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今计算机操作系统有哪些 那些是最常用的 有那些优越性
操作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用于控制计算机(硬件)的程序(软件)。它是计算机底层的系统软件,负责管理、调度、指挥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使其协调工作,没有它,任何计算机都无法正常运行。它在资源使用者和资源之间充当中间人的角色,举个例子,一个用户(也可以是程序)将一个文件存盘,操作系统就会开始工作:管理磁盘空间的分配,将要保存的信息由内存写到磁盘等。当用户要运行一个程序时,操作系统必须先将程序载入内存,当程序执行时,操作系统会让程序使用CPU。
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操作系统,其中最为常用的有:DOS、Mac OS、Windows、Linux、Free BSD、Unix/Xenix、OS/2等等,下面介绍常见的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功能特点。
一、 DOS操作系统
从1981年问世至今,DOS经历了7次大的版本升级,从1.0版到现在的7.0
版,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但是,DOS系统的单用户、单任务、字符界面和16位的大格局没有变化,因此它对于内存的管理也局限在640KB的范围内。 DOS最初是微软公司为IBM-PC开发的操作系统,因此它对硬件平台的要求很低,因此适用性较广。常用的DOS有三种不同的品牌,它们是Microsoft公司的MS-DOS、IBM公司的PC-DOS以及Novell公司的DR DOS,这三种DOS相互兼容,但仍有一些区别,三种DOS中使用最多的是MS-DOS。
DOS系统有众多的通用软件支持,如各种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而且围绕DOS开发了很多应用软件系统,如财务、人事、统计、交通、医院等各种管理系统。鉴于这个原因,尽管DOS已经不能适应32位机的硬件系统,但是仍广泛流行,不过DOS被市场淘汰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二、 Mac OS 操作系统
Mac OS操作系统是美国苹果计算机公司为它的Macintosh计算机设计的操作系统的一代操作系统,该机型于1984年推出,在当时的PC还只是DOS枯燥的字符界面的时候,Mac率先采用了一些我们至今仍为人称道的技术。比如:GUI图形用户界面、多媒体应用、鼠标等,Macintosh计算机在出版、印刷、影视制作和教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Microsoft Windows至今在很多方面还有Mac的影子,最近苹果公司又发布了目前最先进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Mac OS X。
三、Windows系统
Windows是Microsoft公司在1985年11月发布的第一代窗口式多任务系统,它使PC机开始进入了所谓的图形用户界面时代。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每一种应用软件(即由Windows支持的软件)都用一个图标(Icon)表示,用户只需把鼠标移到某图标上,连续两次按下鼠标器的拾取键即可进入该软件,这种界面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把计算机的使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Windows1.X版是一个具有多窗口及多任务功能的版本,但由于当时的硬件平台为PC/XT,速度很慢,所以Windows1.X版本并未十分流行。1987年底Microsoft公司又推出了MS-Windows2.X 版,它具有窗口重叠功能,窗口大小也可以调整,并可把扩展内存和扩充内存作为磁盘高速缓存,从而提高了整台计算机的性能,此外它还提供了众多的应用程序:文本编辑Write、记事本Notepad、计算器Calculator、日历Calendar……等。随后在88年、89年又先后推出了MS-Windows/286-V2.1和MS-Windows/386 V2.1这两个版本。
1990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3.0,它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具有强大的内存管理,且提供了数量相当多的Windows应用软件,因此成为386、486微机新的操作系统标准。随后,Windows发表3.1版,而且推出了相应的中文版。3.1版较之3.0版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受到了用户欢迎,是当时最流行的Windows版本。
1995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95。在此之前的Windows都是由DOS引导的,也就是说它们还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而Windows95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并在很多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改进,还集成了网络功能和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功能,是一个全新的32位操作系统。
1998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95的改进版Windows98,Windows98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把微软的Internet浏览器技术整合到了Windows里面,使得访问Internet资源就像访问本地硬盘一样方便,从而更好地满足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访问Internet资源的需要。Windows98是目前实际使用的主流操作系统。
在90年代初期Microsoft推出了Windows NT(NT是New Technology即新技术的缩写)来争夺Novell Netware的网络操作系统市场。相继有Windows NT 3.0,3.5,4.0等版本上市,逐渐蚕食了中小网络操作系统的大半江山。WindowsNT是真正的32位操作系统,与普通的Windows系统不同,它主要面向商业用户,有服务器版和工作站版之分。
2000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 2000,它包括四个版本:Data center Server是功能最强大的服务器版本,只随服务器捆绑销售,不零售;Advanced Server和Server版是一般服务器使用;Professional版是工作站版本的NT和Windows98共同的升级版本。
目前还有一个主要面向家庭和个人娱乐,侧重于多媒体和网络的Windows Me存在。
2001年10月25日,Microsoft发布了功能及其强大的Windows XP,该系统采用Windows 2000/NT内核,运行非常可靠、稳定,用户界面焕然一新,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这次微软终于可以和苹果的Macintosh软件一争高下了,优化了与多媒体应用有关的功能,内建了极其严格的安全机制,每个用户都可以拥有高度保密的个人特别区域,尤其是增加了具有防盗版作用的激活功能。
四、Unix系统
Unix系统是1969年在贝尔实验室诞生,最初是在中小型计算机上运用。最早移植到80286微机上的Unix系统,称为Xenix。 Xenix系统的特点是短小精干,系统开销小,运行速度快。UNIX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分时的系统以控制计算机的活动和资源,并且提供一个交互,灵活的操作界。UNIX被设计成为能够同时运行多进程,支持用户之间共享数据。同时,UNIX支持模块化结构,当你安装UNIX操作系统时,你只需要安装你工作需要的部分,例如:UNIX支持许多编程开发工具,但是如果你并不从事开发工作,你只需要安装最少的编译器。用户界面同样支持模块化原则,互不相关的命令能够通过管道相连接用于执行非常复杂的操作。UNIX 有很多种,许多公司都有自己的版本,如 AT&T、Sun、HP等。
