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table game的历史
Table game翻译为:桌面游戏或者桌上游戏。
狭义地说,桌面游戏最初是用来特指一种通过将一些指示物或者物件在特定的图板上(通常是为某个游戏而设计的)放置、移除或者移动来进行的游戏。这类游戏最广为人知的代表是:大富翁(强手棋 / Monopoly)。
从广义上来讲,桌面游戏也可以是指一个很宽泛的游戏类型。是指一切可以在桌面上或者一个平台上玩的游戏,与运动或者电子游戏相区别。比如一下这些常见的游戏都是属于桌上游戏的范畴:麻将,象棋,扑克,杀人游戏( Werewolf / Lupus of Tabula),万智牌( Magic)。
从有人类文明开始就有了桌面游戏的开始。几乎在各种古文明甚至某些史前文明中都可以发现桌面游戏的痕迹。在大量的历史文献,考古遗迹中我们都发现了桌面游戏存在的证据。在 MERKNERA 埃及法老古墓中我们发现了 SENET 这一迄今认为是最古老的桌面游戏。
桌面游戏在现代的复兴起于20世纪初期,随着西方国家里中产阶级的形成而兴起。这一人群有着可供休闲消费的时间和金钱条件并且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理所当然的成为这一游戏方式的接受者。这种流行在二战后更加广泛,成为了桌面游戏的黄金时代。
电脑游戏是桌面游戏的近亲,很多里程碑式的电脑游戏象“文明”全是在其桌面游戏的版本上发展而来。随着电脑游戏的兴起,桌上游戏有着衰退的迹象,直到近年来搏智式,也被称为德国式策略桌面游戏的兴起使得桌面游戏又焕发了新的青春。
常见的类型有:
德式桌面游戏(German games):原本是指德国设计的一类游戏。这些游戏通常具有相对简单的游戏规则,较短的游戏时间,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和玩家互动性,和吸引人的物件。现在,即使不是来自德国的,但是具有德式桌面游戏特点的游戏也被划入到这一类游戏中来。由于这一类游戏很适合家庭娱乐,因此也被称作family games。典型的德式桌面游戏有卡坦岛(Settlers of Catan),卡卡城(Carcassonne)。
美式桌面游戏(American style boardgames):美国模式的桌面游戏。通常具有一个很完善的主题(theme),强调玩家与玩家之间的冲突,包含一定程度的运气成份。典型的美式桌上游戏有强手棋(Monopoly),同盟国与轴心国(Axis and Allies)。
以上的这些都属于狭义的桌面游戏,香港也有把这些游戏叫做“版图游戏”的叫法,比较恰当地描述了这一类游戏的特点(都有特别设计的游戏图板)。
此外,桌面游戏还包括:
抽象策略游戏(abstract strategy games):这类游戏通常为两个玩家进行的游戏,几乎没有进行包装(theme),随机成份很小,规则也相对简单。比如:象棋,围棋。
战争类游戏(Wargame):战棋游戏(Miniatures game)
纸牌游戏(Card Games)
纸上角色扮演游戏(TRPG)
另外还有DVD游戏(DVD games)和室内游戏(Parlor games),目前国内还比较缺乏。
‘贰’ 一款很老的电脑游戏,当初是在486机器上玩的,记得野狼 射击游戏,以纳粹德国为游戏背景
德军总部3D (Wolfenstein 3D) 也有叫狼穴3D的,386也能跑,可以说这游戏创立了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这个类别,当年非常有名。
后来出过一个win下的重制版叫 重返德军总部 的
‘叁’ 二战题材有载具的pc游戏有什么
我就推荐两款我曾经玩过的二战题材的电脑游戏,而且在游戏里你能够体验并驾驶到二战时期的载具。
首先是《战地1942》
在这个游戏里,你可以开坦克、开飞机、开装甲运兵车、开吉普车、操作重型火炮、防空炮、防空机枪!还有各种军舰!甚至开个航母的机会你也是有的。
