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不小心把耳机插到USB孔了,没事吧
不太明白,耳机怎么能插到USB孔里,相差很远吧?
一、无线接口
无线接口是指两台以上的电子设备无需采用数据线就能实现对接,并能顺利地完成它们之间数据传输程序的接口。在笔记本电脑中,最为常见的无线接口主要有红外线接口和蓝牙接口。
1、红外线接口。由于笔记本电脑主要的特点是移动性强,因此,无线接口就成了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红外线接口是无线接口的其中一种,目前一般的笔记本电脑都具备红外线接口。通过笔记本红外线接口,用户可与同样具备红外线接口的电子设备(如台式机、手机、掌上电脑等)实现无线连接,从而完成两者的数据传输程序。
传输速率是检验一种接口标准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前的笔记本电脑只支持IrDA模式,传输速度比较慢,最高速度为115200bps,近几年上市的许多笔记本电脑都能支持ASKIr和FastIr模式。ASKIr传输速率为1.15Mbit/s,FastIr传输速率高达4Mbit/s。红外线接口一般都有方向性限制,而且只允许最多两台电子设备进行对接,只能实现点对点连接,通俗地说,就是两台电子设备在使用红外线来连接时,两者的接口要互相对准,不能有较大的偏离,否则就不能实现连接。红外线的传输距离在一般情况下最远只有1.5米左右,太远了也连接不上。
由于内置红外线芯片的成本不是很高,而且它的安全性好,技术成熟,普及率高,因此目前多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等)都配备了红外线接口,同样具备红外线接口的笔记本电脑用户可方便地与这些设备进行无线连接,如果你的电子设备还不具备红外线接口的话,也可到市场上购买一个红外线适配器,它们的接口多数是USB规范的。
其实红外线接口不但被电脑类产品广泛采用,就连我们日常所用的电视摇控器一般用的也是红外线接口来与电视完成信号传输。还有目前一些打印机也配备了红外线接口,这样用户要完成打印工作就更方便了。
2、蓝牙接口。蓝牙是一种新兴的接口标准,由爱立信公司首创并推广。蓝牙技术比红外线技术更加先进,目前多数的蓝牙芯片或蓝牙适配器最快的传输速率都为1M左右,这似乎比红外线在FastIr模式下传输速率高达4Mbit/s要慢,其实这只是理论上的结论,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前者传输速度要大大快于后者;而且,两台以上的电子设备采用蓝牙接口来传输数据时,无方向性限制,而且其信号覆盖范围达到10米,几乎是红外线接口的10倍。由于蓝牙接口具有这么多的优点,而且造价也逐步下降,于是纷纷被众多电子设备所采用,目前新出的中高档笔记本电脑大多数都配备了蓝牙接口。当然,由于它信号覆盖范围广,而且传输速度快,不法份子用来盗取合法用户数据的可能性、容易性大为增加,使其安全性为大多数用户所担心,为此,有些对安全性较为在乎的个人用户和金融系统宁可使用红外线接口也不使用蓝牙接口。
在以前或目前低档的笔记本电脑中,通常是不配备蓝牙接口的,如果用户想使用这一功能,可到市场上购买一个蓝牙适配器回来,它们多数都是USB接口的,有些则采用PC卡式接口,买回来后自己安装上去就可以使用这一功能了,安装过程很简单。
利用蓝牙或红外线接口,笔记本电脑可与支持并开通GPRS或CDMA1X的手机进行连接,从而使该笔记本电脑也可通过GPRS或CDMA1X来访问互联网,实现上网收发邮件和冲浪、聊天等功能。
二、有线接口
笔记本有线接口是指两台以上的电子设备在数据互传时要依赖一条数据线才能实现的接口。有线接口的种类最为丰富,包括电话线接口、以太网卡接口、PC卡插槽、USB接口、TV-OUT接口、VGA接口、并口、串口、IEEE1394接口、耳机音频接口等。
