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点
Word 、excel 2003 试题
一、单项选择
1、 word2003默认的视图方式是(A)
A、页面视图 B、普通视图 C、大纲视图 D、Web视图
2、 word2003的菜单一般位于(D)下方。
A、工具栏 B、窗口 C、左侧 D、标题栏
3、 放大字号时要先选中文字,再按下(C)
A、ctrl+shift B、 ctrl+shift+c C、ctrl+shift+> D、ctrl+shift+<
4、 放大页面视图可按下(D)键
A、ctrl+v B、win+shift C、win+ctrl D、ctrl+滚轮
5、 Web视图下,所看到的页面格式与网页格式是(A)
A、一样 B、不一样 C、基本上一样 D、完全不一样
6、 word2003默认状态下,字体的大小是黑色5号(D)
A、楷体 B、新魏 C、黑体 D宋体
7、 段落的对齐方式设有(C)
A、左齐 B、右齐 C、分列对齐 D、居中对齐
8、 wrod2003画图中,图片一般有(C)个控制点。
A、4 B、6 C、8 D、10
9、 完成复制一个新图形一般采用(D)来完成
A、win+ctrl B、ctrl+C C、ctrl+V D、ctrl+拖
10、 创建表格的错误方法是(A)
A、单击插入表格 B、单击表格/绘制表格
C、单击表格/插入/表格 D、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插入表格钮
11、 Excel中,在复制填充某单元格数据可(C)操作。
A、ctrl+c B、ctrl+v C、拖动该单元格右下角的拖动柄(+)号 D、选择序列
12、 excel中,快速输入日期的快捷键是(C)
A、ctrl+, B、ctrl++ C、ctrl+; D、ctrl+.
13、 excel中数据的筛选可分为自动筛选和(C)
A、人工筛选 B、分类筛选 C、高级筛选 D、无筛选
14、 隐藏工作表时可单击(D)菜单/工作表/隐藏工作表
A、文件 B、视图 C、插入 D、格式
15、 excel中,行、列的命名方式分别为(B)
A、阿拉伯数字,特殊符号 B、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
C、英文字母、数字 D、英文字母、其它符号
16、 拆分一个表格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时使用( C )命令
A、拆分单元格 B、剪切 C、拆分表格 D、拆分窗口
17、 编辑表格时,用鼠标指针拖动垂直标尺上的行标记,可以调整在表格的(A )
A、行高 B、单元格高度 C、列宽 D、单元格宽度
18、 增添”水印”效果在____中(A)
A、格式/背景 B、格式/边框与底纹
C、插入/图片 D、工具/选项
19、 输入文本时,文字会自动替换后面的文字,此时输入状态处于(B)
A、处于插入状态 B、处于改写状态 C、处于输入状态 D、处于关闭状态
20、 下列哪个不是创建表格的方法(A).
A、插入/表格 B、插入表格按钮 C、表格/绘制表格 D、表格/插入/表格
21、 word中插入表格的方法不包括( C )
A、用“插入表格”按钮创建表格 B、使用“表格”/“插入”/“表格”。
C、用“插入”/“表格” D、用“表格”/“绘制表格”命令创建表格
22、 在Excel中,不属于数据分类的是(B)
A、数字 B、图片 C、逻辑 D、错误值
23、 在Excel中,自动填充功能不包括(C)
A、等差序列 B、等比序列 C、公比序列 D、自动填充
24、 在Excel中,排序分类不包括(D)
A、升序 B、降序 C、按行排列 D、数值排序
25、 下列移动文件的方法不正确的是(C)
A、编辑/剪切 编辑/粘贴 B、 ctrl+x ctrl+v
C、文件/剪切 文件/粘贴 D、右击/剪切 右击/粘贴
