬1.0G工作在125MHz外频下,而内存却可以在133MHz频率下运行,充分挖掘内存的超频潜力并提升系统性能。
而对于支持DDR内存的老主板而言(如845G芯片组),Intel规定845G只支持DDR266(133MHz×2)内存,不过有的品牌845G主板在BIOS中加入内存异步功能(比如微星845G MAX),在BIOS中按照4:5的比例进行设置,可以让内存运行在166MHz,从而支持DDR333(166MHz×2),并使内存带宽提升到2.66GB/s。具体操作方式是:进入BIOS设置中,进入“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的“DRAM Timing Setting”选项,然后进入“DRAM Frequency(内存频率)”选项,在这里可以看到266MHz、320MHz、400MHz、500MHz Auto等选项,我们直接选中“320MHz”即可(如图16)。图16
3.增加电压帮助超频
内存频率提升了,所以内存功耗也随之增加,但在默认情况下,主板BIOS中内存电压参数是被设置为内存标准频率的数值,通常来说,为了确保内存超频的稳定性,我们需要增加内存电压,很多主板BIOS设置中都提供了内存电压调节功能,同时内存电压调节级别一般以0.05V或0.1V为档次逐渐调节,内存电压参数调节越细微,对超频越有帮助。
调节内存电压的方式是进入“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选项,然后将鼠标光标定位到“Current Voltage”上,在这里我们看到,该主板内存电压分了好几段,电压调节范围从1.60V~2.70V,每相邻的两项之间的差值为0.1V,我们使用键盘上的向上键增加电压,每按一次增加0.1V电压(如图17)。需要注意的是,超频时不要一次将内存电压提升太高,首先提升0.1V电压,然后保存退出,进入WINDOWS系统对内存进行性能测试,如果很稳定,可以重新进入BIOS中再次将内存电压提升0.1V,依次类推,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图17
•榨取更多“速度”——DVD超刻攻略
四、榨取更多“速度”——DVD超刻攻略
当“超刻”技术进入到DVD刻录时代之后,与以往大不相同的状况便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DVD刻录机不再以“超刻”容量为目标,而是以“超刻”速度为己任。按照通俗点的说法来叙述,其实就是将品质优秀的4X刻录盘片以8X/16X完成刻录。在刻录的数据质量能够得到充分保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省电脑用户花费在盘片刻录过程中的时间。除了品质优秀的刻录盘片之外,电脑用户的DVD刻录机必须具备相应的“超刻”技术才能够实现提速。
首先需要寻找可超刻的DVD盘片,这里可以通过Nero这款软件检测,将待检测的刻录盘片放入到DVD刻录机之中,然后进入Nero CD-DVD Speed主界面,接着依次选定“其他”→“光盘信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盘片检测之后,盘片的检测结果就会出现,笔者所使用的8X DVD-R盘片在DVD刻录机上可以提速到12.2X(如图18)。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只有具备“超刻”功能的DVD刻录机才能够实现提速,“Nero CD-DVD Speed”测试结果中特意标明了“(用该刻录机)”也正是这个原因。图18
检测好DVD刻录盘片的品质之后,我们就可以依照检测结果来完成“超刻”提速。刻录的操作方法与平常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到了选定“写入速度”的时候,我们需要利用下拉菜单来选择普通8X DVD-R盘片根本无法达到的12.2X即可(如图19)。由于DVD刻录盘片的品质已经检测过关,所以“超刻”提速也没有任何难度。
图19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少数DVD刻录机无须经过盘片的品质检测也可以选定高度刻录,“双16X”产品中的“最高”写入速度其实就是16X。品质无法过关的刻录盘片自然就会导致“超刻”提速的最终失败,所以电脑用户还是先行完成刻录盘片的品质测试为妙。
具体请
‘柒’ 电脑组装好后如何设置主板的参数
进入BIOS之后,找到一个First Boot Device,将它设置为设定BIOS第一个搜索载入操作系统的引导设备。默认设为Floppy(软盘驱动器),安装系统正常使用后建议设为(HDD-0)。设定值有:
Floppy 系统首先尝试从软盘驱动器引导
LS120 系统首先尝试从LS120引导
HDD-0 系统首先尝试从第一硬盘引导
SCSI 系统首先尝试从SCSI引导
CDROM 系统首先尝试从CD-ROM驱动器引导
HDD-1 系统首先尝试从第二硬盘引导
HDD-2 系统首先尝试从第三硬盘引导
HDD-3 系统首先尝试从第四硬盘引导
ZIP 系统首先尝试从ATAPI ZIP引导
LAN 系统首先尝试从网络引导
Disabled 禁用此次序
‘捌’ 电脑主板怎么设置
是指bios的设置吗?
