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脑系统 > 数字电脑系统怎么样

数字电脑系统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8-02 13:32:13

㈠ 早期的数字计算机的应用主要局限在

1、早期的数字计算机的应用主要局限在a、科学计算;

2、电子计算机分为模拟式电子计算机和数字式电子计算机;

3、电子计算机有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和单片型等,电脑常常指最后两种。

(1)数字电脑系统怎么样扩展阅读:

计算机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数字计算机

㈡ windows的新操作系统vista要怎样的硬件支持

微软终于在其官方主页上公布了Windows Vista的硬件指南:

对于即将购买新计算机的人来说,我们想您保证,目前主流的计算机配置均能够顺畅运行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鉴于Windows Vista先进的架构设计,能够适应幅度更宽的硬件平台。不过,为了能够获得最佳的Windows Vista使用体验,还有些基础系统要求以及建议需要用户了解。

处理器(CPU)

目前所有中端以上的Intel或AMD处理器都可以满足Windows Vista的基本需求,低端处理器也可以运行Vista,但是可能无法达到最佳效果,而且显然无法在高端游戏以及视频编辑上胜任。

AMD和Intel都已经推出了各自的双核心处理器,毋庸置疑的是,他们都将成为Windows Vista的出色选择(废话,那么贵!)

在64位方面,目前的AMD、Intel 64位处理器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根据我们的预测,当Windows Vista正式上市时,64位平台已经广泛普及。目前x64处理器包括:AMD Athlon 64, AMD Athlon 64 FX, Mobile AMD Athlon 64, AMD Turion 64, Intel Pentium 4 EM64T, Intel Pentium 4 Extreme Edition EM64T,鉴于目前所有64位处理器都处于高端领域,所以他们皆为Windows Vista的出色选择,而且,同时还帮助你做好全面跨入64位系统的准备。(一句话,还是高端,Intel和AMD都乐了)
内存

为了获得Windows Vista的先进功能,你至少需要512MB内容--能够支持系统运行以及普通的软件运行需求。鉴于不少游戏内存占用量都逼近512MB,Windows Vista用户最好拥有1GB以及以上内存。如果你平时软件应用对硬件要求较高,你最好确定新系统还有再加装内存的空间。
显卡

有一点非常重要:你的Windows Vista将拥有全新的华丽的图形界面和外观,因此你一定要考虑显卡性能--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设置将Vista的要求降到和Windows XP相当。(那买Vista有什么用?不少人都是冲着那个Virtual Folder去的吧?)

如果想要体验Windows Vista的所有CoolCool的效果,你必须拥有一块强大的显卡。虽然更多关于驱动与视频卡的信息随后才会公布,但是还是有一些基本原则可供你参考。首先你必须避免使用目前的低端GPU,保证你的显卡支持DirectX 9,至少有64MB显存。如果你自己攒机,最好选择包括独立的PCIe或者APG显卡,这样你可以在未来进行升级。AGP和PCIe只是保证你以后能够拥有足够的Windows Vista显示带宽。

如果你选择使用集成显示芯片的系统,确保该系统存在PCIe/AGP插槽,同样是为了升级。

对于笔记本用户,很显然,你要在轻薄便携和强大厚重之间做出抉择,拥有最高显示性能的笔记本往往是很沉很大的台式机替代品。在芯片组方面,尽量选择nVIDIA和ATi的产品。

存储硬件

Windows Wista在数码照片处理方面有很大改进,因此你需要更多空间来存储高质相片文件。硬盘自然是越大越好,更重要的是,确保你的系统可以在未来加装硬盘以扩展硬盘容量。

鉴于硬盘是目前PC速度的瓶颈,你能够在选择高速硬盘中获得显着的性能提升。标准的IED硬盘转速位7200PRRM,2MB缓存,而SATA硬盘则至少拥有8MB缓存,并支持NCQ技术,所以,我们建议您考虑后者。

对于Windows Vista PC来说,同时拥有读写能力的DVD驱动器十分重要,目前DVD刻录机价格下降速度很快,相信在Vista正式发布时,价格因素将不再是问题。