26、 word中纸张方向默认为(A)
A、纵向的 B、横向的 C、随机的
27、 Excel2003中,将身份证号设置为文本,选择( B)命令。
A、插入/文本 B、格式/单元格/文本 C、视图/文本 D、表格/文本
28、 Excel2003中,对某一单元格加以说明,选择( C)命令。
A、表格/批注 B、工具/批注 C、插入/批注 D、格式/批注
29、 ( A)可直观看出某品牌在几个季度中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曲线。
A、趋势线 B、柱形图 C、条形图 D、饼形图
30、 Excel2003中,为解决滚动条的查看工作表后面的内容,选择( A)命令。
A、窗口/冻结窗格 B、表格/绘制表格 C 、插入/拆分
31、 水平标尺用调整(B)
A、行高 B、列宽 C、表格 D、单元格
32、 不是Word 窗口组成的是(C)
A、标题栏 B、菜单栏 C、格式栏 D、编缉区
33、 Word中,对文件进行页面设置应选反(A)
A、文件菜单 B、编辑菜单 C、格式菜单 D、工具菜单
34、 Word视图方式错误的是(D)
A、 普通B、页面 C、大纲 D、浏览
35、 插入符一般位于编辑区的(C)
A、上方 B、下方 C、左上方 D、中间
36、 状态栏上没有的信息是(D)
A、页数 B、行数 C、输入状态 D、文档字数
37、 删除光标左侧的文字用(C)键
A、delete B、space C、back space D、print screen
38、 如果操作有错误可进行撤消处理,快捷键为(A)
A、ctrl+z B、ctrl+u C、ctrl+y D、ctrl+d
39、 打开查找对话框的快捷键是(D)
A、ctrl+A B、ctrl+B C、ctrl+G D、ctrl+F
40、 选择文本的方式很多,如果要选取长文档中间的几页文本,可采用(B)
A、 拖选B、扩展 C、全选 D、利用快捷键
41、 文本是指文字、数字、符号(A)的总称。
A、特殊符号 B、公式 C、函数 D、参数
42、 编辑文档时,输入法状态一般采用(A)
A、插入状态 B、改写状态 C、扩展状态 D、默认状态
43、 字符是文档的(A)单位
A、最小 B、最好 C、最大 D、最精确
44、 增大字号的快捷键是(C)
A、ctrl++ B、ctrl+- C、ctrl+shift+> D、ctrl+ shift+<
45、 设置行间距应选择(C)菜单
A、文件 B、编辑 C、格式 D、视图
46、 设置页面格式应选择(A)菜单
A、文件 B、编辑 C、格式 D、视图
47、 添加页眉页脚的正确方法是(B)
A、插入/页码 B、视图/页眉页脚 C、格式/页眉页脚 D、工具/选项
48、 word表格超出页边距时,可采用()调整
A、表格/自动调整/据内容调整 B、 表格/自动调整/固定列宽
C、 表格/自动调整/平均分布各列 D、表格/自动调整/据窗口调整
49、 合并单元格是指将()个单元格合成一个单元格。
A、1 B、2 C、8 D、多个
50、 Word中合并单元格如果单元格中有文字,合并后的文字会(A)
A、不变 B、 消失 C、删除一部分 D、留下左上角单元格的数据
51、 Word中要删除某单元格中的数据按(D)键
A、 delete B、shift+delete C、space D、back space
52、 Word表格参数中的12表示()
A、 第12行 B、第12列 C、第1行第2列 D、单元格中的数据
53、 利用公式进单元格中的数据进行计算时,公式必须以()开始
A、括号 B、函数 C、等号 D、参数
54、 Excel中,被选中的单元格的(A)为黑色(A)
A、 边框 B、单元格 C、表格 D、数据
55、 Excel中,系统时间填充的快捷键是(A)
A、 ctrl+shift+; B、 ctrl+shift+: C、 ctrl+shift+, D、 ctrl+shift+.
