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控车床有哪些操作系统
我所知道的数控操作系统有FANUC数控系统;SIEMENS数控系统;华中数控系统;世纪星数控系统;三菱数控系统等。
2. 数控车床都有哪些操作系统
我所知道的数控操作系统有FANUC数控系统;SIEMENS数控系统;华中数控系统;世纪星数控系统;三菱数控系统等。
FANUC数控系统比较稳定,而SIEMENS数控系统的操作界面比较友好容易上手。
3. 数控系统都有哪些基本构成
世界上的数控系统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组成结构上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些结构特点来源于系统初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硬件和软件的工程设计思路。对于不同的生产厂家来说,基于历史发展因素以及各自因地而异的复杂因素的影响,在设计思想上也可能各有千秋。例如,在上世界90年代,美国Dynapath系统采用小板结构,热变形小,便于板子更换和灵活结合,而日本FANUC系统则趋向大板结构,减少板间插接件,使之有利于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然而无论哪种系统,它们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是十分相似的。一般整个数控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和位置测量系统。控制系统硬件是一个具有输入输出功能的专用计算机系统,按加工工件程序进行插补运算,发出控制指令到伺服驱动系统;测量系统检测机械的直线和回转运动位置、速度,并反馈到控制系统和伺服驱动系统,来修正控制指令;伺服驱动系统将来自控制系统的控制指令和测量系统的反馈信息进行比较和控制调节,控制PWM电流驱动伺服电机,由伺服电机驱动机械按要求运动。这三部分有机结合,组成完整的闭环控制的数控系统。
控制系统硬件是具有人际交互功能,具有包括现场总线接口输入输出能力的专用计算机。伺服驱动系统主要包括伺服驱动装置和电机。位置测量系统主要是采用长光栅或圆光栅的增量式位移编码器。
一、软件结构
(1)输入数据处理程序
它接收输入的零件加工程序,将标准代码表示的加工指令和数据进行译码、数据处理,并按规定的格式存放。有的系统还要进行补偿计算,或为插补运算和速度控制等进行预计算。通常,输入数据处理程序包括输入、译码和数据处理三项内容。
(2)插补计算程序
CNC系统根据工件加工程序中提供的数据,如曲线的种类、起点、终点、既定速度等进行中间输出点的插值密化运算。上述密化计算不仅要严格遵循给定轨迹要求还要符合机械系统平稳运动加减速的要求。根据运算结果,分别向各坐标轴发出形成进给运动的位置指令。这个过程称为插补运算。计算得到进给运动的位置指令通过CNC内或伺服系统内的位置闭环、速度环、电流环控制调节,输出电流驱动电机带动工作台或刀具作相应的运动,完成程序规定的加工任务。
CNC系统是一边插补进行运算,一边进行加工,是一种典型的实时控制方式。
(3)管理程序
管理程序负责对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插补运算等为加工过程服务的各种程序进行调度管理。管理程序还要对面板命令、时钟信号、故障信号等引起的中断进行处理。在PC化的硬件结构下,管理程序通常在实时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实现。
(4)诊断程序
诊断程序的功能是在程序运行中及时发现系统的故障,并指出故障的类型。也可以在运行前或故障发生后,检查系统各主要部件(CPU、存储器、接口、开关、伺服系统等)的功能是否正常,并指出发生故障的部位。
二、硬件结构
从硬件结构上的角度,数控系统到目前为止可分为两个阶段共六代,第一阶段为数值逻辑控制阶段,其特征是不具有CPU,依靠数值逻辑实现数控所需的数值计算和逻辑控制,包括第一代是电子管数控系统,第二代是晶体管数控系统,第三代是集成电路数控系统;第二个阶段为计算机控制阶段,其特征是直接引入计算机控制,依靠软件计算完成数控的主要功能,包括第四代是小型计算机数控系统,第五代是微型计算机数控系统,第六代是PC数控系统。