五、Linux系统
Linux是当今电脑界一个耀眼的名字,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个自由免费软件,其本身是一个功能可与Unix和Windows相媲美的操作系统,具有完备的网络功能,它的用法与UNIX非常相似,因此许多用户不再购买昂贵的UNIX,转而投入Linux等免费系统的怀抱。
Linux最初由芬兰人Linus Torvalds开发,其源程序在Internet网上公开发布,由此,引发了全球电脑爱好者的开发热情,许多人下载该源程序并按自己的意愿完善某一方面的功能,再发回网上,Linux也因此被雕琢成为一个全球最稳定的、最有发展前景的操作系统。曾经有人戏言:要是比尔·盖茨把Windows的源代码也作同样处理,现在Windows中残留的许多BUG(错误)早已不复存在,因为全世界的电脑爱好者都会成为Windows的义务测试和编程人员。
Linux操作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 它是一个免费软件,您可以自由安装并任意修改软件的源代码。
2. Linux操作系统与主流的UNIX系统兼容,这使得它一出现就有了一个很好的用户群。
3. 支持几乎所有的硬件平台,包括Intel系列,680x0系列,Alpha系列,MIPS系列等,并广泛支持各种周边设备。
目前,Linux正在全球各地迅速普及推广,各大软件商如Oracle、Sybase、Novell、IBM等均发布了Linux版的产品,许多硬件厂商也推出了预装Linux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产品,还有不少公司或组织有计划地收集有关Linux的软件,组合成一套完整的Linux发行版本上市,比较着名的有RedHat(即红帽子)、Slackware等公司。Linux可以在相对低价的Intel X86硬件平台上实现高档系统才具有的性能, 许多用户使用benchmarks在运行Linux的X86机器上测试, 发现可以和Sun和Digital公司的中型工作站的性能媲美。事实上不光是许多爱好者和程序员在使用Linux, 许多商业用户比如Internet服务供应商(ISP)也使用Linux做为服务器代替昂贵的工作站。 这些服务器的最高记录是经过600天的运行没有碰到一次系统崩溃!我们有理由相信Linux这样一个稳定、灵活和易用的软件,肯定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除了 Linux之外还有一种免费的UNIX变种操作系统FreeBSD可供使用,一般来说,对于工作站而言, LINUX支持的硬件种类和数量要远远地超过FreeBSD,而在网络的负载非常高时, FreeBSD的性能比LINUX 要好一些。
六、OS/2系统
1987年IBM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推出了PS/2(Personal System/2)个人电脑。PS/2系列电脑大幅度突破了现行PC机的体系,采用了与其它总线互不兼容的微通道总线MCA,并且IBM自行设计了该系统约80%的零部件,以防止其它公司仿制。OS/2系统正是为系列机开发的一个新型多任务操作系统。OS/2克服了DOS系统640KB主存的限制,具有多任务功能。OS/2也采用图形界面,它本身是一个32位系统,不仅可以处理32位OS/2系统的应用软件,也可以运行16位DOS和Windows软件。 OS/2系统通常要求在4MB内存和100MB硬盘或更高的硬件环境下运行。由于OS/2 仅限于PS/2机型,兼容性较差,故而限制了它的推广和应用。
服务器用2003的
2. 十几年前的电脑叫286,386,486,这是什么意思当时主机的配置是怎样的
多年前CPU都是以编号来称呼,例如286、386和486的计算机,指的就是计算机所用的CPU是286、386、和486的CPU。但是到了486以后,Intel公司不再以此种方式来称呼,所谓586的CPU叫做“Pentium”,即奔腾,如PentiumII、PentiumIII。。。那时候的配置大多不能运行视窗的操作系统,286/386好像主要运行DOS系统。到了486以后才能运行win95.
3. 请问386的cpu在理论上能不能运行windows xp系统
理论是可以,32位的 XP 什么的都是基于inter 的 I386 处理器总线结构
4. 电脑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啊大概
电脑其实只是电脑的硬件部份,完整的电脑系统应该是硬件(英文名叫hardware)和软件(英文名叫software)的统一,就象录像机和VCD机,它们本身只是一个塑料和金属片堆积起来的部件,如果没有录像带和VCD盘片,以及设定在机器内的控制程序,录像机和VCD机纯粹就是一堆废塑料和金属片,一点用处都没有。同样,没有运行在硬件基础之上的各种软件,电脑也是一堆废铁。
因此,在认识了电脑的家之后,我们花点时间了解一下电脑软件的相关知识,从而概貌性地掌握电脑工作的基本原理。这对于后面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学习,会很有帮助。
我们现在就去探究一下,电脑到底是怎样工作的?
一、电脑原理概述
前面我们已经提过,电脑的工作原理跟电视机、VCD机差不多,您给它发一些指令,它就会按您的意思执行某项功能。不过,您可知道,这些指令并不是直接发给您要控制的硬件,而是先通过前面提过的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接收您的指令,然后再由中央处理器(CPU)来处理这些指令,最后才由输出设备输出您要的结果。
现在,让我们用一道简单的计算题来回想一下人脑的工作方式。
题目很简单:8+8÷4=?
首先,我们得用笔将这道题记录在纸上,记在大脑中,再经过脑神经元的思考,结合我们以前掌握的知识,决定用四则运算规则和九九乘法口诀来处理,先用脑算出8÷4=2这一中间结果,并记录于纸上,然后再用脑算出8+2=10这一最终结果,并记录于纸上。
通过做这一简单运算题,我们发现一规律:首先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将捕捉的信息输送到大脑中并存储起来,然后对这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再由大脑控制人把最终结果,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
电脑正是模仿人脑进行工作的(这也是“电脑”名称的来源),其部件如输入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等分别与人脑的各种功能器官对应,以完成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
二、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在前面我们介绍了电脑是什么样的,及电脑内部是怎样组成的,这些都是我们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到”的东西或设备,那些构成电脑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元器件、电路板、零部件等物理实体和物理装置,我们把这些设备都叫做电脑硬件。一个电脑系统中只有硬件是不够的,因为它不能为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在电脑系统中添加了相应的软件后,电脑才能发挥它巨大的作用,才能实现我们所要求的目的。给硬件配备“思想”即指挥它如何工作的软件就使它成为令我们惊奇的电“脑”。
所谓软件,就是安装或存储在电脑中的程序,有时这些软件也存储在外存储器上,如光盘或软盘上。我们所知道的软件有: Windows98、Office97办公软件、金山词霸、幸福之家、超级解霸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来进一步理解软件、硬件的概念。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VCD盘片,就这张盘片本身来说,它只是一个硬件,用来播放VCD的影碟机也是一个硬件,而存储在盘片上的图象和音乐就是软件。
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象Windows 98这样的软件(也叫做操作系统)就是系统软件,而象“金山词霸2000”这样的软件就是应用软件。