56、 Excel中输入文本数据时,应先输入(A)
A、单引号 B、双引号 C、 括号 D、逗号
57、 Excel数据输入中,数据被分为(ABCD)
A、数字数据 B、文字数据 C、逻辑数据 D、错误值
58、 Excel中,重命名工作表时可(C)
A、单击文件菜单/重命名 B、单击编辑菜单/重命名
C、右击工作表标签/重命名 D、按F2重命名
59、 Excel进行公差是1的序列填充,先写一个值,鼠标指向填充柄,按(B)拖。
A、shift B、ctrl C、win D、alt
60、 Excel中要选中整个表格,可采用(B)
A、拖选 B、单击左上角的行列标记交叉处 C、按ctrl+单击
二、 判断
1、 word中,纸张的默认方向是纵向 (√)
2、 Word表格和excel表格是一样的 (×)
3、 选中相邻的单元格都可以平均分布行或列(√)
4、 word 只能处理文字,不能处理表格 (×)
5、 保存word 文档的方法只有一个是ctrl+s。(×)
6、 新建一个word的快捷键是ctrl+p。 (×)
7、 设置纸张的大小是通过格式菜单下的页面设置来完成。(×)
8、 word 文档的扩展名是.doc。 (√)
9、 编写文档时有两种输入状态,分别是五笔和拼音(×)
10、 word表格中对数据也可以进行分类汇总(×)
11、 如果一个单元格位于第8行,第12列,则该单元格命名为812(×)
12、 插入图片时单击格式菜单/插入/图片(×)
13、 新建一个文档为单击文件菜单/新建(√)
14、 关闭当前word窗口用快捷键ctrl+F4 (×)
15、 用格式刷可以对文字进行格式化,但不能对段落进行格式(×)
16、 段落格式包括首行缩进和首行悬挂历(√)
17、 设置字体大小时,应单击格式菜单/段落(×)
18、 文字排列方向有纵向和横向(√)
19、 艺术字是一种图片(√)
20、 插入页码的方式有两种(√)
21、 拆分单元格时,右击该单元格/拆分(√)
22、 拆分表格时,如果拆分但不分页可按下ctrl+shift+enter(√)
23、 要选中表格的某行可单击某行标记。(√)
24、 Word表格中,最多可创建0~63列,0~32767行(×)
25、 excel中,数据进行汇总前要先进行分类(×)
26、 excel中,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输入法必须处于英文状态(√)
27、 excel中,要想查找某个信息,可使用快捷捷ctrl+F
28、 利用公式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计算时,公式必须以等号开始。(√)
29、 excel中,工作表是由多个工作薄组成的。(×)
30、 excel中,sheet1,sheet2,sheet3是默认的三个工作表,其名称不能随意更改。(×)
31、 Word中web视图文件格式与浏览器中所显示的格式一样。( √)
32、 Caps Lock屏幕硬拷贝键。( × )
33、 Num lock:灯灭时输入的是数字。( × )
34、 菜单名上都有一个带有下划线字母,按住Alt+其字母打开相应的菜单。(√)
35、 WORD2003中,段落的对齐方式有两端对齐、居中、右对齐、分散对齐等。(√)
36、 word2003中视图包括普通视图、页面视图 、大纲视图、web视图等。(√)
37、 Excel2003中数据的筛选包括自动筛选和中级筛选两种。(×)
38、 Word中的表格功能和Excel的功能完全一样。(X)
39、 Excel中对于数值即可以做算术运算,也可以做逻辑运算。(√)
40、 表格中的行、列、单元格,都可以进行复制
41、 单元格中文字的对齐方式有8种(X)
42、 要删除某行单元格,先选中后,按delete(X)
43、 在进行单元格计算时,输入法必须处于英文状态(√)
44、 求和的参数是sum(X)
45、 Excel中,数字数据由0~9、小数点、正负号(+-)、百分号等组成(√)
46、 Excel中,文字数据由汉字、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组成。(√)
47、 等差序列填充时,共差可以是1,也可以是3(√)
48、 序列填充可以在行填充也可以在列填充(√)
49、 删除某单元格时,左测单元格会右移。(X)
50、 插入一列,可在该单元格的左侧或右侧。(√)
51、 删除一个工作表可单击编辑菜单/删除工作表(√)
52、 Excel中精确调整行高可单击格式菜单/行高(√)
