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计算机的主板上有几种插槽,分别是什么插槽
计算机的主板上插槽有:
1.CPU插槽
CPU插槽就是插CPU的地方,这谁都知道。到目前为止分为Socket 7、Socket 370、Slot 1和Slot A几种。其中Slot 1用于PentiumⅡ、PentiumⅢ及Celeron系列。于1998年推出,现在成了最流行的插槽。
2.ISA插槽
ISA(In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结构):是基于PC/AT总线的由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1987年正式确立的标准。ISA槽是一个黑色的62+36线插槽,其中62线的一段基于8位的PC总线,可以独立使用,插接8位的扩展卡,而62线与36线相加后就扩展成标准的16位ISA,插接16位的扩展卡。ISA工作频率定在8.33MHz,数据传输率为8.33MB/s。随着系统工作频率的迅速提高,其配用的扩展卡也逐渐被淘汰,现在最新的主板已开始取消ISA槽。
3.内存插槽
内存插槽当然是用来插入内存的,它也是采用金手指接触法与内存条的金手指接触。俗称为“RAM DIMM”。不同的内存,内存插槽的结构也有所区别,从外观上来看主要体现在长度上的区别。目前主要有两种内存,一种是168线的SD内存,也就是说它有168个与插槽接触点,两面各84个金手指接触点;另一种就是现在主流的DDR内存,它是184线的。因为结构及电气性能(主要是指电压)都不同,所以两者不能通用。现在大多数的主板有2—3条插槽,内存插槽也比较容易识别因为它的两边有固定耳。
4.PCI插槽
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围部件互连):1993年Intel发表PCI2.0版,PCI开始走进主板,对应的PCI扩展槽是一条白色的与ISA平行的插槽。因为目前的主要内置板卡基本上都是采用PCI总线接口的,所以在主板当中插槽也最多。PCI有32位和64位两种,32位PCI槽124线,64位槽188线,目前常用的是32位插槽。PCI槽的时钟频率为33.3MHz,32位PCI的数据传输率为133MB/s,大大高于ISA。所以PCI问世后迅速成了扩展总线的主流,流行的扩展卡也都转移到PCI上,如显示卡、声卡、网卡、MODEM卡等等。
5.AMR插槽
AMR (Audio/Modem Riser声音/调制解调器插卡):在Intel 810芯片组或VIA的MVP4、Apollo Pro Plus 133芯片组的主板上可以发现一个很短的新型插槽,外观呈棕色一般在主板上PCI插槽附近,长度约为5厘米,这就是AMR插槽。
AMR作为AC'97规格的一部分,提供了一套全开放的工业标准,规定了AMR扩展卡可以同时支持声音及MODEM功能。采用这种设计,系统厂商可通过一个开放的、工业标准设计的插卡,用极低的成本在主板上实现音效和MODEM功能。如今也已淡出市场。
6.IDE 插槽
IDE是英文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叫做“集成驱动器电子”。IDE接口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TA)制定标准,所以又称ATA接口。它只可以接两个容量不超过528MB 的硬盘驱动器。IDE 接口只用一根电缆将硬盘与主板连起来,因此在386 、486 时期非常流行。一般一块主板上有两个IDE插槽,在两个IDE接口的旁边,一般都会标注该接口的序号,如IDE1一般用来连接硬盘,而IDE2则用来连接光驱等设备。
7.AGP插槽
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加速图形端口):1996年Intel公司在PCI的基础上开发并力推的新一代局部图形总线技术,它让图形芯片与CPU或主内存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交换。随着多媒体的深入应用,3D图形需要占用大量的显示缓存及更高的总线带宽,PCI总线已经不能满足日益繁重的显示数据传输。于是AGP就应运而生。AGP显示卡和内存之间有一条高速的通道,它要直接使用系统内存来处理图像数据,不过宝贵的系统内存就会被占用了。AGP槽在台式机主板上是一条咖啡色的插槽。AGP接口在笔记本电脑上又成了外围接口,AGP接口只能安装AGP的显示卡。它将显示卡同主板内存芯片组直接相连,大幅提高了电脑对3D图形的处理速度。 一块主板只有一个AGP插槽