通过了解软件、硬件的概念,我们也就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就是,硬件和软件是相互依存的,硬件为软件提供了物质基础,也就是说软件离开了相应硬件的支持,是无法发挥其作用的,而只有有了软件的支持,也才能使硬件有了用武之地。但是,并不是有了某种硬件就能运行所有的软件,也不是有了某个软件就能在所有的硬件上运行,这就是电脑中很普遍的兼容性问题。
电脑的硬件和软件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完整的电脑系统,缺一不可,没有软件的电脑等于一堆废铜烂铁,无任何作用;同样,没有硬件,软件也就如无源之水,尤如空中楼阁。它们只有相互配合,电脑才能正常运行。
三、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裸机的概念,简单的说,裸机即是电脑硬件的组合,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电脑。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能直接操作裸机,必须通过一个叫做“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软件系统(英文为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简称BIOS),才能操作控制裸机,之所以这样称呼它,是因为它提供了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功能,如在屏幕上显示一点,接收一个键盘字符的输入等。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对电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系统的作用直接影响电脑的能否使用。同时几乎所有电脑功能最终都是分解为一个个简单的基本输入输出操作来实现。辟如画一幅风景,就是由一系列不同颜色和亮度点的基本输入输出操作来完成。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存放在主板的只读存储器(英文为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芯片中,平时不可修改,也没必要修改,但恶性计算机病毒除外,1999年4月26日席卷全球的CIH病毒就破坏了相当一部份电脑的BIOS系统,弄得大家只好找专家才能修复。
四、操作系统的概念
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外面,才是我们平常念叨的Windows98或Windows2000系统,在电脑界,这些软件又叫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专门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并提供操作电脑所需的工作界面。有了它们,人们才可以方便自如地使用电脑。正是由于操作系统的飞速发展,才使计算机的使用从高度专业化的技术人员手中,走向了广大普通用户手中,同样也正是由于操作系统的飞速发展,才使得计算机的应用出现了多姿多彩的今天。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一个平台,没有它,任何计算机都无法正常运行。在个人电脑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操作系统,其中最为常用的有五种:DOS、windows、Linux、Unix/Xenix、OS/2,下面分别介绍这五种电脑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功能特点。
DOS操作系统
从1981年问世至今,DOS经历了7次大的版本升级,从1.0版到现在的7.0版,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但是,DOS系统的单用户、单任务、字符界面和16位的大格局没有变化,因此它对于内存的管理也局限在640KB的范围内。
DOS最初是为IBM-PC开发的操作系统,因此它对硬件平台的要求很低,即使对于DOS6.22这样的高版本DOS,在640KB内存、40MB硬盘、80286处理器的环境下也可正常运行,因此DOS系统既适合于高档电脑使用,又适合于低档电脑使用。
常用的DOS有三种不同的品牌,它们是Microsoft公司的MS-DOS、IBM公司的PC-DOS以及Novell公司的DR_DOS,这三种DOS都是兼容的,但仍有一些区别,三种DOS中使用最多的是MS-DOS。
DOS系统一个最大的优势是它支持众多的通用软件,如各种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而且围绕DOS开发了很多应用软件系统,如财务、人事、统计、交通、医院等各种管理系统。鉴于这个原因,尽管DOS已经不能适应32位机的硬件系统,但是仍广泛流行,而且在未来的几年内也不会很快被淘汰。
windows系统
windows是Microsoft公司在1985年11月发布的第一代窗口式多任务系统,它使PC机开始进入了所谓的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时代。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每一种应用软件(即由windows支持的软件)都用一个图标(Icon)表示,用户只需把鼠标移到某图标上,双击该图标即可进入该软件应用窗口,这种界面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把计算机的使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windows1.X版是一个具有多窗口及多任务功能的版本,但由于当时的硬件平台为PC/XT,速度很慢,所以windows1.X版本并未十分流行。1987年底Microsoft公司又推出了MS-windows2.X 版,它具有窗口重叠功能,窗口大小也可以调整,并可把扩展内存和扩充内存作为磁盘高速缓存,从而提高了整台计算机的性能,此外它还提供了众多的应用程序:写字板Write、记事本Notepad、计算器Calculator、日历Calendar……等。随后在88年、89年又先后推出了MS-windows/286-V2.1和MS-windows/386 V2.1这两个版本。
1990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3.0,它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具有强大的内存管理,且提供了数量相当多的windows应用软件,因此成为386、486微机新的操作系统标准。随后,windows发表3.1版,而且推出了相应的中文版。3.1版较之3.0版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受到了用户欢迎,是当时最流行的windows版本。其中文版为windows 3.2。
1995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95(也称为Chicago或windows4.0)。在此之前的windows都是由DOS引导的,也就是说它们还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而windows95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并在很多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改进,还集成了网络功能和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功能,是一个全新的32位操作系统。
1998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95的改进版windows98,windows98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把微软的Internet浏览器技术整合到了windows95里面,使得访问Internet资源就像访问本地硬盘一样方便,从而更好地满足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访问Internet资源的需要。
windows98是目前实际使用的主流操作系统。