53、 Excel中的公式是可以自己编辑。(√)
54、 Excel中的公式可以进行复制、粘帖、删除、移动。(√)
55、 相对引用是指某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位置改变,引用的单元格也随之改变。(√)
56、 绝对引用是指某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位置改变,引用的单元格不会改变。(√)
57、 Excel中,fx是粘帖函数按扭。(√)
58、 Excel中,如果想对工作表的数据进行比较可将窗口拆分。(√)
59、 如果想在当前窗口总是能看到行标和列标,则可将窗口冻结。(√)
60、 数据的筛选可分为普通筛选和高级筛选。(X)
三、 多选
1、 Word2003中界面由下列哪些组成(ABC)
A 菜单栏 B 工具栏 C 工作区 D标题栏
2、 下列哪些是应用软件。(ABC)
A WORD B EXCEL C 德召文 D windows xp
3、 Word2003中,调整表格有哪几种方式(BCD)
A 表格/绘制表格 B手工调整 C自动调整 D精确调整
4、 Word2003中,调整表格的方法有(ABC)
A 自动调整 B 手工调整 C 精确调整 D 表格/绘制表格
5、 Word2003中,文字对齐方式有(ABCD)
A 左对齐 B 右对齐 C 居中 D 两端对齐
6、 选定文本的方法有(ABCD)
A、框选 B、拖选 C、扩展 D、全选
7、 行间距有可设为(ABC)
A、单倍行距 B、固定值 C、多倍 D、无
8、 常用打开文档几种方法()
A、 ctrl+A B、单击工具栏上的打开钮
C、单击文件菜单/打开 D、右击该文件/打开
9、 Word2003中,视图显示方式有(ABCD)
A 页面视图 B 普通视图 C 大纲视图 D web视图
10、 常用的输入法有(ABCD)
A、 五笔 B、全拼 C、搜狗 D、智能ABC
11、 插入页码的方法有()
A、手写 B、插入/页码 C、视图/页眉页脚 D、自动产生
12、 Excel数据输入中,数据被分为(ABCD)
A、数字数据 B、文字数据 C、逻辑数据 D、错误值
13、 Excel2003中,数据筛选包括(AB)
A自动筛选 B 高级筛选 C 分类汇总 D排序
14、 Excel2003中,常用函数有(ABC)
A 求和函数 B 求平均函数 C 求最大值函数 D 主函数
15、 选中整个表格的方法是(AB)
A、单击表格左上角的全选符号 B、ctrl+A C、ctrl+P D、ctrl+O
16、 单元格参数中,用A:A表示A行
17、 要想删除某单元格中的文字,可选中后,再按下(AD)
A、delete B、退格键 C、空格键 D、选编辑菜单/清除
18、 Word表格中,自动调整可分为(ABD)
A、根据内容 B、根据窗口 C固定列宽 D、固定行高
19、 Word中,求和分为(CD)
A、用计算器 B、口算 C、自动 D、利用公式
20、 纸张的使用方向有()
A、随意 B、标准 C、纵向 D、横向
21、 文本框中的文字方向有(ABCD)
A、向左 B、向右 C、向上 D、向下
22、 Word中插入图片时,画布的大小可以(ABC)
A、调大 B、调小 C、删除 D、不能删除
23、 Excel中,对数值可进行(AB)
A、算术运算 B、比较运算 C、逻辑运算 D、浮点运算
24、 Excel中,默认情况下工作薄由()张工作表组成
A、 1 B、2 C、3 D、4
25、 Excel中新建一张工作表的方法是(C)
A、 ctrl+N B、单击新建钮 C、单击插入/工作表
26、 对数据进行排序时,标题行(BCD)
A、 不能参加 B、不一定 C、有标题行 D、无标题行
27、 Word 中表格单元格可以(ABCD)
A、 拆分 B、合并 C、删除 D、复制
28、 Excel中,文字包括(ABCD)
A、 字母 B、汉字 C、 数字 D、符号
29、 Excel中,对于数值可进行(ABCD)
A、加法 B、减法 C、乘法 D、除法
30、 Excel中逻辑数据有两个特定的标识符,TRUE表示(A)
A、逻辑真 B、逻辑假 C、错误值 D、数据
31、 某单元格处于表格的第5行,第5列,该单元格命名为
A、5E B、E5 C、55 D、EE
32、 对单元格数据进行计算时,常用的函数有
A、sum B、average C、above D、left
33、 光标在单元格中移动时,可用(ABD)
A、 方向键 B、鼠标 C、光标 D、快捷键
34、 数据进行排序时,可按(ABCD)
A、拼音 B、笔画 C、数字 D、日期
