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看自己的台式电脑是第几代机
台式电脑的代数是依据CPU判定,详细方法如下:
1、win10系统,在桌面上右键【此电脑】,win7和XP桌面上右键【我的电脑】,然后选择【属性】。
以intel为例,CPU型号的信息如下:
1、Intel处理器有多个品牌,Core酷睿、Pentium奔腾、Celeron赛扬、Xeon至强、Atom凌动等,其中至强是针对服务器推出的,不过这些品牌中的处理器,即使是至强,也有很多型号用在个人电脑上。
2、酷睿处理器的i3/i5/i7/i9只是CPU的等级,从低端到高端,同时CPU的核心数、线程数以及是否支持HT超线程都是没有规律的,此外例如至强处理器的E3/E5/E7也是一样,只是等级。
3、CPU等级后面(i3/i5/i7/i9)会跟着4个数字,有些是4个数字带1或2个字母。四个数字的第一个表示CPU代数,比如i7-8XXX,就是第八代酷睿。
4、CPU后面的四个数字扣除第一个之后,后三位数字就是Intel SKU型号,比如i5系列就拥有i5-X600/500/400,后三位数字越大,就说明它在同等级下是级别更高的处理器,简单来说就是性能更强。比如同样是i5级别,i5-8600的性能就比i5-8500更强,因为600>500。
5、CPU最后一位,如果带字母,一般叫后缀,这个后缀表示意思有很多种,根据所带的字母来决定。不带字母就说明这个处理器很普通,适合多数人使用。
第三代!
原因如下:计算机有四代。
1、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2、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3、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
4、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4、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5、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3. 第一代至第四代计算机依次是什么
第一代叫做电子管电脑,第二代是晶体管电脑,第三代是集成电路电脑,第四代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脑。
自1946年第一台电脑诞生起,至今不过短短半个多世纪历史,然而,它的发展之迅速、普及之广泛、对整个社会和科学技术影响之深远,是任何其它学科所不及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电脑已经发展了四代,现在正向第五代电脑发展。
第一代电脑叫做电子管电脑,体积庞大,可靠性差,输入输出设备有限,内存容量只有数百字到数千字,主要以单机方式完成计算,数据表示为定点数。
第二代电脑叫做晶体管电脑,用铁淦氧磁心和磁盘作为存储器,体积和质量比电子管电脑小,运算速度进一步提高。
第三代电脑叫做集成电路电脑,包括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用半导体存储器取代了铁淦氧磁心存储器,采用了微程序控制技术。
第四代电脑叫做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脑,主存储器是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了多媒体电脑。
1、运算速度快,计算机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
2、计算精确度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
3、逻辑运算能力强,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精确计算,还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
4、存储容量大,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具有记忆特性,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类数据信息,还包括加工这些数据的程序。
4. 目前使用的计算机是第几代计算机
是第4代
第一代(1946~1957年)是电子计算机,它的基本电子元件是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主要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磁带等。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限制,运算速度只是每秒几千次~几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仅几千个字。程序语言处于最低阶段,主要使用二进制表示的机器语言编程,后阶段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因此,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低,造价高,使用不便;主要局限于一些军事和科研部门进行科学计算。
第二代(1958~1970年)是晶体管计算机。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10年后晶体管取代了计算机中的电子管,诞生了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晶体管,内存储器大量使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磁芯存储器。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相比,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逻辑功能强,使用方便,可靠性高。
第三代(1963~1970年)是集成电路计算机。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1958年夏,美国德克萨斯公司制成了第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在几平方毫米的基片,集中了几十个或上百个电子元件组成的逻辑电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磁芯存储器进一步发展,并开始采用性能更好的半导体存储器,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基本运算。由于采用了集成电路,第三代计算机各方面性能都有了极大提高:体积缩小,价格降低,功能增强,可靠性大大提高。
第四代(1971年~日前)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随着集成了上千甚至上万个电子元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电子计算机发展进入了第四代。第四代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甚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替代了磁芯存储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上亿次基本运算。
5. 现代计算机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几代
计算机发展到今天经历了4代。
一电脑
(1)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2)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3)计算机发明者约翰冯诺依曼。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
(4)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96年至2009 年,计算机用户数量从原来的630万增长至6710万台。
6. 到目前为止使用的计算机都属于第几代
第四代。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6年。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6-1964年。
第三代: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0年。
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现在。
第五代计算机叫人工智能及神经网络计算机。美国搞了一半不搞了,把资料给了日本,让日本继续,结果把日本坑的不要不要的。
7.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
计算机的发展随着所采用的电子器件的变化,已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1946-1958年)—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第二代(1959-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第三代(1965-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另外,智能化计算机也可称为第五代计算机。
参考资料:《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8.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哪几代每一代各有什么特点
截止到2021年1月5日,计算机发展经历了4代。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特征是以电子管为元器件;
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特征是以半导体为元器件;
第三代是集成电路计算机,特征是以集成电路数字机为元器件;
第四代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特征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为元器件。
随着物理元、器件的变化,不仅计算机主机经历了更新换代,它的外部设备也在不断地变革。比如外存储器,由最初的阴极射线显示管发展到磁芯、磁鼓,以后又发展为通用的磁盘,现又出现了体积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读光盘。
(8)电脑是多少代了扩展阅读:
计算机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例如:卫星轨道的计算、大型水坝的计算、24小时天气算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在现代社会里,用计算机只需几分钟就可完成。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9. 计算机划分四代的时间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CPU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速度慢、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语言应用范围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64年,结构上仍以存储器为中心,增加了多种外部设备,软件得到一定发展,计算机处理图像、文字和资料功能加强。
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71年,应用更加广泛,出现了微型计算机。
(9)电脑是多少代了扩展阅读:
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996年至2009 年,计算机用户数量从原来的630万增长至6710 万台,联网计算机台数由原来的2.9万台上升至5940万台。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3.16 亿,无线互联网有6.7 亿移动用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达1.17 亿,为全球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