网络

保证你的PC拥有最新的网络兼容能力,对于笔记本来说,要支持802.11无线网络,对于家用PC来说,至少也得100Mb宽带吧?对于PC加入无线网络功能将为你带来更多机动性,与笔记本连接更方便。

总结

综上所述,你不必为Windows Vista选择目前最顶尖的系统,但是你至少要选择中档价位的计算机系统,而且要注意留下升级的余地。

另:在Windows Vista发布前,我们保留改变以上建议的权利。
参考资料:http://tech.tom.com/1380/1858/2005728-236090.html

㈢ 深入解析Mac OS X iOS操作系统怎么样

Mac OS是一套运行于苹果Macintosh系列电脑上的操作系统。Mac OS是首个在商用领域成功的图形用户界面。现行的最新的系统版本是OS X 10.10 Yosemite,且网上也有在PC上运行的Mac系统,简称 Mac PC。
Mac系统是基于Unix内核的图形化操作系统;一般情况下在普通pc上无法安装的操作系统。由苹果公司自行开发。苹果机的操作系统已经到了OS 10,代号为MAC OS X(X为10的罗马数字写法),这是MAC电脑诞生15年来最大的变化。新系统非常可靠;它的许多特点和服务都体现了苹果公司的理念。
另外,疯狂肆虐的电脑病毒几乎都是针对Windows的,由于MAC的架构与Windows不同,所以很少受到病毒的袭击。MAC OSX操作系统界面非常独特,突出了形象的图标和人机对话。苹果公司不仅自己开发系统,也涉及到硬件的开发。

苹果公司不但生产Mac的大部分硬件,连Mac所用的操作系统都是它自行开发的。
苹果机的操作系统已经到了OS 10,代号为Mac OS X(X为10的罗马数字写法),这是Mac电脑诞生15年来最大的变化。新系统非常可靠,它的许多特点和服务都体现了苹果公司的理念。
另外,疯狂肆虐的电脑病毒几乎都是针对PC的,由于Mac的架构与PC不同,而且用户比较少,所以很少受到病毒的袭击。Mac OS X操作系统界面非常独特。苹果公司能够根据自己的技术标准生产电脑、自主开发相对应的操作系统,可见它的技术和实力非同一般。打个比方,苹果公司就像是Intel和微软的联合体,在软硬件方面“才貌双全”。
Mac OS可以被分成操作系统的两个系列:
* 一个是老旧且已不被支持的“Classic”Mac OS(系统搭载在1984年销售的首部Mac与其后代上,终极版本是Mac OS 9)。采用 Mach 作为内核,在OS 8以前用“System x.xx”来称呼。
* 新的Mac OS X结合BSD Unix、OpenStep和Mac OS 9的元素。它的最底层建基于Unix基础,其代码被称为Darwin,实行的是部分开放源代码。
Classic Mac OS

“Classic”Mac OS的特点是完全没有命令行模式,它是一个100%的图形操作系统。预示它容易使用,它也被指责为几乎没有内存管理、协同式多任务 (cooperative multitasking)和对扩展冲突敏感。“功能扩展”(Extensions)是扩充操作系统的程序模块,譬如:附加功能性(例如:网络)或为特殊设备提供支持。某些功能扩展倾向于不能在一起工作,或只能按某个特定次序载入。解决Mac OS的功能扩展冲突可能是一个耗时的过程。
Mac OS也引入了一种新形的文件系统,一个文件包括了两个不同的“分支”(forks)。它分别把参数存在“资源分支”(resource fork),而把原始数据存在“数据分支”(data fork)里,这在当时是非常创新的。但是,因为不能识别此系统,这让它与其它操作系统的沟通成为挑战。
Mac OS 9 使用 B+ 树结构的文件系统进行文件管理.
Mac OS X使用基于BSD Unix的内核,并带来Unix风格的内存管理和先占式多工(pre-emptive multitasking)。大大改进内存管理,允许同时运行更多软件,而且实质上消除了一个程序崩溃导致其它程序崩溃的可能性。这也是首个包括“命令行”模式的Mac OS,除非执行单独的“终端”(terminal)程序,否则你可能永远也见不到。但是,这些新特征需要更多的系统资源,按官方的说法Mac OS X只能支持G3以上的新处理器(它在早期的G3处理器上执行起来比较慢)。Mac OS X有一个兼容层负责执行老旧的Mac应用程序,名为Classic环境(也就是程序员所熟知的“蓝盒子”[the blue box])。它把老的Mac OS 9.x系统的完整拷贝作为Mac OS X里一个程序执行,但执行应用程序的兼容性只能保证程序在写得很好的情况里在当前的硬件下不会产生意外。