35、 图表的类型有(ABCD)
A、饼形 B、柱形 C、条形 D、折线形
36、 将一个窗口拆分成四个可单击()
A、 ctrl+shift+enter B、窗口/拆分窗口
C、拖动滚动槽上端的拆分块 D、ctrl+enter
37、 数据汇总后的分级显示有()级别
A、2 B、3 C、6 D8
38、 窗口冻结后(BD)
A、不能解除 B、可以解除 C、解除后数据会丢失 D、不丢失
39、 数据进行汇总时,要先进行(C)
A、分类 B、筛选 C、排序 D拾取
40、 Excel中的数据可以(ABC)
A、查找替换 B、制作图表 C、自动更新
㈡ 电脑基础知识入门
电脑基础入门知识:
1、CPU型号怎么看:
CPU是一台电脑的核心,而目前笔记本市场基本被Intel(英特尔)的CPU垄断。而Intel的CPU型号命名还算比较有规律。
以i7-6920HQ为例:
四位数的头一个数字是6指的是代际,也就是是英特尔第六代处理器。目前英特尔在市面上是4、5、6三代处理器并存。老于4代的处理器现在比较少见,一般也不推荐。
920是它的SKU值,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编号。用来区分不同性能的CPU型号。
数字后面紧跟着的字母是H,代表的是处理器的功耗/性能类别。类似的有U(超低功耗15W)、M(仅出现在5代以前)、H(高性能35W/45W)。
需要注意的是:功耗大不仅意味着更大的耗电量,也表示CPU的发热量越大。进而对笔记本的散热系统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主打高性能的笔记本(比如游戏本),几乎没有轻薄、长续航的。
最后一个产品线后缀,有Q(四核处理器)、K(开放超频)两种情况。而双核、不可超频的处理器没有这个后缀,也是最常见的。
什么?看完了还是不懂怎么选?简单来说,如果你在乎功耗(省电)的话,代际越新越省电。比如6代比4代更省电。而在同一代中,U比H省电,而H又比HQ/HK省电。
2、关于电脑性能:
如果你想了解性能的话,这就有些麻烦了。
诸如i7>i5>i3这样的说法,基本不靠谱。因为这种说法仅仅在同一代处理器,同一功耗级别下才成立。如果跨代、跨系列地比较,就会出现诸如i5-6300HQ性能强于i7-6600U、i3-6100H和i7-4610Y性能差不多,这样不太好理解的情况。
所以光看型号判断性能真的是不太靠谱。为了方便起见,我推荐一个方便(但并非完全严谨)的方法给大家:查Passmark评分。
Passmark评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处理器的性能水平,Passmark评分越高代表CPU的性能越强,可以作为大家选购的参考。如果你还是没什么概念的话,根据我自己的经验,Passmark评分在3000左右,就可以保证基本的上网、办公、看全高清视频流畅。
不过还是那句,这个评分仅仅作为一种简捷的判断、选购依据,并非完全严谨的。
另外从2015年开始,英特尔又推出了CoreM(酷睿M)系列处理器,主打超低功耗(4.5W),无需风扇散热。m系列的命名规则跟i系列类似。相信大家可以触类旁通,这里就不赘述了。
3.显卡型号怎么看?
和英特尔相似,笔记本上的独立显卡大部分来自NVIDIA(英伟达)。不过相比之下NVIDIA显卡的命名就简单得多。
显卡型号显示960M。其中9是代机,也就是第九代NVIDIA显卡。目前市面上的笔记本以9系列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8系列。
后面两位数代表的是等级,一般是从10到80,数字越大性能越强,相应也越耗电。后缀M表示针对笔记本优化(性能低于桌面版,所以功耗和发热也更低)。
今年NVIDIA还增加了MX后缀的显卡,可以理解为小改款,性能比M的版本小有提升。而GTX的前缀,只有850M、950M或者以上的显卡才有,是高性能的代表。显卡和CPU类似,显卡性能越高,功耗、发热量也越高。
4.关于内存:
一般我们只需要关注3个参数即可:内存的容量、内存的代际、内存的频率。容量大家都好理解,代际和频率可能需要简单提一下。目前笔记本中常见的,一般是DDR31600(第三代DDR内存,频率1600MHz)和DDR42133(第四代DDR内存,频率2133MHz)。前者更加普遍,而后者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其实比起这些参数,其实更加关注笔记本的内存升级空间。早些年的笔记本,一般有两个内存槽(占用一个空余一个),方便用户自己升级内存。