近来,有关windows2000的宣传是越来越多,说到windows2000,我们不能不提一下Microsoft公司的另一个产品----windowsNT系统(NT是New Technology即新技术的缩写),windowsNT是真正的32位操作系统,与普通的windows系统不同,它主要面向商业用户,有服务器版和工作版之分,按原计划,Microsoft公司准备在1999年将最新的工作站版本NT 5.0和普通的windows98统一为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即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这样,无论对商业用户还是普通个人用户,以后Microsoft公司就只有一个windows操作系统了。
Linux系统
Linux是当今电脑界一个耀眼的名字,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个自由免费软件,其本身是一个功能可与Unix和windows相媲美的操作系统,具有完备的网络功能。
Linux最初由芬兰人Linus Torvalds开发,其源程序在Internet网上公开发布,由此,引发了全球电脑爱好者的开发热情,许多人下载该源程序并按自己的意愿完善某一方面的功能,再发回网上,Linux也因此被雕琢成为一个全球最稳定的、最有发展前景的操作系统。曾经有人戏言:要是比尔·盖茨把windows的源代码也作同样处理,现在windows中残留的许多BUG(错误)早已不复存在,因为全世界的电脑爱好者都会成为windows的义务测试和编程人员。
Linux操作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它是一个免费软件,您可以自由安装并任意修改软件的源代码。
2.Linux操作系统与主流的UNIX系统兼容,这使得它一出现就有了一个很好的用户群。
3.支持几乎所有的硬件平台,包括Intel系列,680x0系列,Alpha系列,MIPS系列等,并广泛支持各种周边设备。
目前,Linux正在全球各地迅速普及推广,各大软件商如Oracle、Sybase、Novell、IBM等均发布了Linux版的产品,许多硬件厂商也推出了预装Linux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产品,当然,PC用户也可使用Linux。另外,还有不少公司或组织有计划地收集有关Linux的软件,组合成一套完整的Linux发行版本上市,比较着名的有RedHat(即红帽子)、Slackware等公司。目前较为流行的版本有RedHat Linux、红旗Linux等。虽然,现在说Linux会取代Unix和windows还为时过早,但一个稳定性、灵活性和易用性都非常好的软件,肯定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Unix系统
Unix系统是1969年问世的,最初是在中小型计算机上运用。最早移植到80286微机上的Unix系统,称为Xenix。Xenix系统的特点是短小精干,系统开销小,运行速度快。经过多年的发展,Xenix已成为十分成熟的系统,最新版本的Xenix是SCO Unix和SCO CDT。当前的主要版本是Unix 3.2 V4.2以及ODT 3.0。
Unix是一个多用户系统,一般要求配有8M以上的内存和较大容量的硬盘。
OS/2系统
1987年IBM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推出了PS/2(Personal System/2)个人电脑。PS/2系列电脑大幅度突破了现行PC机的体系,采用了与其它总线互不兼容的微通道总线MCA,并且IBM自行设计了该系统约80%的零部件,以防止其它公司仿制。
OS/2系统正是为PS/2系列机开发的一个新型多任务操作系统。OS/2克服了DOS系统640KB主存的限制,具有多任务功能。OS/2也采用图形界面,它本身是一个32位系统,不仅可以处理32位OS/2系统的应用软件,也可以运行16位DOS和windows软件。
OS/2系统通常要求在4MB内存和100MB硬盘或更高的硬件环境下运行。
五、应用软件的概念
顾名思义,应用软件即是提供某种特定功能的软件,如现在您使用的《WPS2000》、《WORD97》等,它们一般都运行在操作系统(如Windows98)之上,由专业人员根据各种需要开发。我们平时见到和使用的绝大部分软件均为应用软件,如杀毒软件,文字处理软件,学习软件,游戏软件,上网软件等等。
到现在我们会发现,电脑的组成非常象我们人及人的行为:电脑的主机就类似与我们的大脑,因为,我们人是用大脑在思考问题进行运算的,同时我们的大脑还能记忆很多我们所遇见过的和学习过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叫做电脑的原因;电脑的外设就类似与人的眼、耳、四肢等,以及我们用来记录所发生的事情或要做的事情的笔记本。但电脑与人有本质的不同,这就是电脑永远是由人来控制的,是帮助人进行脑力劳动的工具。
5. 电脑的原理谁都说不清楚
电脑其实只是电脑的硬件部份,完整的电脑系统应该是硬件(英文名叫hardware)和软件(英文名叫software)的统一,就象录像机和VCD机,它们本身只是一个塑料和金属片堆积起来的部件,如果没有录像带和VCD盘片,以及设定在机器内的控制程序,录像机和VCD机纯粹就是一堆废塑料和金属片,一点用处都没有。同样,没有运行在硬件基础之上的各种软件,电脑也是一堆废铁。
因此,在认识了电脑的家之后,我们花点时间了解一下电脑软件的相关知识,从而概貌性地掌握电脑工作的基本原理。这对于后面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学习,会很有帮助。
我们现在就去探究一下,电脑到底是怎样工作的?
一、电脑原理概述
前面我们已经提过,电脑的工作原理跟电视机、VCD机差不多,您给它发一些指令,它就会按您的意思执行某项功能。不过,您可知道,这些指令并不是直接发给您要控制的硬件,而是先通过前面提过的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接收您的指令,然后再由中央处理器(CPU)来处理这些指令,最后才由输出设备输出您要的结果。
现在,让我们用一道简单的计算题来回想一下人脑的工作方式。
题目很简单:8+8÷4=?
首先,我们得用笔将这道题记录在纸上,记在大脑中,再经过脑神经元的思考,结合我们以前掌握的知识,决定用四则运算规则和九九乘法口诀来处理,先用脑算出8÷4=2这一中间结果,并记录于纸上,然后再用脑算出8+2=10这一最终结果,并记录于纸上。
通过做这一简单运算题,我们发现一规律:首先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将捕捉的信息输送到大脑中并存储起来,然后对这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再由大脑控制人把最终结果,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
电脑正是模仿人脑进行工作的(这也是“电脑”名称的来源),其部件如输入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等分别与人脑的各种功能器官对应,以完成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
二、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在前面我们介绍了电脑是什么样的,及电脑内部是怎样组成的,这些都是我们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到”的东西或设备,那些构成电脑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元器件、电路板、零部件等物理实体和物理装置,我们把这些设备都叫做电脑硬件。一个电脑系统中只有硬件是不够的,因为它不能为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在电脑系统中添加了相应的软件后,电脑才能发挥它巨大的作用,才能实现我们所要求的目的。给硬件配备“思想”即指挥它如何工作的软件就使它成为令我们惊奇的电“脑”。
所谓软件,就是安装或存储在电脑中的程序,有时这些软件也存储在外存储器上,如光盘或软盘上。我们所知道的软件有: Windows98、Office97办公软件、金山词霸、幸福之家、超级解霸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来进一步理解软件、硬件的概念。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VCD盘片,就这张盘片本身来说,它只是一个硬件,用来播放VCD的影碟机也是一个硬件,而存储在盘片上的图象和音乐就是软件。
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象Windows 98这样的软件(也叫做操作系统)就是系统软件,而象“金山词霸2000”这样的软件就是应用软件。