② 主板上的PCI插槽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插槽
主板上的PCI插槽见下图三条白色的插槽。
PCI插槽,是基于PCI局部总线(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周边元件扩展接口)的扩展插槽。其颜色一般为乳白色,位于主板上AGP插槽的下方,ISA插槽的上方。其位宽为32位或64位,工作频率为33MHz,最大数据传输率为133MB/sec(32位)和266MB/sec(64位)。可插接显卡、声卡、网卡、内置Modem、内置ADSL Modem、USB2.0卡、IEEE1394卡、IDE接口卡、RAID卡、电视卡、视频采集卡以及其它种类繁多的扩展卡。
PCI插槽是主板的主要扩展插槽,通过插接不同的扩展卡可以获得电脑能实现的几乎所有功能,是名副其实的“万用”扩展插槽。
③ 电脑里的PCI是什么意思
PCI,经常用作缩写,比较常用的有外设组件互连标准、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医学名词、PC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喷吹煤和路面状况指数。
外设互联标准(或称个人电脑接口,Personal Computer Interface),实际应用中简称为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是一种连接电子计算机主板和外部设备的总线标准。一般PCI设备可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直接布放在主板上的集成电路,在 PCI 规范中称作“平面设备”(planar device);或者
安装在插槽上的扩展卡。[1]
一种由英特尔(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用于定义局部总线的标准。此标准允许在计
PCI
PCI
算机内安装多达10个遵从PCI标准的扩展卡。最早提出的PCI总线工作在33MHz频率之下,传输带宽达到132MB/s(33MHz * 32bit/8),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处理器的发展需要。随着对更高性能的要求,后来又提出把PCI 总线的频率提升到66MHz,传输带宽能达到264MB/s。1993年又提出了64bit的PCI总线,称为PCI-X,目前广泛采用的是32-bit、33MHz或者32-bit、66MHz的PCI 总线,64bit的PCI-X插槽更多是应用于服务器产品。从结构上看,PCI是在CPU和原来的系统总线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具体由一个桥接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管理,并实现上下之间的接口以协调数据的传送。管理器提供信号缓冲,能在高时钟频率下保持高性能,适合为显卡,声卡,网卡,MODEM等设备提供连接接口,工作频率为33MHz/66MHz。
PCI
PCI
PCI总线系统要求有一个PCI控制卡,它必须安装在一个PCI插槽内。这种插槽是目前主板带有最多数量的插槽类型,在当前流行的台式机主板上,ATX结构的主板一般带有5~6个PCI插槽,而小一点的MATX主板也都带有2~3个PCI插槽。根据实现方式不同,PCI控制器可以与CPU一次交换32位或64位数据,它允许智能PCI辅助适配器利用一种总线主控技术与CPU并行地执行任务。PCI允许多路复用技术,即允许一个以上的电子信号同时存在于总线之上。
普通PCI总线带宽一般为132MB/s(在32bit/33Mhz下)或者264MB/s(在32bit/66Mhz下)。对于普通的声卡、百兆网卡、Modem卡等扩展设备一般使用的是132MB/s的传输速率,这种设备的金手指特征一般是与PCI插槽对应(长-短),而对于部分PCI显卡、千兆网卡、磁盘阵列卡、USB2.0或者火线卡等需要较高带宽的PCI设备一般可以使用264MB/s的带宽,这种设备的特征是金手指一般是三段式(短-长-短)。至于设备是否工作在66Mhz下可以通过软件everest查看,在PCI设备栏中选中需要观察设备并查看“66Mhz操作”是否为“已支持”,如果显示为“不支持”则表示这个设备最多只能使用133MB/s的带宽。Intel在2001年春季的IDF上,正式公布了旨在取代PCI总线的第三代I/O技术,该规范由Intel支持的AWG(Arapahoe Working Group)负责制定。2002年4月17日,AWG正式宣布3GIO1.0规范草稿制定完毕,并移交PCI-SIG(PCI特别兴趣小组,PCI-Special Interest Group)进行审核。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以为它会被命名为Serial PCI(受到串行ATA的影响),但最后却被正式命名为PCI Express,Express意思是高速、特别快的意思。