但现在不少笔记本基于商业上的考虑、或是为了将笔记本做得更轻薄。只配有一个内存槽,或者直接把内存焊在主板上。让自己升级内存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
㈢ 1、计算机上的信息是指什么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实质是处理什么
我是计算机专业的。我一个一个回答你……
1.计算机信息说白了,就是能在显示器上显示给你看的,听的东西就是计算机信息了。不管是电脑本身上的东西,还是你通过网上搜索的东西都是。处理信息的实质就是将计算机里面的东西进行分类整理、计算、给它润色,让它能更好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2.文件名的组成:这个容易了,由两部分组成,由文件的名字+文件的扩展名。比如:建一个文本文件(A是它的名字)它的文件名组成就是A.txt (.txt这个就是扩展名了)。
3.文件名中的扩展名有什么意义:其实它就是文件的分类作用。比如上面的那个(.txt)就是文本的扩展名,word的文档就是用(.doc)如果没有这些扩展名,计算机将不能辨识这个文件是哪种类型的。也就没有一个统一了。
4.计算机系统中有二个通配符分别是什么:只有“?”和“*”。“?”代表一个任意字符,“*”代表任意个任意字符。
5.计算机系统中有些符号被用于特殊的用途:你说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规定文件名中不能含有的符号有/:*?#<>$这话是对吗?是对的,为什么,因为
Windows操作系统是用一些程序语言编着成的,这些语言里面这些(/:*?#<>$)是有其他用处的,所以不能用在这些地方,以防冲突。
6.二进制数字有哪些:就只有0和1,没别的了。除了这两个其他数字不为二进制数字。
7.1101代表的十进制数是什么:1101就是一个二进制(只有0和1看到没)换成十进制就是(1101)B=1*2^3+1*2^2+0*2^1+1*2^0=(13)D ,还有个B是二进制,D十进制的缩写。
8.写出一个四个字节数,并把其转化为十进制数:首先你要知道一个字节等于8位,二进制的0或1就是代表一位。随便写一个()B=(4294967295)D,数字很长吧,这个是用计算机器计算机的,人为不可能的,但方法是跟上面那个1101计算机是一样的。
9.代表文件大小最小单位是什么:就计算机显示的就是KB也就是字节.按内存的就不一样了。
10.文件信息量大小的单位有几个:其实应该说是容量大小,有上面说到的位、字节(KB)、兆(M)、G(千兆)。他们的换算除了位都是以1:1024进数的
1G=1024M,1M=1024KB,1KB=8位。那1.2M就好算了,你自己试一下,不懂再问我。 写的好多了,希望能帮到你。
㈣ 计算机基础知识都包括哪些
基础知识重要,但是具体来说,哪些点重要呢?
今天我就试图总结一下,也欢迎大家补充。
信息的表示和处理
计算机如何表示整数:有符号数和无符号数,尤其是如何用补码表示负数,数字的取值范围。
计算机如何表示浮点数,为什么小数的二进制表示法只能近似表示十进制小数。
数值的转换、移位
这几点非常重要,因为几乎所有的编程语言都有数据类型,而最基本数据类型必然包括整数和浮点数。
搞不清这些表示和运算,在编程中就会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从汇编层面理解程序的执行
顺序、分支、循环、函数调用、数组、结构体等在汇编层面是怎么实现的,寄存器和内存是怎么使用的。
理解了这些其实也就理解了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这是计算机学科一个基础性的东西。
知道程序在底层是怎么运转的, 对于学习各种虚拟机有很大的帮助,比如JVM,它要解析执行的是字节码,字节码本质上要表达的就是这些东西,只不过有所扩展。
理解了栈帧,就能理解函数调用的本质,递归,以及尾递归的实现。还有安全相关的概念,如缓冲区溢出这个臭名卓着的漏洞及其防范办法。
进程和线程
程序员必备的知识,不了解这个,简直是无法编程。
需要掌握进程的地址空间,代码在哪里,堆在哪里,栈在哪里。
要准确理解进程和线程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说进程是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 线程是CPU调度的基本单位?