通过了解软件、硬件的概念,我们也就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就是,硬件和软件是相互依存的,硬件为软件提供了物质基础,也就是说软件离开了相应硬件的支持,是无法发挥其作用的,而只有有了软件的支持,也才能使硬件有了用武之地。但是,并不是有了某种硬件就能运行所有的软件,也不是有了某个软件就能在所有的硬件上运行,这就是电脑中很普遍的兼容性问题。
电脑的硬件和软件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完整的电脑系统,缺一不可,没有软件的电脑等于一堆废铜烂铁,无任何作用;同样,没有硬件,软件也就如无源之水,尤如空中楼阁。它们只有相互配合,电脑才能正常运行。
三、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裸机的概念,简单的说,裸机即是电脑硬件的组合,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电脑。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能直接操作裸机,必须通过一个叫做“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软件系统(英文为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简称BIOS),才能操作控制裸机,之所以这样称呼它,是因为它提供了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功能,如在屏幕上显示一点,接收一个键盘字符的输入等。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对电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系统的作用直接影响电脑的能否使用。同时几乎所有电脑功能最终都是分解为一个个简单的基本输入输出操作来实现。辟如画一幅风景,就是由一系列不同颜色和亮度点的基本输入输出操作来完成。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存放在主板的只读存储器(英文为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芯片中,平时不可修改,也没必要修改,但恶性计算机病毒除外,1999年4月26日席卷全球的CIH病毒就破坏了相当一部份电脑的BIOS系统,弄得大家只好找专家才能修复。
四、操作系统的概念
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外面,才是我们平常念叨的Windows98或Windows2000系统,在电脑界,这些软件又叫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专门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并提供操作电脑所需的工作界面。有了它们,人们才可以方便自如地使用电脑。正是由于操作系统的飞速发展,才使计算机的使用从高度专业化的技术人员手中,走向了广大普通用户手中,同样也正是由于操作系统的飞速发展,才使得计算机的应用出现了多姿多彩的今天。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一个平台,没有它,任何计算机都无法正常运行。在个人电脑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操作系统,其中最为常用的有五种:DOS、windows、Linux、Unix/Xenix、OS/2,下面分别介绍这五种电脑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功能特点。
DOS操作系统
从1981年问世至今,DOS经历了7次大的版本升级,从1.0版到现在的7.0版,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但是,DOS系统的单用户、单任务、字符界面和16位的大格局没有变化,因此它对于内存的管理也局限在640KB的范围内。
DOS最初是为IBM-PC开发的操作系统,因此它对硬件平台的要求很低,即使对于DOS6.22这样的高版本DOS,在640KB内存、40MB硬盘、80286处理器的环境下也可正常运行,因此DOS系统既适合于高档电脑使用,又适合于低档电脑使用。
常用的DOS有三种不同的品牌,它们是Microsoft公司的MS-DOS、IBM公司的PC-DOS以及Novell公司的DR_DOS,这三种DOS都是兼容的,但仍有一些区别,三种DOS中使用最多的是MS-DOS。
DOS系统一个最大的优势是它支持众多的通用软件,如各种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而且围绕DOS开发了很多应用软件系统,如财务、人事、统计、交通、医院等各种管理系统。鉴于这个原因,尽管DOS已经不能适应32位机的硬件系统,但是仍广泛流行,而且在未来的几年内也不会很快被淘汰。
windows系统
windows是Microsoft公司在1985年11月发布的第一代窗口式多任务系统,它使PC机开始进入了所谓的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时代。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每一种应用软件(即由windows支持的软件)都用一个图标(Icon)表示,用户只需把鼠标移到某图标上,双击该图标即可进入该软件应用窗口,这种界面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把计算机的使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windows1.X版是一个具有多窗口及多任务功能的版本,但由于当时的硬件平台为PC/XT,速度很慢,所以windows1.X版本并未十分流行。1987年底Microsoft公司又推出了MS-windows2.X 版,它具有窗口重叠功能,窗口大小也可以调整,并可把扩展内存和扩充内存作为磁盘高速缓存,从而提高了整台计算机的性能,此外它还提供了众多的应用程序:写字板Write、记事本Notepad、计算器Calculator、日历Calendar……等。随后在88年、89年又先后推出了MS-windows/286-V2.1和MS-windows/386 V2.1这两个版本。
1990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3.0,它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具有强大的内存管理,且提供了数量相当多的windows应用软件,因此成为386、486微机新的操作系统标准。随后,windows发表3.1版,而且推出了相应的中文版。3.1版较之3.0版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受到了用户欢迎,是当时最流行的windows版本。其中文版为windows 3.2。
1995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95(也称为Chicago或windows4.0)。在此之前的windows都是由DOS引导的,也就是说它们还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而windows95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并在很多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改进,还集成了网络功能和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功能,是一个全新的32位操作系统。
1998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95的改进版windows98,windows98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把微软的Internet浏览器技术整合到了windows95里面,使得访问Internet资源就像访问本地硬盘一样方便,从而更好地满足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访问Internet资源的需要。