由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PC结构的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推广,PC构架下计算机CPU及外围存储、显示、通讯技术的高速进步,制造成本的大幅降低,导致PC构架数控系统日趋成为主流的数控系统结构体系。PC数控系统的发展,形成了“NC+PC”过渡型结构,既保留传统NC硬件结构,仅将PC作为HMI。代表性的产品包括FANUC的160i,180i,310i,840D等。还有一类即将数控功能集中以运动控制卡的形式实现,通过增扩NC控制板卡(如基于DSP的运动控制卡等)来发展PC数控系统。典型代表有美国DELTATAU公司用PMAC多轴运动控制卡构造的PMAC-NC系统。另一种更加革命性的结构是全部采用PC平台的软硬件资源,仅增加与伺服驱动及I/O设备通信所必需的现场总线接口,从而实现非常简洁硬件体系结构。
数字控制系统简称,英文名称为NumericalControlSystem,早期是与计算机并行发展演化的,用于控制自动化加工设备的,由电子管和继电器等硬件构成具有计算能力的专用控制器的称为硬件数控(HardNC)。20世纪70年代以后,分离的硬件电子元件逐步由集成度更高的计算机处理器代替,称为计算机数控系统。
计算机数控(Computerizednumericalcontrol,简称CNC)系统是用计算机控制加工功能,实现数值控制的系统。CNC系统根据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的控制程序,执行部分或全部数值控制功能,并配有接口电路和伺服驱动装置,用于控制自动化加工设备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CNC系统由数控程序存储装置(从早期的纸带到磁环,到磁带、磁盘到计算机通用的硬盘)、计算机控制主机(从专用计算机进化到PC体系结构的计算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主轴驱动装置和进给(伺服)驱动装置(包括检测装置)等组成。
由于逐步使用通用计算机,数控系统日趋具有了软件为主的色彩,又用PLC代替了传统的机床电器逻辑控制装置,使系统更小巧,其灵活性、通用性、可靠性更好,易于实现复杂的数控功能,使用、维护也方便,并具有与网络连接及进行远程通信的功能。
4. 数控机床一般用什么样的操作系统
发那科就是一种数控操作系统,数控机床的操作系统跟电脑系统不是一个事,您搞混了。
5. 数控钻床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
数控操作系统有fanuc数控系统;siemens数控系统;华中数控系统;世纪星数控系统;三菱数控系统等。
6. 数控机床有哪几种操作系统
主要有4种。
1、传统专用型数控系统,这类数控系统的硬件由数控系统生产厂家自行开发,具有很强的专用性,经过了长时间的使用,质量和性能稳定可靠,目前还占领着制造业的大部分市场。
2、PC嵌入NC结构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这类数控系统与传统专用型数控系统相比,结构上具备一些开放性,功能十分强大,但系统软硬件结构十分复杂,系统价格也十分昂贵。
3、NC嵌入PC结构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这种数控系统的硬件部分由开放式体系结构的运动控制卡与PC机构成。运动控制卡通常选用高速DSP作为CPU,具有很强的运动控制和PLC 控制能力。
4、全软件型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这是一种最新型的开放式体系结构的数控系统,所有的数控功能包括插补、位置控制等全部都是由计算机软件来实现的。
(6)数控电脑操作系统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通电前要检查数控机床的外观、电器管线及其一些外部的辅助设备,是否有异常情况。特别是外部辅助设备带有液压系统泵站的,要观察液压油液的量是否充足,带有气压系统的,要进行定期的空气压缩机、储气压力容器的排水,防止存积积存过多的水分,在气流的带动下进入机床内部,引起零部件的锈蚀,甚至损坏。
摸机床的温度,机床在运行时有一定的温度升高是正常的,因为运转过程当中存在摩擦的作用,从而产生热量,一般情况下,当机床运转达到一定时间,就会达到热的平衡,也就是温度基本保持恒定,大体在50-60度,如果拿手放上去,不敢停留,说明这时温度就偏高,应检查润滑是否充分。
7. 数控系统有哪些哪些是知名的,实用的
随着数控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数控机床逐渐普及,掌握典型数控系统编程方法上的异同,将有助于编程人员和机床操作者熟练使用数控机床。
今天我们就从多角度详细分析一下日本发那科fanuc、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区别,以及我们可以如何选择。
1.cnc数控系统基本概念
数控系统是机床实现自动加工的核心,主要有操作系统、主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各类输出接口等组成。
