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脑系统 > 电脑是在哪个年代就有了

电脑是在哪个年代就有了

发布时间:2022-10-22 12:27:20

什么时候开始有电脑的

■80年代出现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
80年代初在我国掀起了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1981年,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普及委员会和中央电大联合举办计算机知识普及讲座,由我向全国讲授BASIC语言,当年收看人数超过100万人,次年起年年重播,收看人数超过300万人。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度里掀起这样规模壮阔的群众性的普及计算机知识的活动,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
在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中,普及的对象主要是以下三种人;(1) 大学中非计算机专业的师生; (2) 部分在职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3) 大城市中的部分中学生。普及的内容偏重于计算机知识,尤其是计算机高级语言。通过十年的努力,己经在大学的所有专业普遍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结束了大学毕业生仍然属于“计算机盲”的历史。大家取得如下共识:计算机知识是当代知识分子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90年代出现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
从90年代初,在我国掀起了全国性的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如果说第一次高潮的普及对象主要是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知识分子,那末第二次高潮的对象已扩展到广大公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一般知识分子,包括所有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中的人员。涉及的对象范围比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广泛得多。这次普及带有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成为人们求职的重要条件,各地各部门都制定了对工作人员在晋升职务、职称和工作考核中在计算机方面的要求,并要求通过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普及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处理以及常用的一些应用软件。
经过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我们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缩小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对这十年在计算机普及方面的成果应当有足够估计。
■新世纪初出现新的计算机普及第三次高潮
刚刚进入21世纪,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在我国己开始出现了一次新的计算机普及高潮。这次高潮的普及的对象是一切有文化的人。

⑵ 电脑是哪一年发明的

电脑是是1946年发明的,发明者是约翰·冯·诺依曼。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型机、微型机及网络阶段。

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

(2)电脑是在哪个年代就有了扩展阅读:

电脑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而又崭新的时代,计算机已经从功能单一、体积较大发展到了功能复杂、体积微小、资源网络化等。

计算机的未来充满了变数,性能的大幅度提高是不可置疑的,而实现性能的飞跃却有多种途径。不过性能的大幅提升并不是计算机发展的唯一路线,计算机的发展还应当变得越来越人性化,同时也要注重环保等等。

计算机从出现至今,经历了机器语言、程序语言、简单操作系统和Linux、Macos、BSD、Windows等现代操作系统四代,运行速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第四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达到几十亿次每秒。

计算机也由原来的仅供军事科研使用发展到人人拥有,计算机强大的应用功能,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要,未来计算机性能应向着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巨型化的方向发展。

⑶ 电脑是什么时代发明的

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2月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同时,冯诺伊曼(VON.NEUMANM)研制一台被认为是现代计算机原型的通用电子计算机EDVAC。威尔金斯于1949年研制EDSAC。图灵于1950年研制ACE。成功。命名为ENIAC。根据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一般将计算机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时代.1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计算机时代。2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计算机时代。3第三代(1965—1970)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4第四代(1970—~~)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⑷ 计算机产生于哪个年代

计算机的诞生

  1.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它不具备现代计算机的主要原理特征--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2. 世界上第一台按存储程序功能设计的计算机EDVAC,美国1946年开始设计,1950年研制完成。

  3. 世界上第一台实现存储程序功能的计算机EDSAC,英国1947开始设计,1949年5月投入运行。

⑸ 电脑出现在中国的哪年

我国自己研发电脑是在1956年,那时是为了研究制造原子DAN,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引进了苹果2型电脑,九十年代PC机成为我们引进的主流电脑,一些单位也陆续使用,个人拥有的还是很少的,2001年后,电脑逐步走入家庭,慢慢普及

⑹ 什么时候开始有电脑的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6-1957) 1946年2月15日,标志现代计算机诞生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在费城公诸于世.ENIAC代表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不同部分之间的重新接线编程,还拥有并行计算能力.ENIAC由美国政府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开发,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器,有5百万个焊接点,耗电160千瓦,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 第一代计算机的特点是操作指令是为特定任务而编制的,每种机器有各自不同的机器语言,功能受到限制,速度也慢.另一个明显特征是使用真空电子管和磁鼓储存数据 .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57-1964) 1948年,晶体管发明代替了体积庞大电子管,电子设备的体积不断减小.1956年,晶体管在计算机中使用,晶体管和磁芯存储器导致了第二代计算机的产生.第二代计算机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稳定.1960年,出现了一些成功地用在商业领域、大学和政府部门的第二代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还有现代计算机的一些部件:打印机、磁带、磁盘、内存、操作系统等.计算机中存储的程序使得计算机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更有效地用于商业用途.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更高级的COBOL和FORTRAN等语言,使计算机编程更容易.新的职业(程序员、分析员和计算机系统专家)和整个软件产业由此诞生.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4-1972) 1958年德州仪器的工程师Jack Kilby发明了集成电路(IC),将三种电子元件结合到一片小小的硅片上.更多的元件集成到单一的半导体芯片上,计算机变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这一时期的发展还包括使用了操作系统,使得计算机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协调下可以同时运行许多不同的程序.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2-现在) 大规模集成电路 (LSI) 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容纳几百个元件.到了 80 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LSI) 在芯片上容纳了几十万个元件,后来的 (ULSI) 将数字扩充到百万级.可以在硬币大小的芯片上容纳如此数量的元件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不断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断增强. 70 年代中期,计算机制造商开始将计算机带给普通消费者