㈣ 现在学计算机发展前景怎么样

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很好。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中国IT行业已经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家有目共睹的IT发展及其迅猛,每年的IT人才缺口人数都高达百万以上。

在我们的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无不存在和使用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事实说明,互联网已经越来越广泛地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IT技术服务市场需求空缺会越来越大。精通一门编程语言,掌握一种IT技术将拥有更多的就业选择。

随着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行业人才需求量也在逐年扩大。据国内权威数据统计,未来五年,我国信息化人才总需求量高达1500万—2000万人。

其中“软件开发”、“网络工程”、“电脑美术”等人才的缺口最为突出。以软件开发为例,我国软件人才需求以每年递增20%的速度增长,每年新增需求近百万。

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IT业以其超强的发展势头,成为目前最具前景的高薪行业之一,诸如软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影视动画设计师等IT人才必将成为职场紧缺人才,发展前景好,薪资水平也水涨船高。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IT行业是目前平均收入最高的行业,其从业人员平均年薪已逾十万元,有经验的IT工程师平均年薪一般在12万元以上。

(4)数字电脑系统怎么样扩展阅读:

计算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运算速度快。计算机内部的运算是由数字逻辑电路组成的,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

例如:卫星轨道的计算、大型水坝的计算、2 4小时天气预报的计算等,过去人工计算需要几年、几十年,如今用计算机只需几天甚至几分钟就可完成。

计算精确度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逻辑运算能力强。计算机不仅能进行计算,还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计算机能把参加运算的数据、程序以及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保存起来,并能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执行下一条指令以供用户随时调用。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事先设计好运行步骤与程序,计算机十分严格地按程序规定的步骤操作,整个过程不需人工干预。