windows98是目前实际使用的主流操作系统。
近来,有关windows2000的宣传是越来越多,说到windows2000,我们不能不提一下Microsoft公司的另一个产品----windowsNT系统(NT是New Technology即新技术的缩写),windowsNT是真正的32位操作系统,与普通的windows系统不同,它主要面向商业用户,有服务器版和工作版之分,按原计划,Microsoft公司准备在1999年将最新的工作站版本NT 5.0和普通的windows98统一为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即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这样,无论对商业用户还是普通个人用户,以后Microsoft公司就只有一个windows操作系统了。
Linux系统
Linux是当今电脑界一个耀眼的名字,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个自由免费软件,其本身是一个功能可与Unix和windows相媲美的操作系统,具有完备的网络功能。
Linux最初由芬兰人Linus Torvalds开发,其源程序在Internet网上公开发布,由此,引发了全球电脑爱好者的开发热情,许多人下载该源程序并按自己的意愿完善某一方面的功能,再发回网上,Linux也因此被雕琢成为一个全球最稳定的、最有发展前景的操作系统。曾经有人戏言:要是比尔·盖茨把windows的源代码也作同样处理,现在windows中残留的许多BUG(错误)早已不复存在,因为全世界的电脑爱好者都会成为windows的义务测试和编程人员。
Linux操作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它是一个免费软件,您可以自由安装并任意修改软件的源代码。
2.Linux操作系统与主流的UNIX系统兼容,这使得它一出现就有了一个很好的用户群。
3.支持几乎所有的硬件平台,包括Intel系列,680x0系列,Alpha系列,MIPS系列等,并广泛支持各种周边设备。
目前,Linux正在全球各地迅速普及推广,各大软件商如Oracle、Sybase、Novell、IBM等均发布了Linux版的产品,许多硬件厂商也推出了预装Linux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产品,当然,PC用户也可使用Linux。另外,还有不少公司或组织有计划地收集有关Linux的软件,组合成一套完整的Linux发行版本上市,比较着名的有RedHat(即红帽子)、Slackware等公司。目前较为流行的版本有RedHat Linux、红旗Linux等。虽然,现在说Linux会取代Unix和windows还为时过早,但一个稳定性、灵活性和易用性都非常好的软件,肯定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Unix系统
Unix系统是1969年问世的,最初是在中小型计算机上运用。最早移植到80286微机上的Unix系统,称为Xenix。Xenix系统的特点是短小精干,系统开销小,运行速度快。经过多年的发展,Xenix已成为十分成熟的系统,最新版本的Xenix是SCO Unix和SCO CDT。当前的主要版本是Unix 3.2 V4.2以及ODT 3.0。
Unix是一个多用户系统,一般要求配有8M以上的内存和较大容量的硬盘。
OS/2系统
1987年IBM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推出了PS/2(Personal System/2)个人电脑。PS/2系列电脑大幅度突破了现行PC机的体系,采用了与其它总线互不兼容的微通道总线MCA,并且IBM自行设计了该系统约80%的零部件,以防止其它公司仿制。
OS/2系统正是为PS/2系列机开发的一个新型多任务操作系统。OS/2克服了DOS系统640KB主存的限制,具有多任务功能。OS/2也采用图形界面,它本身是一个32位系统,不仅可以处理32位OS/2系统的应用软件,也可以运行16位DOS和windows软件。
OS/2系统通常要求在4MB内存和100MB硬盘或更高的硬件环境下运行。
五、应用软件的概念
顾名思义,应用软件即是提供某种特定功能的软件,如现在您使用的《WPS2000》、《WORD97》等,它们一般都运行在操作系统(如Windows98)之上,由专业人员根据各种需要开发。我们平时见到和使用的绝大部分软件均为应用软件,如杀毒软件,文字处理软件,学习软件,游戏软件,上网软件等等。
到现在我们会发现,电脑的组成非常象我们人及人的行为:电脑的主机就类似与我们的大脑,因为,我们人是用大脑在思考问题进行运算的,同时我们的大脑还能记忆很多我们所遇见过的和学习过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叫做电脑的原因;电脑的外设就类似与人的眼、耳、四肢等,以及我们用来记录所发生的事情或要做的事情的笔记本。但电脑与人有本质的不同,这就是电脑永远是由人来控制的,是帮助人进行脑力劳动的工具。
6. 286,386电脑,和奔腾4,和windows有什么区别。
286、386、奔腾4,都是以CPU(中央处理器)的类型来衡量一台电脑硬件配置性能的高低的。
在整个PC的发展过程中,8086-80286(简称286)-80386-80486-Pentium(也就是大家说的586)-Pentium II -Pentium III-Pentium 4-Pentium D-CoreDuo(酷睿,最新的CPU型号)
以上为Intel的CPU发展史。
Windows为微软(Microsoft)公司推出操作系统,实在看不出它们有什么区别,但是可以肯定的知道,286、386电脑是不能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只能安装DOS操作系统。
7. 老电脑的磁盘操作系统都有哪几种也就是能装在1.44M的软盘里的系统,启动盘不算,有没有比较好安装的
dos安装很方便的,直接用format /s C:搞定,其它的程序到指定目录就行。
8. 386电脑是什么意思
你没有必要去搞通什么是386电脑了。这里给你一个粗略的解释。
最初的电脑CPU从1位的做起,一直做到4位的,都没有普及,一直到一种叫做8086的8位CPU问世。后来,IBM公司制造一种用8086CPU的电脑,把它叫做PC机,意思是个人计算机。IBM把这种电脑的技术公布于世,电脑才迅速发展起来。
前一段,电脑的发展主要取决于CPU的发展。8086以后CPU又发展为80186、80286、80386、80486。这一系列的CPU,后来统称为X86。
接着,Intel公司生产出了80586级的CPU,他们为了申请专利,就没有沿用这种命名办法了,而是改用叫pentum(奔腾),再后来就相继出现了Pentum 第二代,叫PⅡ,再后来PⅢ、PⅣ也相继问世。其他的CPU制造公司,也纷纷各自命名了自已的CPU,开始了激烈的竞争。
人们说的386电脑,就是指用 80386 CPU的电脑。
随着CPU的升级,其他外围电路也随之发展。80386电脑有两大类,一类是没有协处理器的,叫做SX型,另一类是带协处理器的,叫DX型。大量使用是在1990年前后。
再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就只能让那些专门的研究人员去记了。我们就到此为止吧。
9. 什么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其作用主要有哪些
系统知识:从八个方面来探讨计算机操作系统
内容简介:本文主要从硬盘引导、操作系统引导、载入基本操作系统、定义临时目录、定义虚拟内存盘、载入系统服务、载入自定义服务、定义GUI这八个方面来说明针对操作系统的优化。
不管您使用的是Windows也好,Linux也好,或者是Freebsd(为避免语言烦琐,以下如同时指代Linux和FreeBSD的地方,一律以UNIX进行替代)也好,肯定都想寻求尽可能快的速度,那么,在有些特定环境下就只有对系统进行优化。在前面的几期网管笔记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好几篇网管系列的文章,这次我们推出了操作系统的保护系列中的系统优化篇。
任何技术,只要掌握了方法则都能举一反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天极网上关于系统优化的文章相当多,但这次讲的内容和其它优化文章比起来,还是有较大的不同。各位如果在阅读下面的内容时,遇到技术疑难,都可以在天极网的操作系统栏目的相关文章中寻找到答案——学会查询资料,也是提高的必要技巧之一呢。
一个操作系统,必定是建立在硬件基础上的。而硬件,则可大致分为CPU、主板、内存、外存几个部分。关于CPU超频、内存在BIOS中的设置,开启硬盘的DMA66支持等等的介绍已经相当多,在此我就不赘述了。