PCI总线是一种不依附于某个具体处理器的局部总线。从结构上看,PCI是在CPU和原来的系统总线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具体由一个桥接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管理,并实现上下之间的接口以协调数据的传送。管理器提供了信号缓冲,使之能支持10种外设,并能在高时钟频率下保持高性能。PCI总线也支持总线主控技术,允许智能设备在需要时取得总线控制权,以加速数据传送。
【亲,请点击右上角的“采纳”,麻烦支持一下,谢谢啦,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习进步。】
④ 主板的PCI插槽好干什么用处PCI插槽有什么作用
PCI插槽比较有用,PCI插槽扩展非常丰富,可插接显卡、声卡、网卡、内置Modem、内置ADSLModem、USB2.0卡、IEEE1394卡、IDE接口卡、RAID卡、电视卡、视频采集卡以及其它种类繁多的扩展卡。
PCI插槽是主板的主要扩展插槽,通过插接不同的扩展卡可以获得目前电脑能实现的几乎所有外接功能。
从结构上看,PCI是在CPU和原来的系统总线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具体由一个桥接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管理,并实现上下之间的接口以协调数据的传送。
管理器提供信号缓冲,能在高时钟频率下保持高性能,社和为显卡,声卡,网卡,MODEM等设备提供连接接口,工作频率为33MHz/66MHz。
(4)电脑PCI槽是多少位的扩展阅读
PCI插槽基于PCI局部总线的扩展插槽,其颜色一般为乳白色,位于主板上AGP插槽的下方,ISA插槽的上方。目前广泛采用的是32-bit、33MHz的PCI 总线,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应用于服务器产品。
对于很多玩家来说一款主板上,拥有两根PCI插槽是最完美的。一个接声卡、一个接诊断卡或者其它设备。而有些视频制作的用户,PCI插槽在主板上需要更多一些。不同的需求造就了不同的主板。
PCI总线系统要求有一个PCI控制卡,它必须安装在一个PCI插槽内。这种插槽是目前主板带有最多数量的插槽类型,在当前流行的台式机主板上,ATX结构的主板一般带有5~6个PCI插槽,而小一点的MATX主板也都带有2~3个PCI插槽。
根据实现方式不同,PCI控制器可以与CPU一次交换32位或64位数据,它允许智能PCI辅助适配器利用一种总线主控技术与CPU并行地执行任务。PCI允许多路复用技术,即允许一个以上的电子信号同时存在于总线之上。
⑤ 电脑主板上具体有哪几种插槽,有什么用
电脑主板上的插槽很多,主要有
1 CPU插槽,这个是用来插CPU的
2 内存插槽,用来插内存的
3 CPU 风扇插座,用来插CPU风扇的
4 机箱风扇插座,用来插机箱风扇的
5 灯条插座-这个进来兴起的,用来插机箱或者风扇灯条的
6 主板热传感器插座-这个在品牌机上常见,一般在联想上有,早期的G31 G33 G41,H61 B75,h81上都有的,现在的没见过,一般机箱上有个热电偶插到主板上,如果不插,CPU风扇会狂转
7 IDE插槽,40针的,已经淘汰,插IDE硬盘的
8 SATA插槽,插硬盘的
9 ESATA插槽,这个用来插外置硬盘的,不常见
10 24针主板电源插槽,20针主板电源插槽,14针主板电源插槽(常见于品牌机主板)
15 USB2.0 插座,用来插前置USB线的
16 AC97插座,插前置音频的
17 高保真音频插座,用来插前置音频的
18 USB3.0插座,用来插前置usb的
19 com 口插槽,用来插后置com口的
20 PCIE插槽,一般有x16 的,长的,用来插显卡,好的主板有2个以上,用来插多个显卡
21 PCIE插槽,黑色,短的,用来插网卡,声卡等
21 PCI插槽,白色的,用来插PCI网卡,声卡,电脑诊断卡,显卡(这个不常见哦),SCSI卡
22 ISA卡,插扩展卡的已经淘汰
22 CPU电源插座,一般为4针,有的为8针,给CPU供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