㈤ 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

电脑的学名为电子计算机,是由早期的电动计算器发展而来的。
通常说到“世界公认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大多数人都认为是1946年面世的“ENIAC”,它主要是用于计算弹道。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院制造的,但它的体积庞大,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重量约30吨,消耗近140千瓦的电力。显然,这样的计算机成本很高,使用不便。这个说法被计算机基础教科书上普遍采用,事实上在1973年根据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定,最早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应该是美国爱何华大学的物理系副教授约翰·阿坦那索夫和其研究生助手克利夫·贝瑞Clifford E. Berry ,1818-1963)于1939年10月制造的"ABC"(Atanasoff- Berry-Computer)。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会,是因为“ENIAC”的研究小组中的一个叫莫克利的人于1941年剽窃了约翰·阿坦那索夫的研究成果,并在1946年时,申请了专利。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73年这个错误才被扭转过来。(具体情况参阅网络----“约翰·阿坦那索夫”词条,希望大家记住ABC和约翰·阿坦那索夫,希望以后的教科书能够修改这个错误)。后来为了表彰和纪念约翰·阿坦那索夫在计算机领域内作出的伟大贡献,1990年美国前总统布什授予约翰·阿坦那索夫全美最高科技奖项----“国家科技奖”。
1956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了,这是第二代电子计算机。只要几个大一点的柜子就可将它容下,运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现的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最初的计算机由约翰·冯·诺依曼发明(那时电脑的计算能力相当于现在的计算器),有三间库房那么大,后逐步发展而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是电脑发展的最新阶段。到1976年,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克雷一号”,使电脑进入了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使电子计算机不断向着 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更新换代。
20世纪90年代,电脑向“智能”方向发展,制造出与人脑相似的电脑,可以进行思维、学习、记忆、网络通信等工作。
进入21世纪,电脑更是笔记本化、微型化和专业化,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万次,不但操作简易、价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们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扩展了人的智能。于是,今天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就被形象地称做电脑了。
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由IBM于1980年推出。IBM推出以英特尔的x86的硬体架构及微软公司的MS-DOS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并制定以PC/AT为PC的规格。之后由英特尔所推出的微处理器以及微软所推出的操作系统发展几乎等同于个人电脑的发展历史。Wintel架构全面取代了IBM在个人电脑主导的地位。
从计算机的类型、运行方式、构成器件、操作原理、应用状况等划分,计算机有多种分类。
从数据表示来说,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以及混合计算机三类;
数字计算机按构成的器件划分,曾有机械计算机和机电计算机,现用的电子计算机,正在研究的光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等等。
电子计算机就其规模或系统功能而言,可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计算机和单片机。
综合起来说,计算机的分类是这样的:
(1)按照性能指标分类
① 巨型机: 高速度、大容量
② 大型机: 速度快、应用于军事技术科研领域
③ 小型机: 结构简单、造价低、性能价格比突出
④ 微型机: 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
(2)按照用途分类
① 专用机: 针对性强、特定服务、专门设计
② 通用机: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解决各类问题
(3)按照原理分类
① 数字机: 速度快、精度高、自动化、通用性强
② 模拟机: 用模拟量作为运算量,速度快、精度差
③ 混合机: 集中前两者优点、避免其缺点,处于发展阶段
不论何种计算机,它们都是由硬件和软件所组成,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人们把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硬件
计算机系统中所使用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设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如中央处理器( CPU )、存储器、外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及总线等。
①存储器。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程序是计算机操作的依据,数据是计算机操作的对象。存储器是由存储体、地址译码器 、读写控制电路、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组成。能由中央处理器直接随机存取指令和数据的存储器称为主存储器,磁盘、磁带、光盘等大容量存储器称为外存储器(或辅助存储器) 。由主存储器、外部存储器和相应的软件,组成计算机的存储系统。
②中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存储器内的程序 ,逐条地执行程序所指定的操作。中央处理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数据寄存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算术逻辑部件、操作控制器、程序计数器(指令地址计数器 )、地址寄存器等。
③外部设备是用户与机器之间的桥梁。输入设备的任务是把用户要求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字符、文字、图形和程序等各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计算机所能接受的编码形式存入到计算机内。输出设备的任务是把计算机的处理结果以用户需要的形式(如屏幕显示、文字打印、图形图表、语言音响等)输出。输入输出接口是外部设备与中央处理器之间的缓冲装置,负责电气性能的匹配和信息格式的转换。
软件
对能使计算机硬件系统顺利和有效工作的程序集合的总称。程序总是要通过某种物理介质来存储和表示的 ,它们是磁盘、磁带、程序纸、穿孔卡等,但软件并不是指这些物理介质,而是指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程序本身。可靠的计算机硬件如同一个人的强壮体魄,有效的软件如同一个人的聪颖思维。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系统软件是负责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调度、监视和服务。应用软件是指各个不同领域的用户为各自的需要而开发的各种应用程序。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
①操作系统 :系统软件的核心,它负责对计算机系统内各种软、硬资源的管理、控制和监视。
②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对计算机系统内全部文件、资料和数据的管理和共享。
③编译系统:负责把用户用高级语言所编写的源程序编译成机器所能理解和执行的机器语言。
④网络系统:负责对计算机系统的网络资源进行组织和管理,使得在多台独立的计算机间能进行相互的资源共享和通信。
⑤标准程序库:按标准格式所编写的一些程序的集合,这些标准程序包括求解初等函数、线性方程组、常微分方程、数值积分等计算程序。
⑥服务性程序:也称实用程序。为增强计算机系统的服务功能而提供的各种程序 ,包括对用户程序的装置、连接、编辑、查错、纠错、诊断等功能。为了使计算机能算得快和准、记得多和牢,数十年来,对提高单机中的中央处理器的处理速度

㈥ 关于计算机计数系统的概念

1.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a. 由软硬件两大部分组成;

b. 硬件:是指实体部分,通常指主机(MPU、内存及其支持部件)、接口、外设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c. 软件:是指程序和相关附件(程序的产品说明、使用说明等),软件不仅能充分调动硬件的功能而且能局部模仿人类思维,因此软件也是评价系统好坏的重要标志;

d. 软件通常分为两大类:

i. 系统软件:底层软件,和相应的硬件紧密相连,通用性较差,基于硬件平台,主要有这几类:

*1. 标准程序库:例如开机启动程序BIOS;

*2. 语言处理程序:特指汇编以及高级语言编译器;

*3. 操作系统:有批处理、分时、实时等类型;

*4. 服务程序:例如连接、诊断、调试程序等;

*5. 数据库管理程序:基于操作系统,又低于应用程序;

*6. 网络通信程序等;

ii. 应用软件:位于最高层次,基于系统软件,比如游戏软件、事务管理软件、文本编辑器等;

举例:比如游戏里的存档功能就是调用了操作系统提供的文件写入功能,因此游戏软件是基于操作系统的;

2.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a. 三级层次结构:

第三级(最高级) 虚拟机M3(高级语言机器)

实质是编译器,将高级语言编译成汇编语言再传给M2执行,

从外部看上去就是一台可以直接运行高级语言的机器,将M2的功能隐藏了

第二级 虚拟机M2(汇编语言机器)

实质也是编译器,将汇编语言编译成机器语言再传给M1执行,

从外部看上去就是一台可以直接运行汇编语言的机器,将M1的功能隐藏了

第一级(最底层) 实际机器M1(机器语言机器)

可以直接运行机器语言程序

b. 严格来讲以上虚拟机都属于翻译程序,通常翻译程序可以分为两类:

i. 编译型:就像a.中的结构,直接将源程序最终全部翻译成可直接在M1上运行的机器语言,程序一次性执行;

ii. 解释型:直接运行源程序,而且是一条一条执行源程序中的语句,只不过是每执行一条就将其翻译成可直接在M1上运行的机器语言,即翻译一次执行一次,即使下一次重复执行该语句也必须得走该流程,这种层次结构就只有两层;

注:该过程同样也是三层结构的,相当于M3每执行一次高级语言就将其先翻译成汇编语言,再翻译成机器语言最后再执行,这种模式更加贴近人的思维,就好像真的在执行高级语言一样,并且是“一条一条执行高级语言”的;

c. 四级层次结构:就是讲第一层再向下分解出一个微程序机器,又因为实际机器和微程序机器都是实际机器,因此将第一层的实际机器改称为传统机器以示区别

第一层 传统机器M1

还是机器语言机器

将每一条机器指令按照不同的部分分解成更小的原子操作,即按照“指令类型+操作数1+操作数2”的形式进行分解,

分解成更小的一组微指令,再将不同类型的微指令传给相应的M0直接运行,例如一条机器指令(为了方便,用汇编

语言描述)”MOV AL,X;“,将其分解成更小的三条微指令MOV、AL、X,分别为移动指令、寻找寄存器存储单元的寻址

指令和寻找内存存储单元的寻址指令,然后将这三个微指令交由各自相应的微程序机器运行(分别交由移动控制单元、

寄存器寻址控制单元和内存寻址控制单元来运行),这样就将实际机器M1分解成了若干更小的微程序机器M0,这更加

体现了分工合作的高效性;

第零层 微程序机器M0

微指令系统

可以直接运行各自的微指令,因此由机器指令分解而来的各条微指令可以看做更小的微程序

d. 五级层次结构:即在M1和M2(即机器机和汇编机之间)还应有一层虚拟机,即操作系统,因为它具有控制并管理计算机全部硬件资源的作用,因此上层虚拟机的很多实现都必须有操作系统支持,比如malloc需要有操作系统的内存映射来支持,但从高级语言角度来看malloc没有任何意义,操作系统不是翻译程序,而是上层程序的运行环境;

3. 从层次结构来划分软硬件:

a. 以操作系统为分界线,上层虚拟机是软件的主要研究对象,而下层的传统机和微程序机是硬件的主要研究对象,组成原理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传统机和微程序机;

b. 软硬件界线并非一成不变,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出现了固件,即将软件永久存于只读存储器中;

例如,现在已经实现部分操作系统的固化(固态C盘),这样就省去了开机时将操作系统加载进内存的时间,MPU可以直接读操作系统中的内容,相当于一个专门存放操作系统的永久性内存;