我这里有一些基本的知识:
BIOS
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设置程序是被固化到计算机主板上的CMOS芯片中的一组程序,其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BIOS只有在开机时才可以进行设置,主要对技巧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进行管理和设置,使系统运行在最好状态下,使用BIOS设置程序可以排除系统故障或者诊断系统问题。
目前主板BIOS有三大类型,即AWARD
AMI和PHOENIX三种。不过,PHOENIX已经合并了AWARD。
开启计算机或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在屏幕显示“CD……”时,按下“Del”键就可以进入BIOS的设置界面,如果按得太晚,计算机将会启动系统,这时只有重新启动计算机了。进入后,你可以用方向键移动光标选择设置选项,然后按Enter进入副选单,用ESC键来返回父菜单,用PAGE
UP和PAGE
DOWN键来选择具体选项,F10键保留并退出BIOS设置。
初学者在不熟悉的情况下,切不可随意修改其选项设置,一般可使用下述选项恢复、优化你的电脑:
BIOS设置
1
standard
COMS
Features
(标准COMS功能设置)
2
Advanced
BIOS
Features
(高级BIOS特征设置)
3
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
(高级芯片特征设置)
4
Integratd
Peripherals(外部设备设定)如声卡,MODEM,
UBS键盘,等
5
Power
Management
setup
(电源管理设定)对CPU,硬盘,显卡的节电方式设置。
6
Pnp/PCI
Configurations(即插即用/PCI参数设定)
7
PC
Health
Status
(计算机健康状态)主要显示系统自动检测的电压,温度,风扇相关参数。
8
Frequency/Voltage
Control
(
频率/电压控制)设定CPU的倍频。
9
Load
Fail-safe
Defaults(
载入最安全的默认值)
10
Load
optimiLed
Defaults(
载入最高性能的默认值)
11
Set
supervisor
password设置高级用户密码
12
Set
user
password设置一般用户密码
13
save
‘玖’ 电脑主板怎么设置
1开机按F1键,这是因为你的BIOS设置不当但也能正常引导系统,属非致命性故障,按F1是在问你是否继续。
你没有安装软盘驱动器,但是在CMOS中设置了,开启软驱的选项.
方法是:开机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选择第一个"基本设置",把floopy一项设置没"Disabel"无效就可以了.
2刚开始开机时按DEL进入BIOS,按回车键进入第一项,看看里面的“Drive A”项是不是“None”,不是的话按“Pgup”或“PgDn”进行修改,修改后按“ESC”退出,选“Save & Exit Setup”项按回车退出BIOS,重启,再不行的话就换了电池再按上面的步骤重新设置既可。
3开机需要按下F1键才能进入,主要是因为BIOS中设置与真实硬件数据不符引起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实际上没有软驱或者软驱坏了,而BIOS里却设置有软驱,这样就导致了要按F1才能继续。
2、原来挂了两个硬盘,在BIOS中设置成了双硬盘,后来拿掉其中一个的时候却忘记将BIOS设置改回来,也会出现这个问题。
3、主板电池没有电了也会造成数据丢失从而出现这个故障。
4、重新启动系统,进入BIOS设置中,发现软驱设置为1.44M了,但实际上机箱内并无软驱,将此项设置为NONE后,故障排除。
曾经有很多人问过这样的问题,下面将我遇过的此类问题做一下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Hareware Monitor found an error,enter POWER MANAGEMENT SETUP for details,Press F1 to continue,DEL to enter SETUP
中文:监视功能发现错误,进入POWER MANAGEMENT SETUP察看详细资料,按F1键继续开机程序,按DEL键进入COMS设置。
解释:有的主板具备硬件的监视功能,可以设定主板与CPU的温度监视、电压调整器的电压输出准位监视和对各个风扇转速的监视,当
上述监视功能在开机时发觉有异常情况,那么便会出现上述这段话,这时可以进入COMS设置选择POWER MANAGEMENT SETUP,在右面的**Fan Monitor**、**Thermal Monitor**和**Voltage Monitor**察看是哪部分发出了异常,然后再加以解决。
2、pri slave drive-ATAPI LNCOMPatible press F1 to Resume
可能是你的光驱没接好或有故障,最好在CMOS中将各IDE口设为自动。
3、Press F1 to continue,DEL to enter SETUP
开机后 按DEL 进入 BIOS ,在选择软驱中选择 NONE 后按F10保存就可以了
4、CMOS checksum error-Defaults loaded
Press F1 to contnue?DEL to enter SETUP
08/09/2000-i810-ITE8712-6A69ME1CC-00
cmos电池没电。
5、Warning!CPU has been changed!Please Enter CPU speed CMOS setup and Remember to save Before Exit!
这说明BIOS设置被冲掉了,要重新设置BIOS(又叫做CMOS设置)。开机按住“Del”键进入设置,看你的主板说明书。你的CPU频率是多少?在BIOS中要选好外频,倍频反正是锁定的。外频总是66、100或133,要看CPU型号,从低往高设置。如果是AWARD的BIOS设置,在首页就选Frequency/Voltage Control (频率/电压的控制),使用此菜单可以对频率、电压进行特别的设定。其中“Clock By Slight Adjust(时钟频率微调)”允许你选择CPU时钟频率。各种主板的BIOS设置有差别,可以参考自己的主板说明书进行调整。
6、cpu has been changed please re-enter cpu settings in the cmos setup and remember to save before quit!
有些主板上有个外频跳线,默认为100MHZ,还有些主板不支持自动调频.你只要进BIOS里把外频设置成你的CPU标准外频就可以了,倍频方面一般是自动设置,最好不要超频。
如果上述解决办法都不能解决的话,你可以检查CMOS旁边电路是否有烧坏的迹象,我的机器就是因为CMOS旁边的电路有问题,上述机决方法都试过了也没用,最后一烙铁就搞定。呵呵,不妨你也试试!
‘拾’ 主板BOIS里面应如何设置
BIOS中内存频率设置的方法步骤如下:
1、首先打开计算机,然后敲击键盘上的F2进入BIOS界面,如图所示。
(10)电脑主板硬件参数设置扩展阅读
BOIS基本设置
1、磁盘驱动器设置
包括自动检测IDE接口、启动顺序、软盘硬盘的型号等。
2、键盘设置
包括上电是否检测硬盘、键盘类型、键盘参数等。
3、存储器设置
包括存储器容量、读写时序、奇偶校验、ECC校验、1M以上内存测试及音响等。
4、Cache设置
包括内/外Cache、Cache地址/尺寸、BIOS显示卡Cache设置等。
5、ROM SHADOW设置
包括ROM BIOS SHADOW、VIDEO SHADOW、各种适配卡SHADOW。
6、安全设置
包括硬盘分区表保护、开机口令、Setup口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