其中操作系统由显示器和操纵键盘组成,显示器有数码管、CRT、液晶等多种形式。主控制系统与计算机主板有所类同,主要由CPU、存储器、控制器等部分组成。
数控系统所控制的是一般对象的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以及温度、压力、流量等物理量。
其控制方式又可分为数据运算处理控制和时序逻辑控制两大类,其中主控制器内的插补运算模块就是根据所读入的零件程序,通过译码、编译等信息处理后,进行相应的刀轨迹插朴运算,并通过与各坐标伺服系统的位置、速度反馈信号比较,从而控制机床各个坐标轴的位移。
而时序逻辑控制通常主要由可编程控器PLC来完成,它根据机床加工过程中的各个动作要求进行协调,按各检测信号进行逻辑判别,从而控制机床各个部件有条不紊地按序工作。
2.主流数控系统基本介绍
日本三菱的系统,台湾新代数控系统,德国新门子数控系统和日本发那科系统,首先他们都能完成对工件加工的需求,不过在编程代码和操作控制上有所不同。
目前这几个系统在国内的应用都比较广泛,按基本排名高低依次为:发那科,西门子,三菱,台湾新代。
西门子除了能识别一般的通用编程代码,还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编程方法。很多人会觉得西门子的系统和面板比发那科的看起来更加高端。
3.各大数控系统区别
从全世界机床的数控系统装机量来讲,发那科FUNUC的装机量是公认的第一,其次是西门子,发那科通俗易懂,面板简单,界面友好,新手基本无需复杂的培训就可操作。
而且由于这种简单式的操作逻辑和通用性,用户量大,系统精悍,使得发那科能及时在故障报警时快速找到解决办法。
目前国内使用fanuc系统的技术人才非常多,企业为了减少前期的培训,尽快进入创造效益的阶段,也会优先选择发那科系统,以及熟悉该系统的人才。
所以fanuc龙门加工中心的优势还是非常大的,主要是根据客户需求和fanuc系统在业内的良好印象和用户认知基础。
而西门子秉承一贯的欧美风格,编程资料数量多,有人认为,西门子的向导式操作有点累赘,而且上手体验没有发那科顺畅,但也有人觉得西门子简单实用,这个就要看用户使用习惯了。
4.国产数控系统也在稳步前行
国产数控系统在国防军工的应用,不仅是要实现批量化的商业价值,重要在于其对工业信息安全的贡献。经过这些年多年研发攻关 ,国产高档数控系统在功能、技术水平上与进口系统的差距不断缩小。
目前大部分企业均采用的是主流数控系统,想要彻底更新为国产数控系统还需不断推广和取得用户的口碑及信任。
要掌握数控技术,必然要掌握数控操作系统,会使用发那科或者西门子等操作系统,已经是企业招聘制造业人才首要考虑的技能之一。
对于终端用户来说,选择便于学习、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性能可靠、高效快速和性价比高的数控系统将极大地解决工艺制造问题,改善零件加工质量,提高产品加工效率。
数控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如果将数控设备比喻成“人”, 则数控系统就是“人脑”,希望我们的数控系统能不断升级,不断促进先进制造技术和人才的发展。
8. 北金数控Z5是什么操作系统
摘要 2、PC嵌入NC结构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这类数控系统与传统专用型数控系统相比,结构上具备一些开放性,功能十分强大,但系统软硬件结构十分复杂,系统价格也十分昂贵。
9. CNC有那几种操作系统
数控技术和数控机床是制造业现代化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近几年来,在引进消化国外数控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已生产出自主版权的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但是中、高档以上的数控系统仍然是以进口产品为主。研究数控系统及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将对开发中高档的数控产品,扩大数控机床市场份额起到重要作用。
1 数控系统的硬件技术发展迅速
随着集成电路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数控硬件技术更新换代注入新的活力,现代数控系统普遍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专用芯片(ASIC)及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在电气装联上广泛采用表面安装(SMT)、三维高密度(three dimensional high density)技术。极大的提高系统可靠性。高速高性能存储技术,比如闪烁存储(flash memory),移动存储(PCMCIA card)等极大的方便用户。TFT LCD技术使显示装置趋于平板化,更便于机电一体化安装并改善人机界面。作为数控系统核心的处理器广泛采用64位以上的高速RISC CPU,保证高速、高精度的数控加工。