4. 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组成的区别:

a. 计算机系统结构:

i. 即计算机系统的属性,比如指令系统、数据类型、存储技术等;

ii. 是一种概念性的结构与功能;

iii. 只在程序员层面上可见,由于计算机系统具有多级层次结构,因此站在不同层次上的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系统结构是不同的;

iv. 例如在C程序员看来完全相同的两种系统结构,但在汇编程序员看来可能完全不一样;

b. 计算机组成:

i. 是对于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隐藏的)实现系统结构的硬件细节;

ii. 例如指令系统是一种结构问题,而如何用硬件实现(用什么电路、用那些器件进行组合)具体的指令系统就是计算机组成问题了;

c. 最为典型的例子:

厂商一般会生产同一系列不同型号的各种计算机,不同型号之间性能以及价格等会有较大的差别,但是这些型号的计算机上面开发的软件可以相互兼容;

其中同一系列就是指这些计算机的系统结构都是相同的,因此对于程序员来说其看到的系统属性都是相同的,因此开发的软件相互都可以兼容(从而使用户的软件投资不浪费),而不同型号就是指这些计算机组成互不相同,但是这些不同的组成都实现了相同的体系结构,不同组成使得其运行速度有较大差异,一些方面的性能可能不同,这样可以针对不同性能需求的用户提供同一种体系结构的产品;
目录
(一)计算机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3.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关系
4.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三)计算机性能指标
(一)计算机发展历程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是1946年问世的ENI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2.根据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可分为四类: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3)第三代——小、中规模集成电路(SSI,MSI)计算机
(4)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VLSI)计算机

(二)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1.1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1.2 早期的冯·诺依曼机特点: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大部件组成。
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按地址寻访。
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数表示。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码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通常,指令是顺序执行的,在特定条件下,可根据运算结果或根据设定的条件改变执行顺序。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注:现代计算机以存储器为中心。

2.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1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作用:

运算器(ALU):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将运算的中间结果暂存在运算器内。
存储器:存放数据和程序。
控制器:控制、指挥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行以及处理运算结果。
输入设备:将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转换为机器能识别的信息形式,常见的有键盘、鼠标等。
输出设备:将机器运行结果转换为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如打印机输出、显示器输出等。
2.2 计算机软件的组成:

系统软件:标准程序库、语言处理程序、操作系统、服务性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等。
应用软件(应用程序):科学计算程序、数据处理程序、过程控制程序、事务管理程序、各种APP等。
2.3 说明

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和控制器。
I/O设备: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地址寄存器(MAR):存放欲访问的存储单元地址。
数据寄存器(MDR):暂存要从存储器中读或者写的信息。
运算器:包含若干通用寄存器,如累计器(ACC)、乘商寄存器(MO)、操作数寄存器(X)、变址寄存器(IX)、基址寄存器(BR)、程序状态寄存器(PSW)等。
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控制单元(CU)组成。
3.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关系
硬件和软件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互相依存的两大部分,它们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硬件和软件互相依存:硬件是软件赖以工作的物质基础,软件的正常工作是硬件发挥作用的唯一途径。计算机系统必须要配备完善的软件系统才能正常工作,且充分发挥其硬件的各种功能。
硬件和软件无严格界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许多情况下,计算机的某些功能既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软件来实现。因此,硬件与软件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绝对严格的界面。
硬件和软件协同发展:计算机软件随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而软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又促进硬件的更新,两者密切地交织发展,缺一不可。
4.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把程序和数据装入到主存储器中。
从程序的起始地址运行程序。
用程序的首地址从存储器中取出第一条指令,经过译码、执行步骤等控制计算机各功能部件协同运行,完成这条指令功能,并计算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用新得到的指令地址继续读出第二条指令并执行,直到程序结束为止;每一条指令都是在取指、译码和执行的循环过程中完成的。
(三)计算机性能指标
机器字长:计算机进行一次整数运算(即定点整数运算)所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数的表示范围越大,计算精度越高。

数据通路带宽:数据总线一次所能并行传送信息的位数。

主存容量:主存储器所能存储信息的最大容量,用字节或字数×字长表示。MAR的位数反映了存储单元的个数。
如:MAR为16位,则有216 个存储单元(即64K内存,1K=1024),若MDR为32位,表示存储容量为64K×32位。