1、电话线接口。电话线接口又称为RJ-11接口,主要为调制调解器接口。用户只需将电话线接入笔记本电脑的这一接口上,然后就可实现拨号上网了。当然,只有内置了调制调解器的笔记本电脑才有这一接口,而目前一般的笔记本电脑都提供了这一接口,如果没有的话,用户也可以自己购买一块外置式调制调解器,它们多数采用PC卡接口标准来与笔记本电脑对接。
2、以太网卡接口。目前一般的单位或家庭都用上了局域网,这就需要笔记本电脑具备一块网卡了,为此,目前多数的笔记本电脑都内置了以太网卡芯片到主板上,同时在笔记本外头提供一个以太网卡接口,也叫RJ-45接口。通过这类接口,用户只需将一条开通了宽带上网的双绞线插入到里面就能实现宽带上网了。目前绝大多数的局域网都采用双绞线来接入互联网。当然,如果你的笔记本电脑并没有以太网卡接口的话,说明它并没有内置以太网卡芯片,这时你可以到市场上购买一块PC卡接口的以太网卡,则同时可以实现相同的功能。
3、PC卡接口。全称为PCMCIA接口。准确地说它并不能称之为有线接口,因为目前许多的无线设备都采用PC卡接口,如GPRS或CDMA1X网卡等。当然,无论是什么设备,只要它采用这一接口的,里面就有相当于数据线的针脚,所以称它为有线接口也不为错。
PCMCIA总线分为两类,一类为16位的PCMCIA,另一类为32位的CardBus。CardBus是一种用于笔记本计算机的新的高性能PC卡总线接口标准,就像广泛地应用在台式计算机中的PCI总线一样。该总线标准与原来的PC卡标准相比,具有以下的优势:第一,32位数据传输和33MHz操作。CardBus快速以太网PC卡的最大吞吐量接近90 Mbps,而16位快速以太网PC卡仅能达到20-30 Mbps。第二,总线自主。使PC卡可以独立于主CPU,与计算机内存间直接交换数据,这样CPU就可以处理其它的任务。第三,3.3V供电,低功耗。提高了电池的寿命,降低了计算机内部的热扩散,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第四,后向兼容16位的PC卡。老式以太网和Modem设备的PC卡仍然可以插在CardBus插槽上使用。笔者认为,买笔记本网卡,一定要买Card Bus的,毕竟PC Card都是过时货了。但不少JS以次冲好,糊弄人,买的时候看清楚,就是在卡的表面印有Card Bus 32 bit字样。
PC卡式网卡的缺点是要占用一个PCMCIA插槽,而且发热量比较大,网卡拆出来后携带也不方便,当然,它的优点是选择自由,你可以选择这一品牌的网卡也可选择另一品牌的网卡,不像内置式网卡那样被限制死。目前支持PCMAIA接口的网卡有很多,包括调制调解器、10M网卡、10/100M自适应网卡、GPRS网卡、CDMA1X网卡等等。
4、USB接口。作为一种新型的总线技术,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鼠标、键盘、打印机、扫描仪、Modem、音箱等各种设备。USB总线的设备一般是外置式的,具有不占用计算机扩展槽和热插拔的优点,因而安装更为方便。USB总线分为USB2.0和USB1.1标准。USB1.1标准的传输速率的理论值是12Mbps,而USB2.0标准的传输速率可以高达480Mbps。