以日本FANUC 16i/18i和160i/180i为例,已形成超小、超薄型控制器,主控板仅名片一样大小,主处理采用Pentium芯片。CNC和伺服采用50M/S的高速串行总线。用光缆连结I/O模块,采用分散配置,便于机电一体化。在通讯方面采用PCMCIA存储卡和外部计算机,或采用调制解调器,用电话和个人机通讯。
2 体系结构向开放式发展
开放式数控的讨论已有好些年了,但是应该看到,对于“开放式结构”至今没有一致性的定义。某些用户认为开放式表示能够接受当地使用的通信协议;而另一些用户认为开放式意味着所有控制器操作界面完全一致;对机床应用工程师而言,开放式意味着对刀架移动,传感器和逻辑控制有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对大公司和大学的研究工程师来说,开放式意味着以上这些均来自随即拿来就用的积木块。由于来自最终用户和集成商(机床厂)的压力,开放式结构的开发工作正在向前发展并将持续下去。目前的一个积极成果即是基于PC的CAC,即PC—based。
世界上一些着名的数控制造商纷纷推出PC—based CAC系统,例FANUC公司的FANUC160/180,西门子公司的Siemens 840Di,FAGOR公司的FAGOR8070。由于采用了工业级PC机及桌面操作系统Windows,DOS等,其丰富的软、硬件资源给用户带来诸多的方便。
应看到,在数控加工这种强实时环境中,使用商用操作系统Win,DOS等,尚未得到业界的完全认可。在理论上没有证明比现有传统的CNC来得优越。
3 实时操作系统进入CNC
严格意义上说,数控控制软件中包含着实时操作系统的思想,例如任务调度、存储器管理、中断处理等。但这种技术是隐含的。是和数控应用程序比如插补,伺服、译码等混合的。每一个数控系统都是独特的,不透明的。这种情况对于最终用户和系统集成商而言带来诸多不便。在“开放式数控”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研究实时操作系统在CNC软件中的应用是顺理成章的事。特别是最近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技术发展迅猛,这对于数控控制软件的开发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选择一个合适的商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将插补、伺服、译码、数据处理等数控应用软件往上“挂”,最终移植到一个硬件环境中去,形成最终用户“中意”的数控系统,也就是“个性化的”CNC系统,这恐怕是“开放式”数控的主要方向。
4 现场总线技术开始广泛使用
现场总线(field bus)实质上是工控网络中的低档产品。因为底层设备通信有以下特点:
1.通信环境恶劣,可能受到温度、湿度变化、尘埃、电压波动、机械振动、电磁场干扰等因素影响;
2.信息传递主要是设备与设备之间,故对通信可靠性要求高;
3.通信内容和时间一般可以预先设定,随机、自发产生的信息相对较少,这可使通信协议大大简化;
4.由于有较多的监控信息,实时性要求高;
5.要求有一定有故障诊断和容错能力,以防止不必要的系统故障;
6.距离短,频度高。
基于上述特点,底层设备互连网络通常采用协议简单、响应迅速、可靠性高的主一从通信方式,使用工控网络中的低档产品例如现场总线。
西门子公司的profibus首先应用在802D中低档数控系统中。对802D而言,24V电源为心脏,PCU模块为大脑,profibus为神经。因为PCU和I/O以及伺服系统(I/O模块例PP1、PP2,伺服系统为611U)的连结构依靠profibus。PCU为主站,PP1、PP2,611U为从站,并均有节点地址。
FAGOR公司的SERCOS主要用于CNC和伺服系统的通讯且采用光缆。最高传输速率为4M baud。SERCOS将CNC(8055,8070)和主轴、座标轴驱动连结起来,每个节点亦有相应地址。FAGOR8070开始,CNC和I/O的连结采用CAN总线。
FANUC I/OLink是CNC连结扩展I/O的现场总线。
10. 数控操作系统有哪几种
这个很多的,主流的有 日本 FANUC 三菱 ,欧洲 西门子 发格 海德汉,美国的一般少见,国产的也很多 华中 广数 KND 大森 等等吧。我说的这都是现在比较常用的,其他的也很多就是不知名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