运算速度:

(1)吞吐量和响应时间

吞吐量: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请求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主存的存取周期。
响应时间:用户向计算机发送一个请求,到系统对该请求做出响应并获得它所需要 的 结果的等待时间。
(2)主频和CPU时钟周期

主频(CPU时钟频率):机器内部主时钟的频率,即CPU时钟周期的倒数,常以MHz为单位,1MHz表示每秒1次。
CPU时钟周期:通常为节拍脉冲或T周期,即主频的倒数,是CPU中最小的时间单位。
(3)CPI: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钟周期数。

(4)CUP执行时间:运行一个程序所花费的时间。
   CUP执行时间 = CPU时钟周期数 / 主频 = (指令条数 × CPI)/ 主频

(5)MIPS、MFLOPS、GFLOPS和TFLOPS

MIPS: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
MIPS = 指令条数 / (执行时间 × 106)= 主频 / CPI

MFLOPS: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次浮点运算。

GFLOPS:每秒执行多少十亿次浮点运算。

TFLOPS:每秒执行多少万亿次浮点运算。

㈦ 数字计算机如何分类其分类依据是什么

有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和单片型等。其分类依据是性能方面。

电子计算机有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和单片型等,电脑常常指最后两种。微型计算机也称微机或微电脑。巨型机主要是从性能方面去定义的。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以运算速度在每秒1000万次以上,存储容量在1000万位以上,价格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计算机为巨型机;

也有人把运算速度超过每秒执行1000万条指令,主存储器容量达几兆字节的电子计算机作为巨型计算机。到了80年代,巨型机的标准则为运算速度每秒1亿次以上,字长达64位,主存储器的容量达4—16兆字节的数字式电子计算机。中国的银河计算机就属巨型机。

(7)数字电脑系统怎么样扩展阅读

主要特点

1、运算速度快:计算机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例如:卫星轨道的计算、大型水坝的计算、24小时天气算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在现代社会里,用计算机只需几分钟就可完成。

2、计算精确度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3、逻辑运算能力强: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精确计算,还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计算机能把参加运算的数据、程序以及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保存起来,并能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执行下一条指令以供用户随时调用。

4、存储容量大: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具有记忆特性,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类数据信息,还包括加工这些数据的程序。

5、自动化程度高:由于计算机具有存储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所以人们可以将预先编好的程序组纳入计算机内存,在程序控制下,计算机可以连续、自动地工作,不需要人的干预。

6、性价比高: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电脑,越来越普遍化、大众化,21世纪电脑必将成为每家每户不可缺少的电器之一。计算机发展很迅速,有台式的还有笔记本。

㈧ 我家的电脑系统是win7 32位的 想换win7 64位的 我家那电脑装了一数字模拟

亲,首先要确认是电脑主板是否支持64位 其次确认下数字监控软件是否支持64位系统。如果都符合的是可以进行更新的。只需下载64位操作系统 使用某软件的硬盘安装模式进行安装 一般是可以安装成功的。

阅读全文

与数字电脑系统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苹果电脑用来录制歌曲 浏览:430
一般笔记本电脑的存储 浏览:199
电脑怎么出字 浏览:870
dell电脑开机七声响 浏览:254
苹果忘记id下载软件 浏览:247
手机软件靠什么赚钱的 浏览:162
手机总是自己打开软件 浏览:723
手机喝水的软件 浏览:82
什么云电脑能玩人类一败涂地 浏览:72
抖音视频怎么设置mac电脑动态壁纸 浏览:157
电脑屏幕调亮度快捷键 浏览:709
电脑省略号在哪里按出来 浏览:506
电脑虎牙录屏文件在哪里 浏览:687
联想笔记本电脑进不去 浏览:411
二年级免费学英语网站 浏览:742
u盘系统备份怎么装回电脑 浏览:716
电脑连wifi被限速 浏览:292
苹果手机怎么找回已删软件 浏览:840
电脑的照片怎么传到苹果手机 浏览:833
平板电脑hdmi设置 浏览: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