5、TV-OUT接口。这是视频输出接口的一种。通过这一接口,你可以将笔记本电脑的视频信号输出到电视上播放,从而扩大图像输出的面积。因为一般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大的也就15英寸,小的只有8英寸以下,普通的为14.1英寸,与二、三十英寸的电视屏幕相比,显示画面小了很多。而在观看电影、打游戏时,更大的屏幕能给人带来更强烈的视觉享受,但是,更大尺寸的屏幕不但造价高,而且携带也不方便,于是,将显示画面输出到电视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6、VGA接口。VGA也是视频输出接口的一种,与TV-OUT接口一样,主要用于将笔记本信号输出到电视机上播放。VGA接口是目前一些笔记本电脑具备的接口类型,但这需要电视上具备VGA接口才能实现,而带有此接口的电视相对还较少,同时多是一些价格较贵的产品,普及程度不高。此种方法一般不多采用,也不是人们习惯意义上说的视频输出。
7、IEEE1394接口。也称Firewire火线接口,是苹果公司开发的串行标准。同USB一样,IEEE1394也支持外设热插拔,可为外设提供电源,省去了外设自带的电源,能连接多个不同设备,支持同步数据传输。
IEEE1394分为两种传输方式:Backplane模式和Cable模式。Backplane模式最小的速率也比USB1.1最高速率高,分别为12.5Mbps/s 、25Mbps/s 、50Mbps/s,可以用于多数的高带宽应用。Cable模式是速度非常快的模式,分为100Mbps/s 、200Mbps/s 和400Mbps/s几种,在200Mbps/s下可以传输不经压缩的高质量数据电影。目前,一些高档的消费类笔记本电脑具备了这类的接口。
8、串口。全称串行接口,简称串口,也就是COM接口,是采用串行通信协议的扩展接口。串口的出现是在1980年前后,数据传输率是115kbps~230kbps,串口一般用来连接鼠标和外置Modem以及老式摄像头和写字板等设备,由于它的技术相对落后,而新的技术更先进的接口不断普及,为此目前部分新的笔记本电脑已开始取消该接口。
9、并口。全称为并行接口,简称并口,也就是LPT接口,是采用并行通信协议的扩展接口。并口的数据传输率比串口快8倍,标准并口的数据传输率为1Mbps,一般用来连接打印机、扫描仪等。所以并口又被称为打印口。
另外,串口和并口都能通过直接电缆连接的方式实现双机互连,在此方式下数据只能低速传输。多年来PC的串口与并口的功能和结构并没有什么变化。在使用串并口时,原则上每一个外设必须插在一个接口上,如果所有的接口均被用上了就只能通过添加插卡来追加接口。串、并口不仅速度有限,而且在使用上很不方便,例如不支持热插拔等。随着USB接口的普及,并口目前都已经很少使用了,预计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淘汰。
10、读卡器接口。读卡器接口是近来才兴起的一种接口类型,这是因为近来数码产品的逐步普及,而数码产品多数都采用储存卡来储存数据,用户如果要将储存卡上的数据下载到笔记本电脑里,该笔记本就必须具备同类型的接口,否则用户就必须额外购买一块能读取该储存卡的读卡器才行。读卡器接口大致可分为单一功能型和多功能型,前者只能读取一种的储存卡上的数据,而后者则能读取二种以上的储存卡数据,例如我们常说的二合一、四合一、七合一读卡器接口即可分别读取二种、四种和七种储存卡上的数据。目前常的储存卡有CF卡、XD卡等。
11、耳机音频接口。耳机和音频接口的大小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此将它们并为一谈。这类接口分别与耳机、麦克风连接,从而实现输出或输入音频信号。
❸ 东芝笔记本电脑连接蓝牙耳机
1.卸载重装蓝牙驱动,推荐驱动精灵;
2.打开蓝牙耳机,进入配对模式;
3.打开电脑蓝牙设备,搜索。
4.找到你的蓝牙耳机,然后进行连接。
希望能帮到,你提供信息不多,也只能这样给建议了。
❹ 东芝笔记本的网卡插在什么地方
有专门防止网卡的地方!在电脑的左侧边耳机接口的上方,有个“暗格”向里用力一按就会弹出来。这是内置网卡的借口。外置的USB或者别的自己看看就知道怎么接了。。
❺ 东芝笔记本电脑Satellite M40型号能放光盘吗
你好!