⑺ 是什么时候有的电脑

1936年英国数学家图灵首先提出了一种以程序和输入数据相互作用产生输出的计算机构想,后人将这种机器命名为通用图灵机。1938年出现了首台采用继电器进行工作的计算机“Z-1”,但继电器有机械结构,不完全是电子器材。1942年阿坦那索夫和贝利发明了首台采用真空管的计算机,以他们俩名字的首字母命名为ABC。不过ABC只能求解线性方程组,不能干其他的工作。在图灵指导下,第一台可以编写程序执行不同任务的计算机COLOSSUS则到了1943年才在英国诞生,用于密码破译。公认的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ENIAC。

⑻ 电脑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电脑是1946年发明于美国。

计算机的发明历史:
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尔电机学院,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许多来宾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里,因为他们要参加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的揭幕典礼。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外形奇怪、浑身闪闪发光的庞然大物。它,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这个庞然大物占地面积达170平方米,重达30吨。在揭幕仪式上,“埃尼阿克”为来宾表演了它的“绝招”———分别在1秒钟内进行了5000次加法运算和500次乘法运算,这比当时最快的继电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这次完美的亮相,使得来宾们喝彩不已。然而谁又知道,在这个庞然大物诞生 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为之倾注了无数的心血!

战火催生的庞然大物: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尽管只有60年的时间,但它的诞生却是人类数百年努力的积累。早在17世纪,一批欧洲数学家就已开始研制计算机。1642年,为了协助担任税务局长的父亲,年仅19岁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成功地制造了第一台钟表齿轮式机械计算机,但仅能做加减法运算。在此基础上,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于1678年发明了可做乘除运算的计算机。但这些机械计算机的性能过于落后,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一百多年后,英国数学家巴贝奇于1822年设计出了一种更为先进的计算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工业水平所限,巴贝奇的设计根本无法实现。

此后一百年间,人类在电磁学、电工学、电子学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为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战爆发后,美国陆军军械部为研制和开发新型大炮,在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设立了“弹道研究实验室”。极为繁重的计算任务令那里的研究人员大伤脑筋。尽管实验室雇用了200多名计算快手,还是捉襟见肘。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计算机器,以提高工作效率。就在人们一筹莫展之时,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机学院的莫克利博士提出了试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设想。他的设想吸引了陆军军械部,他们立即要求莫尔学院拟定一份研制计划。

按照科学家们的估计,制造一台电子计算机所需的经费为15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因此遭到了军方内部很多人的坚决反对。眼看研制电子计算机的计划就要夭折,美国着名数学家维伯伦博士坚定地站到了支持者的行列里,他最终说服了美国军方。经过两年多的紧张研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终于在1946年2月14日问世。而它的开发经费几经追加,最后达到48万美元。

这台名为“埃尼阿克”的电子计算机,如今看来简直就是一个怪物。其内部有成千上万个电子管、二极管、电阻器等元件,电路的焊接点多达50万个;在机器表面,则布满电表、电线和指示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它的耗电量超过174千瓦小时,据说在使用时全镇的电灯都会变暗;而且它的电子管平均每隔15分钟就要烧坏一只,科学家们不得不满头大汗地不停更换。然而,“埃尼阿克”的计算速度却是手工计算的20万倍、继电器计算机的1000倍。美国军方也从中尝到了甜头,因为它计算炮弹弹道只需要3秒钟,而在此之前,则需要200人手工计算两个月。除了常规的弹道计算外,它后来还涉及诸多的科研领域,曾在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5年10月2日,“埃尼阿克”宣告“退役”后,被陈列在华盛顿的一家博物馆里。