一个操作系统的使用,依次会涉及到硬盘引导、操作系统引导、载入基本操作系统、定义临时目录、定义虚拟内存盘、载入系统服务、载入自定义服务、定义GUI这几个步骤,这是不管Windows、Linux还是Freebsd等操作系统都是如此。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能尽量优化上面每个步骤,则就能把系统的性能提升起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把每个步骤做到最优。
主要
内容 硬盘引导
操作系统引导
载入基本操作系统
定义临时目录
定义虚拟内存盘
载入系统服务
载入自定义服务
定义GUI
1、硬盘引导
从硬盘的0磁道开始的第一个扇区处读取信息,以载入操作系统引导程序,在这一步上,由于系统能读取的只是一个扇区的数据资料,只有512Kb,因此不能直接将操作系统的引导程序放入其中,而只能读入一个很小巧的程序,再由那个程序来引导操作系统,以Windows为例,在这一步被读入的是IO.SYS和MSDOS.SYS(安装了Win98后有这个)。由于一般来说这个程序都是由各个基础操作系统所默认的,因此一般没有办法进行自定义优化。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使用的是Windows98系统,那么通过定制MSDOS.SYS文件,可以在速度上达到一定的提高,让我们打开瞧瞧:
WinDir=C:\Windows ;Windows所在的目录
WinBootDir=C:\Windows ; 引导目录
HostWinBootDrv=C ;引导盘(建议这三个别改动)
BootMulti=1 ;是否按f8出菜单,以及是否f4/f2快捷功能菜单有效,值得注意,美萍等管理软件之所以能屏蔽启机时候按f8/f4/f2无效果就是在这里动的手脚
BootGUI=1 ;是否图形引导
DoubleBuffer=1 ;双倍缓冲,建议设置为1
AutoScan=1 ;是否每次启机检查硬盘,这对非法关机后修复磁盘很有帮助,不过如果对自己的Win98很有信心,不妨设置成0
WinVer=4.10.2222 ;Windows的版本号
BootWin=1 ;以Windows方式引导
DrvSpace=1 ;(这个选项功能不明)
DblSpace=1;这个选项功能不明)
LOGO=1 ; 是否显示开机画面,事实上Windows的启机画面载入大概会花费1秒左右的时间,既然我们想优化,那么就设置成0吧
BootDelay=0;引导延迟,设置成0最快
DisableLog=0;不记录引导时候的log,如果追求速度,可以设置成1
2、操作系统引导
Windows2000/XP的Boot、Linux和Freebsd的LILO、Grub都是非常出色的操作系统引导程序。如果想优化,就把自己最常使用的操作系统设置为默认项目,并将默认的启动时间修改为1秒。以Windows2k/xp 为例,可以用记事本等文字编辑工具打开系统盘根目录下的boot.ini文件(注意,这个文件本身是系统+隐藏属性),其中有一行为timeout=xx,其中这里的xx,就是系统在引导系统时候的等待时间。为了达到减少时间的目的,我们可以写成timeout=1,注意别写timeout=0,这表示无限等待,直到用户手工选定了为止。同样的,在grub中有一个menu.lst文件,其中的timeout参数的值与上面提到的Windows系统中boot.ini的timeout参数作用、设置方法上完全一样(这也是天缘提倡地学好一个操作系统贵在了解其原理和工作流程,自然就会一通百通的道理。)
3、载入基本操作系统
这一部分中,操作系统将自身的程序、连接文件载入,由于载入的是基本文件,在Windows中就是Windows的内核,而在UNIX中,则可以把这步理解为内核的载入。由于Windows的内核是保密的,因此没有办法擅自修改,而在UNIX中,则可以利用重新生成内核的命令,尝试去掉自己不需要的驱动、设备支持和功能来缩减内核的功能并减少启动时间。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很看好Linux在嵌入式行业发展的原因——由于内核完全可以定制,所以可以只保留需要的功能,整个内核可以做得非常小巧。Ok,回过来,因为内核程序速度非常快,所需要的时间本身就很少,而关于定制Linux的内核,可以参考天极网的相关文章。各位朋友切记一点:“由于操作系统所在的分区本身就时常进行读写操作,因此最好为操作系统单独划分一个分区,而把临时目录、暂存盘、文件、游戏、备份等放到其他分区去。”这一点是我们进行下面的优化步骤的大前提,以下我们的几步操作,都是以此为大前提来进行的。
4、定义临时目录
由于操作系统在执行一些烦琐的运算、解压缩文件的时候,都是先将文件临时放在某个目录下,在任务执行完后再删除。Windows下默认是放在操作系统下的temp目录中,UNIX下默认是放在/tmp中。如果我们能想办法提高其读写速度,则就能在这步中达到优化的效果。由于硬盘的物理形态因素,导致硬盘在内区读写速度会比外区更快一些,因此考虑将临时目录放在靠近磁盘内区物理位置的地方。在Windows、UNIX等大多数操作系统情况下,都是越分在前面的分区越靠近内区,越分在后面的分区越靠近外区。UNIX下可在划分了/boot后,马上划分/tmp分区;在Windows下由于根据第3条中提到的尽量减少操作系统所在分区的读写操作,因此我们将临时目录建在D盘, 针对Win9x和2000的方法略有出入:
Win9x:
1.在D盘下新建立一个目录temp;
2.用记事本打开c:\autoexec.bat(如没有,可自行建立一个),输入以下两行;
@set temp=d:\temp
@ set tmp=d:\temp
Win2000/XP:
1.在D盘下新建立一个目录temp;
2.打开“控制面板”——“属性”——“高级”;
3.在“系统变量”这里,将temp和tmp的值,都改为d:\temp;
好了,重新启机之后,就生效了。不过由于Windows仍然有某些程序的默认临时目录不是我们所指定的temp目录,所以还需要手工指定一下。以IE为例:“工具”——“Internet选项”——“Internet临时文件”这里的“设置”——“移动文件夹”,将临时目录指定成我们的d:\temp就行了。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Windows也好,UNIX也好,相当一部分用了临时文件后没有清除它,因此可以定期每周把d:\temp清空。在UNIX下对于这样的定期命令可以通过cron来完成。
5、定义虚拟内存盘
我们的操作系统在调用程序,相关的资源文件的时候,都需要将程序由速度较慢的外存,调用到速度较快的内存中之后再进行操作。由于外存的价格相对内存为低,因此大多数用户在内存不够充裕的条件下,一般会选择用外存硬盘来虚拟内存使用。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在技术上的虚拟内存,并不能真正使这部分硬盘的读写速度有任何提升。因此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建议用户能够升级到512M内存为比较适合。天缘常常见到很多用户盲目追求高速cpu,而忽略了对内存的需求。事实上只有类似Photoshop、3D MAX、WinAMP等需要即时演算、解码操作(图形类的渲染大多可以通过显卡来完成来减轻cpu负担),大多数常用的办公软件、第三方工具其实对CPU并没有很大的消耗,而是需要大量高速内存的支持。按照我们上一步中的知识,自然虚拟内存盘的读写速度也应该是越快越好了?所以很多书上在介绍unux安装的时候,会建议swap分区靠前;而Windows下,我们则可以指定把虚拟目录放到d盘下去。同样,针对Win9x和Win2k/xp有两种方式来完成。
Win 9x:
1. 打开“控制面板”——“属性”——“性能”——“虚拟内存”;
2.将虚拟内存指定为自定义,选择d盘;
3. 重新启动计算机;
Win 2k:
1. 打开“控制面板”——“属性”——“高级”——“性能选项”;
2. 在这里,如果您的机器是自己用,就选“应用程序”,如果是提供Ftp或者Web服务,就选择“后台服务”。(由此可见,微软是为了节约开发成本,将Win2k的pro/server/advance server三种版本用同样的构架搭建出来的)
3. 选中“虚拟内存”这里的“更改”
4. 将c盘的虚拟内存去掉,将d盘的虚拟内存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设置;
5. 重新启动计算机;
恩,经过这么一来。当计算机发现内存不够的时候,就会在d盘下建立虚拟磁盘来模拟内存使用了。虚拟出来的内存是一个在Win9x下名为Win386.swp,Win2k下名为pagefile.sys的文件。别忘记将原来的c盘下的同名文件删除,以增加c盘的可用空间哟。当然,硬盘的读写速度是远远不及内存的,因此这只是权宜之计,添置更多的物理内存才是正解。
6、载入系统服务