进程切换和线程切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他们是如何创建,执行,有哪些状态,状态之间的转换。 由此会涉及到并发和并行,线程之间的竞争和合作。
锁的本质(硬件层面),乐观锁,悲观锁,死锁等问题。
线程的实现方式,用户级线程和内核级线程的对应方式。
在编程的过程中,有些知识点会直接使用,如多线程编程,锁。 还有一些概念能用到很多地方,例如CAS,不仅仅是编程语言的概念,还能在更新数据库时使用。再比如你理解了线程的实现方式,迅速就能掌握go语言中并发的手段:goroutine。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Tomcat用了多线程执行请求,Redis用了单线程来处理请求,Node.js也用了单线程来,这是为什么? 秘密都在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人类制造的计算机设备之间有着巨大的速度差异:
总之,CPU超级快,内存比较快,硬盘非常慢,网络更慢, 这个速度差异是IT行业的一个核心问题,人类想了很多办法试图去弥补这个差异:多线程,缓存,异步,多路复用,硬件层面的DMA。
记着下面这张图,每当你遇到某个软件的特性的时候,想一想和它有什么关系:
数据结构和算法
它的重要性我罗嗦过很多次了,不用再重复了, 我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理解了B+ Tree才能理解MySQL的InnoDB的索引,理解了索引才能更好地优化查询,对吧?
计算机网络
现在的程序基本上都是网络程序, 所以这也是一个必备的基础知识,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一大好处就是和工作直接相关,能直接使用,比较有动力。
HTTP协议肯定跑不掉,TCP,UDP也得会,尤其是TCP可靠传输的原理:如何在一个不可靠的网络中进行可靠的传输, 这是无数前辈总结的经验,一定得掌握。
要理解什么是通信协议,也许某一天你自己就需要定制一个协议来传输数据。
分组交换是什么意思? 协议分层的本质是什么? 什么叫无状态的协议?
Socket相关的编程更是重点,尤其是涉及到服务器端高并发的时候,如何维持和处理这些海量的socket, epoll等技术就得上场了。
还有非常重要的HTTPs的基本原理,也是网络安全的精华所在: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消息摘要,数字证书,中间人攻击。
数据库
不多说,关系模型、范式、SQL、索引、事务等知识都得掌握,尤其是要了解他们的实现方式。
分布式的基础知识
这些已经偏向应用层面了,但是现在很多系统都是分布式的了,分布式就变成了一种基础知识。
系统通信:RPC, 消息队列等
负载均衡的原理
CAP原理,BASE原理,幂等性,一致性模型(强一致性,最终一致性.....)和相关协议(两阶段提交,Raft,Paxos......)
数据分片:取模算法,一致性Hash,虚拟桶
基本的设计思想
下面这几种设计思想对我影响很大,需要大家特别注意。但是掌握起来却很不容易,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体会:
正交:各个概念之间可以独立变化
抽象:抛弃细节,找到本质和共性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一书中提到:“指令集是对CPU的抽象, 文件是对输入/输出设备的抽象, 虚拟存储器是对程序存储的抽象, 进程是对一个正在运行的程序的抽象, 而虚拟机是对整个计算机(包括操作系统、处理器和程序)的抽象。 如果你对这句话透彻理解了,说明对计算机系统的认识已经很深刻了。
分层:我只想和我的邻居打交道, 如网络协议,Web应用开发。
分而治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架构设计必备。
关键点来了,怎么学习呢?
我原来的方式是先看书,看了很多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汇编,网络...... 这种办法的最大问题就是枯燥(嗯,那时候还没有码农翻身这样用故事讲解技术的文章)。
理论多,实践少,很多知识点体会不深, 等到参与的项目多了,Coding多了,这些知识点才慢慢地鲜活起来。
一种更加有效的办法是从工作中用到的知识点出发,从这个知识点向外扩展,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然后让各个层次都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网络。
切记,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想要上升就得深度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比如工作中用到了Redis,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这个Redis用了单线程来处理读写请求,为什么要这么做? 对于成千上万的请求它是如何处理的? 然后再联想一下别的软件:Tomcat为什么不这么干? 想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发掘很多基础知识。
这样做的次数多了,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就会引起质变,整个系统就被你看透了,你的知识又扩大了一圈,更多的疑问出现了......