三台电子计算机竞争“世界第一”头衔:
有趣的是,对于“埃尼阿克”头上的光环,多年来始终存有争议。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英国1943年研制出来的“巨人”计算机才是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只不过它直处于保密状态。直到1975年,英国当局解密了相关档案,人们才对这一内幕有所了解。

原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破译德国人的一种机械式密码,英国情报机关与数学、电子学专家合作,于1943年研制出了一种大型电子运算装置,并称其为“巨人”机。在“巨人”机发明前,英国破译德军的高级密码需要6至8个星期,而使用“巨人”机后则仅需6至8小时,自它投入使用后,德军大量高级军事机密很快被破译,大大加快了纳粹德国败亡的进程。出于战争的需要,英国将其视为“超级机密”。据说为保守秘密,英国不惜将10台同类计算机在战后秘密销毁。不过也有人认为,“巨人”机还算不上真正的电子计算机,而是介于继电器计算机与现代电子计算机之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美籍保加利亚人、物理学家阿塔纳索夫才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者。早在1939年12月,他就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但由于当时正值二战,他没有申请专利,也没有公布资料。尽管众说纷纭,“埃尼阿克”仍然是多数人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60年前的情人节也因此被永远载入了人类发明史册。

电子计算机因总统大选一夜成名:
“埃尼阿克”诞生之初,由于它存在诸多缺陷,无法广泛应用。直到1951年,莫克利和埃克特在“埃尼阿克”基础上研制出了UNIVAC(通用自动计算机),电子计算机才开始从实室走向社会。不久,一件偶然事件的发生,又使其知名度迅速提高。

1952年,适逢美国大选。为了对选举资料进行处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租用了UNIVAC,用来预测大选结果。选举结束后仅仅45分钟,UNIVAC就计算出艾森豪威尔将以438票的绝对优势赢得胜利。但在选举前,几乎所有的专家和媒体都预测竞选双方势均力敌。所以对于计算机的预测结果,广播公司拒绝报道。工程师们只好重新计算,但该计算机仍坚持艾森豪威尔将大获全胜。当选举结果正式揭晓后,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艾森豪威尔实际得票为442票,UNIVAC的预测只有不到1%的误差率!从此,整个世界开始对电子计算机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从那时起到今天,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它不但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而且直接引导着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毫无疑问,电子计算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如今,它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将在未来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⑼ 什么时候开始有电脑的

  1. 1940年,美国的华德·爱肯制造出第一部新型的电脑,命名为“马克1号”。这电脑非常庞大,操作时还会发出巨大的声音,而且每秒钟仅能处理两个附加问题,但它毕竟是最早的电脑。

  2. 一般来说,世界上第一部电脑,是1945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位教授-莫奇利和埃克特设计和研制出来的,其英文名字ENIAC(埃尼阿克),其实就是电子识字计算机。不过,在这之前,人们研究电脑已经很厂一段时间了。

⑽ 请问电脑什么时候在我国普及的,2001年就有电脑了吗

从46年美国发明第一台计算机开始,计算机和网络开始发展,七十年代左右,美国出现个人电脑,到80年代左右传入中国。
90年代开始慢慢成长,乃至现在的普及大致从1994年(WINDOWS 95发布时)就已经是一些高收入家庭的必备家电了,只是当时电脑配置都相对非常落后

,只能玩点小游戏,查点资料。内存条只有几十m到512m。
彻底疯狂普及的时候是2002年以后,即WINDOWS XP开始普及的同时,而且电脑配置也大大增加,电脑走进家庭的程度,再一些发达国家几乎达到了“人手一机”的程度~

阅读全文

与电脑是在哪个年代就有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脑端剪映怎样设置视频尺寸 浏览:957
苹果电脑寄的邮件怎么用 浏览:859
安装电脑会卡死吗 浏览:613
用指令查询电脑操作系统 浏览:476
华硕同步灯效电脑配置 浏览:641
电脑开机自动生成网页 浏览:609
希捷电脑重装系统怎么样 浏览:921
带独显的电脑配置有用吗 浏览:703
win7电脑插上网线电脑显示没接上 浏览:599
电脑屏幕自动黑屏怎么开 浏览:180
苹果电脑遥控器软件 浏览:743
电脑屏幕黑屏无信号 浏览:741
新电脑拆硬盘 浏览:975
笔记本电脑怎么下载病毒文件 浏览:849
电脑设置个性化打不开 浏览:890
剪映为什么电脑打不开 浏览:743
电脑的文件发到手机上变了 浏览:960
正版的电脑系统怎么查 浏览:779
换电脑不重装系统文件清理 浏览:420
投影到电脑的软件 浏览: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