在这一步中,系统将会载入基本的服务。例如Win2k下的“控制面版”——“控制工具”——“服务”中的项目;UNIX下也类似。在这里,一般来说我们不能对服务的内部进行改造以增加效率,但是我们只选择需要的服务,而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在这里,个人用户和服务器管理员都要记住的一条定律会起作用“可开可不开的一定不开,可用可不用的一定不用”,这样不但会减少系统的启动时间、增加系统的可用内存、并且也尽量地避免了安全漏洞。记得前辈曾经指点过我:“服务器提供的服务越多,则可能存在的漏洞也越多,越容易被攻击”。但是不管在w2k还是在UNIX中,默认打开的一些服务是我们所不需要的,甚至是危险的。以Win2k为例,“远程控制注册表”、“dhcp服务器”等等这些功能居然都是默认开着的,而UNIX下的不少操作系统默认时候“sendmail”、“smaba”也是开着的。
所以,根据自己的选择,恰当的选择必要的服务。这一步会相当消耗时间,而且也会遇到对某些服务的疑问,但性能的提升也具有最大潜力。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后台运行的程序也将自己添加到其中,常见的例如杀毒软件,以及令人讨厌的冲击波病毒。关于详细的介绍,天极网上介绍操作系统的一些文章中都有详细描述,我在这里一一写出,就有骗稿费的嫌疑了。
7、载入自定义服务
之所以要把这一步与上面的一步分开,一来是因为他们存放的启动文件位置有差异,二来有的系统服务是必须启动的,如果不启动则连操作系统也无法按照常规方式运行起来。例如Win2k服务中的“Logical Disk Manager(逻辑磁盘管理器监视狗服务)”就是专门对硬盘进行管理的。自定义的服务项目,在Windows中,存在注册表的run系列键中(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onc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Onc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OnceEx、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Services);而在UNIX则是用特定位置的文本文件来保存,例如redhat下是/etc/rc.local文件,一行一条shell命令,非常简单明了。一般来说,这一部分的服务即使全部去掉,也不会影响系统的启动,但有的操作系统“原装”服务可以令我们使用的时候更得心应手。同时在这里,也是很多Windows木马藏身的地方。
在自定义服务中,可以将自己不需要,或者很少用到的一些服务去掉(例如天缘就把音量调节的服务去掉了,因为我从来都喜欢直接摆弄音响);也可以把自己每次启动系统都要运行的一些程序加入进去(例如天缘在Linux下的fvwm启动就加在/etc/rc.local中)。合理的使用它,选择恰当的程序去掉无用的程序,也可以达到相当好的性能优化目的。顺便为Windows的朋友们推荐一个我很喜欢的注册表编辑工具,名字是RegHance,非常简单方便。
8、定义GUI
在这里,为什么特别提到GUI呢?Windows的用户可能比较有疑惑,因为Windows的图形界面是嵌入内核的,不过在UNIX下则是独立的。在这一部分上,由于操作系统的独立性,因此要详细地讲解不大可能。我只给出一个思路:“尽量缩减无用的资源消耗”。例如:控制GUI的加载字体数量。事实的确如此,任何载入的资源都会消耗掉系统的内存,由于中文的特殊性(文字众多,非字母组合),导致一个中文字库比一个英文字库大上很多,自然消耗的内存也大了很多(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传呼机、手机、嵌入系统等等rom/ram受限的场合一般采用英语了吧?因为它总共就26个字母,在这点上,的确比汉字具有优越性。同样的道理从我们所用的键盘也能体现出来)。
天缘认识几个从事艺术行业的朋友,经常习惯将用到的字体都放在Font目录中,其实这样在每次启动的时候都会载入到内存中(顺便一提,我们曾经试过,Win98下Font目录Copy字体到400m左右就无法再增加了)会严重地影响到启动速度。值得采纳的做法是将一些不常用的字体Copy到其他目录中备用,在需要的时候再调入到Font目录中,然后重新计算机就可以了。虽然的确是烦琐了一点,不过在有钱购买1G的内存前,节约几百M的内存也是很有必要的。类似的道理,UNIX管理员都知道在服务器上不需要跑xWindows就不要跑的道理。以上的小例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开动自己的脑筋,好好想想其他值得优化的地方。
当文章写到这里,已是接近尾声。油然想起当我告诉原野编辑我要写操作系统优化的时候他对我说的:“介绍系统优化的文章已经很多了呀。”这句略带警醒的话。是的,Windows平台下、UNIX平台下介绍系统优化的文章数不胜数;“超级兔子”、“优化大师”、“webmin”这些优秀的系统设置/优化工具不断更新。但正如“鞋子只有自己买的才最合脚”这个道理一样,天缘尝试将自己优化系统的心得总结与大家分享。IT行业日新月异,新的操作系统层出不穷,掌握了一个优化软件,或许在新的操作系统面前依然束手无策。学习学习,不在于学其形,贵在学其神。明白了操作系统优化的原理,依照着以上的8个环节,针对自己的机器情况进行思考分析,那么即使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也能很快地将其优化,提高自己工作、学习、娱乐的效率。中国人的习俗,春节吃鱼代表“年年有余”。而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这篇小文能帮助大家把自己爱机的潜力充分发挥到极致。
10. 什么是286和386计算机
80286(官方名称为iAPX 286),是英特尔(Intel)公司的一款x86系列CPU,最初发布于1982年2月1日。
80286处理器被广泛应用在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早期的IBM PC兼容机中。这些PC机称为“80286电脑”或“286电脑”,有时也简称“80286”或“286”。
80286处理器集成了大约13万个晶体管,最大主频为20MHz,采用16位资料总线和24位位址总线。
80286有两种工作模式:真实模式和保护模式。在真实模式下,80286直接访问内存的空间被限制在1M字节,更多内存需要通过EMS或XMS内存机制进行映射。而在保护模式下,80286可以直接访问16M字节的内存,并具有异常处理机制,这为后来的微软的多任务操作系统Windows准备了条件。
80286的后续替代产品80386于1985年10月面世。
Intel 80386
1985年春天的时候,英特尔公司已经成为了第一流的芯片公司,它决心全力开发新一代的32位核心的CPU—80386。Intel给80386设计了三个技术要点:使用“类286”结构,开发80387微处理器增强浮点运算能力,开发高速缓存解决内存速度瓶颈。
1985年10月17日,英特尔划时代的产品——80386DX正式发布了,其内部包含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2.5MHz,后逐步提高到20MHz、25MHz、33MHz,最后还有少量的40MHz产品。
80386DX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以寻址到4GB内存,并可以管理64TB的虚拟存储空间。它的运算模式除了具有实模式和保护模式以外,还增加了一种“虚拟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同时模拟多个8086微处理器来提供多任务能力。
80386DX有比80286更多的指令,频率为12.5MHz的80386每秒钟可执行6百万条指令,比频率为16MHz的80286快2.2倍。80386最经典的产品为80386DX-33MHz,一般我们说的80386就是指它。
由于32位微处理器的强大运算能力,PC的应用扩展到很多的领域,如商业办公和计算、工程设计和计算、数据中心、个人娱乐。80386使32位CPU成为了PC工业的标准。
虽然当时80386没有完善和强大的浮点运算单元,但配上80387协处理器,80386就可以顺利完成许多需要大量浮点运算的任务,从而顺利进入了主流的商用电脑市场。另外,30386还有其他丰富的外围配件支持,如82258(DMA控制器)、8259A(中断控制器)、8272(磁盘控制器)、82385(Cache控制器)、82062(硬盘控制器)等。针对内存的速度瓶颈,英特尔为80386设计了高速缓存(Cache),采取预读内存的方法来缓解这个速度瓶颈,从此以后,Cache就和CPU成为了如影随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