‘肆’ 电脑游戏的起源
6.《反恐精英》2000年
《反恐精英》(简称CS)是一种以团队合作为主的射击类游戏。1998年,由Valve Software公司制作推出,是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属于《半条命》的其中一个游戏模组(MOD)衍生而成的游戏,来源是《雷神之锤II》的MOD,多数原Action Quake 2贡献者加入了CS开发。CS最新版本为使用《半条命2》的“Source”引擎制作的《反恐精英:起源》。
《反恐精英》的出现是一代玩家无法磨灭的记忆,至今依然能够存活在很多玩家的硬盘之中,可以说是奠定了FPS游戏电子竞技的游戏标准。从诞生那天起,几乎没有缺席过任何大型电竞比赛。
4.《侠盗车手3》2001年
《侠盗车手3》游戏背景设定在以纽约为原型的Liberty City(自由之城)。讲述的是主角Claude和女友Catalina一起抢劫了Liberty City银行,逃亡中Claude被Catalina出卖而被捕,在押至监狱的途中偶然逃出后从街头小混混儿逐渐融入各大黑帮,在一系列的黑帮任务中地位不断爬升,最终杀死女友完成复仇的故事。
在暴力和色情等刺激因素的大力包装下,《侠盗车手3》确实发挥了令人难以抗拒的巨大魅力。《侠盗车手3》完成了从2D到3D的转变,PC玩家也首次感受到了游戏机游戏和电脑游戏的区别,这种差距是理念上的差距。一时间对于《侠盗车手》的讨论进入了白热化,一些“保守人士”认为《侠盗车手3》过于暴力,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甚至有些国家对《侠盗车手3》实行了禁售。另一方面,也有人对于《侠盗车手3》绝对自由的游戏模式,真实的感觉以及对整个游戏开发行业的影响大加赞扬。
相信很多玩家正是在本作才认识“很黄很暴力”的GTA系列的。
.《战地1942》2002年
《战地1942》是最好的多人在线游戏(在战地2出现之前)。《战地1942》提供多种游戏模式,支持最多64人同时联机战斗,同时也支持单人游戏模式。在游戏里玩家可以选择他们擅长的角色——飞行员、坦克手、火炮手、工兵、狙击手……。从而提升个人在战争中的地位,非常微妙的影响往往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战地1942》让玩家自由地充分体会二战的残酷。《战地1942》的另一特点就是真正巨大并且真实的地图。玩家们必须研究它们,熟悉战场的每个角落,这给游戏增加了策略性的一面。它提供16个真实战役场景,玩家可以选择成为步兵团长,他可以操作几乎所有轴心国和同盟国的手持或者装备武器,还可以指挥各种陆地车辆、船只、飞行器。在某些场景里,玩家还可以指挥其他的部队。
游戏里的每个武器都有他们的优点和弱点,通过游戏你可以慢慢探索。战舰在向你慢慢靠近,用潜艇可以克制他们;反潜驱逐舰却是潜艇的天敌,比轰炸机强的是战斗机,战斗机飞过来,你的希望则是高射炮,接下来上场的是步兵,再后面是吉普……,不一而足。游戏会经常性地强迫你经常更新打击敌人的策略。
3.《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2003年
《星球大战:旧共和国》 是由欧美游戏开发商BioWare和LucasArts联合开发的3DMMORPG,据悉游戏官方可能会在本周末公开一些游戏的关于游戏新职业的消息,目前国外玩家猜测新职业将可能是《星球大战》中能控制原力使用光剑的共和国特种部队——绝地武士。
游戏的背景设定于达斯·维达(Darth Vader)崛起几千年之前的银河系,那时旧共和国和西斯帝国瓜分了整个银河系。在《星球大战:旧共和国》中,玩家可以选择成为一个绝地武士、一个西斯武士,或者其他的经典星战角色,决定自己将向光明还是黑暗的方向发展,谱写自己的故事。
《星球大战》是美国的“国民电影”,其无与伦比的影响力相信也是他的游戏版入选十大的原因之一。
1.《半条命2》2004年
