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评价一个电脑性能好坏的指标有哪些啊
一台微型计算机功能的强弱或性能的好坏,不是由某项指标来决定的,而是由它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硬件组成、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决定的。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来大体评价计算机的性能。
(1)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平均运算速度),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百万条指令/秒”(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来描述。同一台计算机,执行不同的运算所需时间可能不同,因而对运算速度的描述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CPU时钟频率(主频)、每秒平均执行指令数(ips)等。微型计算机一般采用主频来描述运算速度,例如,Pentium/133的主频为133 MHz,PentiumⅢ/800的主频为800 MHz,Pentium 4 1.5G的主频为1.5 GHz。一般说来,主频越高,运算速度就越快。
(2)字长。一般说来,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内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计算机的“字”,而这组二进制数的位数就是“字长”。在其他指标相同时,字长越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早期的微型计算机的字长一般是8位和16位。目前586(Pentium, Pentium Pro, PentiumⅡ,PentiumⅢ,Pentium 4)大多是32位,现在的大多装人都装64位的了
(3)内存储器的容量。内存储器,也简称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内存储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计算机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随着操作系统的升级,应用软件的不断丰富及其功能的不断扩展,人们对计算机内存容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目前,运行Windows 95或Windows 98操作系统至少需要 16 M的内存容量,Windows XP则需要128 M以上的内存容量。内存容量越大,系统功能就越强大,能处理的数据量就越庞大。
(4)外存储器的容量。外存储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盘容量(包括内置硬盘和移动硬盘)。外存储器容量越大,可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装的应用软件就越丰富。目前,硬盘容量一般为10 G至60 G,有的甚至已达到120 G。
以上只是一些主要性能指标。除了上述这些主要性能指标外,微型计算机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例如,所配置外围设备的性能指标以及所配置系统软件的情况等等。另外,各项指标之间也不是彼此孤立的,在实际应用时,应该把它们综合起来考虑,而且还要遵循“性能价格比”的原则。
㈡ 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一台计算机功能的强弱或性能的好坏,不是由某项指标来决定的,而是由它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硬件组成、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决定的。主要的可由以下指标衡量
1、CPU 是决定笔记本电脑的性能的最主要因素,是我们在选购笔记本电脑时最需要查看的技术指标。
2、核心数:目前 CPU 基本上都提供多个核心,即在一个 CPU 内包含了两个或多个运算核心,每个核心既可独立工作,也可协同工作,使 CPU 性能在理论上比单核强劲一倍或数倍。
3、主频:主频通常代表了 CPU 运算速度,在核心数相同的情况下,主频越高,CPU 性能越好。
4、总线:是内存和 CPU 之间传输数据的通道,前端总线越高,CPU和内存之间传送数据的速度越快,电脑性能越好。
5、高速缓存:高速缓存用来暂时存储CPU要读取的数据,解决CPU运算速度与内存读写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因此,其对 CPU 性能的影响非常大。
6、字长:字长是CPU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它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功能和速度。字长越长处理能力就越强。常见的微机字长有8位、16位和32位。
7、内存也是影响笔记本电脑性能的最主要因数之一。目前主流笔记本电脑的内存大都是 DDR2 或 DDR3,DDR3 速度优于 DDR2。衡量一款内存性能的因数之一是其容量,目前笔记本电脑标配的内存容量通常是 2GB 或 4GB。
8、笔记本电脑的显卡分为集成和独立显卡两类,独立显卡的性能比集成显卡好。影响独立显卡性能的主要指标是显存,显存越大,显卡性能越好。
(2)电脑系统性能优化的指标扩展阅读
在进行计算机系统的评价时,除了与被评价的机器的结构、功能等特性参数有关以外,还与输入,即该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负荷有密切关系。被评价的一个计算机系统往往对某一种工作负荷表现出较高性能,而对另一种工作负荷则可能呈现较低性能。为了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进行客观的评价,就需要选取具有真实代表性的工作负荷。通常采用不同层次的基准测试程序来评价系统性能。
1、采用实际应用程序。如C语言或C++ 开发的各种编译程序;Photoshop图形处理软件、Premiere以及 CAD 工具软件。
2、采用核心程序。这是从实际程序中抽取少量关键循环程序段,并以此来评估性能,但这些核心程序,只具有评价性能的价值。
3、玩具基准测试程序。玩具基准测试程序通常只有10~100行而且运行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因为小而且容易键入并且适用于任何机器而受到青睐。
4、合成测试程序。它类似于核心程序方法,但这种合成测试是 人 为 编 制 的 , 流 行 的 合 成 测 试 程 序 有WinBench 99、3DMMARK2001、WhatCPUIs等等。尤其是WinBench 99,它提供的测试结果都非常令人信服,都是非常权威的。因此,大部分报刊在对新硬件进行介绍时,提供的数据都是来自 WinBench 99 的测试结果。
有关专家对上述方法分析,总结出以下不足:
1、上述方法都试图使用一个测试数据来表征计算机的处理能力。
2、以上方法只进行性能测试,而没有性能分析工作。
通过上述分析并提出一种比较完善和全面的性能评价方法,包括两部分:
1、计算机性能测试。
2、对测试数据的分析。
参考资料:网络-计算机性能
㈢ 衡量一台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1)字长。字长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2)内存容量。是指内存储器中能存储信息的总字节数。一般来说,内存容量越大, 计算机 的处理速度越快。
(3)主频。即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脉冲数,它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4)内核数。CPU内核数指CPU内执行指令的运算器和控制器的数量。衡量一台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有很多,除上述列举的指标外,还有机器的兼容性、系统的可靠性等。
(3)电脑系统性能优化的指标扩展阅读
最早用来衡量计算机性能的速度指标是每秒钟完成单个运算(如加法运算)指令的条数。指令速度所用的计量单位是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其含义是平均每秒钟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
早期还有一种类似MIPS的性能估计方式,就是指令平均执行时间,也称等效指令速度法或Gibson混合法。
随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不同指令所需的执行时间差别越来越大,人们就根据等效指令速度法,通过统计各类指令在程序中所占比例进行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