东芝笔记本电脑Satellite
M40能放光盘,你可以找找电脑耳机孔、USB插口旁边,光驱就在边上,按一下就弹出来了。
❻ 急求! 笔记本电脑耳机插上没声音!
如果你的音响声音是好的,那么就不是这个接口的问题!
首先,确定是不是你的耳机的问题
其次,查看你声音设备的音源输出选项的设置
最后,还是不行的话,就重装一下声卡驱动
注意看看你的耳机上的开关是不是关闭了
❼ 东芝笔记本电脑L515怎么样回答全一点!
东芝的本都是垃圾,实话 东芝是2线产品,东芝的本最大的特点是散热不行~行里人都知道
惠普CQ40-522TX
主要性能
上市时间 2009年06月
产品类型 家用
产品定位 全能学生本
处理器系列 英特尔 低功耗版系列
处理器型号 Intel 酷睿2双核 P7350
标称主频 2GHz
前端总线 1066MHz
二级缓存 3MB
内核架构 Penryn
标配内存容量 2GB
内存类型 DDRII
最大支持内存 8GB
硬盘/光驱
硬盘容量 320GB
硬盘描述 5400转
光驱类型 DVD刻录机
设计类型 光驱内置
光驱描述 双层 SuperMulti 8 倍速 DVD±R/RW 光驱
显卡/音效
显卡类型 中低端独立显卡
显卡芯片 NVIDIA GeForce G 103M
流处理器个数 16
显存/位宽 512MB/64bit
显存类型 DDRIII
音频系统 Intel High Definition Audio, 立体声音效
扬声器 Altec Lansing奥特蓝星高品质扬声器
显示屏
屏幕尺寸 14.1英寸
屏幕比例 16:10
屏幕分辨率 1280×800
背光技术 CCFL背光
尺寸/重量
笔记本重量 2300g
外形尺寸 334×237×33-40mm
网络通信
无线网卡 支持802.11b/g(54Mbps)无线协议
网卡描述 1000Mbps以太网卡
鼠标/键盘
指取设备 触摸板
接口
USB接口 3×USB 2.0
扩展接口 ExpressCard
读卡器 多合一读卡器(SD/MMC)
视频输出 VGA、HDMI
其他接口 1个RJ-45 接口、1个立体声耳机输出插孔、1个麦克风输入插孔
电源描述
电池类型 6芯锂电池
续航时间 2-3小时, 具体时间视使用环境而定
电源适配器 100V-240V 自适应交流电源供应器
其他
操作系统 Windows Vista Home Basic
质保时效 二年
附带软件 随机软件
随机附件 锂电池、电源适配器、说明书
其他性能 参数纠错摄像头
这个是目前4500~4800的价位 是这个价位的牌子里最好的了
❽ 东芝J60笔记本电脑参数,
配置如下
东芝 J32 迅驰级别 256M内存 CD 全新40G 14“超大屏 64M显卡 USB2.0
型号-东芝 SATELLITE J32
CPU-Intel(R) Celeron(R)M 1.3GHz
光驱-CD-ROM
屏幕-14.1“TFT,超爽大屏幕,分辩率:1024×768,Intel共享64M显卡
网络设备-10/100M 网卡
声卡-内置3D
键盘-笔记本标准键盘
鼠标-触摸式
电池-侍机1小时锂电
接口-2个PCMCIA口,1个耳机,1个MIC,1个直流电源插口,4个USB
尺寸-328×267×46mm
重量-约3kg
❾ 东芝笔记本电脑耳机插口一边有声,一边没声
声音输出口松动了,或接触不良(如果有可能自己打开调整).因为拔出来一点确实两只都有声音了。证明耳机确实是好的。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❿ 东芝笔记本有个FM圆形插孔是干什么用的
你确定不是耳机插孔么,如不是,那就是外接天线,收立体声收音机用的,FM一般都是立体收音的意思,不过笔记本电脑带这个插孔的还真么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