《半条命2》是2004年11月16日开发的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半条命2》是FPS大作《半条命》的续集。它最出众的地方就在于优秀的物理引擎应用和大量的脚本。这造成了两个结果:1、高互动性;2、高AI。该游戏的最大特色是使用了Valve自主研发的Source渲染物理引擎,使游戏具有真实世界中的物理表现。给游戏增添了巨大的真实感。
其实在《半条命2》发售之前,Valve实际上仅仅制作过一款游戏。当然,它也是一款杰作。《半条命》彻底地独立改造了FPS,它强调电影般的节奏,让人完全沉浸在游戏体验中不能自拔。此外,它对随后出现的很多第一人称射击游戏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玩家理所当然非常期待它的续作,可惜的是,没有人能想到《半条命2》的开发过程是如此长久。
“《半条命2》是一款技术上令人惊讶地完美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其中还包括了《半条命》中让人留连忘返的所有特色。”不过,很多特色在现在看来已经比较普通了,并且游戏本身的故事也没有达到玩家的期望值。尽管如此,这些并没有对《半条命2》造成多大的影响,它仍然是一款给人印象非常深刻、非常吸引人的射击游戏,同时也很有可能继前作获得“最佳PC游戏之一”称号之后,再次荣获这个殊荣。
2.《旺达与巨像》2005年
本游戏是由获得 CESA、ECTS、GDCA 等众多游戏奖项肯定的《古堡谜踪(ICO)》总监上田文人与制作人海道贤仁再次操刀,并请到曾经替电影“卡美拉”、卡通动画“波波罗克洛伊斯物语”与 PS《Philosoma》等作品配乐的知名作曲家大谷幸担任音乐制作,承袭了《ICO》如诗如画般的美术表现,以及纯朴的剧情与纯真的角色风格。其先锋派的制作理念极为出色,且理念的实现度也非常高。
游戏的特别之处在于主流程只需要通过提示,在广阔的大地图上寻找并击倒16个巨像,全程没有一场杂兵战,这使制作员与玩家的精力都集中于BOSS部分。很明显,每个巨像的设计都花了不少心思,无论是巨像的形象魄力、攻击方式、行动规律以及破绽弱点,都尽可能地突出个性,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特色。
虽然游戏在视点方面受到了部分玩家的抱怨,但就整体气氛和节奏的把握而言,绝对称得上是近年来的典范之作。在《汪达与巨像》推出之前,很难想象一个只有BOSS战的动作游戏会是什么样的。游戏的开发者将精力完全集中在了仅有的几场战斗上,创造了一件艺术品!
本作是另一款被电视游戏玩家称为“神作”的游戏。
8.《大神》2006年
很多玩家眼中的神作,故事背景为被妖怪所支配,失去缤纷色彩而了无生机的世界,玩家将要操作以日本神话中的太阳神“天照”为名,背上背有日本三神器之一的八咫镜的狼为主角,打倒敌人,让世界重新回复为生意盎然的彩色世界。有别于一般游戏的拟真风格或者是卡通风格,本游戏的画面以特殊的水墨着色法所构成,呈现出日式水墨画独特的风格与笔触,由本次所公布的动画影片中可以欣赏到宛如会动的水墨画般的游戏画面演出,加上充满和风的配乐,交织成这款风格独特的作品。
5.《超级玛利奥银河》2007年
《超级马里奥:银河》是任天堂久负盛名的“马大叔系列”登陆Wii主机后的首部正统续作。3D化游戏方式,Wii双节棍手柄和遥控器手柄的组合操作是本作最显着的特点之一。玩家可以不再顾及地心引力的束缚,自由地在银河系的各个行星之间展开冒险。
在游戏过程中,马里奥要利用星型标志在星球之间穿梭,有些星球只是一些非常可爱的迷你小行星,大概只要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溜达一圈,但有些星球的规模相当庞大,而且玩家可以进入到星球内部进行冒险,有些星球上有敌人或是一些特殊的任务需要完成,否则是无法找到星型标志并去往下一个星球的。
游戏在欧美人气高得一塌糊涂。
7.《辐射3》2008年