㈤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有哪些
引言:学生在现在的学习中,不仅要学习平常的文化课程也要学习计算机知识。学生在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会接触一点计算机的应用,但是到了大学之后会有比较全面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这时候大学生就会进行计算机的全面学习,而且期末考试会有计算机类的问题。你知道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有什么吗?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去看一看吧。
计算机的类型也有很多,有普通的计算机和专用的计算机,由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还有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它的大小也是有分类的,有巨型的大型的,小型的微型的各种各样的。所以计算机的内容有很多,需要同学们认真学习才能将其掌握。希望同学们步入大学以后要正确对待这门课,因为学好计算机对未来的工作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㈥ 计算机中所有信息都是用什么来表示
电脑中所有信息都用二进制来表示。
十进制是人们习惯使用的进制,有10个数字,即0到9,逢十进一,而电脑中存储的数字为采用二进制。
二进制是逢二进一,所有的数都用两个数字0或1来表示,二进制的每一位只能表示0或1,例如十进制数的1、2、3用二进制来表示,分别是1、10、11。
0和1两个数字可以分别用电路中的两种状态来表示,很容易用电器元件来实现,电键的闭合为1,断开为0,高电平为1,低电平为0。
电脑只能直接识别二进制数0和1,而且二进制的运算公式很简单,电脑很容易实现,逻辑判断也容易,还可以节省设备。
㈦ 计算机的知识点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
1.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
一般我们看到的电脑都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而主机是
电脑的主体,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
从基本结构上来讲,电脑可以分为五大部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了解电脑系统
电脑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相当于人的身体,而软件相当于人的灵魂。
而硬件一般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是一台电脑的核心部件,通常都是放在一个机箱里。而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如键盘、
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组装一台电脑需要选购哪些基本部件
(1)、机箱,一般电脑的主要零件都放在这里。
(2)、显示器,用来看电脑的工作过程,要不然,你都不知道电脑究竟在做什么。
(3)、键盘和鼠标,向电脑输入有用的命令,让它去为我们工作。
(4)、主板,这是一块很重要的东西,虽然它长得有点“丑”,这里是决定你这台电脑性能的重要零件之一哦。
(5)、内存,当电脑工作时,电脑会在这里存上存储数据,相当于人的记忆。
(6)、CPU,也称中央处理器,是电脑运算和控制的核心。
(7)、显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给显示器。
(8)、声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声音给音箱的哦。
(9)、硬盘,平常人们常说我的硬盘有多少G多少G,就是指这个硬盘的容量,而G数越多能装的东西便越多。
(10)、软驱,就是插软盘的玩意,现在一般都用3.5英寸的,古老年代用5.25英寸的,现在我们去买人家都不卖了。
(11)、光驱,听CD当然少不了这个,有时候你要安装某些软件都是在光盘上的,所以这个用处太大。
(12)、电源,主要用于将220V的外接电源转换为各种直流电源,供电脑的各个部件使用
4. 如何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和坏
当然,一台电脑的好坏,是要从多方面来衡量的,不能仅看其中某个或者几个性能指标。而一般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坏的
性能指标有如下几种:
(1)、CPU的类型和时钟频率
这是电脑最主要的性能指标,它决定了一台电脑的最基本性能。以前我们常说的286、386、486、586、686等就是
按CPU的型号来叫的。
时钟频率是一台电脑按固定的节拍来工作的一种衡量方法吧,又称为主频,时钟频率越高,时钟周期就越短,它执行指令
所需要的时间便越短,运算速度就越快。
(2)、内存的容量
内存的单位是MB,平常人们总说我的内存有多少多少MB就是指这个,如32MB、64MB、128MB、256MB等,一台电脑,
它的内存容量越大,则电脑所能处理的任务可以越复杂,速度也会越快。
(3)、外部设备的配置情况
高档电脑一般都有软好的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等。
(4)、运行速度
一台电脑的运行速度主要是由CPU和内存的速度所决定的。
(5)、总线类型
总线位数越多,机器性能越高。
(6)、兼容性
是否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包括能否运行所有电脑上开发的各种应用软件和接受电脑各类扩展卡
㈧ 计算机一级基础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ENIAC。
2.最能准确反应计算机主要功能的就是计算机可以实现高速度的运算。
3.计算机与其她计算工具的本质区别就是程序存储与程序控制。
4.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电子逻辑元件就是晶体管。
5.字长影响计算机精度的指标之一计算机中存储与表示信息的基本单元就是字节。
6.一般应用软件下“文件”菜单下的“打开”功能,实际上就是将数据从辅助存储器中取出,传送到内存或者ram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