《辐射3》(Fallout 3)是Bethesda Softworks开发的角色扮演游戏,是《辐射》系列的第三部主要作品。此系列也包括了延伸作品如《辐射战略版:钢铁兄弟会》和《辐射:钢铁兄弟会》。不同于早先出版的游戏,《辐射3》背景被设置于美国东海岸。
游戏背景是270年后的美国,2277年的未来世界。200年前,2077年引发的核战争导致了地面的荒废,人类在被称为“Vault” 的避难所生活、生育、死去。其中的一间地下避难所“Vault101”,就在如今“Capital Wasteland”(废土首都)华盛顿DC附近。 故事主要讲述某一天,主角的父亲,因违背了监守者的意愿,从Vault101逃离了。玩家为追赶父亲,躲过警卫的追击,离开了避难所。踏上寻找父亲的冒险旅程。
游戏获得了2009年度最佳游戏及最佳剧本奖项。被称为美式RPG的绝对代表作品。
10.《神秘海域2》2009年
《神秘海域2:纵横四海》是PS3的看家大作之一,故事的线索将围绕着13世纪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的伟大探险和他去世后遗留下的大量历史空白。
在1292年,马可波罗在可汗身边度过近二十年后,带领14艘载有超过600水手和乘客的船只从中国出发。但是经过18个月后,仅有一艘包含马可波罗在内18人得以生还。虽然他历来对冒险记录详细周到,而他从未再提此事。Nathan Drake应邀寻找失落的宝藏,但不久他就发现马克波罗之前隐藏的巨大秘密——香格里拉。
而在不久前的拉斯维加斯,《神秘海域2》得到了十项互动成就奖,最有分量的当属2009年度最佳游戏奖,这也是ps系游戏第二次获此殊荣。至此,神秘海域2得到了150多项业界奖项,超越350万份的销量和150多万在线联机玩家。成为ps第一方销量增长最快游戏。神秘海域2毫无疑问地建立ps3平台游戏开发的新标杆。
《暗黑破坏神3》2010年
《暗黑破坏神3》是着名动作角色扮演游戏《暗黑破坏神2》的续作,游戏故事发生于《暗黑破坏神2》的20年之后一个黑暗的魔幻世界:神圣之殿。玩家可以在五种不同的职业中进行选择,每种职业都有一套独特的魔法和技能。玩家在冒险中可以体验丰富多样的设置、感受史诗般的故事情节,挑战无以计数的恶魔、怪物和强大的BOSS,逐渐累积经验,增强能力,并且获得具有神奇力量的物品。
更多请产考"网络"
‘伍’ 第一个网络游戏与第一个网页游戏各是什么
世界第一款网络游戏——太空大战
许多玩家都误认为网络游戏始于1994年或1995年Doom和魔兽争霸的兴起。多数人都认为直到1993年互联网蓬勃兴起和1994—1995年游戏开发商在计算机游戏中开始添加网络连接之后,网络游戏才逐渐浮出水面。但事实并非如此,网络游戏的兴起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的60年代末。1969年,一名叫瑞克·布罗米的美国人为PLATO远程教学系统编写了一款名为《太空大战》的游戏,该游戏以诞生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第一款电脑游戏《太空大战》为蓝本,可以支持两人远程连线。可以说,SpaceWar是现在所有形形色色、品种繁多的网络游戏的鼻祖和雏形。
第一款网页游戏不太清楚,应该是起源于德国,游戏名无从查起,但国内的普遍认为应该是《猫游记》吧,但其实据我所知,有个叫小伟江湖早在04年底就上线了,只是因为站长属于爱好或个人运作原因,没能象大公司一样做到有效的推广与宣传,比较杯具,但是可玩性比较不错。
‘陆’ 电脑游戏是谁发明的
电脑游戏最早的是1961年运行于PDP-10上的《太空大战》,这只是电脑程序员们在枯燥的工作之余随便开发的一个只有4k的小程序。真正的电子游戏专用机产生在70年代初。1971年,一个还在MIT(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的叫NolanBushnell的家伙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业务用游戏机,这个街机游戏的名字叫《电脑空间》(ComputerSpace)。